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一个假革命的反革命者;严复——是一个十九世纪末年中国感觉锐敏的人;章太炎——革命的先觉,小学的大师;梁实秋——高超的文学家;奇人孔融……本书为“而已丛书”之一,是《鲁迅评点中外名著》的姊妹篇。本书所选鲁迅评点古今人物,有的是对人物生平、著作总体评价,也有对一时一事的具体评点,并不涵盖一个人的全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鲁迅评点古今人物/而已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肖振鸣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袁世凯——一个假革命的反革命者;严复——是一个十九世纪末年中国感觉锐敏的人;章太炎——革命的先觉,小学的大师;梁实秋——高超的文学家;奇人孔融……本书为“而已丛书”之一,是《鲁迅评点中外名著》的姊妹篇。本书所选鲁迅评点古今人物,有的是对人物生平、著作总体评价,也有对一时一事的具体评点,并不涵盖一个人的全部。 内容推荐 老子——中国出世之说,至此乃始圆备;孔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庄子——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却一点也不给癞皮狗们吃;岳飞与文天祥——这两位,是给中国人挣面子的;陶渊明一——心境必须清幽闲适,他这才能够“悠然见南山”;康有为——主张跪拜,以为“否则要此膝何用”;袁世凯——一个假革命的反革命者;严复——是一个十九世纪末年中国感觉锐敏的人;章太炎——革命的先觉,小学的大师……本书为“而已丛书”之一,收录了鲁迅评点古今人物的一些佳作。 目录 中国古代人物 老子——无为之术 老子——中国出世之说,至此乃始圆备 孔子与墨子 孔子与老子——孔以柔进取,而老却以柔退走 孔子与老聃——甚而至于比真要读经的笨牛还聪明 孔子与墨子 孔子和孟子——周游历国,有所活动,所以恐怕是为了想做官也难说 孔子的唠叨 孔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 孔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孔子——做定了“摩登圣人”是死了以后的事,活着的时候却是颇吃苦头的 孔老先生——势利眼 孔二先生一如果打落了两个门牙 孔丘——深通世故的老先生 奇人孔融 建安七子之孔融 冯梦龙——擅长的是词曲,又极有意于稗说 唐诗人李贺——假使寻不出路,我们所要的倒是梦 李白、李贺与陆游 骄下谄上的孙皓 孙皓——特等的暴君 脾气古怪的张献忠 张献忠——奇特的人们中的一个 张献忠与李自成 张献忠与孙可望 关羽岳飞的被杀 关羽与岳飞的仪表 岳飞与文天祥——这两位,是给中国人挣面子的 醉酒的刘伶——骗骗极端老实人的 竹林七贤之嵇康、阮籍、刘伶 刘邦与项羽 楚霸王项羽 陶渊明——古人所谓“穷愁著书”的话,是不大可靠的 阮籍与陶渊明——要“雅”,也还是要地位 陶渊明——心境必须清幽闲适,他这才能够“悠然见南山” 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陶潜——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 孔明与秦桧——是非也早经论定 韩非子——竞马的要妙 李慈铭以日记为著述 孟轲——用眸子来判胸中的正不正 孟夫子的幽默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曹操——死人的安危,和生人的祸福,又仿佛没有关系似的 曹丕与曹植 朱元璋——奴才做了主人,是决不肯废去“老爷”的称呼的 金圣叹的冤枉 骆宾王与武则天一声罪致讨的明文,那力量往往远不如交头 接耳的密语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司马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做中国文其实是很不容易“通”的 司马相如——其专长,终在辞赋卓绝汉代 司马相如——不满于“帮闲”的待遇 秦始皇的冤枉 韦庄——古人是怕查这种旧帐的 杨妃、妲己、褒姒——女人的替自己和男人伏罪,真是太长远了 八合思巴——深相信掘坟的利害 沈括——较明白稳当的还是沈括的毫不经意的文章:“有奔马,践死一犬。” 