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说秦始皇陵(跨越世纪的问号)/博古架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何利群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千百年来,重重迷雾一直笼罩着秦始皇陵园上空,无数的求索之士把迷惘的目光投向它,尔后又无奈地摇摇头掉头离去。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的通俗性考古学读本。它将我们带入骊山脚下渭水之滨的秦始皇帝陵。把我们带入一个充满悬幻色彩的时空世界,去近距离地感受那位不可一世的千古一帝的风采。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的通俗性考古学读本。它将我们带入骊山脚下渭水之滨的秦始皇帝陵。把我们带入一个充满悬幻色彩的时空世界,去近距离地感受那位不可一世的千古一帝的风采。

目录

※聆听远古的足音(代序)

一、一条古老的东方定律

 1.从崤山尸堆里爬起来的强国梦

 2.千古一帝

 3.骊山兀兮云飞扬

二、群星璀璨捧北辰

 1.再现帝都辉煌

 2.最漫长的埋伏

 3.陪葬坑中的宫廷生活

 4.同是天涯沦落人

三、跨越世纪的问号

谜团一:秦始皇身世之谜

谜团二:地宫之谜

谜团三:秦始皇陵区埋藏着多少奇迹?

谜团四:项羽是焚烧秦始皇陵园的罪魁祸首吗?

谜团五:谁进入过地宫?

谜团六:陪葬墓的疑惑?

谜团七:千古之谜何时解?

试读章节

1.从崤山尸堆里爬起来的强国梦

秦人的祖源,可上溯到远古时代的五帝之一颛顼。

传说颛顼的孙女修,是一个馋嘴的小姑娘。一天在郊外游玩,见到一枚五彩的鸟卵,竟忍不住把它吞食了,结果由此怀孕而生下一个胖儿子大业。

类似这样的故事在先秦文献中屡见不鲜。《诗经》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讲的是简狄因食了燕子遗下的卵而生下殷商先祖契的故事;美丽的姑娘姜原,在野外见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好奇心让她将自己的纤纤素足踩踏上去,想试一试那巨人的脚到底比自己大多少,结果怀孕生下了周人的先祖后稷。如果剔除掉蕴含在其中的神话色彩,我们可以看到,这正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生子知母不知父的现实反映。

秦的先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传下许多可圈可点的业绩。大业的儿子大费,在古史的传说时代,因善于驯服各种鸟兽而被舜帝赐姓为“赢”,这就是“赢秦”的由来。后来他又协助大禹治水,功绩卓著。其后裔子孙在夏商西周三代,世代为王室养马放牧,为国君守卫西陲,应该说他们为防范西戎的入侵、保障中原的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是一个传奇般的部落,它最早的居住地在哪儿,什么时候迁移到西北高原,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无道,宠爱褒姒,废申后及太子。为博取美人一笑,这位昏聩的国王不惜数次点燃传达紧急军情的烽火戏弄诸侯。后在申侯和犬戎来犯时,竟无人来救,结果国灭身亡。西周亡后,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为了感激秦人的忠诚,周天子封秦人的首领为诸侯,赐以岐西之地,就这样,秦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秦建国之初,形势相当严峻,因为周王室封它的土地,大都被我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犬戎侵占着。秦国最初几任国君的主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与西戎争夺土地和人口,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世纪秦穆公在位期间,才基本得到缓解。

秦穆公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君主,他能不拘一格地任用贤能。当时秦东面的晋国国力强盛,用金玉珠宝贿赂虞国的国君,希望能借道去进攻虢国。虞君贪利借道,结果晋军回师途中顺势灭了虞国,这便是成语“假虞灭虢”的来源。虞国的君主虽然愚蠢,可他手下却不乏人才,宫之奇和百里奚就是很有名的两位代表。百里奚同虞君一起成为晋国的俘虏,晋献公却慧眼识人,发现了百里奚超群的学识。正好这一年,秦穆公派公子絷来晋国求亲,晋献公答应把长公主嫁过去,认为百里奚是个可靠的人才,就把他作为陪嫁送给了秦国。两鬓斑白的百里奚行走在出嫁人的行列中,想到自己胸罗不世之才,临到暮年还沦落异乡为人仆役,越想越愤,趁人不备就溜出人流,辗转流亡,飘泊异乡,最后流落到了楚国,成为一个牧羊人。秦穆公久慕百里奚的贤名,想以重金聘请他到秦国,但又怕这样彰显的举动招来楚人的怀疑,反而弄巧成拙,于是想出一条妙计,诈称追赎亡奴,以五张羊皮的代价巧妙地迎回了具有经世纬国大才的百里奚,并委之以国家大政。百里奚深感知遇之恩,马上向穆公举荐了蹇叔等人。在百里奚、蹇叔等一批贤人的辅佐下,秦穆公向东屡次击败强大的晋国,向西则大举伐戎,开地千里,益国十二,在独霸西戎之后一举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宝座。

P5-7

序言

           聆听远古的足音

是什么这样奇妙?

我们乞讨泉水以供饮用,但是

大地呵,你的怀里流出的却是什么?

你的地表以下还深藏着生命吗?

那熔岩层下覆盖着一个陌生的民族吗?

早已逝去的人们,难道还会回来吗?

快来看吧:希腊人,罗马人,来吧!

古老的庞培城又找到了,

海格利斯的城市出现了!

