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全面地研究了《礼记》文本及与《礼记》相关的先秦两汉文献,特别是郭店楚简等资料,从哲学问题的反思出发,深入探究了礼仪、礼制、礼文化的起源、结构、功能、价值,尤其是《礼记》呈现的意义世界。作者有关《礼记》的天道观、宇宙论、人生哲学、政治哲学,以及《中庸》的形上学与《乐记》的文化意义的解读,极富创见。
小引1
第一章《礼记》的成书年代与思想定位6
(一)《中庸》等一四篇作者年代推定6
(二)《礼记》成书年代的分歧35
(三)《礼记》成为公认的经典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47
(四)《礼记》篇章分类55
第二章《礼记》对礼的意义的阐释(上)60
(一)《礼记》论礼的起源和“礼治”的根据6l
1.礼的起源与礼不忘本62
2.人情三态与礼治76
3.儒家礼治的基本原则90
(二)《礼记》论礼的结构、功能与形式1014
1.礼的结构104
2.礼的功能114
3.礼的基本形式152
第三章《礼记》对礼的意义的阐释(下)165
(一)《礼记》论儒家之礼的本质165
(二)《中庸》在《礼记》中的地位175
1.对“中庸”思想的理解175
2.“中”之超越义178
3.《中庸》在《礼记》中的地位185
第四章《礼记》的天道观和宇宙观197
(一)《礼记》的天道观197
1.先秦天道观的嬗变198
2.《礼记》的天道观207
(二)《礼记》的宇宙观224
(三)《礼记》的天道观和宇宙观244
第五章《礼记》的人生哲学254
(一)生命共存:“意义”与“感通”254
1.意义的概念255
2.横向同构:意义“共生”260
3.纵向同源:意义生成270
4.人生境遇:性与命276
(二)修养功夫:“修身”与“慎独”283
1.《大学》之道283
2.修身为本290
3.诚意、慎独294
(三)生命形态:境界及其外显307
1.人生境界308
2.生命形态320
第六章《礼记》的政治哲学331
(一)儒家政治哲学产生的背景331
1.三代社会及其国家形态332
2.宗法社会的结构与制度334
3.宗统与君统的张力:儒家生长的空间345
(二)“以教化政”的社会政治理想352
1.“以教化政”与人文理想352
2.社会政治理想362
3.礼制与刑律367
(三)儒家政治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与限制性375
1.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内圣外王”375
2.理想实现的限制性:受命者必“大德”385
第七章《乐记》及其文化意义395
(一)“乐”的含义与礼乐教化396
1.“乐”的含义及人生根据396
2.诗教、礼教与乐教406
3.乐教的历史背景414
(二)审乐观政及礼与乐的关系420
1.致乐以治心421
2.审乐以知政424
3.礼与乐的关系429
(三)乐教的文化意义438
结语:礼乐教化及其边界450
主要参考文献460
后记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