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研究报告,作者以研究实际问题为中心,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总题目,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哪些制约因素”研究起,分门别类地研究“三农”问题、城市化问题、劳动力素质问题、政府行政和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本书适合社会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报告集)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李君如 |
出版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研究报告,作者以研究实际问题为中心,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总题目,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哪些制约因素”研究起,分门别类地研究“三农”问题、城市化问题、劳动力素质问题、政府行政和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本书适合社会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调研报告,分为一个总报告和六个分报告。 作者以研究实际问题为中心,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总题目,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哪些制约因素”研究起,分门别类地研究“三农”问题、城市化问题、劳动力素质问题、政府行政和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本书资料翔实,论述充分,在广泛、深入、多轮研讨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梳理,形成了有一定学术深度、实践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对策建议。 目录 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到实处 李君如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总报告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科学发展观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二)关键在于抓住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 1.为什么说21世纪头20年是重要战略机遇期 2.如何防止错失战略机遇期 (三)清醒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 1.五大矛盾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因素 2.“三农”问题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 3.城镇化进程滞后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难题 4.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直接障碍 5.劳动者素质低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难题 (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科学对策 1.应对之策 2.动力何在 3.保障是什么 4.归根到底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 二、分报告之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化 (一)“三农”问题的制度根源在于农村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 1.农村相对落后的大格局没有改变 2.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滞后的要害 3.旧体制干扰土地家庭承包经营 4.反思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农民利益的分配机制 (二)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是农村市场化的首要条件 1.农民尚未完全走入市场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2.奠定农民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土地物权制度基础 3.构建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的经营制度基础 4.提高农民市场竞争能力 (三)通过农村市场化加快我国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1.农村市场化是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内在推动力 2.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3.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 (四)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1.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 2.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特点 3.促进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两个理论问题 4.现有组织资源与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 (五)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农业管理体制 1.政府职能错位、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是突出问题 2.推进农村市场化必须彻底转变政府职能 三、分报告之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经验和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对策建议(摘要)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经验 1.各级领导精神状态好,对城镇化发展有共识 2.千方百计寻找经济的生长点,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3.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地情况的城镇化道路 (二)进一步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需要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1.“三农”、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关系 2.城镇化发展与占用土地的关系 3.城镇化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的关系 4.城镇化的推进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关系 (三)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认识和相关建议 1.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2.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实现城镇化发展模式多样化 3.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4.进一步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四、分报告之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政治文明建设(部分) (一)赴四川的调研报告:党内民主建设的有益探索 1.意义与价值 2.重点与原则 3.措施与成效 4.几点建议 (二)赴铜川市的调研报告: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选人 用人新机制 1.基本情况 2.主要做法 3.票决制试点工作的初步成效 (三)“法治、宪政与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理论研讨会综述 1.关于依法执政的概念和意义 2.关于党的领导权与执政权的辨析 3.依法执政要改变执政党的思维方式和观念 4.党委和人大的关系 5.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描述 五、分报告之四:用系统思维解决劳动力素质提高问题 (一)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难题 1.劳动者的总体素质较低 2.高素质人才较为缺乏 3.高素质的技工人才较为短缺 4.劳动者的区域结构不合理 (二)用系统思维解决劳动力素质提高问题 1.制定《公民能力建设实施纲要》 2.构筑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体系 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六、分报告之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摘要) (一)经济社会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二)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建立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三)三大问题、三大任务和要正确处理的三大关系 七、一个具体案例:昆山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调研报告 (一)昆山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典型意义 (二)昆山已经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指标 1.1979~2002年:进入小康社会和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 2.昆山走在实践党的十六大宏伟战略目标的前列 3.昆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实现情况分析 (三)昆山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经验 1.协调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2.协调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的关系 3.协调对外开放与内源发展的关系 4.协调与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5.协调老昆山人与新昆山人的关系 6.协调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 7.协调民营经济与股份合作经济发展的关系 8.协调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 9.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10.协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系 (四)党委和政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1.设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2.从追求增长到科学发展 3.扮演好政府角色,构建和谐社会 4.政府的职能转变与效能革命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