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传统智慧(共4册)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出版社 长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佛学存在的总目标就是帮助人弃苦得乐,让我们走上心灵自由之路,佛要求人们修炼自身,减少欲念,远离罪恶,佛家的智慧是真艺术的征候,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仅此四条佛家妙语,就足够每人个受用终生。

目录

1.活一天就要有一天的意义/1

2.心身清净安乐,才不会失去道/6

3.要赞扬别人的善事,不要宣扬别人的过失/12

4.感情上的事不可太执着/19

5.该出手时便出手/24

6.用善根烧尽自己身心的一切烦恼/30

7.生在红尘中便忙人间事/34

8.自高自大骄傲的人是无知的/40

9.要与有利于自己进步的人交朋友/44

10.羡慕别人只会得个一场空/48

11.人必须有钻木取火的功夫/52

12.能够忍辱的人才有大势力/58

13.灭尽心中尘垢的人最聪明/62

14.懂得通权达变才能顺心顺意/67

15.有坚定的信心才能修成正果/72

16.懂得知足,就是处在宝贵、快乐、安隐的地方/76

17.一草一叶,别人不给自己不取之/85

18.宁可舍弃生命,也不妄语/93

19.利他主义能提高自己的声望/101

20.处事待人都要做得圆满如法/108

21.付出即是富有/113

22.冤冤相报不能了/120

23.即使是福德也不应太贪恋执着/125

24.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130

25.恶骂你时,应把他当作唱歌一样/134

26.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140

27.喜欢在言辞上同别人争斗是难以获得安宁的/143

28.恶事向自己,好事给别人/147

29.忍受侮辱慎听赞扬/152

30.用各种巧妙的方法,来调伏自己的心/156

31.欲望不能满足,贪爱没有止境/162

32.以慈悲之心对待一切/168

33.怨天尤人,意外地结下了恶缘/174

34.顺应自然而不强作妄为/178

35.收好自己心意的缰绳/184

36.要殷勤地孝顺奉养父母/190

37.危难之时见真朋/197

38.一个人改过,要能具备三种心/203

39.积善之家庆有余/207

40.举头三尺高,一定有神明/213

41.幸福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218

42.人不要死执自己的观念/222

43.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227

44.拥有一颗一切随缘的心/232

45.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237

46.命运靠自己掌握/241

47.世界上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人/ 245

48.不要失去时才知它的宝贵/249

49.要想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253

50.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259

试读章节

活一天就要有一天的意义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

 ——《法句经·教学品》

如果能活一百岁,却去学不好的东西,还不如活一天,却勤奋追求真理。

人在宇宙中是一类很特殊的存在物,其存在的情况跟其他存在物相较,极为不同。

对于一块石头、一片土壤这类非生物来说,它们既不知道自身存在,亦不知道自身以外还有其他存在物存在。它们的存在,只不过被放置在宇宙中的这里或那里而已。很明显,对于这类存在物而言,它们自身不会出现存在的意义问题。

对于一株鲜花、一条绿草这类植物来说,它们同样不知道自身以及自身之外还有其他存在物存在。然而,它们的存在却需要依赖其他存在物诸如阳光、水分和空气等来维持。假如阳光、水分和空气等存在物不存在,它们的存在(以植物身份的存在)即不可能。此外,它们还可以借着生长而稍作移动。不过,即使如此,对于这类存在物而言,它们自身亦不会出现存在的意义问题。

对于一只小狗、一头黄牛这类动物来说,它们虽然不能透过反省而知道自身存在,但却能够通过知觉感到有其他存在物存在。借着知觉与运动,它们更能主动地接近或逃避其他存在物以获取食物和避免危险,从而使自身的存在(以动物身份的存在)得以维持。然而,尽管如此,对于这类存在物而言,因为缺乏反省思考的能力,它们自身也不会出现存在的意义问题。

