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古代50个经典战例评析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陈士强//肖允华
出版社 国防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类的历史似乎总有战争伴随,在中国的历史上,更有一句名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特殊历史时期,战争更是平常可见。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涌现了一大批名将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著名的经典战役,而本书就是用这些战争穿起的一部历史!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了中国古代50个经典战例,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方法、科学的思维、作战的角度深入研究分析了这些战争的作战经过、得失成败和对未来战争的启示。采取以时代发展为主线,50个经典战例为要点,把中国古代战争连在一起、上下贯通、浑然一体。本书既勾画出了中国古代战争的全貌,又凸显了经典战争的独特个性和精彩之处。

目录

一、乘虚蹈隙

——评殷周牧野之战………………………………………1

二、敌疲我打

——评齐鲁长勺之战………………………………………9

三、不战或小战而屈人之兵

——评齐桓公图霸中原之战………………………………16

四、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评宋楚泓水之战………………………………………26

五、退避三舍

——讦晋楚城濮之战………………………………………33

六、力争主动

——评秦晋崤之战…………………………………………43

七、先发制人

——讦晋楚郊之战…………………………………………50

八、出奇制胜

——评吴楚鸡父之战………………………………………58

九、千里破楚

——评吴楚柏举之战………………………………………65

十、打敌要害

——评吴越姑苏之战………………………………………73

十一、围魏救赵

——评齐魏桂陵之战………………………………………80

十二、伏击战

——评齐魏马陵之战………………………………………88

十三、火牛阵

——评齐燕即墨之战………………………………………97

十四、大规模歼灭战

——讦秦赵长平之战………………………………………104

十五、远交近攻

——讦秦统一六国之战……………………………………112

十六、大规模机动战

——评陈胜吴广起义………………………………………119

十七、破釜沉舟

——评项羽巨鹿灭秦之战…………………………………127

十八、轻敌冒进

——评楚汉彭城之战………………………………………135

十九、暗度陈仓

——评韩信破魏之战………………………………………143

二十、背水战

——评韩信破赵之战………………………………………148

二十一、心理战

——讦楚汉垓下之战………………………………………155

二十二、以逸待劳

——评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战…………………………164

二十三、诱敌深入

——评西汉匈奴平城之战…………………………………172

二十四、以少胜多

——评新汉昆阳之战………………………………………180

二十五、持重待机

——开袁曹官渡之战………………………………………188

二十六、因敌制胜

——评吴魏赤壁之战………………………………………197

二十七、上智为间

——评刘备西取巴蜀之战…………………………………206

二十八、妙用计谋

——评吴蜀荆州之战………………………………………215

二十九、以退为进

——评吴蜀夷陵之战………………………………………228

三十、攻心为上

——诸葛亮七擒孟获………………………………………233

三十一、纸上谈兵

——评魏蜀街亭之战………………………………………242

三十二、文攻武备

——评西晋灭吴之战………………………………………251

三十三、积极防御

——评前囊东晋淝水之战…………………………………259

十四、分进合击

——评东晋灭后秦之战……………………………………268

三十五、量敌用兵

——评北魏与刘宋之战……………………………………277

三十六、多谋善断

——评后唐灭后粱之战……………………………………285

三十七、声东击西

——评赵匡胤进军岭南之战………………………………292

三十八、攻防战

——评宋辽第二次幽州之战………………………………299

三十九、背城一战

——评南宋顺昌抗金之战…………………………………307

四十、分割围歼

——评忽必烈灭宋之战……………………………………317

四十一、断敌退路

——评朱元璋鄙阳湖之战…………………………………325

四十二、战法多变

——讦徐达北上灭元之战…………………………………334

四十二、因地制敌

——评朱樟亲征漠北之战…………………………………342

四十四、多层设防

——评于谦北京保卫战……………………………………351

四十五、协同作战

——讦戚继光仙游抗倭之战………………………………359

四十六、集优歼敌

——评明与后金萨尔浒之战………………………………366

四十七、围城打援

——评清军松锦之战………………………………………373

四十八、指挥灵活

——评李自成进军中厚之战………………………………380

四十九、多路并进

——评清军进军大西南之战………………………………388

五十、运筹帷幄

——评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395

主要参考文献……………………………………………………402

试读章节

  【战争评析】

殷周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经典战例,它终止了殷商王朝600年的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周是商的诸侯国,实力原比商小,但周武王却在牧野之战中大败商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一、战争得失、成败分析