董仲舒——就有祈雨法 倒霉的袁中郎 汉高祖和周武王 元好问——生平有一宗疑案 尹嘉铨——以文字获罪者 乾隆——不承认清朝会有“名臣” 康熙、雍正和乾隆 纪昀——迎合攻击道学先生的潮流 纪昀——他很有可以佩服的地方 苍颉——生着四只眼睛的老头陀 刘承干——他传授给我许多知识 俞正燮——有两事使我吃惊 徐桐——有名的义和团的幕后的发动者,也是指挥者 屈原与宋玉 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宋玉——虽驰神逞想,不如《离骚》,而凄怨之情,实为独绝 蔡邕——并非单单的老学究 庄子——以为“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螳食” 庄子——考小说之名,最古是见于庄子所说的“饰小说以干县令” 庄子——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王安石——行过新法,但不得大家赞同,失败了 魏忠贤——半个女人 葛洪——虽去汉未远,而溺于神仙,故其言亦不足据 张华——既通图纬,又多览方伎书,能识灾祥异物,故有博物洽闻之称 刘敬叔其人其作 刘义庆一一为性简素,爱好文义,撰述甚多 吴均——夙有诗名,文体清拔,好事者或模拟之,称“吴均体” 王嘉——其文笔颇靡丽,而事皆诞谩无实 沈下贤——以华艳之笔,叙恍忽之情,而好言仙鬼复死,尤与同时文人异趣 白行简——善文笔,叙述简质,而事特瑰奇 元稹——自少与白居易唱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 元稹——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 元稹和《莺莺传》——中国人底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 千宝——“发明神道之不诬” 李公佐——则假实证幻,余韵悠然 牛僧孺——乃并欲以构想之幻自见,因故示其诡设之迹矣 段成式一一早有文名,词句多奥博,世所珍异 洪迈——在朝敢于谠言,又广见洽闻,多所著述,考订辨证,并越常流 罗贯中——所著小说甚夥 罗贯中与施耐庵 吴承恩——著杂记数种,名震一时 蒲松龄——《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 吴敬梓——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了 曹雪芹——乃至贫居西郊,啜馆粥,但犹傲兀 李汝珍——特长于韵学,旁及杂艺 许慎——自文字至文章 苟况——则词甚切激,殆不下于屈原 李斯——然于文字,则有殊勋 李斯——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贾谊与最错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枚乘其人其书 汉武帝——有雄材大略,而颇尚儒术 东方朔——其文辞不逊,高自称誉 苏武与李陵 钱谦益一文集中也布满了“赵节妇”“钱烈女”的传记和歌颂 洋人汤若望与汉人杨光先 中国近现代人物 康有为——指手画脚的说“虚君共和”才好 康有为——主张跪拜,以为“否则要此膝何用” 康有为——外国之所以常有“弑君”之故,是因为宫墙太矮 康有为——公车上书的头儿,戊戌政变的主角,趋时 林琴南——“圣人之徒” 林琴南——神往于“武器的文艺” 林琴南——当代文人特作画笺之始,然未详 梅兰芳——惟有这一位“艺术家”的艺术,在中国是永久的 梅兰芳——戏中之真正京派也 梅兰芳——名声的起灭,也如光的起灭一样 名人的像 章士钊——以擅长旧学自居 章士钊——即以文章论,就比先前不通得多 袁世凯——自以为维新者出则西装而鞠躬,尊古者兴则古装而顿首 袁世凯——他是不很读书的 袁世凯——命令剪辫子 袁世凯——北京掌故 袁世凯——个假革命的反革命者 袁世凯——对于异己者何尝不赶尽杀绝 用经验“肃清”理想的袁世凯 范源廉——发明了“速成师范” 林语堂——曾经讲起“费厄泼赖”(fairPlay),以为此种精神在中国最不易得 