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冒险精神就没有人类文明。
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敬畏,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痴迷于探索,执着于发现,于是,从雪域高原到热带雨林,从戈壁荒滩到茫茫大海,处处留下了他们跋涉的足迹和令我们感动的探险精神。
翻开这本书,让我们追寻他们的足迹,更重要的是,了解“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类的探索精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南极还没有足迹/探险之旅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挪)罗德·阿蒙森 |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没有冒险精神就没有人类文明。 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敬畏,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痴迷于探索,执着于发现,于是,从雪域高原到热带雨林,从戈壁荒滩到茫茫大海,处处留下了他们跋涉的足迹和令我们感动的探险精神。 翻开这本书,让我们追寻他们的足迹,更重要的是,了解“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类的探索精神。 内容推荐 本书入选《Adventure Mangazine》世界旅行探险文学一百强全景描述早期美国本部探险的史诗巨作。书中讲述了一个有关勇敢者的游戏:这是一个伟大探险家灵魂的真实表述;这是一段关于人类首次登上南极的真实记录;这更是关于人类探索精神的真实展现。 目录 第1章 探险简史 第2章 筹备工作 第3章 启程南行 第4章 转向南极 第5章 大冰障上 第6章 补给之旅 第7章 准备过冬 第8章 驻地一天 第9章 冬季结束 第10章 冲向南极 第11章 穿越群山 第12章 到达南极 第13章 回到营地 第14章 返航回家 第15章 东部小组 第16章 “奋进号”之行 试读章节 1838年8月,美国国会派遣海军上尉查尔斯·威尔克斯带领12名科考队员乘坐六艘船只出航。第二年2月,船队到达南美洲火地岛的奥林奇港后分组展开科考。 下一个登场的是被公认为勇敢能干的极地探险家海军上将詹姆斯·克拉克·罗斯爵士。1839年9月,罗斯他们由英格兰启航,于第二年的5月到达圣诞节港口和凯尔盖朗岛,做了两个月的地磁引力试验观察后,向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进发。1840年11月,约翰·弗兰克林爵士登上“阴阳界号”,陪伴罗斯出了霍巴特港,奔向如今果树繁茂的暴风雪海湾。在奥克兰群岛和坎贝尔岛稍作停留后,罗斯继续南行并于1841年1月1日进入南极圈,紧接着遭遇大片浮冰。他和浮冰展开激烈的搏斗。利用航道测深锤终于在四天后走出险境,到达南纬69度15分东经176度15分的南极公海。为纪念他的英勇行为,这片海以他的名字命名。1月28号,发现埃里伯斯峰和恐怖号峰。埃里伯斯峰是一座活火山,浓烟烈焰直冲云霄。可以想像一条火龙盘旋在冰雪的世界,红与白的交织构成一幅多么壮观的画卷。紧接着。罗斯岛东向的一堵冰障又挡住了去路。罗斯形容穿越眼前的冰墙就如同只身穿越多佛港的悬崖峭壁,他们只能绕道,沿冰障向东行进了250英里。经考察发现这道冰障东端至西经167度南纬78度4分,障顶异常平整,得名“罗斯冰障”。罗斯后来的地理发现还有一些,他的探险意义深远,为后人打开了通向极点的门户。 1845年2月5日,海军上尉摩尔从东经30度45分进入南极圈,全程到达最高纬度67度50分东经39度41分。其主要目的是在印度洋的南部高纬度区域考察地磁引力。这是南极探险史上最后一次单纯以风作动力即帆船航行。 下一个大事记是众人皆知、成就瞩目的“挑战者号”科考探险,无需赘述。至此,帆船探险的时代终结,装有蒸汽辅助装置的船只上演了新的一幕。 在继续下文之前,我必须提及一个毕生坚信南极探险必要性的人,他就是乔治·凡·纽美尔教授。可以说只要提到南极,就离不开纽美尔这个名字。下面继续我们的南极探险史。 1892年,挪威捕鲸船长拉森率领的捕鲸船队发现了格雷厄姆地东岸的大片陆地,还收集了两座活火山和许多群岛的相关信息。最有趣的当属他在西摩岛发现的化石,这是首次在南极区域发现化石。 