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重点高中等你
分类
作者 丁晓山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如果你现在是一名高中生或初中生,他们会告诉你如何打开考试“黑匣子”,取得优异成绩的方法和诀窍,使你在学习上少走弯路,为你的成功助上一臂之力。

  如果你是一名学生家长或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们同样会给你真切而有益的启迪,使你感到受益匪浅。

本书是由考入重点中学的优秀学子们讲述的成长经历,学习方法和中考体会,旨在将他们独特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应试经验介绍给广大读者朋友。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的学习方法易学、实用,全部源自高分考入重点中学的同学对于面临中考的学生,定会开卷有益。

目录

写在前面

上篇 叙述中考心得

 考上,一定要考上/3

 有信心才会有干劲/8

 中考不等式:5+1—1>7/13

 五捆“烂纸”救了我/20

 射好“临门一脚”的诀窍/25

 苦练“三功”战中考/31

 克服粗心就这么简单/38

 要有紧迫感,又要有平常心/44

 电话是我的“秘密武器”/i/50

 自学助我考进北京/56

 “明师”、“名学”伴我行/63

 “不对就是不会”/68

 “快读”与“清单”/74

 文科理学,理科文学/78

 过去表管人,现在人管表/84

 用更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95

 课前看龙门的书,课后看志鸿的书/101

 自编中考“精华版”教材/107

 读金庸小说悟出的学习方法/112

 今夜灯火依旧/116

中篇 细说各科方法

 数学带给我的苦与乐/125

 把工夫下在公式和概念上/130

 有了方法偷着乐/137

 一定要学会总结/145

 听师一席话,胜读三年书/153

 “整容术”和“模特法”/159

 回首中考话物理/168

 我是一个新题“收藏家”/174

 和出题老师“斗智斗勇”/180

 把最短的木板变长/186

 学物理也要记/191

 说说化学学习/197

 自问自答与贯穿主线/206

 学生物的两个小窍门/212

 死知识活学,活作文死背/217

 想尽办法攻克“二外”/225

 学英语的几个“另类”方法/231

 我学英语的“第二套规则”/236

 学好英语:抓住课本,背熟课文/245

 把英语“中国化”/255

 教材杂志化,杂志教材化/261

 历史学习一本一册/266

 历史就在你身边/274

下篇 追忆实践时光

 回头看初中数理化/281

 我看重点校/293

 复习得占一多半时间/298

 难忘的初三/303

 回首中考泪常流/309

 学习要舍得下笨工夫/314

 附录/测一测你的学习方法达到几级/320

后记/323

试读章节

湖北省荆州市与沙市合并后,始称荆沙市,现已更名为荆州市。我上的荆州市二中,原来就是沙市二中,在沙市是数得着的好学校。两市合并后,沙市二中当然就比不过省重点中学荆州中学了。

沙市原来轻工业相当发达,床单、冰箱、暖瓶……有不少名牌产品都出自沙市,当然最有名的就是“活力28”洗衣粉了,“4:1”的广告全国无人不知。可这几年不知怎么搞的,工厂倒闭了不少,工人自然也要下岗了。我的父母也未能逃脱这一厄运,双双下岗。

父母下岗后,家里经济状况一落千丈。祸不单行,父母双方的感情似乎也出现了问题,经常吵吵闹闹。这时我知道自己是没有退路了,一切都得靠自己。我在心中暗暗地对自己说,一定要考上荆州中学,这是自己救自己的第一步。考上,一定要考上!

