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但从一个特殊视角展示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家统一”运动的复杂性,也是国内目前集中讨论中国现代大学与国家关系的优秀作品。本书最重要的特色是从“基层”入手,着重反映“国家统一”的地方经验,从而深化了我们在中国民族主义和“国家建构”问题上的认知和理解。从方法论上,书稿也体现出作者将历史学和人类学加以结合的跨学科研究的努力。
绪论
第一章 大学格局与地方政治:从“三大”鼎立到国立四川大学
第一节 “成,高纠纷”
第二节 “三大”鼎立
第三节 国立四川大学的成立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不在场”的中央:“国立化”初期的惨淡经营
第一节 “三大”矛盾的继续
第二节 在困境中维持川大的努力
第三节 王兆荣任职期间川大的基本情况
第四节 中央入川与教育部整顿川大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把国立二字真实化”:任鸿隽长校时期的改革
第一节 任鸿隽长川大
第二节 任鸿隽的治校思想
第三节 “现代化”与“国立化”的具体措施与表现
第四节 《川行琐记》事件与任鸿隽去职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成为“名副其实之国立大学”:“拒程”运动的前前后后
第一节 “国立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第二节 “拒程”运动
第三节 余波:从“国立化”到“党化”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大学中的“国家”:总结与思考
后记
参考文献
重要人名索引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