林语堂——勤勉和热心 林语堂——两种黄帝子孙 死于告密的秋瑾和为秋瑾复仇的王金发 谭嗣同与秋瑾 陈西滢——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 陈西滢——名人或名教授 陈西滢——这些“流言”和“听说”,当然都只配当作狗屁 陈西滢——遇有不合自意的,便一气呵成屎橛 陈西滢——我总当他是一个喽罗儿 严复——是一个十九世纪末年中国感觉锐敏的人 严复与赵景深——实有虎狗之差,不能相提并论的 严复——“一名之立,旬月踌蹰”,是他的经验之谈 李宝嘉——将国势不振归罪于官场 吴沃尧其人其书 蒋维乔——把科学东扯西拉的一位大官 李涵秋——用国学吓人 王国维——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罗振玉与王国维——一鼻孔出气 罗振玉——罗氏的论断,在日本或者很被引为典据罢,但我却并不尽信奉 汪原放——大体是有功于作者和读者的 钱玄同——“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 钱玄同——提倡废止汉字,用罗马字母来替代 寿镜吾——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范爱农其人其事 吴友如——画的最细巧,也最能引动人 吴友如——全像之书,颇复腾踊 吴友如与点石斋 成仿吾——在创造社门口的“灵魂的冒险”的旗子底下抡板斧 杨荫榆——托了洋鬼子学说的福,似乎有些解放了 杨荫榆——其为婆婆无疑也 李大钊——已经用名字自己证实,是“大刀王五”一流人 李大钊——热血之外,守常先生还有遗文在 陶成章——大捕党人,陶成章君是其中之一 章太炎——“章疯子”的故事 章太炎——把他所专长的小学,用得范围太广了 章太炎——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 李四光——庸人以为学潮的,到他眼睛里就等于“观剧” 陶孟和——讲“现代教育界的特色” 始终微笑着温和的刘和珍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 孙伏园——“他就来要我写一点东西” 林文庆——英国籍的中国人 吴稚晖——有一种主义 吴稚晖——笔和舌,是尽过很大的任务的 吴稚晖——“什么马克斯牛克斯” 陶元庆——他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 陶元庆——在那黯然埋藏着的作品中,却满显出作者个人的主观和情绪 司徒乔和他的画 邹容——鼓吹排满 张资平——“最进步”的“无产阶级作家” 柔石其人其事 叶灵凤——描写革命家,彻底到每次上茅厕时候都用我的《呐 喊》去揩屁股 赵景深——好像他倒天天在替大众计划方法,别的译者来搅乱了他的阵势似的 陈独秀——催促我做小说最着力的一个 郁达夫——我和达夫先生见面得最早,脸上也看不出那么一种创造气 何香凝——死的道理也是内外不同的 梁实秋——高超的文学家 刘半农——虽然自认“没落”,其实是战斗过来的 刘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 谭叫天——因为他是“老佛爷”——慈禧太后赏识过的 胡适——他自己恐怕也未必相信自己的话的罢 聂绀弩——耳耶先生是正直的 韦素园——宏才远志,厄于短年 韦素园——未名社的骨干 郑孝胥——这样的少数,并不足以代表中国人 叶紫——他的经历,却抵得太平天下的顺民的一世纪的经历 阮玲玉之死 杨邨人——只要一想连杨邨人之流的东西也还在排印,那就无论什么都可以闭着眼睛发出去了 胡风——鲠直,易于招怨,是可接近的 黄源——一个向上的认真的译述者 巴金——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茅盾与郭沫若——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 曹靖华——一声不响,不断的翻译着的一个 罗家伦——“星期标准书”竟是希特拉著《我之奋斗》 孙中山——中华民国存在,就是他的丰碑,就是他的纪念 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 陈师曾——才华蓬勃,笔简意饶 废名——要真的废名,必须连“废名”这笔名也不署 杜衡——骗月亮 外国人物 