但对于人这类特殊的动物来说,情况便不同了。人除了能够通过知觉知道有其他存在物存在之外,还能透过反省知道自身存在。借着高度的思考能力,人更能够反省自身的存在现状,进而改变现状及创造将来。对于人这类存在物而言,“生存的意义是什么?”实在是一个很值得思索的问题。

对于人生意义的观察或看法,各人有其不同的观点,约略可以分成四种:第一种是浑浑噩噩的人生,他们是不注意人生,不理解人生,只是糊糊涂涂地生,懵懵懂懂地死,例如愚夫愚妇之类;第二种是模棱两可的人生,对人生的道理认识不清,自己没有主见,这样不差,那样亦好,例如“五教同源,九流合一”之类;第三种是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的人生,对人生的道理各持己见,如盲人摸象,不得其真,例如哲学家的唯心唯物、宗教家的崇梵崇帝等等;第四种是洞达实相的人生,由于修养而彻悟人生的本体,了知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例如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佛,自从菩提树下夜观明星,朗然大觉,彻知宇宙原理是缘起无尽,人生真相是业力轮回的顺生与还灭而已。

人生是短促的、有限的,这句话谁都知道。如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就是说明人生不是长命永生,而是短促的有限的。李太白有一首诗中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这也是形容人生的短促,早上是一个妙龄少女,晚上就变成白发皤皤的老太婆了。而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白驹是代表日影,人生一世,如在壁隙中看日影似奔马地闪过,比李太白的朝丝暮雪更跑得快了。

这些看法,比起佛家修道者对于人生体验的速度,则尚觉不如;怎样见得呢?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问诸沙门日:人命几何?沙门答日:数日之间。佛日:子未知道。又一沙门答日:饮食之间。佛曰:子未知道。又一沙门答日:呼吸之间。佛日:善哉!子知道矣!修道者能够体察到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所谓“口气不来,便是来生”。

虽说时间如流水是众人皆知的道理,儿时也大都背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类的格言,然而,对于大多数日子过得很有些滋味,下半世且还有几十年可供咂摸的人而言,真如朱自清先生那样洗脸时也能感觉到时间从指缝里流过,却也着实不是件易事。

据说古代的高僧们坐禅能忘却时间,达摩等待二祖神光慧可前来接受禅宗衣钵,在少室山入定,一面壁就是九年,年深日久,衲衣的折痕都映在石壁上,达摩从定中出时却容颜不改,仿佛时间对他是没有意义的事。这原也难怪。佛家常以所谓的“劫”来计量时间,一劫就是天文数字,更何况这“劫”动辄就须以“恒河沙数”来计算!区区数年,实在是不值一提。但对于我们这些不过数十年寿数的凡夫俗子而言,莫说这样的大场面了,就是庄子笔下那以800年为春的大树,在我们看来,也是不可企及的异数了。所以如此想来,时间于我们,其实也真的不怎么富余。因此,怎么把属于自己的日子过好,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快活,对于我们这些个俗人就很有意义了。

蓦然让人忆起蝶衣破碎,随风飘逝。香港艺人张国荣之死,令许多青少年歌迷唏嘘不已。

诀别红尘的人,总有其自觉充分的理由,不管他是一念之差,还是久认宿命。

斯人已逝,而生者当思:人的一生总会有荣有辱,有成有败,就像西天取经需历九九八十一难的唐僧师徒,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毅力就让许多儿时的伙伴感动;尽管长大后才渐渐明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机巧,但是,一个人既然来到世间,就应珍惜此生,要善待生命,让自己活得充实一点,快活一点;要敢于直面磨难,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做自暴自弃的傻事。活一天就要有一天的价值和意义。

学者刘书成在他生命最后未完成的一篇《明清艳情小说价值论》中指出:“作为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类,只有得到个性的全面发展,才能像人一样的生活,才有价值可言。”他还说:“一天不读书,就觉面目可憎。”

