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洛克、古罗马建筑到富有神秘与想象的古埃及建筑;从京师九门、应县木塔的问世到天人合一的皇城;从印刷术的起源到古籍装帧的完善,不论是建筑中的科学还是印刷技术中的科学,科学的力量无处不在,科学改善着人们的生活,科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天工开物(3)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作者 | 刘胜华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巴洛克、古罗马建筑到富有神秘与想象的古埃及建筑;从京师九门、应县木塔的问世到天人合一的皇城;从印刷术的起源到古籍装帧的完善,不论是建筑中的科学还是印刷技术中的科学,科学的力量无处不在,科学改善着人们的生活,科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内容推荐 CCTV的《天工开物》是一档知名的科普节目,它借用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之名。主要就是讲古代发明,讲在现代文明视野下关注古代器物,讲如何认识古人的聪明才智,以给今人启发。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有了一期期精彩的节目,使观众了解到:“越剑三绝”绝在哪里?“悬空寺”何以悬空? “鱼洗”为什么会跃出水花?……本书正是该节目的配套丛书,本书是其中的第三册。 目录 1.灵渠 2.文艺复兴建筑 3.哥特式建筑 4.巴洛克建筑 5.禁锢的想象——拜占庭建筑 6.秩序的意义——古罗马建筑 7.出生与建构——小亚细亚和希腊 8.神秘与想象——古埃及 9.天人合一话皇城 10.永定河与北京城 11.运河与北京城 12.面南而居北京城 13.昆明湖——北京最早的水库 14.河湖见证的北京城 15.京师九门 16.烽火台与驿站 17.应县木塔 18.歙砚 19.印刷术起源 20.雕刻出来的印刷 21.泥活字的诞生 22.活字印刷技术的演化 23.套印出来的色彩 24.复制中国画 25.宣纸 26.古籍装帧 27.从井水到自来水 28.天坛回音的奥秘 我真喜欢《天工开物》 王知 回想《天工开物》 王雪纯 一份值得珍藏的记忆(代跋) 戴吾三 试读章节 从秦朝所在的关中平原到岭南地区要横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水系。这是灵渠选址的基本要求。 专家:“南岭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向北流的大多进入长江水系,向南流的大多进入珠江水系。连接这两个水系,史禄选择了湘江和漓江,今天看来这是最短的连接方法。史禄从湖南湘水一直上去,来到兴安县内。那儿湘水和漓水就相差几十里,不是很远,山势也不是很陡,所以他选择在那里开灵渠。” 建成后的灵渠工程由湘江上的渠首工程、引向漓水的南渠和重新连接湘江的北渠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虽经多次维修改造,这三部分在整体上并没有大的变化。 在灵渠的起始部位,一座人字型的拦河大坝映入眼帘。斜向南渠的一侧叫小天平,斜向北渠的一侧叫大天平。有意思的是,这座坝是溢流坝,即一部分来水可以从坝顶越坝而过,选择恰当的坝顶高度就可以控制水位,平衡水量,取名天平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特征。人字型的天平坝,古时称铧堤,因为它的外形像犁铧而得名。在大小天平的连接处有一道分水石堤叫作铧嘴,它是天平坝重要的辅助建筑。那么,铧嘴有什么作用呢?史禄为什么舍弃普通的一字型拦水坝而修筑不对称的人字型溢流坝呢? 专家:“人字型大坝把扑面而来的江水正压力变成侧压力,增强了它自身的强度。人字型长短边之比是3:7,江水也按这个比例被分开,水满时恰好使得南北渠两边水量一致,都是1.5米深。适量分水,使多余的水越坝流回湘江故道,这就是溢流坝的作用。同时,在洪水来临的时候,它也可以保护坝身不被冲垮。铧嘴则是最好的分水工具。上游来水经此能通顺平稳地流入南北渠,从而保证建筑和行船的安全。” 如此特殊的大坝,秦朝的能工巧匠们又是怎样将它修筑成功的呢?地质勘测的结果表明,水下有疏松的鹅卵石,大水不断地冲击会掏空大坝下面的卵石层,大坝会在瞬间崩溃。今天的办法是清除这层卵石层,对下面更为坚硬的岩石层进行施工。在这一层打入钢筋,浇筑混凝土坝身,建造高达十几米的大坝。然而,秦朝人是无法这样筑坝的。那么,怎么修呢?1975年重修大小天平坝的时候,从水下打捞出许多木头,谜底一步步被揭开。 P2-3 序言 天工开物:有待开掘的富矿 刘胜华 给《天工开物》系列节目出书,一直是节目组计划之内的工作,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书稿完成的同时,这套节目却被从十套节目中撤出,不能不让人感到沮丧和伤心,也许拿到这套书时,也只剩“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遗憾了。 当初创办《天工开物》这套节目的灵感,来源于一个关于中国古人利用声音的波长确定尺度的小故事,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在感叹古人聪明智慧的同时,也深感我们对自己祖先了解的肤浅和狭隘。过去,我们大都只停留在“四大发明”的层次上,其实,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远不止于此,于是我们萌发了制作一档表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节目的想法,我们为这套节目找了个现成名字——《天工开物》,希望借古人的影响力创造新的辉煌。 