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五环下的荣耀(寻访浙江的奥运会和全运会冠军)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体坛报社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长篇纪实文学《五环下的荣耀》首发暨奥运会冠军签名售书发布会将于2006年4月2日在博库书城浙江图书大厦举行。该书记录了浙江籍奥运会、全运会冠军的人生轨迹,披露花环和荣誉背后那鲜为人知的故事,一幅幅动人场景,一段段酸甜苦辣,令人激昂,催人奋进!

内容推荐

  本书记录了浙江籍近百位奥运会、全运会冠军的奋斗历程、生存状态,时间跨距46年。这些人物中,既包括奥运冠军吴小璇、楼云、吕林、占旭刚、罗雪娟、朱启南、孟关良、周苏红等,更多的是为浙江体育作出重大贡献、目前已经隐退幕后的老冠军们。该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冠军榜样对青少年的成长,将起到鼓舞励志作用。

目录

序一

序二

引子

第一章 金牌是怎样炼成的

第一节一次偶然改变了人生轨迹

姜玉民深情回忆:三枚金牌,三次国宴

倪惠芬、张杰的摩托艇之恋

“高龄”冠军金志刚

胡胜高:从小钳工到世界冠军

赛艇双雄——吴建雄、董善平

“水中蛟龙”吴鹏

天才少年朱启南

徐峰:一战成名上海滩

杨雨:200米自由泳第一人回来了

毛亚琪:时尚侠女不要霸气

第二节 不在压力中垮掉,就在压力中爆发

“亚洲飞人”郑晨一棒定乾坤

钱红削发明志求突破

李植、朱海颖:托起技巧混双冠军奖杯

于诚:咬牙、坚持、胜利

吴逸婧:用手枪射中希望

第三节 超人付出收获超人成绩

周苏红:巅峰之后的苦乐情怀

“亚洲女飞人”张彩华

韩国强:四次冲击全运会

没有天赋的亚洲冠军叶联英

高炳荣、奚春群、马建明、申屠华清:一条艇上的四个男人

孟关良:仰天长啸爱琴海

王娴:射击事业是毕生的追求

金玲的减肥之痛

质朴无华沈丽娟

“玉面小达摩”郑裕蒿

王晓燕、朱敏圆:二十岁的姐妹同登场

张春艳:练武术的漂亮女生

第二章 笑对人生转型期

第一节 快速融入新环境

羽球皇后李玲蔚

亚洲冠军到优秀处长

黄兴奎:浙江海模运动的开创者

孙晓姣走在北师大校园里

叶钊颖:快乐的清华学子

邬杭建:玩出来的海模冠军

董月:人生三十从头学

褚正勇、高鲁东、徐国富、许传建:一条艇上的弟兄

第二节 期待人生的第二块金牌

张宏扬帆海上十七年

谢芳华说:现在我就想让队员们多拿金牌

朱乐丹、何况、何东江、刘群:赛艇外的憧憬

第三节 是好队员,更是好教练

浙江第一个世界冠军傅春娥

吕林: “不让国球在我们手上衰落”

羽坛伉俪刘坚军、王晓园

“柔道女侠”李爱月

吕海峰、杨相中:拳坛两硬汉

曹棉英、王慧清、潘慧君:把一生交给体育

第三章 江湖

第一节 天涯?明月?

吴小旋隐姓埋名生活在异乡

杨波:涉足流行歌坛亦风流

黄志红甘于平淡生活

第二节 商场?战场?

“跳马王”楼云36岁去盖楼

陈刚的连锁俱乐部与奥运梦想

马苗兰畅游商海

第四章 把握现在

第一节 从失意中寻找希望的彼岸

桑兰:把握最近的一分钟

占旭刚:一个朴素的英雄主义者

第二节 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

周小菁、吴蓓:舞动另一种美丽

罗雪娟: “像猛兽般地游”

章文:憨厚腼腆的全运会冠军

蔡力:我要做“水上的刘翔”

王家有儿初长成

青春在赛艇上闪光

第三节 点点滴滴见真我

钱俊、赵伟军:一对好搭档

沈盛妃:享受成长的快乐

李荣祥:青年运动员的榜样

赵莹莹:不会在挫折中消沉

陈红:一个看重友情的人

石旭飞:武术奇才原是“打架王”

吴鹏、蔡力、郑坤良、苏郑宁:泳坛“四小龙”

钟红燕和许亚萍:皮艇双姝

第五章 寻找

寻找一 许贤元印象

寻找二 吴敏茜、姜春、王苗:国际象棋的三朵金花

寻找三 无尽的遗憾

寻找四 解读冠军的成长之路

附录 全运会冠军简历

后记 作者简介

试读章节

“跳马王"楼云36岁去盖楼

楼云, “跳马王”,拿过无数的冠军,战胜过无数对手,然而,进军商圈,却被骗得一塌糊涂,一气之下去了美国。接着,不甘寂寞的楼云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他成功了,成了地产界的新王子!

