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编了三十多篇Amis语话语传说,是田中山老师从教母语三十多年来的部分成果,对研究南岛语系语言及其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系中央民大重点学科建设学术课题之一。
我的阿眉斯语名字是Citamih(达美和),日本大正年(1923年)出生于台湾台东的加里猛甲村(现隆昌村)。现在已经81岁了。
1946年我被国民党欺骗而当兵,1947年随军去大陆打仗。同年国民党战败,8月我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学习。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华北军政大学学员的名义参加开国大典。1956年,我从南京华东航空学院调入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阿眉斯语。1959年我第一次招生教阿眉斯语,1985年再次招生授课。1988年我到了离休的年龄。
阿眉斯人到台湾岛以来,从未有人研究阿眉斯语,也没有自己的文字体系。1956年我们来到民族学院以后,才开始阿眉斯语专业性的研究。
我们当初研究阿眉斯语,首先由老师帮助我们记录所说的母语。我们遇到很多困难,因为我们不会记音,我们只会说阿眉斯话,也没有阿眉斯语方面的参考书;我们回忆多少话,老师就记下多少。我很感谢老师教会我记录自己母语的音标,使我们掌握了老师记录的语音系统,从此开始搜集记忆中的故事,或者翻译其他民族流传的故事,也因此才有了我亲自记录的这些家乡人所熟悉的母语故事。
可是,由于阿眉斯语现代语汇较少,表述不够繁多。我记录的这些故事,只是童年时代在故乡听到的,数量有限,而且又没有参考书。1991年我曾回到台湾,探访过健在的老前辈和同辈伙伴,想听听他们回忆以往的故事,很遗憾他们已记不起来了。
有一天,我从台北回故乡访问亲戚和乡亲,听到他们交谈,话语同以往没什么变化。于是我也讲起阿眉斯母语来,他们大为惊喜和赞赏:“你怎么还会讲阿眉斯话呢?没有遗忘,而且乡音不改呀!”是啊!乡亲们认为,我讲的跟他们真的没什么区别,而且话语准确。我知道他们这些话,是对我善意的鼓励,我对此深表感谢!
我记录了这些话语,李文□帮助翻译,曾思奇完成注释。他们两位1959年学习过阿眉斯语,都是我的学生。我感谢他们两位的热心帮忙!
我离开台湾很久,已经57个年头了。我记录的母语话语,难免有遗漏和失误,恳切希望有心的读者和研究者,帮助我教正!
Citamih(田中山)
2004年9月9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