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高考话题作文风向标(思辨能力速成30法双色版本)/天人图书精品系列
分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高中语文
作者 钟汉安//戴业华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考场如战场!正如沙场鏖战,仅仅兵多粮足并不一定能胜,关键要看将帅的兵法。有了完备的大局谋划,才会有正确的“进攻”方向。请问天下莘莘学子,谁不想在高考作文中笑傲群雄,独占鳌头?那为什么不拥有一本最新颖、最实用、最全面的作文指导书呢?深度分析高考作文得失,把握高考作文最新走向,有效指导高考作文写作,全面提升高考作文水平!热点话题全搜索,让你笑傲考场,备考有方,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高中话题作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编著。它精选了一些典范的话题作文及高考话题作文模拟题,选编了部分话题满分作文答卷,并进行了认真评点,供同学们参考。此外,书本还集中了国内外众多专家的意见,根据新课程实施的新形式,对高考话题作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高考话题作文的得分要点进行了理性的剖析。这对于同学们平时的作文训练和复习迎考有很大好处,帮助同学达到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目录

命题新动向

第一篇 审题篇

1.紧扣题眼

2.删繁就简

3.添枝加叶

4.多向求异

第二篇 内容篇

5.抚今追昔

6.想象丰富

7.情感动人

8.哲理服人

9.与时俱进

第三篇 立意篇

10.多维聚焦

11.逐层深入

12.高屋建瓴

13.化大为小

14.避实就虚

15.画龙点睛

16.反弹琵琶

第四篇 结构篇

17.一线串珠

18.镜头剪接

19.悬念解疑

20.欲擒故纵

21.抑扬互变

22.波澜跌宕

23.照应圆合

第五篇 语言篇

24.妙喻连珠

25.排比造势

26.句式灵活

27.庄谐并用

28.含蓄委婉

29.对话互动

30.名句生辉

试读章节

街·巷·槐

黄丽娜

家里的院中有一棵高大的槐树,院外是一条深深的街巷

很小很小的时候,坐在大树下,望天上的云,数天上的星,坐在院中,透过开着的院门,看来来往往穿巷而过的行人,是我整天最快乐的事。

春天,槐树吐绿,衬着蓝天、白云,告诉我春的美丽;夏天,槐树开花,雪白的、清香的铃铛招惹来蜜蜂、彩蝶,告诉我夏的热闹;秋天,槐树落叶,精灵似的飞舞着一片片金羽,告诉我秋的神奇;冬天,槐树银装素裹,屹然不动,告诉我冬的威武。

在我心中,我的槐树是最美的,无暇顾及院外又是怎样的天地……

很小的时候,每日放了学,和朋友一起在巷中玩,跳房子、踢毽子、捉迷藏,不亦乐乎。最快乐的是冬,我们在巷中打雪仗、滑雪橇、堆雪人,乐而忘返;最难忘的是秋,一路踢着厚厚的落叶,看着它们飞起飞落,难有安宁;最有趣的是夏,我们按捺不住蝉的“勾引”,一边唱着“知了,知了”的歌,一边在槐树上使劲儿找——盼着能满载而归;最恬静的是春,在巷中,坐在槐树下,听老人讲那月亮上的故事,看着街上一来一往的车,闪亮的灯……推推搡搡,嘻嘻哈哈,我的童年。长大以后,我看到了巷外的世界,看到了街外的世界。看到了世界,这才发现,我的槐、我的巷,原是这么渺小,这么不值一提。

于是,我走出了这方天地。大千世界,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换来的却是我一颗疲惫而恋家的心。望着巷中很小的孩子玩游戏,我苦笑着躲到一边;我知道我已长大,再融不入他们的世界。望见很小很小的孩子,痴痴地看着天空,我笑得更加凄凉,我不知道长大以后的世界在哪里。

我梦想着有一天,从街外回到了巷中,从巷中回到了院子里,又坐在了槐树下,重又有了自己的一方天。

作者抓住“成长”,用街、巷、槐牵领着“我”由童年到长大的心路。对童年的生活、心境、内在与外在写得饱满、丰富、有声有色。对长大后,写得概括有致。世界大了,心境也变了,似乎还多了一份沧桑。还是那街、那槐、那巷,但又多了与当年的“我”不同的“很小很小”的孩子,其中的意蕴令人深思。

