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京夜生活(北京电音点击)/北京趣生活书系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粉末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个城市的夜晚在每个不同的地点和时段释放着不同的快乐,但是,与千篇一律的卡拉OK无关也与D厅无关。那些曾经盛开的演出,城市最里面的神经,缤纷坚强的夜晚景色,带动城市的品质,这里是城市潜在的性感节奏,这里是很多人共同制造的同一面的北京夜晚!这是一本关于北京夜生活文化的书,这里有电音族的精神轨迹,为你呈现北京次文化,让你享受北京与众不同的趣生活!

内容推荐

  北京的夜生活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风行一时的D厅,最后堕落成了一片口水歌,然后有无数的KTV夜夜笙歌,好在北京的坚硬文化根基没能让KTV如上海般泛滥;90年代中后期,曾有不少酒吧开始有了本土摇滚乐的演出,最后却随着城市需要的规模化发展或者经营不善而绘纷退出了那片刚有点春色的纳外来年轻文化过程中,异变而孕育出地本地新的年轻文化,突然地凸显而活跃,经历过短暂辉煌和消隐的无奈,也正是一些北京或者奋斗在北京的年轻人,从模仿开始,创造出了一番在背后激到北京夜晚的事件。

这本书就是想去记录这段特殊时间,北京夜晚的次文化事件和制造人孕育出的,富有本土色彩的青年文化,比如电子舞曲PARTY的跌荡,俱乐部文化从茂盛到衰减,PARTY DJ、PARTY搞手们是怎样人,五道口演出景色的衰退,后海酒吧的泛滥成灾,二手衣服发展的故事,还有本地的HIP-HOP文化。

目录

引言 和我一起在晚上见面吧!

01 打开城市的书匣子

 盒子酒吧

 路尚

 雕刻时光

 LUSH

 PROPAGANDA

 光合作用书店

02 城市那一条软肋

 后海CAFE

 老祁的酒吧

 白枫的酒吧

 小二的店

 小玩意

 鼓楼后边打台球

 那条烟袋斜街啊

 莲花

 藕不断丝还连

 拆那的二手风

 天荷坊的岸边要比店里有趣得多

3 南锣鼓巷的前世今生

 胡同里的小剧场

 中戏黑匣子

 南锣鼓巷的酒吧

 都是过客

 那里,这里

 诶抠

 菊儿胡同里的外国人

4 越南样子的南街

 三里屯南街

 主畅

 麦子的酒吧

 去阿苏卡吃碗面吧

5 北京电子夜

 那些曾经的辉煌

CLUB ORANGE

北京老牌的CLUB

CLUB丝绒

 新舞曲时段

THE CLUB

99 NEO LOUNGE

名人执掌的CLOUD

HIP-HOP新贵CLUB MIX

 愚公移山

06 咱们工人有力量

 VIBES

 AT CAFE

 时态空间

 仁俱乐部

 Now DESIGN CLUB

07 他们推动黑夜

 DJ MICKEY ZHANG

 DJ DIO

 PARTY幕后策划人

KIKO

倪兵

 PARTY的平面设计师

08 粉末的北京词典

后记

试读章节

         路上  路尚

从盒子到路尚很近,路尚在清华大学西门,很小却很有名的一块地方——“三角地”。那里曾是北大和清华的学生们流连的场所,如今被大马路割成一块三角岛,有着古怪的安静。

比邻大学的酒吧总有上世纪70年代梦想的痕迹,比如音乐,比如坚持,比如它坚持的爵士乐和尚在地下的乐队演出。北大、清华附近的酒吧都曾经是本土乐队演出的阵地,便宜的啤酒和门票还有学生们用不完的激情,却在2002年随着修缮一新的公路而消失成记忆里的玩具娃娃。老摇滚青年们也成熟地奔向闪亮的路上,新的摇滚青年还在等待奇迹。

也许根基于本地音乐的酒吧总是不能娱乐大多数人,在Blue Jay和“每一天”关门后,这里成了本地乐队演出的惟一场地。没有大牌也不是名人,只是音乐本身,每周总有北京的爵士音乐在这里演出,他们的爵士乐不小资也不矫情,尽量还原着爵士该有的颜色,最起码它应该是朴实的,是任何一个想感动的人可以去感动的。他们只陶醉自己的音乐,却陶醉了每一个在城市寻找的人。

这里就像一段时间里注定要经历的一段路程,细碎的小灯在三角地里面的胡同里微闪。里面装饰得挺五道口,没有过多的装修痕迹,小舞台有点杂乱,等待将要上演的乐队,墙上还有上次狂欢的挂灯,桌子也简单地漆成黑色,可是这里有三里屯酒吧打死也没有的《书城》。进来就还有;中动,会看着简陋的沙发笑,会用手抚摩那些北京乐队的CD,笑眯眯地看小黑板上写着“美好药店”将在哪天演出。

