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奥林匹克射击的回顾与展望、技战术与训练、竞赛与成绩三大部分,力求全面地反映射击在奥运会上的演变和发展,奥运会风云人物和重大事件,技战术的演进和训练的改革及其发展趋势,世界和我国射击体育组织及重要赛事,竞赛规则的变化和场地器材的革新,历届奥运会比赛成绩,世界和中国纪录等。本书内容丰富,材料翔实,图文并茂,融科学性、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既可作为广大体育爱好者的观赏指南,又可成为体育工作者的专业参考书。
回顾与展望
1.奥林匹克射击运动的沿革
1.1竞技射击
1.2其他竞技体育项目中的射击
1.3中国射击运动50年光辉历程
1.4射击运动展望
2.风云人物
世界快枪手的偶像——舒曼
囊括六枚金牌的功勋运动员——鲍格丹诺夫
美国步枪射击三巨头
——安德森、赖特、威格尔
国际手枪慢射明星——斯卡纳克尔
挥不去遗憾的世界冠军——莱切娃
奥运史上的奇迹——73岁的神枪手斯旺
最幸运的奥运会冠军——迪唐纳
与厄运拼搏的独臂神枪手——塔卡奇
两届奥运会女子步枪蝉联冠军——摩尔
世界飞碟射击名将——戴蒙德
著名的射击心理学家——奥运会冠军巴沙姆
亚洲手枪射击名将——蒲池猛夫
亚洲第一个奥运会射击冠军——李浩准
年龄最小的奥运射击女冠军——吕甲顺
亚洲步枪射击霸主——李垠澈
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者——许海峰
中国第一个奥运射击女冠军——吴小旋
最年轻的移动靶射击奥运冠军——李玉伟
锲而不舍的射坛“五朝元老”——王义夫
折服男射手的女将——张山
蝉联奥运冠军的“神枪”——杨凌
来自军营的女奥运冠军——李对红
射击新星——陶璐娜
第27届奥运会上的“黑马”——蔡亚林
3.国际射坛大事
3.1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成立
3.2国际射击竞赛规则的重大变动
3.3女子射击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3.4奥运会射击项目增加决赛
3.5奥运会射击项目改革参赛办法
3.6国际射联反兴奋剂规则的实施
技、战术与训练
4.射击技术
4.1项目分类
4.2据枪技术
4.3瞄准技术
4.4击发(扣扳机)技术
4.5“保持”
5.射击战术
5.1射击战术特征
5.2试射的战术运用
5.3气象变化情况下的战术
5.4比赛时必要的信息回避
5.5比赛指挥战术
5.6重视每一发、每一组射击操作程序的建立
5.7灵活掌握比赛节奏
5.8重视提高10发决赛能力
5.9队员上场的安排战术
5.10比赛中的心理战术
6.射击选材
6.1科学选材是成功的基础
6.2选材的任务和基本原则
6.3射击运动员的基本特征
6.4射击运动员选材的基本方法
6.5遗传与射击选材
6.6年龄与射击选材
竞赛与成绩
7.射击运动组织
7.1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
7.2亚洲射击联合会
7.3中国射击协会
8。竞赛规则
8.1成绩统计规则
8.2射击安全规则
8.3奥运会射击项目参赛席位规则
8.4国际射击比赛项目设置规则
9.裁判法
9.1裁判秘书室的工作
9.250米靶场地线裁判工作
9.350米靶壕裁判工作
9.410米靶场裁判工作
9.525米靶场裁判工作
9.6飞碟靶场裁判工作
9.7移动靶场裁判工作
9.8成绩统计办公室的工作
10.靶场标准及器材设备
10.150米、25米、10米靶场
10.2移动靶射击靶场
10.3飞碟射击靶场
10.4竞赛使用器材
11.重大比赛简介
11.1奥运会射击比赛
11.2世界射击锦标赛
11.3世界飞碟射击锦标赛
11.4世界杯射击比赛和世界杯总决赛
11.5亚洲运动会射击比赛
11.6亚洲射击锦标赛
11.7全国运动会射击比赛
12.重大比赛成绩
12.1历届奥运会射击比赛简况
12.2历届奥运会射击比赛奖牌分布
12.3历届奥运会射击比赛冠军成绩
12.4世界射击锦标赛冠军成绩
12.5历届全运会射击比赛冠军成绩
12.6射击世界纪录(截至2002年底)
12.7中国射击运动员获世界冠军名单(截至2002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