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从老子到现在,一路几千年,道教确实孕育了深厚的宗教文化。本书就从道教的形成与发展,其派系和组织,经籍由来和编纂,到道教的神仙信仰、哲学、伦理学、医学、养生学、炼养方技、文学艺术及与其有关的民间风俗,它都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了能使读者对这些知识有较深的理解,本书在许多地方还作了一些评述和说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道教文化丛谈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郭重威//孔新芳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从老子到现在,一路几千年,道教确实孕育了深厚的宗教文化。本书就从道教的形成与发展,其派系和组织,经籍由来和编纂,到道教的神仙信仰、哲学、伦理学、医学、养生学、炼养方技、文学艺术及与其有关的民间风俗,它都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了能使读者对这些知识有较深的理解,本书在许多地方还作了一些评述和说明。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 八个五年计划 道学源流梗概 1 第一节 道家的形成 2 第二节 道学的文化渊源 4 一、道学是氏族社会经验和理念的提升 5 二、道学是对原始宗教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6 三、道学的许多理论来自于《易经》 7 四、诸子百家对道学的影响 8 第三节 道学的发展与演变 8 第四节 道学的基本内容 l7 第五节 道学学派与道家 20 第六节 道学与其他各学派的关系 25 每二章 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29 第一节 道教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29 一、历史的选择 3O 二、文化的整合 31 三、民间的认可 32 第二节 道教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4 一、道教形成的准备阶段 34 二、道教组织的创建阶段 36 三、道教的成熟阶段 40 四、道教的繁荣阶段 43 五、道教的衰微阶段 45 第三节 道教与封建社会制度 48 第四节 道教的宗教属性 54 第五节 道教的本土化特征 55 第六节 道教的现状 57 第三章 道教的派系及组织 60 第一节 符篆派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6l 一、《太平经》与符箓派道教 61 二、符箓派道教的兴起 62 三、符箓派道教的发展 63 第二节 《周易参同契》与金丹派道教 65 第三节 张天师及他的天师道 67 第四节 三清派和灵宝派的兴起 69 第五节 老子讲道处形成的楼观派 73 第六节 金初北方的全真道 75 第七节 金丹派南宗的兴起和发展 78 第八节 其他道派简介 8l 一、太一道 81 二、真大道教 82 三、净明道 83 四、武当道 84 五、张三丰道派 85 六、两晋时期民间的妖道、鬼道 85 第四章 道教经籍的由来和编纂 87 第一节 道经的文化渊源 88 第二节 道经的神学意义 90 一、道经神学意义的表现 91 二、道经神学化的意义 93 第三节 历代道书的造作 94 第四节 道书的分类体系“三洞四辅” 97 第五节 历代道书的编纂工作 10l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101 二、唐宋时期 103 三、金、元时期 105 四、明清时期 106 第六节 当代道经的整编工作 107 第五章 道教的神仙信仰 110 第一节 从妈祖的故事说起 110 一、妈祖的民间传说 110 二、妈祖故事背后的神话 112 三、历代帝王对妈祖的态度 114 四、妈祖背后的众多神仙 115 五、由妈祖故事想起的 116 第二节 民间的神仙信仰 117 第三节 道教对民间神仙信仰的整合与提升 121 一、道教教义与民间神仙信仰的自然吻合 12l 二、道教接受民间神仙信仰是一种必然选择 122 三、道教诸多神仙的由来 122 四、道教神仙信仰理论上的提升 124 第四节 道教神仙谱系的形成和发展 125 第五节 神仙的特征与功能 127 一、神与仙的区别 127 二、神仙的特征 128 三、神仙的功能 130 第六节 主要神仙简介 133 一、先天真圣 133 二、后天仙真 138 三、民俗神 141 第七节 神仙居住的地方 143 一、洞天福地的来由 144 二、洞天福地的堪舆学意义 145 三、洞天福地的数量 145 第六章 道教哲学与伦理学 148 第一节 道教哲学的思想渊源 149 一、道家哲学是本源 149 二、原始宗教的神学思想是基础 149 三、对儒家思想的融合 15l 四、对佛教哲理的吸收 153 五、谶纬神学的影响 155 六、对墨家思想的借鉴 156 第二节 从道家哲学到道教哲学 158 一、老子的哲学思想 158 二、道家哲学体系的建构 160 三、黄老学的分化 161 四、道教哲学的产生 161 五、道教哲学与道家哲学的同异 164 第三节 道教哲学的发展 167 第四节 道教哲学的主要内容 173 一、本体论 174 二、宇宙生成论 174 三、生命论 175 四、认识论 177 第五节 道教的伦理学 177 第七章 道教的医学和养生学 181 第一节 道教医学的由来 181 一、道教医学的兴起是道教组织发展的一种需要 18l 二、道教医学的兴起是道教继承原始宗教文化的一种必然 182 三、道教医学的兴起是道教追求的“长生久视、羽化登仙”终极目标的需要 182 四、道教医学的兴起是宣传神学思想的一种需要 183 五、道教医学的兴起是道教“救己济人”、“重道贵人”的生命伦理学所要求的 