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386篇农民的文章。这些文章内容主要是农民读书的体会和收获,有的反映农民通过读书,感受到祖国和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有的是农民从生活水平的提高、家乡巨变体会到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和党中央对农民的关心和爱护;有的讲述农民如何学习科学技术、生产经营、文化卫生知识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有的体现农民在读书上获得的人生启迪;有的是农民在迈向新世纪之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和建设美好家园的设想;还有的是组织农民开展读书活动的经验等。文章短小精悍,生动活泼,朴实真切,言之有物,是农民真实感情的流露,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启迪意义。
从1994年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发起的“万村书库”工程,如今已在全国7万多个村建立起小型图书室,选配了一批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实用图书。为了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又连续开展了三届读书征文活动,《攀登书山的欢歌》一书收录的就是部分优秀征文来稿。
人类的知识财富同物质财富相比,有一点不同的特点,就是可以分享。同是一本书,可以只给一个人看,也可以给10万人、100万人看,使大家都得益。但是知识财富的分享又需要有一些前提条件,除了传播手段之外,主要是接受者的接受能力受到限制。农民文化低,有许多书看不懂,没钱或者钱少买不起书,不知道在书的海洋中哪一本真正对自己有用,知道了又买不到,许多农民还没有养成读书求知的习惯。如此等等,都是障碍。为了克服这些障碍,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在6年多以前发起了“万村书库”工程,如今已在全国6万多个村建立起小型图书室,选配了一批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实用图书。为了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又连续开展了三届读书征文活动。本书选编的就是部分征文来稿。
序
第一辑
我家的“黄金书屋”
丈夫推荐我当图书管理员
永远的瑰宝读《唐宋诗词三百首》
智慧与书
孔令霞的书屋
心有晴雨云
省下抽烟钱 购书读书乐
书,给我的婚姻带来幸福
一本书使我为朋友解了难
我的爱好是看书
书籍伴我走人生
读《怎样打官司》一书的收获
甘为书痴亦欣然
让书籍伴孩子度过美好人生
终生难忘的革命战争文学
勤读书使我成兽医
我的“百科全书”
读书救活了我们厂
“智富”才能致富
读书,让我学会教育孩子
书不见面的老师,无言的技术员
要想养猪富 必须学技术
人生的名言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如饥似渴的读书岁月
读《怎样办好村小》
身教重于言教
多味书屋
老夫老妻读书乐
读书使我成才
读书帮我致富
一本书改变俺一生讨饭户喜圆致富梦
情动《中国母亲》
读科学驱鬼神
“万村书库”救了我
“万村书库”图书我生活的好伙伴好老师
书本伴我走人生
我懂得了怎样保护自己
《饮水卫生》帮了我一大忙
学法方知入迷途
厕所应当建在哪儿?
我们走出了家庭教育的误区
我渴望读书
科技书救了我的养猪场
书籍帮咱奔小康
田野读书声
我与科技读物结伴
书籍伴我走天涯
书帮我当上了“土记者”
五十岁读书才开窍
法制书刊帮我建起幸福的家
读科技书 走致富路
《中国农村文库》让我放一颗“卫星”
科学敲开致富门
图书引我走向富裕路
乐作“读书郎”
“万村书库”,真好!