就像桌子上紧握拳头的不干胶标志,这精神注定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它永远在那段路上。

         来,一起雕刻时光  雕刻时光

在这里,时间是可以被雕刻成你想像的样子的。这里是北京五年前就名噪一时的咖啡馆,真正的咖啡馆,有电影有书有琐碎的饰物有拥挤的自然。

老店在北大东门。还永远记得那些从脚边肆意走过的猫。老板庄仔那时还年轻,对电影的满腔热情都投进了老雕刻的两间平房。那里的书都是他自己的藏书,很稀有的书,还有他密密麻麻的笔记,不辞辛苦地组织每一次的看片大会,请来导演和大家聊天。

时光最终被世界雕刻了。现在换在理工大学的南门。猫已不在,却有昂贵的木猫玩偶坐在墙边,它们可爱,崭新,却木讷,第一次带我去雕刻时光立志当导演的男孩已经在上海拍广告:电影是没得放了,雕刻时光也已经变成公司化的管理,偶尔还可以看见庄仔默默地坐在吧台边。说到电影,他笑得还是开心——“在咖啡馆看电影的感觉当然是不一样啊。只是现在大家都有很多渠道看到电影,不那么喜欢来咖啡馆看了。“

虽然换了新店,还是以前的闲暇、传统和不隐蔽的阳光。身边成摞的书和漫画随意翻阅,还可以看一个感动的故事,然后轻轻松松地吐出每一个烟圈。悄悄怀念那段过失与勤奋并存的青涩年代,第一次看闷蛋的艺术电影和之后高谈阔论的激情,第一次因为苦涩而惊异的微笑。 来这里好像只有回忆了,那段曾经在北大东门的时光,远没有现在这么矫情,还是我的记忆出错了?不过是商业目的地为小资服务而已。我们已经在这个飘来飘去的岁月,挣扎了,哭过了,兴奋过了,就该给自己一个简单温暖的机会。别再追求什么意义了,只要有温和的样子也就够了。

P10-12

序言

在中国,所谓电音文化,日渐醒目,上海,广州,北京……

在广州,爱乐者的水准之高是全国罕见的,无论是翻版唱片/DVD/没打着口的打口CD,都是由这里批发到中华大地的。这个全国最大的批发市场,让很多人觉得广州更像是一个集镇而毫无都市触觉。在这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集镇里,爱乐者更多的是在家中聆听音乐,网络和P2P的软件给了他们大于夜店的乐趣。广州从来没有什么在音乐上吸引大家流连的夜店。所有夜店白发的派对都必须冠以“型男索女”的卖点,否则可能会无人光顾,而这些永远帮衬最新最时髦俱乐部的”型男索女”其实和音乐一点关系也没有,比较讽刺的是,他们对这些夜店的忠诚度也近乎零。这种文化也在相当危险地蔓延。我们在武汉、成都的夜店都见到了类似的打扮,听到了类似的音乐,领教了同样的装修,其结果只是大家不停地移动到空间/音乐虽然一致,但开张不久的新俱乐部而已。

在上海,有着号称中国最小资最时尚的人群,而且,借助于某些媒体的力量,他们正在影响着整个中国年轻人的生活状态。2003年,我们在这里惨败,无论是U2的监制“HOWIE B”,世界第一进步舞曲DJ JOHN DIGWEED,还是“MOBY”的乐队成员CHl2,都招来了一堆看起来时髦得不行的俊男美女快枪手,他们扼杀音乐的速度之快,简直惨无人道。在PtOWIE B放音乐之后30分钟内,整个场地已经空无一人,而HOWIE B在北京MIX俱乐部从夜里11点放到早上的6点,整整7个小时满场都是人。可能上海人真的不好这口,有的地方虽然人满为患,如复兴公园等地,可里面全部是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友人,以及广东话英语比较出色的某类女性,真正的上海人少之又少。可奇怪的是,上海的时髦名气还是一天天地在影响着整个中国,在这个城市讲次文化真的很可笑。这个时尚电视频道都是FASHI0N SHOW的城市,LV的派对永远比DJ派对要人潮汹涌,身上的打扮要比喇叭的质量重要,酒水的价钱也一个贵过一个,因为他们宰不到精明的本地人,只能狂斩无家可归的外地人。晓翼(本书作者粉末),怎么会有人看你在《城市画报》上的另类北京呢?