周王朝取得牧野之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不断发展势力,乘商内乱,发起进攻

为了推翻商朝,周不断地发展势力,扩张领土,剪商羽冀,壮大自己,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从而逐渐改变了周商的力量对比。但是商强周弱的基本态势并没有完全改变。为了顺利地进行战争,周文王还采取了麻痹纣王,笼络奴隶主贵族,争取诸侯国等一系列措施。这样,不但获得了本国民众一定的拥护,而且还取得了商朝民众和某些失意贵族的同情,造成了人心向周的有利局面。周武王即位后继续进行战争准备。观兵孟津时,各路诸侯都认为“纣可伐”,但是周武王仍然认为时机尚不成熟。直到商纣囚箕子,杀比干,贬微子,内部分崩离析,乱象蓬生时,武王才认为时机已到,条件成熟,于是亲自率军大举进攻商朝。

(二)选择有利时机,乘虚直捣朝歌

周武王选择纣王麻痹松懈,其主力远在东南地区作战,朝歌空虚,有隙可乘的有利时机发起了进攻。周军的进攻,是一次远距离的奔袭战,而且要与各地诸侯取得战略上的协同,如果不抓住商军主力远在东南地区作战,一时难以回救的有利时机,是很难打败力量占优势的商军的。正是周武王成功地运用了乘虚蹈隙、奔袭朝歌的作战方针,才使部队在开进过程中,沿途没有遭到商军的抵抗,进展顺利。

(三)以“吊民伐罪”相号召,联合诸侯共同伐商

战前,周武王为了提高周军士气,做了战前动员,向周军和诸侯之师声讨纣王罪行,表明自己是“吊民伐罪”的正义之师。这不仅坚定了将士夺取胜利的信心,也争取了商地军民的同情和支持。武王又宣布纪律,有功者赏,有罪者罚,鼓励将士立功。为了统一作战行动,还规定了战斗纪律和对待俘虏的政策。通过这些措施,周武王同800诸侯和西南氏族、方国部落之师取得了政治上、军事上的一致,为推翻商朝的残暴统治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四)正确用兵

在作战指挥上,周军虽然兵力数量少于商军,但始终注意保持队形的严整,不给敌人以可乘之隙。战斗时,以吕尚率领战斗力较强的先锋部队首先从正面冲击商军。商军第一线部队都是奴隶和战俘,未战先溃,并且纷纷倒戈。这时,武王不失时机地投入主力,猛烈突击敌阵,从而完全打乱了商军的阵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商纣之所以迅速灭亡,一是因为以商纣王为首的奴隶主统治集团政治腐败,横征暴敛,严刑峻法,造成了众叛亲离的局面。二是对东方进行长期的掠夺战争,削弱了力量。三是纣王骄傲轻敌,麻痹大意,对周毫无戒备,以至周军压境,不得不临时以奴隶和战俘组成军队,仓促应战。作战中,这些奴隶和战俘乘机起义,倒戈一击,成为商军一败涂地的重要因素。

二、启示

周武王为了完成伐商大业,不仅暗中积聚力量,剪除商王羽翼,做好战争准备。在伐商时机的把握上,则选择纣王麻痹松懈,其主力远在东南地区作战,朝歌空虚,内部分崩离析,有隙可乘的有利时机发起了进攻,一举灭商,为后人提供了借鉴。

现代战争,强度高、节奏快,使战机的把握和运用能力大大提高,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

(一)要立足全局,准确把握战机  首先,“打”与“不打”的抉择,必须立足全局,审时度势,慎重决定。作战时机的把握,首要的还是“打”与“不打”的确定。高技术条件下,‘打”与“不打”,受到的制约因素明显增多。它与国家战略目的直接相关,直接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政治外交斗争,其得失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因而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目的、手段、交战范围以及结局等,都将受到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制约。尤其是“战”与“不战”的把握,更需考虑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国际斗争格局与态势,外交斗争策略等因素。如果在全局上看时机不成熟,即使时机对军事行动很有利,也不能轻率交战;相反,有时为了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即使从军事角度看时机不是很有利,有时甚至要付出相当代价,也必须从大局着眼,积极创造条件,果断地进行作战,以有利的军事行动,配合政治、外交斗争。