1895年1月。伦纳德·克里斯滕森船长驾驶“南极号”,登陆维多利亚地的阿达尔角,成为登陆南极洲的世界第一人。 1897年8月16号。比利时人阿瑞恩·德·格莱茨率“比利时号”准备前往南极科考。“比利时号”的科考队员都经严格筛选。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比利时人、法国人、美国人、挪威人、瑞典人、罗马尼亚人和极地土著人。直到1898年1月13日“比利时号”才动身离开斯坦德岛向南进发。科考队员在合恩角与南设得兰群岛之间开展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探通试验.发现一条把帕默地从丹科地分隔开的西南走向海峡。比利时官方政府命名此海峡为“格莱茨海峡”,探险队花费了三周时间绘图、勘探和收集资料。3月3日,“比利时号”到达南纬70度30分,不幸陷入浮冰包围中。13个月的冬蛰使很多船员死于坏血病。1899年3月28日。“比利时号”奇迹般地驶出包围圈。奔向麦哲伦海峡。科考工作这才得以正式启动。 1899年2月11日,由卡斯顿·堡茨·葛瑞维科率领的英国船队“穿越南极号”沿罗斯的脚印,勇往直前闯入浮冰区。时隔罗斯海发现60年。“穿越南极号”首次从南纬70度东经174度进入此海域。1900年1月,“穿越南极号”攀越罗斯冰障成功,扫除了南极探险路上的最大障碍,打开了南行通道。 P5-7 序言 这里奉献给读者的4本书,名日“探险之旅”系列,包括《南极还没有足迹》、《赤道不仅有阳光》、《西部还没有牛仔》、《尼罗河源头何处》,是我们数位译者经过数月辛勤的劳动,“再创作”出的作品。这种再创作不仅体现在翻译本身——对每个词句的处理上——也体现在对原著的选取上。我们尽量选择原著中最精华的部分,并精心制作成一套图文并茂的精品图书。 发现与探索是一件既令人兴奋又颇有意义的事。其中充满着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而人具有了这样的精神便十分可贵。人只有在不断的发现与探索中才会有创新,有了创新才会有发展。无论做什么工作我们都很需要有这种精神。循环往复的生活毫无乐趣,只有不断探索创新的生活才充满生机与活力。人之所以有好奇心,就是因为潜藏着这种可贵的探索精神。 我们出去旅游,可看见各种各样新奇的人和事,从而变得见多识广,丰富自我。而一辈子不出去走走看看的人,必然会孤陋寡闻,于自身的发展也十分不利。但另一方面,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走很多很多地方。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读一些游记之类的优秀书籍,跟着作者间接地去“旅游”一番,这也是一种学习提高的过程。尤其是世界上有不少地方很多人一辈子是根本无法去的。比如南极之旅,我们可能做到吗?还有本系列中其他的那些神奇探险,我们多数人都是可望不可即的。因此读读这方面的杰作就有了必要,有了价值。 这便是本系列的设想和意图。作者或是有名的探险家,如挪威的罗德,阿蒙森,英国的约翰·汉尼·斯皮克;或者是著名的作家,如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幽默大师马克·吐温。作品都是公认的杰作。它们展现给读者一个个奇妙的世界,令人神往,使人大开眼界。 虽然是过去的佳作,但其历史地位和意义是任何其他类似的书无法取代的。这就是它们的价值所在。本系列的特点重在“首次”二字,它们是人类历史上对某个地方——如南极、尼罗河——进行的首次或初次探险。也许后来的一些探险更加激动人心,有了更多的发现,但这种首次探险的成果和其中所包含的故事,都自有其特有的意义。 参加本系列丛书翻译的多是全国各大学的老师,他们在教学之余也从事着自己喜爱的翻译工作。我们为从事这种艰巨而崇高的文化传播事业深感自豪,眼见一部部译著问世,我们感到由衷的喜悦。人生一辈子最幸福的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就是能从事自己喜爱的、同时又有益于社会的工作和事业。 在此特别感谢吉林人民出版社为出版此套书所作出的努力。祝愿今后有更多机会共同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我们也衷心希望广大读者对本系列图书提出宝贵意见,一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刘荣跃 2007年6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