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万有引力/梁衡VS科学通俗演义系列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物理
作者 梁衡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你知道波义耳定律化学科学是如何确立的吗?你知道万有引力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吗?你知道天王星是如何被发现的吗?你知道电的本质是如何被发现的吗?……本书以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旁征博引的叙述,章回小说的体裁,为读者解开了这些关于科学探索的问题,为枯燥的数理化知识包上了“一层薄薄的糖衣”,让青少年读者能够更好地学习数理化知识。

内容推荐

这是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科普励志丛书,先后再版15次,曾经影响了近千万青少年。全书以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旁征博引的叙述,章回小说的体裁,为读者提供了一部难得的科普读物,为枯燥的数理化知识包上了“一层薄薄的糖衣”。

本册是其中的万有引力分册。

目录

第一回 无形学院研究无形物

  科坛新人脚下有新路

   ——波义耳定律化学科学的确立

第二回 苹果月亮天上地下一个样

  痴女傻男你东我西难成双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第三回 胡克妒贤皇家学会大失策

   哈雷识货又当伯乐又赚钱

  ——万有引力的公布

第四回 门缝里牛顿玩弄三棱镜

  小旅店歌德细看少女郎

  ——颜色本质的第一次突破

第五回 崇上帝巨人甘心当仆人

  人歧途半生聪明半生愚

  ——神是第一推动的妄说

第六回 濡沫相依兄妹深情凝遥夜

  度曲为业歌舞妙手撷新星

  ——天王星的发现

第七回 穷夫妻吵架一脚踢出新纺车

  智瓦特发愤廿年造成蒸汽机

  ——引起世界工业革命的两项大发明

第八回 旧学说百年统治终破产

  新原理一时沉埋永放光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第九回 绝聪明挥毫落纸成魔方

  最勇敢举手向天攫雷电

  ——电的本质的发现

第十回 一条蛙腿抽动引起风波

  两位能人斗法各显神通

  ——电压的发现

第十一回 浪子回头皇家学院得奇士

   功夫到处元素家族添新丁

   ——钾、钠等新元素的发现

第十二回 惜人才戴伯乐收高徒

   妒新秀法拉第遭白眼

   ——电磁感应的发现

第十三回 茶壶煮饺子笨女婿失去讲座

   实验加方程物理学登上高峰

   ——电磁理论的创立

试读章节

科学探索有时像大海的潮涌,一俟勃发,就能创造出奇迹。后人评价笛卡儿,说这位法国科学家的坐标系是从梦中得来的,时间是1620年11月10日,地点是法国乌尔姆镇。其实这笛卡儿才高智广,何止在数学领域,他对于物理、天文、生理、医学、化学也都无所不通。他认为“世界是一本大书”,为读这本大书他终生不肯闲下来而游历各国,与当时欧洲的一些名士学者切磋学术。这天他又游历到英国的斯泰尔桥。不过这次他倒不是来讨论什么学问,而是拜访他的老朋友莱尼拉芙夫人的。却说他叩门人内,落座接茶。莱尼拉芙夫人见是老友光临,早跑前跑后,又是取水果茶点,又是吩咐仆人备饭。笛卡儿仰坐在椅子里仔细打量起朋友的住所来。这是一座漂亮的私人庄园。窗外红楼绿树,白木栅栏,室内墙上留着精细的浮雕;有鼓着双翅的小天使,有娴静美丽的淑女。这时外面咩咩地一阵羊叫,几声鞭响,他探头一望,只见如血的夕阳从群羊的背上抹过,一团白云红雾飘过绿草清水,好一幅牧归图。他这个四海为家终生飘零的人不由得顿生归根之念,他下意识地摸摸自己斑白的鬓角,真是学海无边,何日是岸啊。自己要能有这样一座庄园,让他这只孤舟也能傍岸暂歇一时多好。这时莱尼拉芙夫人也已忙完,笑盈盈地坐在他对面,说:“怎么,看上我这个世外庄园了?”

