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志愿军十虎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宋国涛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什么叫战火烧到了家门口?什么叫唇亡齿寒?为什么要抗美援朝?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过朝鲜战争的人们来说,通过阅读本书中10位优秀战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动人事迹和精彩人生片断,也许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内容推荐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了许多指挥若定、英勇善战的指挥员。他们的大智大勇令敌人丧胆,他们的谋略智慧为后人称道,他们的作战理论与实战经验已成为我军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财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将如云。形成了一个优秀的群体,像彭德怀、杨得志、杨勇、邓华等著名高级将领,他们的事迹已广为传颂。本书收录了这个优秀群体中的10位战将。向读者介绍他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动人事迹和精彩人生片断。

目录

百战将星: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上将

威猛雄鹰:空军司令员聂凤智中将

雄才大略:20军军长张翼翔中将

勇猛战神:27军军长彭德清少将

神威勇士:39军军长吴信泉中将

虎胆英豪:40军军长温玉成中将

传奇战将:42军军长吴瑞林中将

出奇制胜:60军军长张祖谅中将

大智大勇:63军军长傅崇碧少将

沉稳果敢:66军军长萧新槐中将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1955年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授予他上将军衔,1988年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再次授予他上将军衔。一个军人曾经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将行列里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不多见。

1.在那场为捍卫人类和平事业而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人物中,从组建班子到板门店签字,洪学智经历了自始至终的全过程。他协助彭总指挥作战,为保卫彭总的安全殚精竭虑。

几十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使洪学智的军事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成为我军一名耀眼的将星。当时毛泽东发给志愿军的电报开头多是“彭邓洪韩解杜”,洪学智作为其中的“洪”,是彭德怀的左膀右臂,起到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1950年10月22日,洪学智和他的战友们趁着夜色来到了朝鲜的国土上。进入朝鲜的第二天上午,志愿军司令部机关全体人员赶到了志愿军总部驻地——大榆洞。下午,13兵团指挥机关也按毛泽东的电令赶到大榆洞与彭德怀会合。

大榆洞位于朝鲜北部平安北道,是一处金矿,坐落在两座大山的一条深沟里,沟中有一条小路,两侧是一些简易工棚。残秋季节,沟两侧的杂木林树叶脱尽,阵阵寒风在山岗上游荡。在南山一道小沟里,有一个大矿洞,原是金矿开采地,由于矿洞里积水潮湿,不能利用,志愿军总部机关便在洞口附近搭了些木板房,开始了作战指挥工作。13兵团指挥机关开到大榆洞后,不久即与志愿军司令部合并,成为志愿军司令部。

志愿军司令部成立后立即进行了任务分工。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为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分管干部和政工;洪学智为副司令员,分管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韩先楚为副司令员,解沛然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入朝之后的第一仗,这天中午就餐时,由于温玉成指挥的40军与敌进行了意想不到的遭遇战,彭总一言不发,边吃边沉思。饭后,洪学智、杜平等几个人跟随彭总身后,走进了山腰上那间作为志愿军指挥机关的小木屋。

在一间大一些的木板房里,彭德怀召集邓华、洪学智等人开会,研究作战方案。大家围着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坐下。彭总没说话,径直走到挂满地图的墙壁前,用一只长柄放大镜在地图上来回移动着。一会儿,彭总转身对旁边的人说:“好事多磨,恐怕又要改变计划罗!”

大家都赞同地点点头。

这时,从远处传来了沉重的隆隆声,接着又响起了尖厉的防空号音。彭总的警卫员闯进来说:“首长,敌机来了,快走!”

“慌什么?你自己去!”彭总不高兴地吼了声。在场的人相互看了看,都为彭总的安全着急。

“你们怎么不走?都去防空洞!”彭总向大家挥了一下手臂。

“彭总,你不走,我们就都陪着你。”洪学智笑着说。

“你们这些人哪,够呛!”彭总无可奈何地笑笑,随大家朝防空洞走去。

所谓的防空洞,就是一个矿洞,阴暗潮湿,空气浑浊。彭总嫌闷得慌,总是站在洞口望天。

这时,一架轰炸机从矿口上方呼的一声飞了过去,根本没把彭总的那间木板房子办公室放在眼里。彭总风趣地说:“它没有下蛋嘛!草木皆兵。”一下子把洪学智等人都逗笑了。

在第二次战役即将发起的时候,彭总办公室和志愿军总部机关呈现出一派紧张繁忙的景象。战争环境下,条件十分艰苦。彭总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经常熬通宵。有时闭上眼睛打个盹就算是休息过了。同志们既钦佩他的精神,又担心他的身体,但大家都了解彭总的脾气,除了洪学智以外,志愿军总部的工作人员没有人敢过多地劝彭总离开工作岗位去休息一会儿。

在国内战争时期,不要说在总部机关,即使是在军师机关。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在朝鲜战争中,特别是在战争初期,不要说在军师机关,就是在彭总身边和总部机关工作的同志,也一样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在志愿军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前方和后方,安全和危险,是没有什么绝对分界线的。

P003-004

序言

发生在5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一段由血与火凝铸而成的历史。志愿军勇士抱着炸药包跃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情景,已定格在历史的拷贝中。阵地上志愿军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敌人凶猛,我们要更凶猛!坚决不让敌人前进半步!”至今仍令人热血澎湃,心潮激荡。

什么叫战火烧到了家门口?什么叫唇亡齿寒?为什么要抗美援朝?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过朝鲜战争的人们来说,通过阅读本书,也许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多少年过去了,当年战败的许多美国军人,以及倾其毕生精力研究这场战争的美国军事家,至今对朝鲜战争的结局仍感到困惑。为什么在朝鲜战场上能够涌现出那样的志愿军将领?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志愿军战士?为什么他们能在阵地上战至最后一人而无所畏惧?西方国家的所谓军事专家甚至胡说什么“这很可能是他们服用一种特殊药物的作用”。其实,这种“特殊药物”,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几十年革命战争中锻造出的优良传统和顽强作风,是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是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毅力。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了许多指挥若定、英勇善战的指挥员。他们的大智大勇令敌人丧胆,他们的谋略智慧为后人称道,他们的作战理论与实战经验已成为我军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财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将如云。形成了一个优秀的群体,像彭德怀、杨得志、杨勇、邓华等著名高级将领,他们的事迹已广为传颂。因篇幅所限,本书只收录了这个优秀群体中的10位战将。期待着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向读者介绍其他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和精彩人生片断。

本书中的洪学智将军是志愿军副司令员,聂凤智将军是空军司令员,其余八位将军都是志愿军军长。他们在书中的先后顺序基本是以志愿军各军的编制序列排列。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军史战史资料、将帅回忆录、报告文学、研究论文、英雄故事文集以及公开出版的各类图书,有些已在书后的主要参考书目中列出,有些也可能有所遗漏。在此,谨致诚挚的谢意。

因水平有限,加之手头资料不够丰富,书中错漏及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6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4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