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说殷墟妇好墓(红粉帝国的幽梦)/博古架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古方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殷墟的发掘已经有了七八十年的历史,其中甲骨文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的通俗性考古学读本。它将我们带入殷墟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让读者零距离地过一把考古发掘的瘾。去重睹昔日那位王后兼帝国元帅的风采。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的通俗性考古学读本。它将我们带入殷墟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让读者零距离地过一把考古发掘的瘾。去重睹昔日那位王后兼帝国元帅的风采。

目录

※聆听远古的足音(代序)

一、复活的王国

 1.地平线上的王朝

 2.蓦然相逢的惊喜

 3.从“对镜贴花黄”到“风鸣马萧萧”

二、红粉帝国的幽梦

 1.狞厉之风与温润之质

 2.天平两端的人与狗

 3.追寻甲骨文的足迹

三、殷墟上空的疑云

其一,悠悠商道向何方

其二,妇好音容安在哉

其三,殷墟范围知何广

试读章节

从汤到盘庚,商王朝经历了十八个国王。前九王统治时期,基本上能继承商汤开创的事业,统治也比较稳定,因此都城一直在亳。可是从汤的五世孙仲丁到九世孙阳甲,商统治集团开始腐朽起来。在王室贵族当中,争夺王位的斗争越演越烈,兄弟之间、叔侄之间、甚至父子之间,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动乱的结果,致使王位更替频繁,这就是所谓的“九世之乱”,商朝王权的势力逐渐削弱。

在这种情况下,奴隶主加紧了对平民和奴隶的剥削,阶级矛盾也尖锐起来,再加上水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商朝很快地衰落下去。原来臣服于商朝的一些少数民族和诸侯国也都纷纷反叛。

为了摆脱这种困难的局面,商王曾采取了迁都的办法,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盘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他的哥哥阳甲死后做了商王。

盘庚在诸商王中,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国王。他既通晓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又有一套现实的统治办法;他能很好地笼络、使用商朝功勋旧臣,又能不被这些人左右、利用。因此,在盘庚继承王位的时候,尽管他还很年轻,却能率领商朝的臣民摆脱困境。

“殷”这个地方,原叫北蒙,位于黄河中游冲积平原洹水之滨,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洹水两岸水土肥美,既能灌溉,又易排水,很适宜农业的发展。当时商朝统治的中心,已由现在的山东、河南扩大到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湖南等广大地区。位于河南北部的殷,居“天下之中”,便于对全国的统治。

盘庚即位后,果断地做出了迁都于殷的决定。据传说,当迁都的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就要出发的时候,已到了隆冬严寒的季节,有人提出等过了寒冬,到来年春暖花开后再出发。于是,盘庚又深入到臣民中进行调查。此刻,一般平民家中储存的粮食都不多了,他们都希望早日迁都,重建新的家园。

P5-6

序言

           聆听远古的足音

是什么这样奇妙?

我们乞讨泉水以供饮用,但是

大地呵,你的怀里流出的却是什么?

你的地表以下还深藏着生命吗?

那熔岩层下覆盖着一个陌生的民族吗?

早已逝去的人们,难道还会回来吗?

快来看吧:希腊人,罗马人,来吧!

古老的庞培城又找到了,

海格利斯的城市出现了!

面对神秘的大地,伟大的诗人席勒禁不住发出这样的咏叹。诗人的表达总是包含着无尽的情思,超越时间和空间,散发出诱人的无穷魅力。在诗人的笔下,“考古”不再是一个遥远而虚幻的词眼,而是我们与大地沟通、与前人对话的一座桥梁,是我们与古老历史连接的唯一通道。

人类的好奇心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要到哪里去?为了这个朴素的目的,人们以极大的勇气进行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在人类走过的漫长而修远的来路上,现代社会仅仅是短暂的一瞬间,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所创造和产生的各具特色的文明,在时间的长河中已经变得支离破碎,有的甚至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一片空白。考古学就是要修复那一个个早已残破的历史故事,要重现那一片片早已消失的人类记忆;它携手其他科学,一起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轨迹与规律而努力。或许某一天,古老的陶瓷将会被考古学者再次放上转盘旋转起来,上面遗留的制作旋纹就会像唱片的声道,流淌出干百年前作坊的喧嚣。这虽然是离奇的想像,不过考古学可以发现奇迹,同样也可以创造奇迹。

考古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似乎很远很远,神秘而且陌生。我们在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人们的疑问:

你们为什么知道这里的地下有古代城墙?

你们怎么发现和确定了古代墓葬的位置?

我们看起来普通的黄土中,你们凭什么能挖掘出和黄土没有两样的战车?

骨片或青铜器上的文字,你们是怎么解读的?