“是啊,这里太清静了。”

笛卡儿话音未落,忽听楼上脚步杂沓,人声鼎沸,像是开会,又像是吵架。他刚才隐隐升起的闲适之感顿消云外,忙问:“上面在干什么?”

莱尼拉芙夫人无可奈何地一笑,说道:“世外庄园也不清静啊,一群毛头小子,整日议论什么世界,什么物质,一个个都想当你这么大的科学家呢。”

不想这么一说,笛卡儿倒忽然来了精神,旅途的疲劳一扫而光,说:“快领我上去看看。”莱尼拉芙夫人笑道:“你呀,天生是个跳不出苦海的人。”

他们上到二楼,一推门,只见七八个年轻人,有的坐在桌子上,有的卧在沙发里,还有的依在窗前,正指手画脚,脖粗脸涨地辩论。桌上书本倒扣,纸张乱叠。他们见有陌生人进来才赶快打住话头。莱尼拉芙夫人指着当中站着的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说:“你还没见过,这就是我的小弟弟波义耳(1627—1691),这些都是他们组织里的人。”又回过头说:“你们也认识一下,这就是我的老朋友,你们常议论的大人物笛卡儿。”小伙子们不禁大吃一惊,喜得如遇着上帝下凡一般,一起围了上来。笛卡儿说:“你们在议论什么?”

“还不是亚里士多德老头儿早就讲的那个老问题,世界到底是什么。是水,是火?还是土,是气?”他们乱哄哄地一齐回答。又有人补充道:“最近还流行什么‘三原质’说,说是一切物质遇火都要分解成三种元素:硫磺、水银、盐。说木头点着火后,火苗是硫磺,冒的烟是水银气,留下的灰是盐。”

“这都是些胡说。”一扯到这个话题,波义耳又恢复了刚才咄咄逼人的架势,忘记了面前新来的这位贵客,“物质遇火不一定都是分解,有时反倒是合成。如灰和沙子经火一烧倒成了玻璃。再说,就是那‘三原质’也不是不可再分的东西。如他们说的盐里就有碱和酸。从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总是在这些无形的东西上辩论来辩论去,其实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要实验,要一样一样地去试,这些无形的东西就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了。它们至少有三样特点:形状、大小和运动。”

笛卡儿在一旁听着,觉得这些年轻人确实有胆有识,一切经过实验,这不是培根提倡的方法吗?他们敢于反对旧的经院式研究去闯自己的新路,便又问:“刚才听说你们还有个组织,叫什么名字?”

“无形学院。”

“什么意思?”  “我们自愿结合到一起讨论问题,无拘无束,无形无体,不就是无形学院吗?”

笛卡儿闻听哈哈大笑:“好,好,有意思,你们比牛津的那些学院并不差分毫啊,真是后生可畏。”

再说这波义耳也真是说到做到。他父亲是一位保皇分子,前不久在与克伦威尔革命军作战中刚刚阵亡,留下了这笔家产。他就用这些钱在领地里修起冶炼大铁炉,买来瓶瓶罐罐,雇了工人、秘书。波义耳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哲学、神学无所不爱,无所不去研究。这些实验大都是由他精心设计,由别人去做,他分析记录,研究规律,然后口授论文。这天他正在实验室里巡视,助手威廉报告刚从国外买来两瓶盐酸。波义耳说:“拿来让我看看。”这时老花匠刚采了一大篮子紫罗兰,扎成一束束正向各房间里分插。波义耳闻着沁人心脾能芳香,看着那紫里透蓝的花瓣,不觉随手从篮子里抽了一束,拿在手里一边玩,一边看威廉往一个烧瓶里倒盐酸。那淡黄色的液体一流出瓶口,便冒着滚滚的浓烟,缓缓地在瓶子周围滚动。波义耳和助手都感到一阵刺鼻地难受,他忙用花束下意识地扑打了几下,又把花举到鼻下。等看过新买的盐酸,他举着花束又欢快地回到书房,这时花上还在冒着轻烟。多娇好的花朵,不幸竟也沾上了盐酸的飞沫。他赶忙将花浸到一个有水的玻璃盆里,然后在地上一趟一趟地踱着步子,开始给秘书口授文章。不知这样走了几趟,他偶一抬头,突然发现玻璃盆里的花变成红色的了,他以为是玻璃与阳光的作用,忙上去一把抽出来。刚才这花明明还是蓝盈盈的一瓣一瓣,怎么转眼就成了红艳艳的一朵一朵?秘书听他不说话,一抬头见波义耳正在那里对着一束水淋淋的鲜花发愣,他正要问话,波义耳却大喊道:“快到花园里去再采一大把紫罗兰,还有药草、苔藓、五倍子,各种花草树皮都采一点儿来。”

