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话说红楼梦中人
分类
作者 中国红楼梦学会
出版社 崇文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由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挂帅,蔡义江、张俊、段启明、孙玉明等多位资深红学专家参与撰写。是一部系统、全面介绍《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的普及性读物。

与曾经热闹一时的“揭秘”“正说”“妙解”《红楼梦》不同的是,这部通俗易懂的普及性论著立足于《红楼梦》文本本身,从作品出发,吸纳了百年来《红楼梦》研究的成果,着意于《红楼梦》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阐释。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包括曹雪芹、高鹗的家世与生平、《红楼梦》的主题、《红楼梦》的情节结构、《红楼梦》的人物关系、《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红楼梦》的叙事艺术、《红楼梦》中的戏曲、《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大观园的建造、存在与毁灭、红楼梦中的游艺,同时还对《红楼梦》中出现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曾经热闹一时的“索隐”、“揭秘”、“正说”、“妙解”《红楼梦》不同的是,这部通俗易懂的普及性论著立足于《红楼梦》“文本”本身,从“作品”出发,吸纳了百年来《红楼梦》研究的成果,着意于《红楼梦》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阐释,详尽分析了《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真正地从文学艺术的角度,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对《红楼梦》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读。

目录

上 编:概论

01  倩谁记去作奇传——曹雪芹的家世、生平/004

02  字字看来皆是血——《红楼梦》思想意蕴解读/013

03  淡极始知花更艳——《红楼梦》语言艺术漫谈/028

04  情节结构行云流水/045

05  《红楼梦》的叙事艺术/056

06  红楼人物纷繁有序/072

07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079

08  戏曲奇葩盛开红楼/096

09  借得山川秀,添米景物新——话说大观园/104

10  《红楼梦》中的游艺活动/114

下 编:人物论

01  爱博而心劳的贾宝玉

02  清水出荚蓉,天然去雕饰——闲谈林黛玉/140

03  随分从时的薛宝钗/151

04  脂粉堆里的英雄——王熙风(附巧姐)/160

05  风流袅娜秦可卿/172

06  红楼二尤/180

07  一贫一富两老如(——刘姥姥与贾母/193

08  彤象、主题、结构的三重性:甄士隐与贾雨村/203

09  难掩精华美香菱/213

10  辉映钗黛的两个贵宾——湘云和妙玉/229

11  贾府“四春”元迎探惜/245

12  心志高沽命运多舛——说鸳鸯,话晴雯/258

13  贾府中三个温柔的人丫鬟——平儿、袭人、紫鹃/264

14  箕裘颓堕有罪魁——记贾府的仨老爷/274

15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l在宁——记贾府的少爷们/287

16  贾府的奴仆:焦人、赖嬷嬷、林之孝夫妇等(附十二戈伶)/301

17  贾府的太太和姨娘:邢夫人、王夫人、赵姨娘/317

18  贾府的少奶奶:李纨、尤氏/326

19  贾府的亲戚/336

20  贾宝玉的同性知己:秦钟、蒋玉菡、柳湘莲(附北静下)/350

试读章节

绝世情痴作主人

暴露黑暗固然可敬,追求光明尤为可贵。曹雪芹在抨击邪恶势力的同时,明确提出了新鲜美好的人生理想与社会模式,这是《红楼梦》高于《金瓶梅》等其他世情小说的地方。曹雪芹在小说开卷处就曾申明,本书的特点是“大旨谈情”。作为“礼”的对立面,“情”在书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是作品的灵魂,集中代表了曹雪芹的理想追求。小说着重表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情痴”心态,也刻意展示了薛宝钗的“无情”气质。据脂砚斋透露,小说结尾原有“警幻情榜”,给贾宝玉的评语为“情不情”,即指其用情的特点是对无情之人及无知之物皆有怜悯爱惜之心。正因如此,甲成本第一回有脂批说,作者实际上是选了一个“绝世情痴作主人”。

尊重年轻女性,是贾宝玉思想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逗人。”因此,他用情的主要对象,是纯洁清净的青年女子。这份痴情,在大观园里得到了尽情宣泄的机会。太虚幻境能够短暂地投影并留驻在人间,主要就是“情”维系的结果。贾宝玉“情不情”的意识无视官方价值取向,无视宗法等级制度,无视传统尊卑观念,甚至还把这些关系颠倒了过来。这是贾宝玉的个性独立意志的基础。因为“重情”,所以“不重礼”;因为喜欢恣情纵意,无拘无束,所以拒绝功名利禄,嘲笑“文死谏、武死战”之类的愚忠行为;因为喜爱天真清纯的女儿,所以厌恶世故势利的男人;因为爱读《西厢记》之类的“杂书”,所以对正经书的代表“四书五经”倍感头痛,因为体贴关怀弱势的女儿群体,所以才扰乱了上下、男女之间的贵贱尊卑关系。陈蜕《列石头记于子部说》云:“《石头记》一书虽为小说,然其涵义,乃具有大政治家、大哲学家、大理想家之学说,而合于大同之旨。谓为东方《民约论》,犹未知卢梭能无愧色否也。”语虽夸张,但确属灼见真知。贾宝玉所追求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平等博爱的人文精神,一种个性张扬的自由生活,一种和平、公正、富足的社会理想,一种有尊严、有道义、有激情、有诗意的生命形式。这种有价值的生存状态,是人类可望而不可及的太虚幻境,然而又是人类永远都不甘心放弃的伟大梦想——因为其中蕴含着一个根本性的神秘答案,即人生的意义。此为《红楼梦》思想的精髓。仅此一点,它就足以超越时空界限,并且具有思想上永恒的感召力。