达尔文——十九世纪末之言进化者,固已大就于斯人矣 达尔文与赫胥黎 伽利略和达尔文 华莱士与达尔文的“物竞天择” 瑞典科学家林那 法国科学家寇伟 德国诗人、科学家歌德 法国科学家拉马克 德国生物学家黑格尔 确定地心说的歌白尼 古希腊的科学家们——思想之伟妙,亦至足以铄今 英国哲学家培庚 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近世哲学之基,亦赖以立 耶稣——夫世纪之元,肇于耶稣出世 耶稣与尼采 尼采——所谓超人之说,尝震惊欧洲之思想界者也 尼采——爱看血写的书 尼采——“我教你们超人:这便是海,在他那里,能容下你们的大侮蔑。” 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尼采——却自有其下场之法的:发狂和死 易卜生、尼采——这样,才是创作者 易卜生——是很不通世故的 易卜生——社会之象,宛然具于是焉 德国哲学家斯蒂纳——以极端之个人主义现于世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自既以兀傲刚愎有名,言行奇觚,为世希有 叔本华——骂女人虽然还合绅士们的脾胃,但别的话却实在很有 些和我们不相宜的 叔本华——不肯轻易“涅巢” 叔本华——将绅士们比作豪猪 叔本华——倘读别人的著作,不过是在自己的脑里给作者跑马 克尔凯郭尔——丹麦的忧郁的人 英国诗人拜伦 英国诗人雪莱 俄国作家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 果戈理——“含泪的微笑” 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 匈加利诗人裴多菲 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假使寻不出路,我们所要的就是梦 阿尔志跋绥夫——表现之深刻,在侪辈中称为达了极致 阿尔志跋绥夫——俄国新兴文学的典型的代表作家的一人 阿尔志跋绥夫与密哈罗夫 拿破仑——他的举动,言语,都离了英雄的界线 拿破仑、成吉思汗、希特勒——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大灾星 希特勒——不许德国境内有别的党 希特勒——不如秦始皇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给我们许多惊奇,但也搅坏了我们许多好梦 勃莱姆与法布尔 爱罗先珂——神经过敏的俄国的E君 爱罗先珂——制造是必须从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人手的 鹤见祐辅——替我们诅咒中国的现状者 最看不起女人的奥国人一一华宁该尔 华宁该尔——使人难于利用 华宁该尔——恐怕他自己正有神经病 美国画家勃拉特来——真的进步的美术家的讽刺画 有岛武郎——是白桦派,是一个觉醒的 有岛武郎及其著作 克鲁泡特金的音译 执拗的奥国学者——弗洛伊德 偏执的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只注意于性欲 藤野先生——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伟大的人物——释迦牟尼 萧伯纳和巴比塞 萧伯纳——实地经验总比看,听,空想确凿 萧伯纳——被人们公认为“矛盾”的萧 萧伯纳——伟大的预见 萧伯纳——我也没有在中外古今的名人中,发见能够确保决无虚伪的人 达芬奇——为要研究人的临死时的恐怖苦闷的表情,却去看杀头 英国画家比亚兹莱 比亚兹莱——“为艺术的艺术”派 塞万提斯——我们连“苦笑”也得不到 泰戈尔——我们的诗人诸公将他制成一个活神仙 印度作家泰戈尔一西班牙作家伊本纳兹一俄国作家斯吉泰烈支 俄国作家毕力涅克 德富苏峰——日本深通“支那”的耆宿 善于做讽刺文字的长谷川如是闲 长谷川如是闲——说穿了“今之君子”的“面子”的秘密 叶遂宁和梭波里——终于不是革命文学家 叶遂宁和梭波里——以自己的沉没,证明着革命的前行 卢梭——还未死掉的时候起,便受人们的责备和迫害 辛克莱——一切文艺,是宣传 已经“没落”的托洛斯基 至尔·妙伦——使她有世界底的名声者,则大概由于那独创底的童话云 德国画家格罗斯 格罗斯——漫画而又漫画 