我被评为“大王”是“万村书库”的功劳
丰富农村文化,促进脱贫致富
欲善其事 先利其器
书,扬起我希望之帆
给丈夫一个惊喜
做黑土地的耕耘者
书摊的变奏
特别礼物
我为农民献本书
书籍致富与成功路上的一座灯塔
书香引得村人来
书籍是致富的工具
我读书学会了种蘑菇
要想致富快,还得多读书
我心中的绿洲
心中的丰碑读《红岩有感》
从《百字箴言》到《后悔诗》娄
读书使我成才
家乡有个“读书会”
“我养鸡,鸡养我”
书屋绽放文明花
双翅齐飞奔小康
刻苦学习农科技,立志建设新农村
小图书馆
我的宝书
读书受启发 认真写新闻
科技使我成“状元”
读书使我获得了婚姻自由
欲管天,学气象 三十余年书相伴
多读些书好
农民要致富,还得靠科技
读书走上致富路
重读《清贫》
平凡的启示
金钥匙
我永远的动力
学生娃种麦赛过了“老把式”
我家的书橱
揭开了鬼神之谜
我尝到读书的甜头
读书带来的硕果
读书呼唤了我的生命
乐作深山读书郎
书魂
自己“过年”
读书看报奔小康
与书为伴欢度晚年
我为农民办书社
父亲成了读书人
科技造福家乡
小广播
学医救死扶伤
读书实践二十年
读书拓宽致富路
我输给了儿子
圆梦
读书要有选择
小院书香
动力
学知识老蛮牛气顺
啃书本 憨脑壳复聪
榜上无名 书中有路
读书,使我走上成功之路
进步源于勤奋
勤学习 爱读书 走富路
一人读书 大家致富
读书伴我人生路
读书三得
好书送我上青云
农村青年的梦
文盲屯变成了秀才村
书到用时方恨少有了知识有办法
书,我的生命之灯
说茶读舒惠国《当代茶艺》有感
种田离不开读书
书籍人生的航标灯
收获来自读书
书,不了的恋情一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之缘
读书使我奔上小康路
读科技书 趟致富路
七旬老翁办墙报始终如一十几年
读书使我成才
书,我的精神支柱
从周瑜之死说见贤思齐
读书教人文明
第二辑
读书使一代人走向辉煌
“万村书库”工程中县级图书馆应有的重要作用
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好
“万村书库”进高原 文明兴村涌高潮
好书为伴奔富路记梨树县农民读书标兵蔡淑珍
依依书屋情
山东禹城市帮助农民购好书读好书用好书
“图书室”里的客人来自湖北巴东县“万村书库”村的报道
仡山苗寨齐欢呼:“万村书库工程”好得很!
乐东县认真组织实施“万村书库”工程
“老倔种”包书皮王金阁
读科技书 奔小康路
不读书报婚难求
神奇的“宝箱”
读书使“宝局长”变成“土教授”
地膜西瓜高产 丈夫拱手道歉
甘南县“万村书库”活动重实效
一本书富了一家人
风气好了
真实的故事
播文明种甘愿余生守贫倾私囊金只求乡亲致富离休干部盖凤岐为家乡捐资数万建图书室
“吴言"有言 读书换颜
书中自有致富路
“书迷”成了布依山寨带头人
禹城农民新时尚 不挂财神摆书本
科技新书铺富路
书帮他找回了失落的心
“万村书库”为新安村青年启开致致富门路
我们对“万村书库”图书的管理
深山读书迷
豪山村寨书声朗
一本科技书 引上小康路
学海无涯际致富有甜头全国农村致富村兵王太元、杨丽茹读书的故事
先富脑袋,后富口袋
书中自有致富路老城镇文昌宫村踊跃开展妇女读书活动
求知奔富学法文明乌当农村开展
“万村书库”活动见闻
话说“陈二”
科技为他插上致富的翅膀
盐碱地上的绿洲记水稻专业户任永杰
深山幽兰吐芬芳
走科技之路
乡村的窗口
“万村书库”工程图书是政工员的好帮手
但得荒山铸辉煌
奔向新世纪的起跑线
文盲学科技
花缘
北程庄村靠科技图书走上富裕路建一个科技图书室,富一个日光温室村
母亲与书
我是松原市扶余区大三家子乡的青年,家住在半拉城子村。我家办“黄金书屋”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除自己阅读外,还接待本地和外地的读者。不但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而且也陶冶了情操,为业余生活增添了极大的乐趣。
“黄金书屋”现有图书4000多册,分为政治理论、农业技术、青年修养、生活大观、小说诗歌、民间文学等20大类。同时,每年都订阅20多种报刊,并把往年的报刊《农民日报》、《吉林科技报》、《农家生活》、《新村》、《青年文学》等装订成200多个合订本,把数万余篇从报纸上剪裁下来的“知识小品”、“山川风物”、“美与生活”、“文化宫”、“民间验方”、“七彩生活”等编成近百集,每集都编排了目录,查阅起来非常方便。
这些书刊和资料,是我父亲多年来的心血结晶。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父亲是个书迷。他一边读书一边为报刊写稿,后来被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他还是区民艺家协会副主席,家中的藏书自然就多。我在父亲的熏陶下,从小就爱读书。这一切帮我踏上了积极进取的人生之路。
我高考落榜后回到了农村,感到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有的青年看淫秽书刊导致犯罪;有的不是赌博,就是闲扯。面对这一切,我就想用知识的力量来改变这种状况,办个书屋的想法就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
征得父亲的同意,我把家中多年珍藏的图书全部拿了出来。没有书架,母亲把三开立柜让了出来,我把它改成两个书橱,又用砖和木板搭成简易书架,于是,“黄金书屋”就办起来了。虽然比不了城里的图书馆,但它有特色、有吸引力,成了广大民兵的乐园。