原来聪明的波义耳立即悟到是盐酸使紫罗兰变成红色。那么对其他花草会怎样呢?他将各种花草制成浸液,然后用酸碱一一去试,果然有的遇碱变色,有的遇酸变色,而更有趣的是用石蕊苔藓制成的一种紫色浸液却是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一身而兼二性,实在妙极了。他用这浸液将纸泡湿,然后再烘干,以后遇到新的液体不知是酸是碱,只要剪上一条这种试纸,投入液中,或红或蓝,酸碱立判分晓。

正是:

有色有味紫罗兰,任人品嗅任人看。

P2-5

序言

以前有句名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也是许多崇尚科技、望子成龙的家长对子女的劝导。然而,对很多学生而言,学习数理化却是很枯燥乏味的事情,往往提不起兴趣。兴趣不仅对于学习重要,对于工作亦很重要。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成功者无不对探索科学奥秘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深厚的兴趣。仅仅把科学研究充当谋生的手段,就不会有献身精神,也难以有所成就。

梁衡同志的这本《数理化通俗演义》,以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旁征博引的叙述,章回小说的体裁,为读者提供了一部难得的科普读物,为枯燥的数理化知识包上了“一层薄薄的糖衣”。这本书的成功,不需要我在此赘言,从1984年初版至今,已六次再版,多次获奖,就是最好的例证。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也写过十几本书,包括几本科普读物。我深知写科普书籍之辛苦,之艰难,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绝不逊于写一本专业著作。科学家写科普书,常常习惯于逻辑思维,而不善于从形象思维入手,专业名词顺手而出。同时往往囿于学术概念的严谨描述,不取或不善于使用精妙的比喻和文学的语言,因而可读性较差。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在写作其名著《时间简史》之初,也遇到同样问题。他的书商就对他说:“在你的书中多一条数学公式,就会失去一部分读者。”由此可见,撰写一本好的科普读物,并不是人人都可为之事。

梁衡同志曾长期从事科教新闻采访,接触很多科学家,了解科学发展史。他对科学文化有很独到的见解。这从本书附录的创作体会中可见一斑。对没有从事过具体科技工作经历的人来说,写成一本科普书并非易事,由此书的几次再版可见他的努力、他的付出和他的收获。

我相信这本书会唤起年轻读者对数理化的兴趣,也许有人会因此改变人生的方向,扬起科学的风帆。更重要的是,无论读者年龄的长幼,职业的差异,都可以从科学的发展史,从科学家的成长史中,汲取科学的营养,感悟和领会科学精神。科学家对破解科学难题苦苦求索的恒心与毅力,为昭示科学真理勇于献身的无私与无畏;逆向思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提携后进、甘为人梯的大家风范,将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在提倡学习科技知识。树立科学态度,弘扬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今天,尤其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有幸与梁衡同志在中央党校同窗三月,遵嘱写下以上文字,是为此书六版序。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白春礼

                  中国科协副主席

                   2002年5月于中央党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1: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