为什么一块不起眼的残砖碎瓦,你们竟能说出那么一大堆故事?

……

其实,人们的猜疑对于考古学者而言并没有那么高深莫测。从20世纪20年代首次发掘殷墟遗址开始,中国考古学界对于中华文明的认识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今天,中国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领域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不但是因为它有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还由于几代中国考古学者的不懈努力,这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泪花。这些努力,都需要甘于寂寞,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资料的消化,需要理论的升华。

考古学的发现,又好像距离我们很近很近。新的考古发现具有新闻效应,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地方建设工程总量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层出不穷的考古发现屡见报端。由于新闻传媒的持续关注,考古发现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古代艺术品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无论是在博物馆静气宁神的气氛中欣赏古代的收藏艺术,还是漫步古代遗址旧迹追溯历史中曾经的流光溢彩,抑或在老街古巷中发现古人雕刻遗留下来的汉白玉门墩……可以说,那零距离的接触,无异于阅览一部生动的史书,那一刻,我们精神世界所得到的陶冶与升华无可替代。  面对民众不断升温的考古学热潮,针对考古学专业_生懑的特点,我们在想,中国考古学应当更加靠近普通民众,不但让国民为灿烂的中华文明而自豪,也通过走近考古学,让人们素质修养得到提高。因此,我们策划了这套通俗性的考古学读本,把我们在考古学领域中的愉悦与心得,用大众能够接受的语言和形式分享给广大读者。

本丛书的第一系列,我们选辑了20世纪考古发现中最有代表性的10座陵墓。撰写者都是主持过考古发掘的考古工作者,他们中有的人甚至直接参加了某些陵墓的考古发掘。在书中,他们不仅把陵墓的历史信息客观全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还以其亲历的体验,对考古发掘过程、时代背景、综合研究等娓娓道来,目的是让一般受众体会到考古工作中的兴奋与惊喜、懊恼与无奈、欣慰与满足,让读者零距离地过一把考古发掘的瘾。

我们的丛书首先选择了陵墓系列,是由于在单位面积中,古代陵墓是包含古代社会信息最为丰富的遗迹之一。也就是说,比较其他类型的大多数古代遗迹而言,在相同的面积中,陵墓所包含的出土文物多、说明当时社会生活的痕迹多、反映当时人们思想意识的现象多。

陵墓考古对于一般人来说,具有某种神秘色彩。提起陵墓,今天的人们或许会联想到灵魂世界,联想到玄机暗道,联想到阴曹地府。古人对于死后的世界更是充满独特的想像和诠释,在人类意识中始终存在着对于鬼神的某种敬畏,越是在古远的社会,人类的这种敬畏心理就越是强烈。于是出现了对于天地自然神明的崇拜与祭祀,出现了对阴间社会无穷的想像,出现了有组织有意识的各种活动,乃至发展成为文明社会中的礼制仪式、宗教仪轨。封建帝王陵墓中规模宏大的兵马仪仗,反映的是帝王的威严、生活的奢华与排场,也反映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社会等级、严格的政治制度等等。

考古发掘的古代墓葬,绝大部分是配合基本建设时发现的,到目前为止,考古学者仍极少主动地去发掘古代墓葬。我们的原则之一是不主动发掘陵墓,特别是帝陵,毕竟考古学者进行考古发掘的目的不是为了挖宝取财,而是要通过看似片段、破碎的遗迹和遗物资料,把古代人类社会立体而生动地复原起来。

这既符合国家保护文物的基本方针,也符合科学负责的学术态度。因为古代遗址和墓葬作为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无论是哪种古代的遗迹或遗物,一旦被破坏,其损失都无法弥补。迄今配合基本建设发掘的古墓葬中,有很多技术难题尚需多学科协作来解决,有的方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因此,为了文物古迹的万全,对策之一就是保持这类古代遗迹目前相对稳定的原生状态。

中国是文物资源的大国,在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工作中,还会不断出现惊人的发现。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现被人们公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那仅仅属于始皇帝个人的陪葬坑而己;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现当时就震惊了世界,迅速成为各种肤色的人们谈论的中心;而1977年曾侯乙编钟的出土,那雄浑的乐音顿时让全世界都竖起耳朵肃穆聆听……对于这些宝贵的文物资源,我们每一个国民都有义务去保护它。

希望本丛书介绍的各具特色的考古发掘,让您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考古发现与研究带给人们的无穷乐趣与启迪,让您感受到考古学并非海上仙山,可遥望而不可近及。

下面,就请跟随我们一起走进考古发掘现场,去触摸考古工作者的心跳,去聆听远古人类的足音!

                           朱岩石

                      2006年3月记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