一天,三岔河二机厂工人赵有来借书。他问:“借一本书收多少钱?”常来借书的孟广华替我回答:“这个书屋不图名,不图利,图的是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出把力。”是的,半拉城子民兵丛彦君,过去一有空儿,不是打扑克就是玩麻将,派出所都挂了名。如今,他是“黄金书屋”里的常客。去年他写了20多篇稿子,被省内外的报刊选用。农家妇女刘建华,在《农家生活》等书刊中学到了经验,发展家庭养鸡业,平均每年收入一万多元……
好书引导了别人,也熏陶了我自己,我已成长为一位报刊发行员,同时还写新闻和搞摄影。摄影作品《我试试》被市艺术节评为三等奖。共青团委和文化站评我为文化能人。
这些年来,长春岭、肖家、七家子等6个乡镇、20多个村的群众向“黄金书屋”借阅过书刊。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万多名读者从“黄金书屋”里寻找到了真正的“黄金”,纷纷走上了致富之路。所以,区人武部和文化站给我家挂上两块“黄金书屋”的金色牌匾。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区大三家子乡半拉城子村 郭景生
(本文曾刊于1995年5月28日《农民日报》)P3-4
中国农民如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极其重要的课题,也是极其艰难的课题。九亿农民如果不能达到小康水平,整个国家也就达不到小康;广大农村如果不能实现现代化,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农民的脱贫致富,很自然地受到全党、全社会的关注。但是,九亿农民致富这样的大问题,归根到底只能依靠九亿农民自己动手解决,外力无论多么大,也只能起帮助、引导和创造条件的作用。
中国农民是勤劳的,他们有艰苦创业的好传统。改革开放20年,农村经济也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要进一步前进,迫切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首先是立志。如果满足于“一天两个饱、一个倒,除了神仙数我好”,那就谈不上什么前途。如果一心只盼着别人支援、救济,自己没有改变面貌的打算,不愿付出努力,更害怕承担必要的风险,那也谈不上什么前途。
其次是掌握必要的知识。其实立志也同掌握知识有关,眼界扩大了,有了相关的参照系,又从别人走过的道路中得到借鉴,志才容易立起来。志立了之后还有一个如何实现的问题,这就更同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分不开了。
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至理名言。从本书选载的农民读书体会文章看,多数人不过是运用了几项简单的有关技术知识,就立竿见影地收到了效果,产量、质量都大幅度上升,带来的效益大幅度增长。其实这些知识离高新科技还远得很。在中国,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运用有成绩,但还很不够。许多许多现成的技术知识没有得到运用,农民也不知道。这就是我们可以做工作的地方。
人类的知识财富同物质财富相比,有一点不同的特点,就是可以分享。同是一本书,可以只给一个人看,也可以给10万人、100万人看,使大家都得益。但是知识财富的分享又需要有一些前提条件,除了传播手段之外,主要是接受者的接受能力受到限制。农民文化低,有许多书看不懂,没钱或者钱少买不起书,不知道在书的海洋中哪一本真正对自己有用,知道了又买不到,许多农民还没有养成读书求知的习惯。如此等等,都是障碍。为了克服这些障碍,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在6年多以前发起了“万村书库”工程,如今已在全国6万多个村建立起小型图书室,选配了一批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实用图书。为了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又连续开展了三届读书征文活动。本书选编的就是部分征文来稿。
这些文章以有力的事实向人们证明,读书是有用的,有很大的用处。不仅是农村科技读物有用,而且讲人生哲理的书,讲政治的书,讲卫生防病知识的书,讲法律的书,讲道德文化的书,讲经济、讲市场的书,也都十分有用。把这些文章汇编出版,旨在进一步推动农民读书用书,推动社会各界进一步支持帮助农村图书馆的建设。这一方面,社会可以挖掘的资源还多,不一定需要花多少钱。即使花一点钱,也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投资。我们希望,有一天,农民同文化低之间再不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有更多的知识成果被农民掌握和运用。大批现代农民在中国涌现出来,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就有希望了。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实现了,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当继续努力。
200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