已届不惑之年的“跳马王”,穿一件灰色棉质T恤,皮肤被阳光灼成棕色,有点发福。在褪去赛场光环、经历另番人生跌宕后,如今又开始了在北京房地产界的打拼。

尽管位于北京郊区密云县境内白河西侧的那87亩土地目前还是一块“七通一平”的大空场,但在他的脑海里,不久那里将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别墅区。

1981年11月,楼云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国际体操邀请赛,获得跳马和自由体操冠军。自此,楼云的夺金势头一直延续到退役。或许是拿世界级的金牌太多了,对全运会的金牌,他倒有些遗忘了。

“18年的体操生涯,光跳马世界冠军我就拿了40个。哪里还记得全国冠军。”楼云快人快语, “噢,对了,1987年,第二十四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我获得跳马、自由体操两项冠军。紧接着,国内就是第六届全国运动会。那次比赛,我的竞争对手是李宁,他是我最大的对手。对,那届全运会,我超过他,获得个人全能、自由体操、跳马和双杠四枚金牌。”楼云大笑起来。他坦承道: “记得那次,我们两个人碰面,话也没说,因为各自为战吗。平时,我们两个是很要好的朋友。当年李宁比我强,现在,都经商了。李宁还是比我强。”

作为第一位蝉联奥运金牌的中国人,楼云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再次夺金后起初并没有打算退役,而是想去尝试冲击三连冠。但是,汉城未能守金成功的李宁懊恼地离开赛场后,楼云想既然好友坚决要走,自己也退出吧。就这样,1990年,事前没有对退役有任何规划的楼云离开了中国体操队,回到故乡杭州。

8岁进入杭州市业余体校又迅速转入浙江省体校的楼云告别了18年的体操生涯。这期间,他收获了两块奥运金牌、两块世锦赛金牌,其他国际比赛、国内比赛金牌若干枚。国际体联以“楼云1”、“楼云2”、“楼云空翻”命名他的动作,并使其成为评分标准。他实现了曾经在自家房梁上拴两个吊环练习空翻的体操迷爸爸的所有体操理想。年轻时,楼云的爸爸曾经因体形不够好被专业队拒之门外。

当时,除了和美丽空姐胡黎红的恋爱在如常进行外,对前途,楼云感到非常迷茫。 “以前训练的生活非常单纯,每天就是宿舍和训练馆.走人社会才突然发现不懂的东西太多太多。”直到1990年下半年,他在报纸上读到关于广东某乡镇企业成为阿迪达斯中国代理的新闻时,心里动了一下,何不试着介入做这个品牌的代理呢!他写了一封信给这家位于广东东莞的“通达制衣”,以表示敬意的口吻进行试探。很快他就收到该公司董事长黄托的邀请——请奥运冠军楼云到东莞参观。

再后来,楼云答应了黄托的加盟邀请,以“总经理助理”的身份成为东莞商界最抢眼的明星。

楼云在通达的工作非常轻松,基本上很少操心,年薪高达五六十万元人民币。

“我知道这个薪水并不是我的工作能力决定的,但是在我成为通达形象大使后,通达的销售额迅速增长。”尽管如此,楼云从来不想了解他的到来究竟为通达带来多少利润,他只是单纯地生活在快乐中。

在楼云的眼里,时值暮年的黄托甚至亲如父亲。尽管,有位香港商人私下建议楼云留心公司各个细节,抓紧时间学习,但意气风发的楼云还是将大量时间花在休闲上,无意从这家制衣企业汲取行业经验。

两年后,黄托去世,楼云离开了通达。  退役两年后,磨砺真正开始。握有300多万元人民币的楼云稀里糊涂地一头跃人商海,叫上几个体育出身的好友,在惠州开了家体育用品公司,在杭州也有了经营公司。……

P136-137

序言

闪光春华,荣耀秋实。

《五环下的荣耀》一书终于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种心愿得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不觉油然而生。

2004年秋,从现代奥运会的发祥地——雅典燃起的奥运圣火格外吸引世人的眼球。有幸作为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一员,在见证百年奥运盛典的同时。亲眼目睹了我国体育健儿奋力拼搏的一幕幕感人场面,个中的激动和震撼实在难以用笔墨来形容。因为只有置身在雅典奥运会的现场。才能激起你所有感官的敏锐和丰富的想象,才能真正感悟古希腊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现代奥运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才能真正体会现代竞技体育的激烈和我国运动健儿拼搏精神的可贵,才能真正领略什么是绚烂的盛典,什么是欢乐的海洋.什么是扣人心弦的紧张比赛场面,什么是发自内心的自尊、自强和自豪的感觉……在经历十多个不眠之夜后,在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以金牌榜第二的荣耀即将凯旋的前夕,我徜徉在美丽的爱琴海边,头脑还沉浸在兴奋的回味之中。我为整个奥林匹克大家庭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所感动、所陶醉,更为五星红旗屡屡在雅典上空冉冉升起,为《义勇军进行曲》的屡屡奏响而热血沸腾、热泪盈眶,我为中华体育健儿在赛场上表现出来的那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祖国至上、荣耀为先的精神感到自豪、感到骄傲。确切地说,从那时起,我就许下了一个心愿。这个心愿在体坛报社的帮助下,今天终于得偿了却。