面对神秘的大地,伟大的诗人席勒禁不住发出这样的咏叹。诗人的表达总是包含着无尽的情思,超越时间和空间,散发出诱人的无穷魅力。在诗人的笔下,“考古”不再是一个遥远而虚幻的词眼,而是我们与大地沟通、与前人对话的一座桥梁,是我们与古老历史连接的唯一通道。

人类的好奇心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要到哪里去?为了这个朴素的目的,人们以极大的勇气进行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在人类走过的漫长而修远的来路上,现代社会仅仅是短暂的一瞬间,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所创造和产生的各具特色的文明,在时间的长河中已经变得支离破碎,有的甚至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一片空白。考古学就是要修复那一个个早已残破的历史故事,要重现那一片片早已消失的人类记忆;它携手其他科学,一起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轨迹与规律而努力。或许某一天,古老的陶瓷将会被考古学者再次放上转盘旋转起来,上面遗留的制作旋纹就会像唱片的声道,流淌出干百年前作坊的喧嚣。这虽然是离奇的想像,不过考古学可以发现奇迹,同样也可以创造奇迹。

考古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似乎很远很远,神秘而且陌生。我们在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人们的疑问:

你们为什么知道这里的地下有古代城墙?

你们怎么发现和确定了古代墓葬的位置?

我们看起来普通的黄土中,你们凭什么能挖掘出和黄土没有两样的战车?

骨片或青铜器上的文字,你们是怎么解读的?

为什么一块不起眼的残砖碎瓦,你们竟能说出那么一大堆故事?

……

其实,人们的猜疑对于考古学者而言并没有那么高深莫测。从20世纪20年代首次发掘殷墟遗址开始,中国考古学界对于中华文明的认识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今天,中国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领域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不但是因为它有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还由于几代中国考古学者的不懈努力,这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泪花。这些努力,都需要甘于寂寞,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资料的消化,需要理论的升华。

考古学的发现,又好像距离我们很近很近。新的考古发现具有新闻效应,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地方建设工程总量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层出不穷的考古发现屡见报端。由于新闻传媒的持续关注,考古发现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古代艺术品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无论是在博物馆静气宁神的气氛中欣赏古代的收藏艺术,还是漫步古代遗址旧迹追溯历史中曾经的流光溢彩,抑或在老街古巷中发现古人雕刻遗留下来的汉白玉门墩……可以说,那零距离的接触,无异于阅览一部生动的史书,那一刻,我们精神世界所得到的陶冶与升华无可替代。  面对民众不断升温的考古学热潮,针对考古学专业_生懑的特点,我们在想,中国考古学应当更加靠近普通民众,不但让国民为灿烂的中华文明而自豪,也通过走近考古学,让人们素质修养得到提高。因此,我们策划了这套通俗性的考古学读本,把我们在考古学领域中的愉悦与心得,用大众能够接受的语言和形式分享给广大读者。

本丛书的第一系列,我们选辑了20世纪考古发现中最有代表性的10座陵墓。撰写者都是主持过考古发掘的考古工作者,他们中有的人甚至直接参加了某些陵墓的考古发掘。在书中,他们不仅把陵墓的历史信息客观全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还以其亲历的体验,对考古发掘过程、时代背景、综合研究等娓娓道来,目的是让一般受众体会到考古工作中的兴奋与惊喜、懊恼与无奈、欣慰与满足,让读者零距离地过一把考古发掘的瘾。

我们的丛书首先选择了陵墓系列,是由于在单位面积中,古代陵墓是包含古代社会信息最为丰富的遗迹之一。也就是说,比较其他类型的大多数古代遗迹而言,在相同的面积中,陵墓所包含的出土文物多、说明当时社会生活的痕迹多、反映当时人们思想意识的现象多。

陵墓考古对于一般人来说,具有某种神秘色彩。提起陵墓,今天的人们或许会联想到灵魂世界,联想到玄机暗道,联想到阴曹地府。古人对于死后的世界更是充满独特的想像和诠释,在人类意识中始终存在着对于鬼神的某种敬畏,越是在古远的社会,人类的这种敬畏心理就越是强烈。于是出现了对于天地自然神明的崇拜与祭祀,出现了对阴间社会无穷的想像,出现了有组织有意识的各种活动,乃至发展成为文明社会中的礼制仪式、宗教仪轨。封建帝王陵墓中规模宏大的兵马仪仗,反映的是帝王的威严、生活的奢华与排场,也反映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社会等级、严格的政治制度等等。

考古发掘的古代墓葬,绝大部分是配合基本建设时发现的,到目前为止,考古学者仍极少主动地去发掘古代墓葬。我们的原则之一是不主动发掘陵墓,特别是帝陵,毕竟考古学者进行考古发掘的目的不是为了挖宝取财,而是要通过看似片段、破碎的遗迹和遗物资料,把古代人类社会立体而生动地复原起来。

这既符合国家保护文物的基本方针,也符合科学负责的学术态度。因为古代遗址和墓葬作为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无论是哪种古代的遗迹或遗物,一旦被破坏,其损失都无法弥补。迄今配合基本建设发掘的古墓葬中,有很多技术难题尚需多学科协作来解决,有的方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因此,为了文物古迹的万全,对策之一就是保持这类古代遗迹目前相对稳定的原生状态。

中国是文物资源的大国,在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工作中,还会不断出现惊人的发现。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现被人们公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那仅仅属于始皇帝个人的陪葬坑而己;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现当时就震惊了世界,迅速成为各种肤色的人们谈论的中心;而1977年曾侯乙编钟的出土,那雄浑的乐音顿时让全世界都竖起耳朵肃穆聆听……对于这些宝贵的文物资源,我们每一个国民都有义务去保护它。

希望本丛书介绍的各具特色的考古发掘,让您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考古发现与研究带给人们的无穷乐趣与启迪,让您感受到考古学并非海上仙山,可遥望而不可近及。

下面,就请跟随我们一起走进考古发掘现场,去触摸考古工作者的心跳,去聆听远古人类的足音!

                           朱岩石

                      2006年3月记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