其次,具体作战时机的把握,也需要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孟津观兵”时,诸侯皆认为“纣可伐矣”,但武王顾虑殷商势强,伐纣时机尚未完全成熟,果断下令还师。战机是对我有利,对敌不利,便于我战胜敌人的机会,是双方的主观指导和客观条件、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作战态势以及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综合变化形成的。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系统战。它要求战机的创造与把握,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仅其一种或两种因素有利,很难构成有利作战时机。例如,从摧毁力量上看,不仅要考虑地面、空中力量的对比,还要考虑太空、水上、以及电磁领域力量的对比。从空间上看,成熟的战机,不仅仅只是陆地地域的控制与使用,还要重视天空、太空、电磁空间的控制与掌握。从精神力量上看,不仅使我方部队士气高涨,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舆论、心理战等手段打击敌人,使其士气低落、战无斗志,造成极大的精神力量对比的反差。上述诸多因素,在过去拥有一种或两种因素对我有利,我便可发起作战,高技术条件下,我们必须努力拥有和创造尽可能多的有利因素,方能确保我以劣势装备战胜敌人,并取得较高的作战效益。

(二)要立足困难情况,主动创造战机

高技术条件下,有利战机减少,乘机、寻机更加困难。这主要是下列原因造成的:一是由空间技术、遥感遥测技术、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等各种高技术侦察手段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侦察体系,具有全天候、高分辨率的侦察能力,从而使技术先进的一方,可以实时、近实时地获取对方部署、行动和企图等方面的信息,也可以对己方的行动实施有效控制、协调,从而减少行动上的失误。二是我们主要的作战对手,其军队人员素质、部队战斗力是有史以来最强的时期,特别是其拥有最先进的自动化指挥系统,可以对指挥员的决策进行模拟、分析和论证,大大减少了指挥上的失误,提高了指挥效能。三是高技术武器装备,提高了克服空间、夜暗、气象等障碍的能力,大大减少了有利于我的作战时机。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注意乘机、伺机、择机,更要注重主动诱发和创造战机。海湾战争中,美军在武器装备拥有优势的情况下,并没有仅凭其强大的力量死打硬拼,而是注重运用谋略,主动创造战机。在空袭前,一方面实施舆论欺骗,麻痹伊军,另一方面实施电子干扰,长时间瘫痪伊军的指挥系统,使伊军难以判断空袭开始时机,难以组织有效的防空作战。另外,美军还利用其技术优势,选择在无月光的黑夜开始空袭等等。上述措施,给空袭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和时机,达成了空袭的突然性。

在未来作战中,如果我们在作战指导上仅靠等待战机的出现,势必处于极端被动的境地。因此,指挥员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既要有强烈的寻机意识,又要有积极主动创造有利作战时机歼敌的谋略和勇气。

(三)要立足战局变化,果断利用战机

战机的一大特性就是其变化快,它是敌我双方各种作战因素综合作用,不断变化而产生的。而在高技术条件下,各种因素变化更快,战机稍纵即逝,因此,指挥员必须敏锐的识别战机,果断的抓住并利用有利战机,因势利导达成自己的目的,切不可优柔寡断,坐失良机。周武王在战机到来之时,不为星象、天气等不利因素所动摇,果断出兵,一举灭商,值得称道。

P4-8

序言

自从产生人类文明以来,战争就成为一种普遍而频繁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战争史上,自原始社会末期到清代后期之间的历史长河里,所爆发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战争和武力冲突达六千多次,其中包括对中华民族统一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战争,也有与此相背离的战争。但中国古代战争发展史的主导趋势是谋求中华民族的统一,如春秋、战国之后的秦、汉大统一;魏、晋、南北朝之后的隋、唐大统一;五代十国、辽夏分治、金宋对峙之后的元代大统一;元末群雄割据之后的明代复归统一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还有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战争和可歌可泣的抗御外敌入侵的民族自卫战争。所有这些都在中国古代战争史和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也是我们从事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开展“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等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因此,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战争,认真吸取其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用兵之道,以及极其深刻的战争经验和教训,借古论今,古为今用,十分必要。这也正是我们编写这本《中国古代50个经典战例评析》的宗旨。

本书的编写,我们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方法、科学的思维、作战的角度深入研究分析了这些战争的作战经过、得失成败和对未来战争的启示。采取以时代发展为主线,50个经典战例为要点,把中国古代战争连在一起、上下贯通、浑然一体。本书既勾画出了中国古代战争的全貌,又凸显了经典战争的独特个性和精彩之处。该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数据准确,其典型性、理论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强。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吸收了史学界、军事学界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此外,还得到了国防大学出版社周晓宇编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书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古代50个经典战例评析》编写组

             2005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5: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