浙江有许多奥运会冠军,他们创造了我省从1984年我国恢复参加奥运会以来届届都有奥运会冠军的辉煌;浙江还有更多的全运会冠军,他们的成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省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进步。他们是浙江的光荣,他们是钱塘儿女的荣耀。

《五环下的荣耀》是近年记载我省奥运会冠军和全运会冠军数量最多,内容最新鲜、最完整的一部作品。它记录了我省奥运会冠军和全运会冠军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许多是通过与运动员面对面交谈获得的,有的则是作者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反映出我省优秀运动员的真情实感和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由此体现出的刻苦训练、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更加可贵和感人,更加令人信服和敬佩。

《五环下的荣耀》同时也是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以来浙江竞技体育发展的缩影。我省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中所获得的金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反映出我省的竞技体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全省人民的支持下,在广大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教练员的不断努力下,运动水平越来越高,项目覆盖面不断扩大,运动训练和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在2005年举行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我省更是取得金牌总数第六、总分第八的历史性突破。

十运会的辉煌已成过去,新的一轮挑战已经开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快转移到备战2006年亚运会、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全运会上来。要认真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继续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学习我省奥运会冠军和全运会冠军“为国争光,报效祖国”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精、细、实”的工作力度,打造浙江竞技体育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五环下的荣耀》一书的出版,无论是对运动员、教练员,还是对广大体育工作者和所有读者都是一种鼓舞和鞭策。我深信,它将激励我们以奥运会冠军和全运会冠军为榜样,团结奉献,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勇创佳绩,为我们加快文化大省、体育强省建设,积极打造和谐社会,进而为中国体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浙江省体育局局长 李云林                2005年12月于杭州

后记

我们的写作组是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里。真正搞体育出身的几乎没有,只有两位作者因为读书时学的是体育新闻和体育理论专业,马马虎虎算是与体育扯上了边。但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满怀激情地用心地采写了浙江省的奥运会、全运会冠军,用他们成长和奋斗的经历来激励自己和更多的读者为心中的理想而拼搏!

杜丽蓉上世纪50年代后期出生,早已年过不惑,却仍然痴情于文学。不经意间进入体育记者行列后。每每为运动健儿拼搏赛场的精神风貌所感动所震撼。只要时间和生命允许.她愿用手中的笔写尽赛场健儿的飒爽英姿。

徐勇

1967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首届体育新闻专业。因自身从事过业余体育训练,加之在体育系统、体育新闻单位近20年的工作经历,对竞技体育的残酷性、专业训练的艰苦性有较深刻的认识。

钟水宏

男,1955年生,祖籍浙江绍兴。不惑之年从事媒体工作,也许是晚了些,但比“八十岁学吹打”。还是差不多提前了一倍。

孙欣乐

男,1956年出生于杭州。曾在学校教过书,也在机关里工作过,现在浙江省体育局信息中心任职。被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浙江省残联评为2003年度浙江省“爱心记者”。

王红钢

男,1966年5月生,浙江龙游人。1986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体育系。衢州一中任教7年后,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体育理论。1996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同年到体坛报社,成为一名体育新闻工作者,新闻作品多次在全国、省级评比中获奖。现在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三系任职。

王晨

大学时代习修理工,从事体育新闻报道应属机缘巧合,但对于一个坚定的球迷,这似乎也是冥冥中注定。2001年进入体坛报社至今,有过多次重量级报道,作品连续三年在浙江省专业报好新闻评选中获奖。

黄维

1979年出生,籍贯浙江诸暨,喜好文学,就读工科,入行记者。长得魁梧高大,而并不喜好运动;不喜好运动,但敬仰体育、敬仰运动员.愿为他们一路讴歌。

郭凯

生于1978年4月4日,童年嬉戏于国际风筝之都潍坊,青年时代求学于人间天堂杭州。1984年与体育结下不解之缘。对体育狂热至极,发誓做名体育记者。2001年机会终于降临,步入体坛报社,从此逍遥在体育的海洋里。

许利芳

生逢上世纪70年代。从小梦想能上名牌大学,习读中文专业,终在浙江大学圆梦。后立志用笔杆吃饭,于2001年起供职体坛报社。只惜至今无半点成就。但对新闻事业的执著从未改变。

常亚平

1963年9月出生,江苏东台人。1980年11月参军,1983年就读于廊坊炮兵导弹学院,历任指导员、宣传股长、教导员、副团职干事等。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2001年12月退役,2002年入体坛报社。  张莺

“80后”一代,就读于新闻专业。初入社会即有幸进入体坛报社,更有幸参与全运会冠军的采写工作。随和、坚韧、努力,每个冠军身上所共同具备的奋进精神感染了我,鞭策我继续努力。

童新富

第一眼看到尘世万物的时间是1979年4月23日。从此我有了无数的第一次,第一次跨入社会:1998年9月;第一次接触体育:2002年3月18日;第一次正式拿笔“作”新闻:2005年3月1日……尽管几无成就.但仍期待有更多的第一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8: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