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生动的人文读本。本书主人公洪战辉入选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全国自立自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怎样面对苦难?这是洪战辉从12岁开始就是思考的问题。责任,也从这一年开始落在了他的头上,站在无遮拦的开空下,12岁的男孩开始了为家人遮风挡雨的艰辛生涯……本书是对洪战辉24年苦难历程的首份完全回顾,是洪战辉最完整的心灵成长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当苦难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洪战辉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生动的人文读本。本书主人公洪战辉入选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全国自立自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怎样面对苦难?这是洪战辉从12岁开始就是思考的问题。责任,也从这一年开始落在了他的头上,站在无遮拦的开空下,12岁的男孩开始了为家人遮风挡雨的艰辛生涯……本书是对洪战辉24年苦难历程的首份完全回顾,是洪战辉最完整的心灵成长史。 内容推荐 湖南怀化学院大学生洪战辉,在家庭屡遭变故、生活艰辛的情况下,12年来克服种种困难,把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弃婴一手养大。艰难困苦并没有压弯他稚嫩的脊梁,反而砥砺他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不但自己考上了大学,还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赚来的钱供“捡来”的妹妹读书。尽管生活很拮据,但他却从来没有申请过特困补助,还自己拿钱资助其他困难同学。这本书是洪战辉的自述,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述了他的人生故事,让我们走近了洪战辉,看到了他心灵深处闪光的东西,愿读者们能从这本书里汲取力量,让自己的心灵再一次得到启迪和升华。 目录 1 童年:记忆最温暖的底色/1 2 忽然站在幸福的悬崖边上/16 3 从天而降的妹妹/25 4 离家出走的母亲/33 5 十三岁的肩膀/39 6 靠自己改变生活/45 7 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51 8 给自己一个微笑的太阳/60 9 妈妈,你在哪里/68 10 不做按手印的特困生/80 11 信念是一盏不灭的明灯/99 12 同行,一路温暖/108 13 背负整个家园前行/113 14 我撕掉的大学录取通知书/118 15 我的高四生活/123 16 阳光总在风雨后/131 17 带着妹妹上大学/138 18 成功的营销策划案/149 19 爱心支持我前行/153 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演讲词/160 乡亲眼中:战辉很懂事/163 妹妹眼中:哥哥不特别/167 女友眼中:我们的酸菜年代/170 试读章节 童年:记忆最温暖的底色 有人说,享受回忆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可是对于过去,我却从来不想过多地回忆。那段日子,唯有眼泪。再没有留下一些什么值得我回忆的东西。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有一个幸福和快乐的童年,只不过这种幸福和快乐所能留给我的美好时光太短暂了,几乎没有什么痕迹。没事情的时候,我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去整理这种幸福,然后把这种幸福感再传到妹妹的身上,因为,教育尚未成年的妹妹,我需要一种快乐的感觉,一种对快乐童年的认识和内心体验。 其实,我的生活是从叫作“洪全会”开始的,“洪战辉”只是我上大学之前才改的名字。 我的家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东夏亭镇洪庄村,这是豫东平原上一个十分普通的小村庄,两排灰瓦房参差不齐地临路而建。村里没修柏油路,也没有排水沟,所以年年汛期一积水,道路便极其泥泞。村子周围是大片的庄稼和树林。村头有一条贾鲁河,经常有一群孩子拿着自制的渔网在河边捉泥鳅。顺着小河,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通向6里外的东夏亭镇,也通向60里外的西华县城。 这个村子可以算作是整个西华县最偏僻落后的地方了。 在这个并不富裕的村子西头有一所很不起眼的院落。破旧的院子没有红砖院墙,只有用泥墙和树棍混合临时搭建的篱笆墙和低矮的门楼。三问歪歪斜斜的旧土房多年失修,逢雨必漏。院子里栽种着几棵小杨树。每逢春天,杨树长出细芽,院子里便有了一线生机。 一进房间首先看到的是贴满墙壁的毛笔字。字体略显稚嫩,但骨子里透出一种坚韧。房间里显得极其凌乱,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台老式的12英寸黑白电视机是别人送的,也是这家里唯一值钱的家当。这该算是整个洪庄村最贫困的人家了。 院子的主人洪心清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像同村的其他村民一样,几十年如一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侍弄田地里的庄稼。因为年轻时学过木工,他经常走村串乡做些木工活。闲暇之余也给左邻右舍做些凳子柜子之类的家具,而且从不收取任何报酬。可不幸的是,在一次锯木料时,他被电创锯掉了一根手指。 1982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日,我就出生在这里。第二年,弟弟也来到了这个世上。一家人日子虽然过得艰苦,但也和和睦睦,充满温馨和幸福。