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坛三杰,下至近世画坛天才马蒂斯,从古典到现代,艺术大师丰子恺娓娓动人的讲述,将引领您徜徉于神奇的西方美术世界,从每一个微妙处欣赏西方美术大师的杰作,跟随丰子恺一起享受名画的美丽吧。
请看这两幅画,这是近代法国一位大画家米勒所画的。这位大画家的画卖得很贵,然而他家里非常贫乏,有的时候两三天没得吃饭。待我先把这奇怪的大画家的故事讲给你们听了,然后再来看画。
距今大约一百年前,正是中国清朝的嘉庆年间,法国乡下一个农夫家里出了一个大画家,他姓米勒,他的名字叫做弗朗索瓦(Jean Fransois Millet,1814—1875)。米勒的父亲虽然是农夫,却很欢喜音乐,又欢喜美术。他会唱歌,种田空了的时候,他便要集村上的农夫来,教他们合唱。有时自己到田里去捞一块泥,拿来做泥人,做各种的动物,有时拿一块木头来雕刻,也会雕出各种各样的形状,都非常巧妙。幼小的米勒看了父亲的巧妙的手工,非常高兴。父亲又常常领他到田野中去散步,把好的风景指点他看,又把各种花草的名字教他。所以米勒幼年的时候,受父亲不少的教导。
然而教导他更多的,要算他的祖母。他的祖母真是一位高尚的老太太!米勒幼时伴了祖母睡觉。每天天亮的时候,祖母就叫他醒来:
“醒了!弗朗索瓦!小乌已在唱歌了!”
米勒醒觉来,祖母就把圣书中的善事讲给他听,又告诉他今天应该做什么事,读什么书。
米勒年纪十多岁了,每天上午就跟了父亲和姐妹们一同到田里去做工。下午回家,跟祖母念书。然而他更欢喜描画,常常拾一段炭条,藏在袋里,种田休息的时候,就拿出炭条来,在石头上描写农夫做工的样子和牛马的形状。吃过午饭,家里的人大家午睡的时候,他独自拿了一册小的簿子,到野外去描风景。没有人教他描画,但他的画自会描得一天好一天了。
有一天,他在田野中看见一个老人,样子很是好看。可惜他身边没有携带炭条和纸张,不能描写做一幅画。他仔细看了一会,把那老人的样子牢牢地记在心中了。回家之后,就拿炭条把心中的老人的样子画了出来。画得很好,一点也没有不对的地方。他自己非常欢喜,就拿这幅画给他父亲看。父亲一看,这画描得真好。便问他
“你是看着了那老人而画的么?”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