出身贵族的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主张用无抵抗主义来消灭战争 托尔斯泰——不主张以恶报恶 马克斯——原先诚非无产阶级中的人物 藏原惟人——希望中国也有一两个这样的诚实的俄文翻译者 列宁——但倘不将这些改革,则这革命即等于无成 列宁——究竟是革命的老手 普列汉诺夫与列宁 厨川白村其人其事 马克·吐温——前世纪末至现世纪初有名的幽默家 莱勒孚——白描的插图,虽然柔软,却很清新 陀莱——插图版画的名家 俄国作家 麦绥莱勒——作品往往浪漫,奇诡,出于人情 伊索——关于蝙蝠的寓言 德皇威廉——“黄祸”这故事的来源 法国小说家德哥派拉一一挣得“外国文氓”的恶谥 高尔基——“底层”的代表者,是无产阶级的作家 高尔基与巴尔札克 西班牙画家戈雅法国画家杜米埃 内山完造和他的《活中国的姿态》 镰田诚一——出纳图书,既勤且谨,兼修绘事,斐然有成 左拉与王尔德 美国木刻家左拉舒 但丁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显示着灵魂的深 苏联版画家克拉甫兼珂——浪漫的色彩,会鼓动我们的青年的热情 柏拉图——反诗歌党的大将 英国艺术家惠勃 英国木刻家司提芬·蓬 英国木刻家达格力秀 法国木刻家哈曼·普耳 意大利木刻家迪绥尔多黎 瑞典雕刻家麦格努斯·拉该兰支 美国艺术家富耳斯 美国的木刻家华惠克 日本画家蕗谷虹儿 英国艺术家格斯金 英国木刻家杰平 法国木刻家凯亥勒 日本版画家永濑义郎 丹麦批评家乔治·勃兰兑斯 英国罗素和法国罗曼罗兰 凯绥·珂勒惠支——震动了艺术界的女性艺术家 墨西哥画家理惠拉——以为壁画最能尽社会的责任 苏联木刻家亚历克舍夫 安德列夫——为俄国当世文人之著者 俄国作家迦尔洵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及其著作 日本作家森鸥外及其作品 日本作家菊池宽——不失为奋斗者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及其作品 试读章节 果戈理——“含泪的微笑” 果戈理(Nikolai Gogol)的名字,渐为中国读者所认识了,他的名著《死魂灵》的译本,也已经发表了第一部的一半。那译文虽然不能令人满意,但总算借此知道了从第二至六章,一共写了五个地主的典型,讽刺固多,实则除一个老太婆和吝啬鬼泼留希金外,都各有可爱之处。至于写到农奴,却没有一点可取了,连他们诚心来帮绅士们的忙,也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果戈理自己就是地主。 然而当时的绅士们很不满意,一定的照例的反击,是说书中的典型,多是果戈理自己,而且他也并不知道大俄罗斯地主的情形。这是说得通的,作者是乌克兰人,而看他的家信,有时也简直和书中的地主的意见相类似。然而即使他并不知道大俄罗斯的地主的情形罢,那创作出来的脚色,可真是生动极了,直到现在,纵使时代不同,国度不同,也还使我们像是遇见了有些熟识的人物。讽刺的本领,在这里不及谈,单说那独特之处,尤其是在用平常事,平常话,深刻的显出当时地主的无聊生活。例如第四章里的罗士特来夫,是地方恶少式的地主,赶热闹,爱赌博,撒大谎,要恭维,——但挨打也不要紧。他在酒店里遇到乞乞科夫,夸示自己的好小狗,勒令乞乞科夫摸过狗耳朵之后,还要摸鼻子—— “乞乞科夫要和罗士特来夫表示好意,便摸了一下那狗的耳朵。‘是的,会成功一匹好狗的。’他加添着说。 “‘再摸摸它那冰冷的鼻头,拿手来呀!’因为要不使他扫兴,乞乞科夫就又一碰那鼻子,于是说道:‘不是平常的鼻子!’” 这种莽撞而沾沾自喜的主人,和深通世故的客人的圆滑的应酬,是我们现在还随时可以遇见的,有些人简直以此为一世的交际术。“不是平常的鼻子”,是怎样的鼻子呢?说不明的,但听者只要这样也就足够了。后来又同到罗士特来夫的庄园去,历览他所有的田产和东西—— “还去看克理米亚的母狗,已经瞎了眼,据罗士特来夫说,是就要倒毙的。两年以前,却还是一条很好的母狗。大家也来察看这母狗,看起来,它也确乎瞎了眼。” 这时罗士特来夫并没有说谎,他表扬着瞎了眼的母狗,看起来,也确是瞎了眼的母狗。这和大家有什么关系呢,然而世界上有一些人,却确是嚷闹,表扬,夸示着这一类事,又竭力证实着这一类事,算是忙人和诚实人,在过了他的整一世。 