183 第二节 道教医学的发展 184 第三节 道教医学的特质属性 186 一、道教医学是传统医学的一个流派 186 二、教道医学带有很浓厚的人文性 187 三、道教医学自始至终表现出了医学和神学的双重性 188 四、道教医学在道教组织内呈现出普遍性的特征 188 五、道教医学的实验性 188 第四节 道教医学中的特殊疗法 189 一、从宗教巫术到心灵疗法 189 二、从修善说教到道德疗法 190 三、从“道”的宣扬到信息疗法 191 四、符号疗法 192 五、方技疗法 192 六、内、外丹修炼 192 第五节 道学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193 一、具体疗法上的影响 194 二、精、气、神学说的影响 195 三、道学辩证法对中医学的影响 196 第六节 道教的养生学 197 一、把握主客体关系 198 二、以德养生和以气养生 199 三、身国同治的模式 200 四、形神俱炼 201 五、追求生命的超越 202 第七节 养生文化与文化养生 202 一、养生文化 203 二、文化养生 207 第八章 道教的炼养方技 213 第一节 静功炼神类方技 213 一、心斋法 213 二、守一法 214 三、存思法 215 第二节 静功炼气类方技 216 一、服气法 216 二、胎息法 218 第三节 动功炼形类方技 219 一、导引术 219 二、按摩术、武术 220 第四节 动静功相结合的啸法 22l 第五节 外丹黄白术 222 一、外丹黄白术的起源与发展 223 二、外丹黄白术的实质 225 三、外丹黄白术的历史价值 226 第六节 内丹学 227 一、内丹学的形成与发展 228 二、内丹学的基本理论 229 三、内丹学各派简介 233 四、内丹学的历史价值 236 第九章 道教的文学艺术 239 第一节 道教文学的题材 239 一、道论和神学类 240 二、神仙、道士、鬼怪类 240 三、教理、教义、教戒类 241 四、活动及宫观类 242 五、修道情感类 243 六、评述类 243 七、奏章、颂词类 244 第二节 道教文学的形式 244 一、小说 244 二、散文 246 三、诗词 247 四、戏曲 248 第三节 道教文学的特征 249 一、内容上的特征 249 二、表现手法上的特征 251 第四节 道教的艺术 254 一、音乐 254 二、舞蹈 257 三、戏剧 258 四、绘画 258 五、雕塑与建筑 260 第十章 道教文化与民间风俗 264 第一节 道教文化与民俗的关系 265 一、道教文化对民俗的吸收 265 二、道教文化对民俗的整合和提升 266 三、道教文化在民俗中的渗透和沉积 267 第二节 生命学说与婚寿礼俗 269 一、生育民俗 269 二、婚礼民俗 270 三、寿庆民俗 272 四、阴间传说 274 第三节 神仙生日与民间庙会 275 第四节 道教与民间节日 28l 一、过年 281 二、端午 286 第五节 斋醮法事在民间 288 第六节 道学与民众心理 290 一、民众层面上的影响 290 二、在“士”中的影响 295 后记 304 试读章节 婚姻是人生大事,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婚姻是由上天决定的,上天专管人间婚姻的官员叫“月下老人”。道教引进了“月下老人”,并为“月下老人”编造了历史档案,在大型的宫观中P270建立了月老殿,写下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等对联,专供想成婚的有情人供拜。 有关月下老人的传说是这样的:唐代有个叫韦固的少年,见到一个坐在月光下看书,身旁还有个布袋的白发老者。少年问他看的什么书,老者说是天下姻缘之书。少年问袋中装的何物,老者说,是专系夫妻脚的红头绳,只要系住了一对男女,想逃也逃不了。少年不相信,想了想又问,自己将来的老婆是谁,老者查了查书,说是北头卖菜的瞎眼老太婆的小女儿。韦固很生气,就走了。后来,韦固当兵,升了官,刺史把女儿许配给他,他很高兴。但结婚后,一问才知道他的妻子就是那个瞎眼老太的女儿,瞎眼老太死了后,被刺史领养来的。这时韦固才醒悟到“天命”不可违的意义。“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成语也流传于世。 道教还为月下老人配了月光娘娘和七星娘为助手,月光娘娘专门考察世间青年男女的恋情,七星娘为未婚男女造册,供月下老人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男女之间的姻缘,这样就为人世间的婚姻完全由上天决定奠定了组织化、程序化的基础。P271 序言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想用一本小书来介绍它是很困难的。但鉴于当代的社会成员中,有一部分人道教知识匮乏,还有一部分人对道教有错误的理解,因而很有必要有一些通俗读物来介绍道教文化。这样做一来以避免对道教文化的“遗忘”,二来可纠正对道教的误解,因而只能勉为其难写这本小书。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几条编写方向,现写出以作序。 一、本书立意为“道教文化”,在全书的编排中以道教的“文化”为主,“教务”为次,表叙道教文化的内容在80%以上,就是在介绍道教的形成、发展和道派这些内容时,也以介绍它所含的“文化”内涵为主。纯“教务”的内容如科仪、斋醮、戒律、符录、法术等都不专门介绍(其实这些内容中的“文化”内涵也非常之深)。由此可以看出本书的立意是让一般读者在读了此书后,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道教,了解道教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文化现象,了解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了解道教文化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密切关系,最终使读者确信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魄宝。