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的回响》——充满魔力的点金术、改变命运的励志书,是《叮当的魔法》一书的姊妹篇。《叮当的魔法》以睿智的话语、清澈的风格、新鲜的内容和轻松的笔调俘获了处于烂漫花季的少男少女。许多小读者读完这本书后意犹未尽,许多来信如瑞雪般飘到作者晓玲叮当的案头。作者从这些来信中挑选出50封公开作答,便形成了《叮当的回响》。《叮当的回响》解答了如何培养快乐的心情,如何面对孤独和寂寞,如何面对困境和失意,以及如何尊重父母的情感选择,如何对待早恋的诱惑等涉及当今少年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作者期望小读者从中学会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一种处理事物的方式,然后用这种态度和方式去化解所遇到的种种难题。
本书是《叮当的魔法》一书的姊妹篇。
每一个正在长大的孩子,都经历过疼痛,成长中各种各样的难题,像层层叠叠的花瓣,包裹住少年小小的心。
这些难题,实在需要魔法才能破解呢。
现在,就跟随晓玲叮当姐姐的文字,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去探寻生命中真正的魔法吧。
花朵绽放之后,不可思议的魔力就会接踵而至。
亲爱的小英:
你好!
你会向我提这样的问题,表明你正在长大,开始学会思考,恭喜你。
为“别人”努力是一种很孩子气的说法。很小的时候,我也以为,自己考100分是为了能够让妈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被其他的妈妈羡慕。长大了以后才明白,那其实是我一笔一画书写自己的人生。
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有一个很小但是很耐人寻味的故事。
有个老工人准备退休,他急着要回家去同妻子儿女团聚,但是他的老板对他说,你得建好最后一座房子再走。
老工人点点头,他留下来盖这最后一座房子,为了能早点离去,他匆匆忙忙,偷工减料,不讲质量。
房子终于落成的那天,老板把钥匙交到他手中,拍拍他的肩膀,说:“这是你自己的房子——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工人后悔万分,他将居住在这样一座质量低劣的房子里,而且这还是他自己建造的!
其实,学习、工作、生活,哪样不是自己的“房子”?
有一天,当你惊觉,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度过的每一个日子,叠加起来的“自我”是如此粗制滥造,会不会像这个老工人一样后悔不迭呢?
现在去回想,当我小时候贪玩不肯做功课,被爸妈硬逼在书桌前,看着我撅着嘴万分不情愿的样子,他们总是说:“你不是为我们学习的。”
这句话听得多了,便被年少的我漫不经心地抛在脑后,多年以后再捡回来,慢慢细想,这其中的含意值得思量一生。
小英,要知道,你所做的点点滴滴,“当一个乖孩子,做一名好学生”,最终受益的便是自己啊。
春天,当我们看到蜜蜂们忙着建造自己的大厦,可以猜想,它们居住在自己精致而安全的家里,内心一定会很快乐、很满足吧?
将来,当你欣喜地发现,由你自己书写的人生篇章一页页是如此赏心悦目时,你的心一定会快乐地飞上天去。
晓玲叮当
P2-3
亲爱的小读者,今夜,当我在灯下拆阅你的来信,听你告诉我你的心事,我仿佛已然看到你的双眼,你的微笑。我的心仿佛张开似的,处处感受你的声音,转而回应你。请听,繁星满天的静夜里,小小的铃儿叮当地响着——叮叮当当,细细碎碎地传来——那是我的心的回响。
夜来了,周遭是如此柔和安谧,我一个人坐在灯下,似乎可以听见子夜时分时间汩汩的流动。你的信摆在我的面前,雪白的信封仿佛沉沉睡去的孩子,等着我用手指来触醒。
我洗净双手。沏一杯浓浓的茉莉花茶,打开音乐,开始倾听你的故事。
我有时叹息、静默,有时流泪、微笑,我领受你的心语,就像领受自己的一般。
月光在夜的怀抱中舞蹈,我捧着你的来信,少年的心,一一在我面前打开,“灵魂绽放它自己,像一朵有无数花瓣的莲花”——每一朵莲花,层层叠叠的花瓣之中。包裹的是怎样热烈的一颗心啊。
那么多那么多的夜晚,只我一个人,你知道吗?午夜灯下,我从未感受过寂寞,读信的时候,我发现,我有这么多亲爱且有趣的朋友!从打开的信封中,有时会跌出一粒手叠的星星、一张温馨美丽的卡片、一幅彩色水笔的手绘图画,啊,还有小小小小的银色小铃铛……我在惊喜之余,储藏在心中的,是怎样满满的一份感激呀。
亲爱的小读者,多少个万籁俱寂的静夜,在笔端游走在稿纸的“沙沙”声中。我用心灵与你对话。
又是一个夜凉如水的静夜,星星合上了眼睛,花朵收拢了花瓣,清香的茉莉花茶已浓浓地沏好。叮叮咚咚的音乐轻轻流泻在空气里,你准备好了吗?来,让我们安安静静地坐在星光下,听着风铃过耳的声音,做一次最亲密、最率真的谈话吧。
晓玲叮当
《叮当的魔法》出版之后,我收到许许多多小读者的来信,于是,每天晚上在灯下阅读来信便成为我最快乐的功课。
亲爱的小读者,你知道吗?时时刻刻,我都在关注着你,为你的烦恼皱眉,为你的进步欣喜。在许多个午夜的灯光下,我读着你的来信,听你吐露心语,听你盼望地说:快点回信,一定要回信噢。我有时真的恨不能有个机器人来帮助我!
我可以想象你在信箱前急切地盼望,可是来信是如此之多,我的时间……唉,我实在不能一一地回信给每一位写信人,我心里的那份歉疚……快爆炸了。在这里,恳请你的原谅。
《叮当的回响》收录了我给50个小读者的回信,但它绝不仅仅是写给50个人的!我相信,这些问题也环绕在每一位小读者的生活中,所以,我在信中没有单纯地就一件事、一个人发表议论,而是把这些信当做引子,引发我从更细微处去关注每一位少年的心与灵魂。我渴望你能从这些来信中学会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一种处理事物的方式,然后,用这种态度和方式去化解你所遇到的种种难题。
但愿我的回信能化为一枚晶亮的钥匙,去打开无数少年那把紧闭的锁——心扉开启后,愿所有的不快和郁闷释放在如洗的碧空下。愿你在闪动跳跃的阳光下放声高歌。
为了尊重小读者的隐私,本书中我将信件作者的姓名作了技术性处理。
这本《叮当的回响》,是我用心灵与你的心灵对话,献给每一位支持我、鼓励我、喜爱我的小读者。
晓玲叮当
2006年3月于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