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有道之人处理事情游刃有余,处世无方之人面对不可预料的情况会束手无策。创造靠智慧,处世靠常识;有常识而无智慧,谓之平庸,有智慧而无常识,谓之笨拙。智慧是一切力量中最强大的力量。处世智慧是世人生存于世的真正法宝。《59个人生应该拥有的处世智慧》让你更好地做“人”、更好地处世。
为人处世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至关重要。一个人如何与周围的人交流,如何在天地间谋事决定了他能否生活得愉快,工作得顺心,感情是否充实幸福,事业是否成功辉煌。也就是说为人处世若想安身立命,必须掌握种种生存的策略。
亡羊补牢,有错就改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你懂得及时弥补,及时改正,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你上一次犯的错误就是值得的。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是面对错误的正确处理方式。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好了,我们需要把眼光看向未来。
“偶尔摔一跤并不可笑,可笑的是每一次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人不怕犯错误,关键是要知错能改。我们对于所犯的每一次错误,都要对它有所分析,有所记录,避免下次重蹈覆辙。这样,错误就变成了经验。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经验比最后的结果还要宝贵。
一个人有力量、有决心的标志就是知错就改,这也是一个人有希望、有成就的根本。其实生活很简单:东西丢了,找一下,实在找不到,就忘了她,去找下一个。摔倒了,就坚强地爬起来,拍拍灰尘,继续赶路。不能很好地结束,就不能很好地开始,不能尽快地结束,就不能尽快地开始。
每个人都会有过错,有了过错能够改正,这就是最大的好事!
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是个暴君。有一次,厨师煮的熊掌不够熟,他就下令把厨师杀掉了。大臣士季进宫劝谏他,话未出口,晋灵公就说: “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其实,他的话把重点落在前一句,只是想用这个话堵住士季的口,并不是真想改正错误。士季便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士季的话把重点落在一个“改”字,知错必改,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在“亡羊补牢”的故事中,牧羊人因为没有将羊圈修好,使狼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牧羊人发现后,及时把栅栏补好。没有让狼再来叼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发现错误之后,应及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及时做出弥补。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也都犯过错,但他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并及时改正。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在年轻时曾一度花天酒地,不思进取。但他及时醒悟,并对自己约法三章。还主动参军,以锻炼自己的意志。为他将来要走的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终美好的品质在他身上扎下了根,最终成为了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一般情况下,人在犯了错误的时候自己都会知道,但有些人往往因为怕丧失威信,怕丢面子,而缺乏改正错误的勇气。更有甚者,一意孤行,将错就错,这是一种怯懦的表现。实际上,勇于认知过错并改正错误,不仅不会被嘲笑,反正会赢得别人的尊敬。
错误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责任是不能推卸的。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能够担负责任的人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人。面对过错,我们不要试图逃避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应该勇敢地面对它,我们应将承认错误、担负责任根植于内心,让它成为我们脑海中一种强烈的意识和人生的基本信条。
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错不改,会让你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那就非常危险了。那么你就失去了道德修养之根本。不放过任何一点细小的过错,对自己真诚,才能够反躬自省,不断的进步。
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