林黛玉的感情心态,同属于痴情一类,但与贾宝玉的“情不情”有所不同。据脂批,她在情榜中的评语是“情情”二字,指用情十分专一,亦即追求完美。对她来说,世间唯有爱情最可宝贵。她的全部自我,完全沉浸在爱河情海之中。她的一切,包括思想感情、脾气秉性、兴趣爱好等,都是从爱情里酝酿生发出来的,其间不掺杂任何世俗的计较。她的天性是聪颖、敏感、柔弱和诚恳的,贾宝玉的理解、薛宝钗的容忍与紫鹃的忠诚是有力的证明。她的娇情妒意,是爱的排他性的必然反映,是她清纯率真的天性的自然流露。她为情而生,因情而死,真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个“情情”的痴心少女,是美的化身情的精灵。吴宓《论紫鹃》说“今夫《石头记》一书所写之理想精神,为美与爱情。而此理想与此精神实完全寄托于林黛玉一身。林黛玉者,美与爱情之结晶也。”林黛玉的爱情是贾宝玉坚持个性独立意志的最大动力,也是其最终“悬崖撒手”的主要原因。爱给人以无穷的力量,而没有爱的生活,是不值得留恋的。显然,曹雪芹想通过林黛玉形象告诉读者,爱是生命的原动力,是人生意义的根基与生存意志的源泉之所在。

“任是无情也动人”,这句唐诗是对薛宝钗形象的绝好说明。在对待“情”与“礼”的态度上,薛宝钗与贾宝玉、林黛玉恰恰相反,她重礼不重情。这与世俗社会的价值取向、道德要求完全吻合,所以在压抑个性的现实环境中,她没有任何窒息不适的感觉,反而如鱼得水。她明白人情世故,善于获得群体的好感,向来都是自觉地按照正统的道德规范来说话行事。她不仅时时处处都在以“礼”约束自己,同时也真诚地要求别人。由于她做得太标准了,简直无可挑剔,于是便丧失了李卓吾所珍视的那颗“童心”。她懂得明哲保身,趋利避害,往往也显得虚伪做作了。薛宝钗最“无情”之处,是对自己“无情”,即对自我的感情漠不关心,或竭力压抑控制。为了顺应环境的要求,为了合乎礼法的规范,她已经把自己磨炼为清心寡欲的淑女,素有成人之美的心,决无夺人之爱的意。至于嫁给贾宝玉为妻,只是被动地接受家长的安排而已。如此典型的淑女,必定是那个社会的宠儿,即便无心插柳,也可柳暗花明,春风得意。薛宝钗最后遭到丈夫贾宝玉的抛弃,事实上也成了宗法社会无辜的牺牲品,殊可悲叹。

《红楼梦》中的其他少妇少女,大都也有深刻寓意。在一个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女性被套上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重重枷锁,无权无势。尤其是年轻女性,完全没有人格的独立性,只能任由男人来安排自己的命运,乃是人数众多而势力最为薄弱的一个群体。无论是皇妃、贵妇还是小姐,无论是姨娘还是丫鬟,无论入世还是出家,无论天赋、性情、容貌、才华、志趣如何,她们统统被无情的厄运吞噬掉了。她们的悲剧,既是对苦难人生的由衷慨叹,是对极权专制的宗法制度的严正控诉,也是对充满人文关怀的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与大声呼唤。

就经济条件而言,康乾盛世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富足的时代。但生逢盛世的曹雪芹却没有体验到人间喜剧,而是“忧患潜从物外知”。这是因为,愈演愈烈的文字狱令儒林噤若寒蝉,生命力萎靡:科举制度让士人普遍沦为犬儒,思想顽固保守。由此造成整个社会创造力衰竭,危机四伏。《红楼梦》悲剧的根本原因也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贾府财力不支是进取心锐减的结果,并非悲剧的主要成因。大观园基本上没有物质匮乏之虞,但其精神内核遭到现实理念的粗暴否定,所以才成为悲剧的中心舞台。精神悲剧还必须在精神上寻找根除之道,以“情”为代表的大观园理想世界,便是曹雪芹精心营造的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尽可能充分地实现这种人文理想,乃是避免各种悲剧的根本出路。

(张俊沈治钧)

P26-27

书评(媒体评论)

《红楼梦》是一部文学作品,是一部讲人生、讲爱情、讲情感的书,我们的红学研究,只能以一种文学的眼光和文学研究的方法,去挖掘《红楼梦》深邃的思想艺术内涵,而不能用索隐的方法把《红楼梦》变成清宫秘史或是别的什么秘史。学术就是学术。不能娱乐化,更不能戏说!

——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拍摄顾问 张庆善

红楼选秀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可以选出最美、最好的演员。不仅如此。这个活动对《红楼梦》的普及大有裨益。中国红学会编写的这本书应运而生,适逢其时。

——著名作家 二月河

最有影响力的评委就是曹雪芹了!他是权威,也是最大的标准。演员和书中人物形似是大前提,其次就要求神似了。所以演员们一定要熟悉《红楼梦》一书。

——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 张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