考上荆州中学后有不少同学问我学习方法,我真说不出什么。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我的决心。有了这个决心,什么困难也挡不住我。

——家里经济条件差。每次开学要交钱,家里都会爆发一场“战争”,为了钱我都想过卖血。偷偷跑到荆州医院一问,别的不说,先得要身份证,我不满18岁,哪有身份证?只得作罢。后来我索性不跟他们说了,自己去找经济条件稍好的外婆、舅舅甚至是邻居家借。借钱是求人,这心态我能摆正。心里再苦,脸上也笑着。就算是亲戚,谁又愿意把钱借给一个吊着脸不高兴的人呢?来借钱的人怎么能摆出一副别人欠了他钱的样子?我在心里对自己说,钱的事挡不住我考荆中。

——家里“精神污染”重。父母双方不是处于“战争”状态,就是处于“冷战”时期。回到家只觉得冷冰冰的,厨房什么吃的也找不到;为了省电费,电视不开,电灯也不开,黑乎乎的,没有一点家庭气氛。他们情绪不好,老拿我撒气,一点小事也要吼起来。我越来越不愿回这个家。可我又交不起住宿费(交得起也不愿交,因住宿条件一般,不便学习),不少同学都在校外租房子住,反正我们那边租一问房子一个月也就是一二百块钱。可我就是出不起这一二百块钱,怎么办?后来我的一个好友帮了我,她父母在外头给她租了一问房,让我和她一起住。一来互相有个照顾,二来大概是看我功课好,可以辅导一下她。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既然住了人家的房,就得付出,我每天都认认真真辅导她做题。说真的我很感谢这位同学,是她帮我有了个自己的“小窝”。这样就可以自由多了,困了就倒头睡一小会儿,醒过来再接着学。

——学习上的重重困难。家里的阻力是可以克服的。可学习的困难,才真是让我焦虑。要考荆州中学,当然最好是请荆州中学的老师当家教,指指路。我知道我们班就有好几位同学在请家教。看着他们一付胸有成竹的样子,我的心里急得不行。私下和老师述说心中的焦虑,老师长叹了一口气,说:“唉,你就别想他们了,自己学吧。”老师答应帮我找找荆州中学的卷子,我含着眼泪谢谢老师。

老师说话算话,后来果真给了我一大撂历年荆州中学各科的考卷。我如获至宝,一张一张地做,做完后又一张一张地看,和我们学校的考卷对着看,翻着教科书琢磨着看。慢慢地,我对荆州中学出题的路数有点摸门了,某个章节的知识,荆州中学会倾向于出什么题、考什么知识点能猜个六七分。

——身体上的种种困难。或许是因为长期处于营养不良又心情焦虑的状态中,我的身体也出了毛病。说起来也有些羞人(好在我用的是笔名),从初一来月经,就没好过几天,有时是一连两三个月不来,吓得我要命,不知出了什么事;有时又拖拖拉拉多半个月不完。没钱去看医生,自己偷偷在书店翻了翻医书,书上说这叫“月经不调”,与营养、焦虑、休息不好等均有关。可偏偏这几项我都占全了,老是买最最便宜的饭菜;心中老是处于焦虑之中;每天休息不到7小时,不病才怪。我只有在心中祈祷,上帝啊,让我支撑到中考那一天吧,哪怕考完再病,我也认命了。  好在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些困难都没能拦住我,我终于坐在了荆州中学的教室里。在确认自己考上荆州中学的那天晚上,我一个人来到我们沙市最繁华的便河广场,花2块钱要了一杯饮料,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广场上川流不息的人流,听着北京路传来的阵阵叫卖声,眼泪一滴一滴往下流。那杯饮料我喝了很久,很久。

荆州中学人才济济,竞争激烈。有时候同学也和我说说某次考试没考好的苦恼,有时候同学还会和我讲讲遭人冷落的痛苦,我都含笑听着。这点苦恼,这些痛苦,在我看来,都算不了什么。荆中一届高中生一千多人,要排到年级前20名左右,才敢报北大、清华。目前我与此还有一段距离,但我只是一心想着:考上,一定要考上,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P3-6)

序言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曾经是人们对高考竞争之激烈的形象描述。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要上大学,先要上高中;要进重点大学,首先要争取进重点高中。中考,已成为另一座残酷的“独木桥”;重点高中,已成为如同北大、清华一样的“状元”集聚地。

目前,我国能够进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仅为50%左右,大约一半的初中毕业生无法接受高中教育。比如北京,2004年初中毕业生有16.9万人(加上复读生共17.2万人),其中能上高中的约9万人,中考录取率为52.3%,而高考录取率早已超过了70%。难怪有的家长们感叹:上高中比上大学还难!