写“我”的成长过程,用笔俭省、洗练、清新而自然。P16-17

序言

看准风向标,写好新作文

何郁

话题作文自1999年诞生,转眼间,已经六七年了。如果拂去炒作的泡沫,褪尽商业的色彩,我们会发现,话题作文这些年来,其实一直是在寻求变化的。先是给定一个材料,确定一个话题,后来是给定一个材料,不明确话题,话题需要学生“二度命题”才能明确,比如2005年的上海卷、湖北卷和福建卷,这些题目的审题看上去似乎空间更大,其实难度也在增加;到2004年、2005年后,变化就更大了,包括有些“命题作文”似乎也抹上了一些话题作文的色彩。这些变化是不是在告诉我们,话题作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无论是或不是,都给我们老师和学生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话题作文这些年来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话题作文的走向有什么影响?怎样认识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的高考、中考作文写作有什么意义?话题作文的规律和技巧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这些规律和技巧?在新课标背景下,话题作文又有哪些新的要求、新的走向?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认真思考和总结与话题作文相关的一些问题了。

围绕上述问题,我们组织一些老师和学生进行了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话题作文确实有一些值得总结的规律和技巧。比如,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立意的要求更高,近两年审题难度有所增加;话题作文仍然强调文体意识,因而忽视文体的训练就有可能吃亏,尤其是不能把文章写得“四不像”;话题作文特别重视给文章拟一个好标题,因为这是检测一个考生作文智慧的表现窗口;话题作文因为内容范围宽泛,所以要重视和研究选点的问题,也就是文章切入点的问题:话题作文的所供材料是话题作文的启发站,忽视话题材料就有可能影响得分:话题作文尽管限制不多,但是也有一定的限制,不可胡编乱造;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们倡导一种“负责任的写作”,一种“创造性的写作”,一种“规范的写作”,等等。这些规律、技巧和变化告诉我们,要重视对话题作文的研究和总结,特别要重视对学生写作话题作文实践的研究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找到那些适合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借鉴它,改造它,为我所用。本着这样一些想法,我们组织了上海市、湖北省黄冈市、四川省成都市、浙江省宁波市等一些在写作和指导上都有着丰富经验的中学骨干教师,编写了这套针对高考和中考的《话题作文风向标》新作文丛书。

我们这套书的特点是:

一、突出一个“新”字

我们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捕捉命题新动向,提供命题新信息,整合命题新成果,为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点灯导航,比如冠于每本书之首的“命题新动向”这个栏目就是这样做的,这是我们这套作文书的一个亮点,也是我们把这套作文书命名为“风向标”的主要依据所在,值得同学们好好研读;第二,优选新例文,编辑新材料,探索新方法,提供新题目,为学生写好话题作文提供经验借鉴和实践操作的机会,比如,“立意新思路”、“高分材料例说”、“新法解读”“创新例说”、“一招制胜”、“名师导练”等栏目。就是立足于这样的思考来设计的。

二、强调一个“学”字

所谓“学”就是要向名家名篇学习,向优秀作文学习,向老师学习。为了帮助同学们从名家名篇中学习经验,汲取方法,丰富自己的作文营养,我们在每本书中都设置了“名篇经验”这个栏目,最直观地让同学们与名家名篇“亲密地接触”。除了向名家名篇学习以外,我们认为还应该向同龄人学习,因为同龄人的优秀习作,最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并直接地受到启发。因此,我们每本书都为同学们提供了最优秀的习作(为便于同学们对照参考,对于所选习作,我们基本保持原貌,未作大的改动)。当然,我们认为还应该从老师的点拨中学习,比如名篇后的“赏析与借鉴”,习作后的“点评”,以及题目后的“点拨”都值得仔细琢磨。也许看上去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其实很可能就是洞开话题作文的一把钥匙,我们千万要“火眼金睛”啊,成功往往就在那些不经意的地方!

三、落实一个“用”字

所谓“用”,就是要实用、管用和好用,这三点刚好也是我们这套作文书的特点。编写实用的作文书,一直都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不唱高调,不套空洞的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因此,我们在编写之初,就先做调查,掌握第一手的材料,然后再集中研讨对策,最后再邀约一线的骨干教师一起来编写。可以说,我们的书是实用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的书也应该是管用的。因为我们是从学生的作文实际起步的,从课堂上起步的,从考场上起步的;另外,我们的书也是好用的,因为我们的栏目设置简洁明了,清清爽爽,这就像我们对作文的认识一样——我们认为作文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学习起来应该是容易的,快乐的。

同学们,认准作文风向标,写好考场新作文,这既是你们的追求,也是我们良好的祝愿。祝你们成功!

2005年11月19日上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