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审美心理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作者 周冠生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审美心理学并不满足于描述审美心理现象,而要在了解审美心理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审美活动的成效,因为“心理学就是人类为了改造客观世界并改造自己而了解自己的一门必要的科学”。

本住作者抓住神思——形象思维的这一基线,并把它跟直觉、灵感、顿悟及自我实现需要联系起来,从审美活动与审美素质的辩证关系生发开去,才编成了此书。爱美是人的本性,就让我们将无穷无尽的审美潜能与高贵的审美理想结合在一起,使美的体魄、美的精神、美的思维与素质普降人间!

内容推荐

早在1927年,著名理论心理学家潘寂就把审美的心理研究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他看来,科学分成三大部类: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和心理科学。他说:“宇宙中的自然现象有三大类。第一是物理的现象,归物理科学所研究。第二是生物的现象,归生物科学所研究。第三是心理的现象,归心理的科学所研究。……审美的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的现象,而人类何以有美不美的判别,心理学也应该能告诉我们。”

为了探索其中的奥秘,笔者跟上海文艺心理研究会的朋友共同致力于审美心理学的研究,经多年思索终成此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审美心理学的对象、方法与任务

一、审美心理学的对象与规律

 (一)审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审美心理活动的规律

二、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审美心理学的科学方法论

 (二)研究审美心理学的科学原理

 (三)研究审美心理的科学方法

三、审美心理学的任务

第二章 梦幻美

一、梦的诗情与慧见

 (一)梦的系统性

 (二)梦的自然性

 (三)梦的规律性

二、梦是无意识的超前反映

 (一)超前反映是人脑固有的机能

 (二)脑的超前反映与梦的预见

三、西方梦学的局限性及其根源

 (一)“伊谛普斯”只不过是神话

 (二)作为“上帝之光”的原型也是神话

四、象征在梦、艺术及生活中的意义

 (一)象征的定义与象征的理论

 (二)象征的系统与层次

 (三)象征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章 创造美

一、艺术美与科学美在创造上的同异

 (一)天才创造的四种类型

 (二)科学创造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十大差别

二、直觉思维美

 (一)直觉思维的定义

 (二)科学直觉

 (三)艺术直觉

 (四)直觉的特征

三、灵感美

 (一)灵感的定义

 (二)灵感的理论

 (三)灵感新说——灵感精气说

四、顿悟美

 (一)动作顿悟

 (二)玄空顿悟(宗教顿悟)

 (三)科学顿悟

 (四)艺术顿悟

第四章 发现美

一、发现美的历程

 (一)创美(创造作品)与赏美(鉴赏作品)的倒逆性

 (二)审美心理的环形历程

 (三)审美的三阶段说

 (四)审美的四阶段说

二、认识流与“意识流”

 (一)“意识流”文艺作品的崛起

 (二)“意识流”概念的內涵

 (三)“意识流”概念的评价

三、审美需要、审美注意和审美感觉

 (一)审美需要是审美情感的源泉

 (二)审美注意对审美活动的调节

 (三)审美感觉的情调性

四、审美知觉与审美错觉

 (一)审美知觉的概念

 (二)审美知觉与“格式塔”心理学

 (三)审美知觉的一般特性

 (四)完好审美知觉的独特品质

 (五)格式塔心理学家在研究审美知觉中的严重失误

 (六)审美错觉

第五章 神思美

一、神思是一颗东方明珠

 (一)多灾多难的命运

 (二)神思与直觉思维

 (三)神思与逻辑思维

二、神思的价值

 (一)神思的促智增能的功能

 (二)神思的审美创美的功能

三、神思的科学发现与发明的功能

 (一)神思与中国古代科技美

 (二)神思与现代文明

第六章 需要美

一、审美与需要

 (一)个性与美欲

 (二)生命与美欲

 (三)生存与美欲

 (四)审荚需要的系统

二、艺术创造需要

 (一)艺术创造需要的性升华说

 (二)艺术创造需要的过度补偿说

 (三)艺术创造的自我实现说

 (四)审荚创造的自我社会价值实现需要说

三、艺术鉴赏需要

 (一)自我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自谐需要

 (三)自观需要

 (四)自美需要

第七章 素质美

一、审美素质的系统

 (一)“考”素质的质疑

 (二)素质的两大亚系统

二、审美的天资与气质

 (一)审美天资

 (二)审美气质

三、审美能力及天才

 (一)审美才能

 (二)审美天才

四、审美兴趣与理想

 (一)审美兴趣

 (二)审美理想

第八章 教育美

一、自然美育

 (一)自然美育的重要性与系统性

 (二)培养自然美感的“五通”与“八式”