历经生活磨难的父母把希望寄托在了我和弟弟的身上,盼望他们的两个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7岁的那年,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走进了村里的小学。幼小的我学习刻苦认真,成绩十分优异,常常赢得老师及街坊邻居的夸奖。总有人对我的父母说:“你们家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一看就是上大学的材料。”父母听到亲朋好友的夸奖,整日乐得合不拢嘴。 父母也经常教育我:“好好学习,以后你有了出息,咱家也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小学五年级的那年年初,妹妹来临了。她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无穷的欢乐。家里人看着孩子冰雪聪颖,乖巧可人,就给她起名叫“可可”。. 淳朴的民风在这个闭塞的村庄里世代延续。我幸福的五口之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和我,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很平静。 村子和乡政府所在的东夏亭镇被一条窄窄的土路连接着,如果遇到阴雨天气,路上的泥泞会让人寸步难行,即使是天晴的时候。道路也被拖拉机碾轧得沟壑累累,就是这样,我们的村庄闭塞而贫穷,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们,都像我父亲一样,终生围着几亩薄田劳作,为了自家的生计整日忙碌。 我们村所处的位置比较低洼,几乎每年夏天,村里的田地都要遭遇水涝,靠天吃饭的父老乡亲,生活上大多比较拮据。我的爷爷也是一个木匠,经常走乡串户为附近的村邻制作家具。……P1-3 序言 洪战辉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洪战辉带着妹妹求学的事迹,通过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给无数人的心灵带来感动和震撼。在洪战辉身上,有一种质朴而闪亮的光彩,让这名普通的学子,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划出了不平凡的轨迹。 在小小的年纪,洪战辉就不得不面对命运带给他的不幸。但是家庭的变故、生活的艰辛,并没有把他压垮,相反,他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撑起了风雨飘摇的家,把一个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一年年养大。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一种道德的力量。这种责任,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亲情,简单中透着深沉,细微处显露博大,让人动容,也引人深思。 洪战辉在一边艰难求学、一边抚养妹妹的时候,他想尽了一切办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在赞誉和援助接踵而至的时候,他表现出了他那个年龄少有的冷静。他婉言谢绝别人的捐款,认为自己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能做好的事情就自己做;他还觉得,感动不能泛滥,通过奋斗改变自己的劣势才最重要。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难能可贵!苦难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洪战辉把苦难和他精神世界里厚重坚强的一面融合在一起,让苦难成为了一种养分,成为生命里的一种财富。 12年的风雨,洪战辉经历了很多他的同龄人无法想象甚至无法承受的困难,但是在困难面前,他没有低头、没有认输,而是变得越来越坚忍、顽强、乐观。这种态度,在今天的这一代青少年当中,显得尤为宝贵。尽管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但不管在哪个年代,不管哪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一定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遭遇到各种不同的困难。也许就像这本书所说的,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今天的年轻人,有多少人能在这堂课里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呢?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不少人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衣食无忧,一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就会显出脆弱的一面,无助、消极、悲观甚至绝望。洪战辉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幸所表现出来的坚定顽强、从容执著,就为今天的青少年,乃至所有的人树起了一个榜样,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从他的事迹当中,我们可以明白:苦难能磨砺一个人的心智,能教会人成长;苦难不值得炫耀,在苦难中奋斗,才会赢得尊重。 这本洪战辉的自述,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述了他的人生故事,让我们走近了洪战辉,看到了他心灵深处闪光的东西,愿读者们能从这本书里汲取力量,让自己的心灵再一次得到启迪和升华。 袁贵仁 2006年3月3日 书评(媒体评论) 有句话是我想送给大家的: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洪战辉
他用实践证明:再草根的生命,也能发出炫目的光彩。 ——2005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2005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