3年多的努力,我们制作完成了400多期节目,这些节目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如最初采用纪录片形式制作的《算筹》、《悬空寺》、《小罅光景》等,随着播出时间的固定和收视的需要,我们在形式上有了新的调整:采用主持人串联的方式活跃节目形态;在内容上进行主题分类:比如以介绍成语中的古代科技为内容的“成语科考”系列,以及“古代器物”系列,等等。 “成语科考”对成语中涉及的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有趣地探讨和分析,从新的角度认识、理解成语,比如“丝丝入扣”形象地道出了纺织机上经线的挂织方法;“来龙去脉”中有着古人对居住环境的科学认识;“作茧自缚”准确地道出了蚕吐丝结茧的过程;“百炼成钢”实际上是源自我国古代的一种炼钢技术,而“如胶似膝”这个成语则反映了古人对“漆”的特性有了深入地了解。 2005年,在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推出了“用现代文明视野,关注古代器物”的系列节目,从科技角度探讨古代器物的出现、使用情况、制作工艺、成分分析等等,从中折射出古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这套节目策划精细,深入浅出,受到观众欢迎。可惜的是,由于频道改版,这套节目刚进入开篇就草草收场。 《天工开物》可以挖掘的东西十分广泛和深厚,从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丰富内涵,从物质文明积淀的角度看,《天工开物》是一个绝对的富矿。就以古代器物来说,它贯穿了整个历史长河,仅从器物的材料看就有陶器、青铜器、铁器、瓷器、漆器、木器等很多方面,细加分析都有令人赞叹的精妙。实际上,《天工开物》早已不局限于中国古代发明,而是拓展到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并且正在尝试把视野放到人类大文明的背景下,进行中西发明的比较,进而提升到理性层面。这也正是《开工天物》的优势所在。 《天工开物》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播着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节目以一批高水准的专家学者为后盾,以文物、古籍、留存的技艺为资源,内涵丰富,表现生动,是一档没有播出时限的长线节目。对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培养文化品位都有积极意义,《天工开物》应该是有永久生命力的。 《天工开物》——一座有待开掘的富矿。 2006年4月 后记 一份值得珍藏的记忆 戴吾三 “你知道《天工开物》吗?”我清楚地记得2002年春陪着CCTV10的编导在清华校园和街头采访的情景,采访是随机的,旨在了解时下的大学生、社会青年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名著,对书中所反映的创造发明了解的程度。 采访表明,大学生的回答明显好于社会青年,这反映出通过课堂和书本可以较多了解到古代科技,而当时来自电视传播的相关内容却很少。或许正是这一调查(还有前期的论证),坚定了lO套开播一个以《天工开物》为名,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科技的节目。古代留下那么多的科学遗产,大可以用作电视节目资源,做好了相信会有收视率的。后来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 CCTV的《天工开物》,借用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之名。宋应星所采用的这四个字分别来自《书经》的“天工”和《诗经》的“开物”,这就是中国文化,凡事讲究渊源。看出CCTV起这个名字费了些心思。当然,要说清“天工开物”的原意挺拗口,需要这样表述:“利用大自然的创造,开发人类所需的器物。”大多数观众对复杂的解释不感兴趣,《天工开物》制片人和编导深知这一点,他们充分利用实景实物拍摄了丰富的画面,用大量感性的材料来吸引观众,再加上专家的评说,由此增加了节目的文化内涵。 《天工开物》节目主要就是讲古代发明,讲在现代文明视野下关注古代器物,讲如何认识古人的聪明才智,以给今人启发。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有了一期期精彩的节目,使观众了解到:“越剑三绝”绝在哪里?“悬空寺”何以悬空? “鱼洗”为什么会跃出水花?…… 作为一名中国科技史研究者,我有幸参与了《天工开物》多期节目的策划和制作,深感电视是一个涉及多种元素的综合创造。原来利用文字能讲清楚的,搬到画面上却不见得行,比如在《成语科考》中,我讲“一帆风顺”与古代的帆,原来是在书本上画图,那是静止的,要读者看着书本琢磨比画(得花时间)。而搬到电视上,只靠嘴巴说不清楚,这就迫使我做了一只小船,借助船帆的不同迎风面配合小船的运动讲解,实际效果不错。通过制作电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懂得要与编导、主持人配合,有效地运用道具,语言要清晰简洁等。 在图像时代,电视传播的效果常常超于文字的传播。我写过《成语中的古代科技》和《汉字中的古代科技》,书卖得不错,但却少有读者来信。而改编后搬上屏幕却出乎意料受到“青睐”,我接到许多观众来信和电话,有提出问题希望解答的,有提供资料补充的,有热情鼓励的,这说明电视是一种颇有“人缘”的媒介,在传播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上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天工开物》曾取得很好的收视率,这足以反映节目的制作水准,也表明今人喜爱古代科技透射的智慧。虽然播了。但它作为一份记忆,珍藏在我的心中,也留在许多观众的心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