此类时髦场景已经影响到了临近的杭州和南京,甚至苏浙的一些周边城镇。

唯一尚未被此两类文化普及的城市,就是北京。

不过也快了。

全中国文化人群的聚集和存在始终让我觉得,北京是文化的圣地。我们2000年在北京的短暂停留,也是迄今为止最快乐的狂喜时光。北京也是今非昔比,当年抹杀阶层区隔的快乐俱乐部VOGUE和ORANGE的死亡以及LOFT的开张,预示着人民生活富裕之后迫不及待要跳出来的消费新贵心态已经昭然若揭了。而MIX、LOOK、同里等地的出现显然更是助长了此类风气。可悲的是,本书作者想要表达的文化真的和阶层、消费力、年纪甚至文化程度没有一点关系。我们只是需要爱,沟通和快乐而已,是在一种反复出现但是略有不同的节奏底下的肢体舞蹈,是见到的人都面熟彼此满脸堆笑可都叫不出名字的共冶一炉,是大哥穴头二流明星过气模特小朋克会讲中文的老外都能和睦相处的人间天堂。在北京可以看到很多”摸地雷”的时髦女孩,这和上海某些著名夜店里臀部摇摆不超过15度的姿整美感显然有着天壤之别,夏天唯一热闹的地方是门口,很多蹭门票的小孩,包括2003年在香港大红的北京女子朋克乐队”挂在盒子“上,大牌音乐制作人王迪,恋爱中的宝贝的黄珏,老狼,都在VOGUE的门口蹲过。

我们是一小撮名为锐厉舞志的人群,有时三人,有时十几人。我们还是中国迁移最频繁的派对搞手,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杭州香港成都南京重庆武汉大连都推广过独立或商业的电音活动。在北京的时间很短,从2000年4月到12月,我、MANSUN和MICKEY到了北京,从帮助ORANGE开张,我们就认识了晓翼。那时候她在帮北京电视台制作一套时髦生活的节目,可没多久我们就发现那套节目成了俱乐部文化的据点,成了她个人的理想实现场所。晓翼也是我们在北京最好的朋友,是我们办的所有活动一贯的参与者。我们共同见证了北京三年的电音变迁,共同唏嘘过俱乐部文化的沦落。她的书让我想到,可能我们也应该换一种方式来推广电子音乐了,时代变了,战士们老了,年轻人口味也变了,TECHNO显然没有HIP H0P/R&B时髦,HOLJSE是永恒的互戏之乐,好像又多了一些更为狂野的电子噪音人类。

所以我同意晓翼的说法,这只是一份记录,一份有可能在今后的若干年会复辟的精彩人生,是音乐在影响整个中国年轻人的一段可喜可悲的历程,是北京作为中国电子音乐俱乐部文化重镇的一场动员大会,是一些还在继续努力的DJ、制作人、搞手、写手难以割舍的一腔心血。

                      倪兵

后记

这里是很多人共同制造的北京夜晚生活。北京能有这样各色的夜晚景色,和里面每一分子都分割不开,那些曾经盛开的演出三四年来一直在流行边缘的舞曲PARTY,都是独立创作的一种生活方式,都不可克制地借助音乐紧紧抓住了城市最里面的神经,感情都不可救药地为了夜晚倾囊而出。其实,任何一种用自己的创作去生活的方式都是很艰难的,多谢他们这里的每个人都可以这样的坚持,才让我们有幸看到一个缤纷坚强的北京夜,让每一个平淡无奇的黑夜收拾着那么多城市天生的魔幻本性。我永远无法拒绝城市夜晚因电音而带来的临时的神圣感,充满的戏剧性。知道很多人对PARTY以及夜晚想到了什么,可这和通常认为的”虚幻PARTr里的色情离得很远,远到那些不过是碎石路面后面的老城市森林。这是被光线切割的尖利机器的声音,是清晨轮胎碾过柏油路面的悦耳沙沙声,是头顶无际黑色宇宙没完没了的声音隧道的狂想,这些不能划归流行主流的方式,就这样在夜晚浑然天成的状态里带动着城市的品质,我愿意一直这样实践它,而它也完全让我入迷。我们都是城市的装饰者。

想选择性地挑出这几个地方,是想给你们看到,另一面的北京夜晚。即使,仍然有那么多的失望和痛心,曾有的消失了,以为可以更好的却在死撑的样子,但是,细数起来,还是可以看到所有人创造的这些记忆,多少是在进步的。即使一些狂欢的景象,尽管有时看起来得复,但是,他们总是随着节奏和DJ的手指的变化,不断重新组合着参与和组织者,每次仔细感受,其实都是意外的惊喜。它们本就永远不该是相同的,否则,单纯的夜晚娱乐即使有了调情也会让人很快厌倦。这里,永远不会。

这里是城市潜在的性感节奏,始终在场。不过,被悬挂在延缓在声音的旅程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3: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