二、素质美育

 (一)素质美育与自然美育的关系

 (二)理想美的形成

 (三)有效培养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三、重返席勒之路

 (一)席勒的历史功勋

 (二)探人类心理和谐之路

后记

试读章节

(二)脑的超前反映与梦的预见

人类大脑以两种层次来实现超前反映,一种是通过意识活动来进行。它是借助于语词和逻辑思维来完成,表现为人的行动目标的设想、计划与行动纲领;另一种是通过无意识层次来完成的,它主要通过梦来实现。因此,梦是以表象实现的超前反映。

概言之,人的梦象以象征的方式来构建出入的行动纲领,它是人的理想的形象图示,从而展现出梦的预见性或预示性。

《左传》是先秦时期第一部历史巨著,它叙梦多有灵验。“它是先秦典籍中梦幻话语最多的一部,就笔者所知,十三经的33个梦就有27个出自《左传》。而且其中的26个是前有所梦,后有其验。”

据南生桥先生的研究,预示梦有三大类型。第一类是报病梦。例如,在襄公十八年秋。荀偃梦与晋厉公争吵而不胜,厉公用戈把他的头击落胸前,他忙跪下把头安上,用手捧着逃走。第二年年初,“荀偃瘅疽。生疡于头”。

第二类是焦虑梦。《左传》对此类梦记得最多,最典型的当数晋文公之梦。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前夕,晋文公梦见与楚成王搏斗,楚王伏于他身而咀嚼其脑。狐偃针对他的疑惧心理,做出与梦象完全相反的解释。又如,昭公二十五年,宋元公将去晋国,“梦太子栾即位于庙,已与平公服而相之”。宋元公信梦,次日他就召集臣下安排起后事。不久,他果然死于去晋国的途中。

第三类是愿望梦。例如,昭公十一年,泉丘女子“梦以帷幕孟氏之庙,遂奔僖子”。一个平民女子,由于想过贵族生活的愿望,导致她美梦成真。

其实,这三类梦中,以焦虑梦的心理防御机制而产生的预示梦最有价值。

荣格肯定预示梦的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荣格通过他的德国病人们所做的梦的深层分析,曾预言‘金发野兽’(blond beast)随时有可能冲出其地下囚牢,给整个世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希特勒崛起之前若干年,荣格就已经作出了这一预言。”弗洛姆也说过:“许多做梦者预见未来事情之发生的梦,往往属于我们刚刚界定的合理预言的范畴。最古老的预言梦之一是约瑟的梦。”

牟钟鉴等指出:“中国古人似乎早就意识到梦是以形象实现的超前反映,注意梦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启示。”

         P53-P54

序言

  回顾文明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人类对审美活动有一个“之”字形的认识过程,即从高度重视至轻视再到十分重视的历程。

在图腾社会中,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审美活动密切关联,甚至是“合二而一”的。例如,歌舞是激励美感的最有效的手段。图腾民族,从出生到死亡的仪式,无不以歌舞为重要项目。图腾集团的成员,达到一定的年龄,举行入社式后,“令新成员学习图腾的叫声,模仿图腾的动作……跳舞一项所表现者尤甚”。

我国春秋时代学术的繁荣,莫不与审美文化的发达有关。例如孔子提倡乐教,在其私学中,弦歌之声不绝。作为儒家教育计划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乐不仅地位高,里范围宽广。乐不仅包括音乐、舞蹈、美术,而且绘画、雕镂、建筑等亦包容其中。古代知识分子爱美——爱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是最基本的修养。

自从宋代兴理学以后,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下,人们的爱美之心受到极大的禁锢。在资本主义功利主义教育下,强调数理化,轻视审美教育,学生成了缺乏美感的“机器人”或专装知识的“瓶罐”。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每况愈下。

到了21世纪,人类“再度文艺复兴”出现了一线曙光,涌现了“美”“真”汇合的巨流,著名物理学大师李政道、杨振宁教授相继从自然科学立场探究美的真谛。

李政道教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宣传美(艺术)真(科学)的统一性。当他举行科学学术报告会之际,专请著名画家泼墨抒怀,把科学话题与绘画佳作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