本书用这种观点去引导读者读这本书,一来可使读者了解道教的本质属性,二来可避免因道教的宗教属性而对一般读者产生误导。 二、本书写作的第二个要旨是“谈”。既是“谈”而不是“论”,就决定了本书是融通俗性,可读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通俗读物。通俗性就是要让一般的读者能看懂这本书,通过阅读增加对道教的了解;可读性就是要使读者对这本书感兴趣,有读下去的欲望;知识性就是力求通过这本书,给读者一个较完整的道教文化知识体系。要做到这些并非容易,一是因为道教文化毕竟是一种远离当代社会,从表面看与人民生活关系不大的一种文化;二是道教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涉及到漫长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三是道教文化有一个庞大的系列,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我们不能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选其有“趣”,拾其无“味”,人为地去割裂道教文化的知识体系。但又必须使读者有读“兴”,经再三考虑,我们采取以下办法来弥补:①全书不引摘原文,更不作“考证”类的叙述,把需引用的道经内容口语化,把专著中的论述大众化,以减少读者阅读时的困难。②尽可能的回避学术中的许多争论,实在回避不了的给予简单的说明。③对全书涉及到的史料,进行认真的考查,力求给读者以正确的知识。④尽可能的增加一些与社会有关的、读者能感知到的内容(如养生、文化艺术、神仙、民俗等),以助读“兴”。⑤把道学的有关内容纳入本书叙述,以增加知识的系统性。 三、本书在叙述过程中,为了使读者能从当时的特定环境中对这些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在许多地方作了一些评述和说明,由于我们才疏学浅,有许多观点不一定正确,恳请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许多资深学者的专著,不仅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迪,也引用了许多观点和资料,由于没有“直录”,因而也都未一一指明出处,仅在此表示对各位老师的诚挚谢意,请谅解。 后记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一章)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若“道”能用通常的语言说清楚,它就不是永恒的“道”了。本书就是说“道”的,虽尽了许多努力,肯定连么什是“道”也没有说清,这不仅是作者的能力所限,也是由“道”的本性所定。但“说”了,总比不说好,上面介绍的道教文化的十章文字,虽然充其量只能粗浅地涉及了“道”的皮毛,但多少总能使读者增加一点道教文化方面的知识吧!倘能如此,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我们处在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时代,对道教文化的研究、讨论,无疑是发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道教是“中国的根柢”,(鲁迅语)不了解道教,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社会,也就不能深刻认识中国文化。为了建设现代中国先进文化,研究、探讨道教文化是十分必要的。这种研究、探讨,也就应当是自由的,决不是干涉和亵读宗教信仰,而正是体现和尊重宗教信仰。 我们力图对道教文化作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叙述,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的、合理的、通俗的评论。那种把道教和道教文化简单化,笼统斥之为“骗子手凑集而成的无稽之谈”、“迷信”、“精神鸦片”等,都是有害无益的幼稚病。虽这种思潮已成为过去,但余毒还未肃清,给道教和道教文化一个公正的评价还很有必要。因而我们的叙述和评说,侧重于道教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因素,重视和肯定道教为古代中国历史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尤其是民族心理、社会习俗等方面曾发生过的深刻影响。如道家的具有深厚哲理的思想、无为之治的治国方略,道教与其他宗教截然不同的生命学说和生死观,它的养生实践和医学理论对后人的启发,它重视伦理道德善书教育的作用,它倡导互助共济对社会的影响和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中华美德建立所做的贡献等等都是有积极意义的。通过这些内容的叙述和评说,我们力求使读者能从正面对道教文化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我们向社会奉献这本叙说道教文化的通俗读物,可算是自觉地为这个目的所作的一种尝试,希望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大众的接受。 再次向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做过贡献的专家学者,有关单位表示忠心的感谢。 向引导和启迪我们编写此书的高建新、朱虹两位先生致以诚挚的谢意。向为本书校对作出贡献的冯士彦、戴敦富、丁才兴三位先生表示感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