亨利.比特纳的漫画简洁洗练,用笔节省近于苛刻,但也因此更生动地勾画出人物的表情和姿态,非常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亨利.比特纳被人们称作是漫画哲人,其作品内容不仅幽默,而且还深藏讽刺意味,富有哲理。所以说,看亨利.比特纳的漫画,不仅可以使你得到感官享受,还能从中学到一些哲理性思维,这才是最重要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比特纳漫画/译林世界连环画漫画经典大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动漫绘本-儿童绘本 |
作者 | 洪佩奇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亨利.比特纳的漫画简洁洗练,用笔节省近于苛刻,但也因此更生动地勾画出人物的表情和姿态,非常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亨利.比特纳被人们称作是漫画哲人,其作品内容不仅幽默,而且还深藏讽刺意味,富有哲理。所以说,看亨利.比特纳的漫画,不仅可以使你得到感官享受,还能从中学到一些哲理性思维,这才是最重要的。 内容推荐 亨利.比特纳是德国幽默大师。他以幽默的眼光审视整个世界,以诙谐的方式将人类的各种思想与行为抽象化,作品常常具有深刻的哲理,被评论家称为“漫画哲人”。他的作品简洁洗练,用笔节省近于可可,寥寥几笔便生动地勾画出人物的表情与姿态,有效地表现出作品的主题。在他的画笔下,无数小人物面无表情地做着各种耐人寻味的事,演示着日常的生活,折射出其中遗憾的隽永哲理,总让人能获得一种幽默的享受。 序言 德国著名漫画家亨利.比特纳1928年11月12日生于德国克姆尼茨附近的维特根 斯村,八年制公立学校毕业后他便开始学习绘画,但不久战争迫使他中止了对艺术的 追求。在家种了一段时期的田后,他尝试着去当一名男高音歌唱家,但后来应聘为国 营百货商店的美工,从事橱窗设计与广告绘制工作,业余时间搞一些美术创作。 1954年《枭镜》除夕号上刊登了比特纳的第一幅漫画作品后,他的作品开始受到 人们的注意,从此像泉水般地涌现出来。1958年,比特纳成了一名从事自由创作的职 业漫画家,定期向出版社和期刊杂志提供漫画作品,30多年中他每天都创作几幅漫 画,作品多达15000多件,刊登在联邦德国报刊杂志的幽默版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 迎,出版商也竞相出版他的漫画集。除了早期的漫画集《左边的幽默》(1958年)、《一 千件趣事》(1961年)和《谐谑曲》(1965年),后来的漫画集均按主题编排,例如《祝您 胃口好!——刀又之间的漫画》(1979年)、《我们牛皮村的人》(1981年)、《明天的主人》 (1985年)、《专利与天才》(1986年)和《大协奏曲))(1989年)等等。还可以经常看到一些 描述音乐活动的比特纳漫画集,这些反映了他对年轻时梦想的怀念。 关于比特纳生平的资料并不多。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这只能做一个推测。古希 腊诗人欧里庇德斯曾说过:“告诉我你同什么人打交道,我便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因此我们通过比特纳的漫画人物,便可了解比特纳。细细欣赏比特纳的作品,不难看 出他的漫画人物具有贪玩、点子多、热情、嫉妒、懒惰、顽强、多疑、胆小、自以为 是、蛮横、迂腐、狡猾、斤斤计较、爱指责、敏感、心不在焉、乐于助人、慷慨等特 性,通过这些人物的行为动机,我们可以认清作者隐秘的宗教信仰与生活状况,其天 真精明、敏感坦率、洞察一切的特点便如现眼前。 比特纳被人们称作漫画哲人,他以诙谐的方式将各种行为方式、思想倾向及矛盾 抽象化。他以幽默的眼光审视着整个世界,目光触及各个角落,人们是可以通过他的 漫画来了解当今社会与生活的。 一个好的幽默通常是将两种不同行为联系起来,通过突然转折产生出人意料的结 果。比特纳漫画成功地遵循了这个原则。我们可以将比特纳的作品分为两种类型:一 种是在作品中有两个或更多的对立角色,一方起积极作用,另一方则起消极作用,形 成了一个幽默的对立面,以最经济的角色演出一幕短剧,通过夸张手法表达某种行为 方式的荒谬,产生出幽默的情趣;另一种则是只有一个角色,通过其或古怪或迂腐或 愚蠢的行为令人发笑。 比特纳漫画中常采用“双噱头”的手法,即笑话套笑话,或谓“笑话的二次方”。 例如一只漏水的小船在不断地下沉,水很深,以至船上的男人只能勉强地将头露出水 面(噱头1),岸边一位热心人递给这位不幸人一只水桶,让他把小船里的水舀出去,好 救自己一条命(噱头2);又如,一个男人坐在家里舒适的沙发上,这时雨水恰好从头 上的天花板中漏下来,他没考虑换个地方,而是撑起了一把雨伞来挡雨(噱头1),但 这雨伞偏偏又有一个洞,因此他继续坐在雨中(噱头2),最后他干脆拿起电吹风把弄 湿的头发吹干(噱头3)——这里包含3个噱头,即“噱头的三次方”。 比特纳的漫画简洁洗练,用笔节省近于苛刻。他的许多画都是速写式的,总是尽 力摒弃一切多余的细节,以免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他寥寥几笔便生动地勾画出人物的 表情和姿态,构造出一幢房子、一扇窗户、一道篱笆、一张沙发、一节火车厢、一层 楼梯,对主题的表达起了有力的作用。他观察事物十分细腻,勾画得十分到位,仿佛 自己已融入了作品之中。 比特纳的漫画大部分不需要文字说明,添加文字只是为了强调重点。比如一位丈 夫为了欢迎回家的夫人,板着面孔跳起来,其文字说明是“别假装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由于这段文字的点题作用,幽默感便突然闪现。 有些人武断地认为比特纳只是一个单纯的幽默画家,根本不懂讽刺,这显然是不 正确的。幽默本身便是一种讽刺的手段,比如他有一幅画,三位先生无奈地看着公共 厕所上的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厕所因圣诞节庆祝活动暂时关闭”;又如另一幅画, 一位孤独的游行示威者举着标语牌走来,牌上写着“我游行不为任何目的,也不反对 任何事!”显而易见,幽默后面分明还隐含着对现实的讽刺。 比特纳作品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我国的,现在无法推测。大约20年前我便在 一些外版期刊上最初见过,这些作品常题名为“左边的幽默”,总以非常有特色的手 写体“HB”落款,格调高雅,没有低级趣味的东西。在他的画笔下,无数小人物面 无表情地做着耐人寻味的事,演示着日常的生活,折射出其中隐含着的隽永哲理,总 让人得到一种真正的幽默享受。我非常喜欢比特纳的作品,认为他是最杰出的幽默画 家,一直想把他的作品介绍到中国来,大约13年前便在《译林》杂志的封二上做过 一版介绍比特纳漫画的专辑。目前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社终于解决了比特纳漫画集的 版权问题。这本漫画专集的出版是件令人欣慰的事,因为这些作品是真正的艺术。 本画册有关德文均为胡苏萍翻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