杨振宁教授自幼学习唐诗、音乐,在物理学探究中发散出形象思维的火花。他说:“七十多年来,在人生旅程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和‘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真堪论死生’和‘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

苏步青教授,既是著名数学家,又是出版过多部诗作的诗人。他对审美价值的认识颇为精辟。他说:“我是研究数学的……整天和数学公式打交道,大脑容易疲劳,生活也比较枯燥,倘若通过文史学习,包括诗词的阅读,来调节一下,这对于本行的钻研不无好处。记得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围棋名手同对方下棋,酣战中,对该走哪一子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往窗外看了一看,天边正好飞来了一行大雁,他恍然大悟,下了极其精彩的一子。……理工科的大学生搞点形象思维,……是很有好处的。”

爱美是人的本性,社会愈向前发展,人类更要关注自身个性的健康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艺术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活动不可能超脱审美,因为艺术文化具有五大功能:

第一,渗透功能。艺术文化渗入到人类的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的满足之中,她深化着生活,美化了环境,也改变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因此,人类要能够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有效地生存,则不能不掌握艺术文化。如果一个当代人缺乏起码的艺术素养,那他不能不是一个精神发育不全者,或者是一名文化畸残者。

第二,回归功能。当代社会高节奏地运动,使人类产生一种强烈地回归真实的自然本性的需要。无论是中小学的艺术教育还是司法界新崛起的“法制文艺”,莫不显示出艺术文化存有使人“返朴归真”的特殊功能。

第三,凝聚功能。艺术不仅阐释人类的经验,同时也积淀着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正是敦煌的壁画,屈原、李白、杜甫乃至闻一多的诗歌,关汉卿和汤显祖的戏剧,曹雪芹和鲁迅的小说,才把56个民族铸成中华一体。海外侨胞、中华赤子,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感受到“义勇军进行曲”与“黄河颂”的节奏,或聆听到“梁祝”优美的旋律,无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第四,认识功能。“情”能主慧。由于艺术作品兼具情绪性与形象性的双重特点,最易为人们所了解和接受。一部上乘的艺术佳作,总是劳动群众或青少年迈入文化殿堂的最佳“入门书”。恩格斯曾经说过,正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巨著,成了他了解法国19世纪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同样,不朽的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也成为人们懂得清代人的气质、情绪、智能及性格的“心理学教科书”。

第五,经济功能。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无论城市建筑还是居室装演,艺术业已成为身价亿万的产业。

早在1927年,著名理论心理学家潘寂就把审美的心理研究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他看来,科学分成三大部类: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和心理科学。他说:“宇宙中的自然现象有三大类。第一是物理的现象,归物理科学所研究。第二是生物的现象,归生物科学所研究。第三是心理的现象,归心理的科学所研究。……审美的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的现象,而人类何以有美不美的判别,心理学也应该能告诉我们。”

为了探索其中的奥秘,笔者跟上海文艺心理研究会的朋友共同致力于审美心理学的研究,经多年思索终成此书。

后记

人类的心理活动丰富多样。审美正是重要的心理现象之一。偌大的一门心理科学,拥有近百门学科分支,如果独缺一门重要的分支——审美心理学,就不能不使人深感遗憾了。

我愿为审美心理学的建设效力。首先,手头有关审美心理研究的资料奇缺,一些外文资料不得不着手翻译;其次,一些审美心理学家——高尔顿、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弗罗姆、马斯洛及潘菽等,他们的审美心理理论多有原创性与独创性,常常彼此针锋相对。因此,要进行高层次的理论概括存在一定的难度。然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终于迈开了艰难的脚步。继拙作《形象思维与创新素质》及《东方心理学》之后,抓住神思——形象思维的这一基线,并把它跟直觉、灵感、顿悟及自我实现需要联系起来,从审美活动与审美素质的辩证关系生发开去,于是就滔滔不绝了。

在写作过程中,获得中国潘菽心理研究会会长唐自述教授赐予的珍贵资料,得到上海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时蓉华教授的支持,杨治良教授的关爱及资料;亦获得上海文艺出版社郝铭鉴先生、陈鸣华先生及赵南荣先生诸多的赐教,使我获益匪浅,在此一并致谢!

审美活动既是开慧之源,亦是健心之本。让我们将无穷无尽的审美潜能与高贵的审美理想结合在一起,使美的体魄、美的精神、美的思维与素质普降人间!

     周冠生于上海师范大学芭笆楼迎梦斋

     2003年9月11日,中秋之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19: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