这些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正如无声的言语一样,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是很不容易觉察的。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 听说果戈理的那些所谓“含泪的微笑”,在他本土,现在是已经无用了,来替代它的有了健康的笑。但在别地方,也依然有用,因为其中还藏着许多活人的影子。况且健康的笑,在被笑的一方面是悲哀的,所以果戈理的“含泪的微笑”,倘传到了和作者地位不同的读者的脸上,也就成为健康:这是《死魂灵》的伟大处,也正是作者的悲哀处。 ——《几乎无事的悲剧》 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 密克威支者,俄文家普式庚同时人,以千七百九十八年生于札希亚小村之故家。村在列图尼亚,与波阑邻比。十八岁维尔那大学,治言语之学,初尝爱邻女马理维来苏萨加,而马理他去,密克威支为之不欢。后渐读裴伦诗,又作诗日《死人之祭》(Dziady)。中数份叙列图尼亚旧俗,每十一月二日,必置酒果于垅上,用享死者,聚村人牧者术士一人,暨众冥鬼,中有失爱自杀之人,已经冥判,每届是日,必更历苦如前此;而诗止断片未成。尔后居加夫诺(Kowno)为教师;二三年返维尔那。递千八百二十二年,捕于俄吏,居囚室十阅月,窗牖皆木制,莫辨昼夜;乃送圣彼得堡,又徙阿兑塞,而其地无需教师,遂之克利米亚,揽其地风物以助咏吟,后成《克利米亚诗集》一卷。已而返墨斯科,从事总督府中,著诗二种,一日《格罗苏那》(Grazyna),记有王子烈泰威尔,与其外父域多勒特迕,将乞外兵为援,其妇格罗苏那知之,不能令勿叛,惟命守者,勿容日耳曼使人人诺华格罗迭克。援军遂怒,不攻域多勒特而引军薄烈泰威尔,格罗苏那自擐甲,伪为王子与战,已而王子归,虽幸胜,而格罗苏那中流丸,旋死。及葬,絷发炮者同置之火,烈泰威尔亦殉焉。此篇之意,盖在假有妇人,第以祖国之故,则虽背夫子之命,斥去援兵,欺其军士,濒国于险,且召战争,皆不为过,苟以是至高之目的,则一切事,无不可为者也。一日《华连洛德》(Wallenrod),其诗取材古代,有英雄以败亡之余,谋复国仇,因伪降敌陈,渐为其长,得一举而复之。此盖以意太利文人摩契阿威黎(Machiavelli)之意,附诸裴伦之英雄,故初视之亦第罗曼派言情之作。检文者不喻其意,听其付梓,密克威支名遂大起。未几得间,因至德国,见其文人瞿提。此他犹有《佗兑支氏》(Pan Tadeusz)一诗,写苏孛烈加暨诃什支珂二族之事,描绘物色,为世所称。其中虽以佗兑支为主人,而其父约舍克易名出家,实其主的。初记二人熊猎,有名华伊斯奇者吹角,起自微声,以至洪响,自榆度榆,自檞至檞,渐乃如千万角声,合于一角;正如密克威支所为诗,有今昔国人之声,寄于是焉。诸凡诗中之声,清澈弘厉,万感悉至,直至波阑一角之天,悉满歌声,虽至今日,而影响于波阑人之心者,力犹无限。令人忆诗中所云,听者当华伊斯奇吹角久已,而尚疑其方吹未已也。密克威支者,盖即生于彼歌声反响之中,至于无尽者夫。 ——《摩罗诗力说》 P200-204 序言 2005年底,人民文学新修订版《鲁迅全集》洋洋十八卷出版。一版一印两万套,月余售罄,二版也在发行中。尽管定价每套990元,仍未能挡住读书人的购买欲望。从1932年日本人井上红梅翻译鲁迅著作并首次以“鲁迅全集”为书名出版以来,1938年版、1958年版、1973年版、1981年版《鲁迅全集》在不断出版,《鲁迅全集》的编、校、注释都在不断完善,至今恐怕有数十万套乃至上百万套《鲁迅全集》流传在国民中间。从毛泽东的书架上,到中学语文课本上都有鲁迅这位二十世纪文化伟人的光焰。《鲁迅全集》中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序跋、校记等文章共计一千余篇,涉及古今中外名著一万多部(篇),涉及古今中外人物五千多个。鲁迅作为文化伟人,他的研究者在海内外有数万人,这数万人中可能有很多人是通读过全集的。从读书的角度来说,鲁迅著作是读了之后还要读的经典。应该说,只有读了一个人的全部著作才能系统掌握一个人的思想体系。鲁迅去后70年间,关于他的研究文章、书籍浩如烟海,各种版本的全集,单行本,导读本,选本大量印行。但数百万字的全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不会是一种轻松的阅读。