进入普通高中尚且如此,要想进入重点高中更是难上加难。比如,辽宁省鞍山市每年有2.5万初中毕业生,可重点高中招不到2000人,连1/10都达不到。难怪有的专家坦言:考重点高中比考重点大学都难。

要考上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学子们别无选择,只能靠自身刻苦努力,靠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好的学习方法从何而来呢?我个人认为,适合中国学生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只能来自中考一线的同学,只能源自中考实践。

本书所收录的,正是近年来考入重点高中的同学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我认为,这些方法有以下共同特点:

第一,真实感人。毕娟同学谈到她克服困难考入重点高中的方法,就是坚定的决心,“我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我的决心”,言语朴实无华,含义真实感人。刘静茹同学说起她数学破天荒考了86分,放学后一人独坐护城河边流泪……那情那景,引人深思。

第二,操作性强。既然是学习方法,就应具有可操作性。严妍同学写的“课前看龙门的书,课后看志鸿的书”,为不知如何选择教辅书的同学,提供了最实际的帮助。向东同学讲的“快读”与“清单”的方法,对不知如何归纳总结的同学,也同样有着直接的启示。多数小作者都讲述了自己学习数、理、化、语、外等科的具体方法和诸多细节,对于有意提高各种科目成绩的小读者都不乏参考价值。

第三,代表面广。在几十位小作者中,既有北京等大城市的同学,也有荆州等中小城市的同学;既有初中三年学习一贯优秀的同学,也有初三时发奋努力后来居上的同学;既有恬静听话的女同学,也有活泼好动的男同学;既有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也有普通家庭的孩子。

方法关系胜负,细节决定成败。其实也不必多,哪怕你能从几十位考入重点中学同学的学习方法中学到一点技巧,抓住一个细节,都会使你中考成绩得到提高,甚至会改变你今后的人生道路。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争取提高中考成绩,学长们在重点高中在等你!

丁晓山

2005年7月于首都师范大学

后记

有家长说陪孩子经历了中考,就像自己也参加了一次考试一样,感觉很累。我颇有同感。去年,我的儿子好歹算是上了重点高中,可后面的一届届同学们,还要经受中考的考验;一拔拔家长们,仍要经历这样的中考。我对他们深感同情。编了这本小书,也是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点微小的帮助。

关于本书,还有几点想说明一下:

一是约稿时注意了两点:首先是面要广,有北京的,也有其他省市的;有大城市的,也有中小城市的。其次,是要有“可学性”(这是我杜撰的一个词),具体说,那些一直就是“钢铁”的顶尖级学生的学习方法,“可学性”未必强;而那些原本只是“生铁”,经过一番锻炼,终于炼成了“钢铁”,这类学生的学习方法,或许更具“可学性”。所以本书选用的文章,有项尖级学生写的,更多的则是初一、初二甚至初三时都还不怎么拔尖,但通过某些学习方法最后终于在中考胜出的学生写的。

二是稿件的真实性。原来打算每位同学配一张照片,不料学校说在校生的资料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出书算不算商业目的呢?恐怕要算),家长和学生也认为,学生在校学习,不应太出风头。因此,配照片一事只得作罢。有些同学还坚持要用笔名,我也只得同意。但要求所讲的方法与事实,要完全是真实可信的。

三是稿件中涉及的观点和看法,只代表各位同学,以及老师、家长的意见,不代表编者和出版社的观点。

最后,感谢所有为本书撰稿的同学、老师和家长,感谢本书的每一位读者!

编 者

2005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