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应用并重的指导思想为指导编写,本书介绍了隧道揭煤施工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条件,煤与瓦斯突出分类,以及隧道下卧煤层开采后引起上覆岩层破坏与地表移动规律及其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隧道瓦斯浓度和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等内容,还配有实际例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富产煤炭的山岭地区修建铁路、高速公路,往往会遇到隧道工程通过煤系地层,并在浅部会遇到小煤窑的采空区和采煤巷道,在深部会出现穿越煤层问题。对于瓦斯隧道施工,为了安全作业,必须遵循《铁路瓦斯隧道技术暂行规定》、《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细则》以及《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等的规定与要求,从而保证瓦斯隧道揭煤施工与采空区处理的顺利实施。
近年来,作者在从事成渝高速公路中梁山隧道、广渝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以及渝合高速公路西山坪隧道等有关施工技术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就隧道在煤系地层开挖、穿越采空区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瓦斯隧道施工前的瓦斯浓度和煤层瓦斯含量,以及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有关参数等的测量方法、隧道揭煤防突措施、揭煤施工、下卧煤层开采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隧道下采空区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书中做了一定介绍,其中有相当部分内容是作者所承担的多项隧道施工技术与应用科研项目取得的经验与研究成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着重考虑了瓦斯隧道穿煤施工的特点,同时注意介绍国内有关瓦斯隧道穿煤的成功经验,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用性、可操作性与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力求内容全面、科学、系统。本书可供从事隧道工程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此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隧道与地下空间工程结构物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研究”(编号50334060)和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
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引用和参考了大量文献与有关设计资料,在此特向原作者致以谢意。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内容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