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友富编的《外语与文化研究(第4辑)》共收编上外师生论文94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语言学:包括普通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句法学、词汇学、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等,共选论文25篇;(2)翻译学:包括翻译理论研究、翻译实践研究、翻译批评等,共选论文23篇;(3)文学:包括文学理论、各国文学流派和作品的分析等,共选论文16篇;(4)复合学科:包括中外文化交流、教育学、世界政治、国际经贸等,共选论文30篇。文集中的论文都是作者们在各自学术研究领域中刻苦钻研而成的理论成果,作者们结合自己的研习心得和累积的实践经验从特定的视角就学术界普遍关心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与诠释,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人士而言具有较高的参考借鉴价值。
主编的话
许余龙 汉语包孕句中反身代词的回指问题
苏祖梅 也谈反义词的非对称性
毛薇 英语多项前置修饰语次序的对比一一试析多项前置修饰语次序的认知基础
王军 论常规关系在间接回指中的作用
何文忠 汉语和西日耳曼语言中的附加语中动结构
马 文 汉语远近称指示语认知可及性等级研究
廖巧云 主位结构与认知研究
许凤才 句子、语句及超句统一体
李端阳 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来自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反身代词习得的证据
郑媛媛 英汉语主题结构中的空语类对比
马 华 从关联理论看会话参与者对话轮沉默的理解
艾琳 关联理论对多样化句式的解释力
田樱花 英语反身代词的管辖语域
王海萍 汉语道歉策略之研究
唐建民 现代意大利语中的法语外来语现象分析研究
沈宇澄 口与口的词义辨析
朱莎 法语颜色词的模糊性分析
孙盛囡 古代汉语中“氖”的概念及其在日语中的转化
吴伟丽 从日语的“口”与中文的对照再看日语的“体”
陈琰 复合助辞“口”和“口”的意义和用法分析
冯倩 “连连”和“一连”
何戎 带“个”述补结构的特征分析
李丽 连动句中“了”的隐现规律
许婷婷 试比较颜色词在中国和西语国家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周莉 比较汉西国俗语义的差异
卫茂平 歌德《维特》民国时期汉译考——兼论其书名汉译同浪漫主义的关系
梅德明 骆明琼望治国 中国口译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张健 四字结构在新闻翻译中的作用
陈历明 Differarice及其翻译
温建平 翻译中“价值组合体”的重构
姚俊 汉语“半”字的文化透视及其英译——英译《红楼梦》译例分析
邱赞 关联翻译理论初探
李燕 论影片翻译中的语境
孙丹莉 过程与结果翻译理论及其翻译评价模式
朱海燕 近代以来中国译者心理浅析
钱耘云 互文性与翻译——《三国演义》罗译本人物服饰翻译探析
叶乐 论翻译主体及其在人类重大变革中的作用
牟丽 影视翻译——再创造的艺术
卫瑾 口译研究状况与口译教学问题探讨
俞晶荷 略论进行翻译认知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程娜 论翻译中译者与作者的关系
陆志国 中国翻译史上的直译与意译之争和规范与描写之争
王娟 描写译学中的比较单位
张薇 “Killing a landscape'or“being a wet blanket”?——从《京华烟云》的写作看直译对汉译英中保持汉语文化特色的重要性
陈雪梅 论如何应对同声传译中的“时问”限制
刘慧娟 新闻翻译中的文化思考
楼燕斐 补偿法——唐宋诗词英译的重要翻译手段
沈力 浅谈两种英译本对《红楼梦》回目语言美的再现
任生名 论乔治·里加戏剧中的回忆和仪式
朱圣鹏 希腊小说家帕帕迪阿曼狄斯及其作品
唐建民 论十三世纪意大利诗歌中“爱”的内涵
李月松 俳圣与诗圣
赵光旭 语言是思想的化身:华滋华斯诗歌语言观的诠释学解读
莫舟 女性的自我与艺术——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主题的探求
胡婷婷 解读乔伊斯笔下的都柏林众生相一一浅谈乔伊斯如何通过人物来反映社会现实
魏琼 意义的踪迹——西方现代语言哲学视域中庄子的语言观
屈媛媛 对于一个旧话题的浅见——“中国是否有悲剧”问题之我见
孙源 叶君健的世界语理想及其创作
黄晓敏 爱与死的主题在莱蒙托夫戏剧中的反映
沈彩虹 《一个女人》的叛逆主题和有岛武郎的社会观
赵杨 俄罗斯民族性格在索尔仁尼琴作品中的体现
杭海 信仰的覆灭——论《诺斯托罗莫》中的堂吉诃德式人物
马丽丽 传承与发展——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浅析
申严 反乌托邦三部曲初探
顾力行朱晏洞悉文化的核心——介绍上海地区中国价值观研究项目
胡隆 关于研究方法的哲学思考
张红玲 英语教学发展趋势——英语作为国际中介语的教学
程红月 浅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侯艳萍 TEM.4阅读理解部分试卷内容效度分析(2000—2002)
李菁 评《牛津英语》
盛颖妍 试探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
刘 曾 试论双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暨上海双语教学调查报告
张红玲耿海凌反馈在网络外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彭丽 凯勒的激励设计模型在英语口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朱圣鹏 爱琴文明
刘东锋 温特的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批评
朱鸣华 阿拉伯与犹太人历史上的共存共荣
丁俊 解读“吉哈德”——兼论构建中国的“东方学”
高兵强 试析国际社会普遍伦理的必要及其可能
徐慧娟 浅析唐宋元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西部的传播
陈皓 试析趣味性在英文报纸体育新闻中的体现
桑翠林 国际传播的政治性刍议
王薇 试论新闻媒体如何塑造自身形象
徐宝妹” 日本企业质量管理刍议
孙子东 跨国并购利益相关者动机分析——基于跨国公司
在华并购实践的探讨
童乃勇 跨国经营与相关者利益
朱薇娜 迫不得已的选择——浅谈pay-off制度解禁延期
李亚妮 跨文化管理的解决方案
马晶梅 欧盟对华反倾销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唐 华 举步又止的中美外长级会议——1966年美国政府一次落空的构想
贺平 美国建国初期的赤字政策评析
寿祺 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障碍及对策分析
朱顺德 透视:中国市场中的口碑营销
邓俊 外国直接投资中的技术要素流动——近期日本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行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