台湾有一个著名的企业家陈茂榜,他的讲演经常折服所有的听众。尤其是他计数字的本事超人一等,举凡中国和世界各国的面积、人口、国民所得贸易额等,他都如数家珍。

事实上,陈茂榜的学历只有小学毕业,但他却荣获了美国圣诺望大学颁发的名誉商学博士学位。P1-5

序言

在人类数以万计的学科体系中,佛学是一门相当完善的学科。这门学科存在的总目标就是帮助人弃苦得乐,就是让我们走上心灵的自由之路,就是我们做一个透彻理解生命真谛的人。

佛教从来不提迷信,只是要求人们要诚心去做任何事,要广播善缘,结善果。佛告诉我们心要静要清,像水一样,佛要求人们修炼自身,减少欲念,远离罪恶。比如唐朝时佛教盛行,国力也很强大,其中信仰的作用是不可以低估的。

失去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人的自私、欲念极度膨胀,就会没有诚信,对罪恶没有羞耻心,没有信仰的民族就像一盘散沙。

佛前的水告诉我们做人要至清至纯;佛前的灯告诉我们佛的思想明灯是永远不会熄灭的;佛前的鲜花和水果提醒我们这就是我们种下的因和结出的果;佛前的香告诉我们每个人心里的一切所想会随这袅袅香烟飘到佛的心里,心诚就会达正果。

时尚的鼓噪真不可小觑,潮流足以移动大部分的人心。一个浮躁的时代尤其需要思想的滋润,不然人们干涩的头脑终会被锈斑所剥蚀。有没有认真想过:在商业性的奔波、劳碌、设计、算计、忧患中,我们渐渐耗尽了自己的人生。佛家的智能,在头脑形成,经心灵而出,不但感人,且能自感,这正是真艺术的征候。“亦如蚕作茧,吐丝还自缚”,那是与生俱来的悲剧,而“智炬昏冥,慈云消灭,长夜诸子,诚可悲也。”这种对生命的深沉嗟叹,对于我们来说,谁也不会无动于衷的吧。

因为“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觉悟者之教导”,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生活,并一直推衍到无尽的世界。

佛陀是一位觉悟一切缘起的原理以及透彻理解生命真谛的人,而又能依照这些真理,很适当地处理生活上的一切事物。他以自己所证的法性为根据,很巧妙地应众生的根机而教化。佛法的高妙处,是在于其合乎实际的实用性。

民国初年有一位欧阳竟无先生,是现代的大佛学家,他在南京创立佛学院,培养了不少的佛教人才,有出家的,有在家的。这一位大师,于民国十二年,在第四中山大学(现称南京师范大学)发表了一次讲演,讲题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在当时的中国曾引起相当大的震撼。

比如以下四条佛家妙语: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仅此四条佛家妙语,就足够每个人受用终生。归纳起来说,便是拥有健康、抛弃嫉妒、战胜自己、脚踏实地。这样做人,便不会有烦恼,不会疾病滋生。人的疾病,既有病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后者对人的健康更为重要。心理上有了承受逆境的能力,有了病,也能正确对待,坦然处之,变有病为无病。佛家妙语,精诚之言,给我们凡夫俗子多少可贵的启示!何况佛教还有那么多的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

中国佛学讲佛在心中,就如庄子不会直接告诉你什么是道,佛家的智能要你自己去领悟,爆发性的领悟,不是别人可以带给你强加给你的东西。

最低限度,每一个人都应该把佛教归为一门艺术,一种生活的艺术。换句话说,佛教,也可以说是人类生存所该有的技巧和能力,因为这种特殊的生存技能,有助于生活中不可少的调和。一个真正懂得生活艺术的人,会过着一种可作为模范和值得赞美的生活方式。他能够随缘顺性地生活着,得意之时并不忘修行,失意之际也不沮丧,因为根据佛法的观点,一切本来如此。

一个人的生命情调之中,也应常作这样的转换。中国毕竟有佛家的智能。本书把这些深奥的智能开发得浅显易懂,用在生活中,凡事也就多了一种思路。

佛学博大精深,本书只是将佛学中一些大师们重点强调的智慧闪光点重新编创,以期达到广结慧缘的结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