旧书肆上常常有旧版《鲁迅全集》,仅有一两卷被人翻阅过,而其余的却是十品。除了专业研究者,一般读者从读全集开始了解鲁迅的是不多的。编者想做的是:让更多的人读鲁迅的书,更多地了解鲁迅,试试换一种读法,于是编了这样两个选本《鲁迅评点古今人物》和《鲁迅评点中外名著》,让更多的人从这两个角度去认识和了解鲁迅,并认识更多的“人物”和“名著”。 中国古代有《历代先贤像传》、《无双谱》等许多绣像本,都是将历史上有名人物记载并画像。但如鲁迅所说,“坏人好像是没有的”。鲁迅曾想作一部中国的“人史”,将好人坏人都收入:“有啮雪苦节的苏武,舍身求法的玄奘,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但也有呆信古法、死而后已的王莽,有半当真半取笑的变法的王安石;张献忠当然也在内。”(《准风月谈·晨凉漫记》)后来鲁迅并没有动笔做这件事,然而我们可以从鲁迅全部文章中所涉及的五千多个人物中钩沉出这部“人史”。 千古风流人物,构成了人的历史。通过鲁迅对古今中外人物的评价,可以看出这些人物对鲁迅思想的影响。这里包含了中外古今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美术家、科学家、艺术家、暴君甚至文化流氓。我们可以从鲁迅对这些古今人物的评价中,窥见人类文化史、思想史的概貌。 从购书、读书、写书、编书到论书,鲁迅的一生也是一个读书人的一生。从鲁迅文章和藏书中涉及的一万多种书来看,他的阅读量是相当大的,鲁迅才称得上是博览群书的人。鲁迅的国学功底非常深厚,精通日语、俄语,还能翻译德文作品。但他主张青年人多读外国书,少读中国书。这是因为鲁迅希望青年人多学>--j国外的先进思想,改变国民性。但我们从鲁迅对中外名著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如何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也可以研究鲁迅思想的文化渊源。 所谓名著,即有名的著作吧,《鲁迅评点中外名著》所选取的基本遵循这一原则。然鲁迅博览群书,所提及的书名甚至我们都闻所未闻,更何况一见。许多古籍版本是今天很难看到的,在国家图书馆看一下善本,手续繁复,况且不是所有的都能看到。本书所选鲁迅评点的中外名著,仅是《鲁迅全集》中所涉及的万余种图书中的一斑,鲁迅真是个海洋。 作为现代白话文典范的鲁迅著作,也是从语言角度阅读鲁迅、学习鲁迅的最好读本。鲁迅的文章传承中国传统语言优点,创造性地使用白话文体,语言锋利、干净、幽默辛辣、酣畅淋漓。读鲁迅著作,并不只见匕首、投枪,还不乏亲情侠义。 本书所选鲁迅评点古今人物,有的是对人物生平、著作总体评价,也有对一时一事的具体评点,并不涵盖一个人的全部。比如对梅兰芳、李四光等人评点,并不涉及他们作为文化名人的其他方面对人类的贡献。比如对《古史辨》的批评,并不涉及其史学价值。语录体本身就是“断章取义”之意的文体,希望读者在阅读时,不要以鲁迅说的一个方面便全面肯定或否定一个人或一部书。 在鲁迅评点的中外名著中有的是谈版本,有的是做考证,有的是说内容,有的是说历史作用,有的是讲艺术特色。虽是鲁迅评点,实际上是鲁迅逝世70年后,让世人评点,看看伟人鲁迅的一家之言。 本书编辑体例,基本是语录体,为了读者能更快更直接的“查找”,编者作了一个题解性目录。限于篇幅,原计划附上人物小传和书籍提要只得作罢。两部书均为图文本,人物多为绣像、照片或美术肖像,名著多为书影或插图。由于种种困难,有些人物形象或书影找不到,所以不能和文章一一对应,也是一件遗憾的事。在编辑顺序上,编者是按照全集一路读下来,因是语录体,还有很多交叉,所以并没有从历史编年的顺序整理,只是大致归类。《鲁迅评点古今人物》、《鲁迅评点中外名著》两书体例相同,互为姊妹。 读了许多年鲁迅的书,为编辑这两部小书,又用了一年时间精读了一遍,其实是想再一次津津有味地与鲁迅大师接触。读过去编起来,也就凑成了这样两本语录体的小书。这两本书所选鲁迅语录绝不能概括鲁迅的全部思想,而只是两个有趣的读本而已——也就是福建教育出版社鼎力推出的这套关于鲁迅的“而已丛书”中的两本小书而已。 寒暑易节,编完此书颇感到大畅快,书为“鲁迅评点”,读者为“评点鲁迅”,大家都评点评点,对谈对谈,世界就能多一个蓝天。 肖振鸣 2006年初夏于鲁博书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