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是印度著名的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和哲学家,他完全接受性善说观点,视幼小男女天真无邪的心灵为可爱和可贵,希望人人都保有赤子之心。这部小说就是他这种思想的完全体现。小说描述了由沉船事故引发的几个青年男女曲折的爱情、婚姻故事,其悲欢离合的经过富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泰戈尔认为人性本善,主张人与人平等相处,他谴责种姓制度等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但反对暴力革命而长期致力于和平改革运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沉船/名著名译插图本 |
分类 |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
作者 | (印度)泰戈尔著//黄雨石译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的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和哲学家,他完全接受性善说观点,视幼小男女天真无邪的心灵为可爱和可贵,希望人人都保有赤子之心。这部小说就是他这种思想的完全体现。小说描述了由沉船事故引发的几个青年男女曲折的爱情、婚姻故事,其悲欢离合的经过富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泰戈尔认为人性本善,主张人与人平等相处,他谴责种姓制度等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但反对暴力革命而长期致力于和平改革运动。 内容推荐 这部创作于1902年。小说描述了由沉船事故引发的几个青年男女曲折的爱情、婚姻故事,其悲欢离合的经过富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泰戈尔认为人性本善,主张人与人平等相处,他谴责种姓制度等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但反对暴力革命而长期致力于和平改革运动。 故事中的偶然际遇,在泰戈尔的笔下显然都表示一切为神的安排,或上帝的意旨。他有意以此来宣扬他的宗教思想。但更重要的,我们必须看到,泰戈尔实际通过这个故事全面地表达了上面所说他本人的那种人生观和世界观。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试读章节 第 三 章 暮霭消散了,银色的月光好像一身白得耀眼的寡妇的丧服,覆盖着广阔的沙滩。河面没有一条船,甚至看不见一丝微波;河心河岸,到处是一片宁静,这宁静有如死亡带给受尽苦难的病患者的一种无休止的安宁。 罗梅西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沙洲的边缘上。最初,他竞没想起刚才发生的一切,但接着,那不幸遭遇的记忆像一个噩梦似的泛上了心头,他于是一跳身站了起来。他的第一个思想是要弄清楚他父亲和他的朋友们现在究竟怎样了。四面望去,看不到半个人影。他放开脚步沿水边走了一阵,也仍一无所见。这一片雪白的沙滩,像躺在大人手臂中的孩子,静躺在大帕德玛河——恒河的一条支流——的两个小支流之间。罗梅西走完小岛的这一边,正打算开始搜寻小岛的另一边的时候,却忽然隐约看到远处有一件红色的衣服。他加快脚步走近前去,竞看见一个年轻姑娘,穿着新娘子的红装,好像已经死去的样子,躺卧在浮沙上。 罗梅西曾学过一套办法,能使这个显然是溺死的人复活。他一下又一下坚持不懈地用力把女孩的双臂推向她的头部,然后又扳回来压到她身子的两侧,以使她恢复呼吸,这样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她终于缓过气来,微微睁开了眼睛。 但罗梅西这时却真是疲惫已极,好一会儿,他连问她几句话的气力都没有。同时,那女孩子也似乎还没有完全恢复知觉,她刚要睁开眼睛,又气力不支地合上了。不过,罗梅西仔细观察了一阵之后,知道她现在呼吸已没有困难。他于是静坐在苍茫的月色下,长时间呆呆地望着她。他们俩第一次真正见面竞想不到会在这样一个奇怪的地方,这一片位于水陆之间的荒无人烟的土地,恰像是介于生和死之间。 谁说撒西娜姿色平常呢?皎洁的月光遍洒在空旷的大地上,覆顶的苍穹是那样辽阔无边,但这大自然的一切壮丽的景色,在罗梅西看来,只不过是用来衬托这合着睡眼的娇小面孔的花饰。 其他的一切已全被遗忘了。“我很高兴,”罗梅西心里暗想,“在婚礼进行时的嘈杂喧闹声中我一直没有看她一眼。要不然,我决不可能有机会以我这时的心情来和她相见了。我现在救活了她的性命,这当然比按照婚礼仪式念诵几句别人编就的誓辞更为有效地使她属我所有了。念诵一段誓辞只不过为了让别人承认我和她的关系,而像现在这样得到她,却等于是从仁慈的上天得到了一件特殊的恩赐!” 慢慢那姑娘完全恢复知觉,坐了起来。她把胡乱裹在身上的衣服理了一理,把面纱拉起来蒙住了头。 “你知不知道船上别的那些人现在怎样了?”罗梅西问。 她摇了摇头,什么话也没说。 “好不好你一个人在这儿呆一会儿,我去找找他们?”罗梅西接着说。那姑娘仍没有回答,但她身体的瑟缩却比语言更清晰地表明了她心里的意思:“不要离开我!” 罗梅西完全理解她这种无言的恳求。他站起来向四面望去,在闪着微光的荒凉的沙滩上,哪里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叫着每一个朋友的名字,尽力提高嗓子喊叫,但始终也得不到任何回答。 叫喊无效,罗梅西只得又坐了下来。这时,那女孩子双手捧着脸,竭力想忍住哭泣,但她却无法抑止住胸脯的抽搐起伏。他本能地感到现在空洞的安慰之辞是没有用的了,于是便紧偎着她,温存地抚摸着她低垂的头颈。她再也不能噙住自己的眼泪了,心深处的悲哀立刻化作有声无言的低诉倾泻出来。罗梅西的眼中也流出了同情的热泪。 他们哭个痛快的时候,月亮已经落了下去。在黑暗中望去,那一片荒凉的土地有如险恶的梦境,没人阴暗中的白色沙滩更显得鬼影幢幢。河面的水波,映着微弱的星光闪闪发亮,看来直像一条巨蛇身上的黝黑光滑的鳞甲。 罗梅西紧握着小姑娘吓得发冷的娇小的双手,把她向自己的身边拉过来。她丝毫没有抗拒,她这时只盼望有人和她相守在一起,恐惧已使她失去其他一切本能了。在无边的黑暗中,罗梅西的跳动着一颗温暖的心的胸怀,便正是她所渴望的容身之所。现在已不是害羞的时候,她立即舒适地安然依偎在他的怀抱中了。 晨星消失了,在灰暗的河流上空,东方的天边始而露出一线白光,不久更变成一片红色。罗梅西倒在沙土上睡着了,他身旁的年轻的新娘子,也把头依在他的手臂上沉沉睡去。直到晨曦轻抚睡眼的时候,他们俩才从梦中惊醒过来。刚睁开眼,他们都止不住愕然四顾,但很快他们就记起了自己身在难中,记起了这里离开自己的家还非常遥远。 第 四 章 没有多久,点点渔船的白色轻帆在河面上出现了。罗梅西叫来一只渔船,在渔夫们的帮助下终于雇到一只可以送他们回家去的划子。在离去之前,他把情况告诉了警察局,请他们代为寻找他的不幸的同伴们的下落。 当这只小船到达村边码头的时候,罗梅西知道警察局已找到他父亲、岳母和另外几个本家的尸体;有几个船夫可能幸免于难,但其他的人却完全不知下落了。 罗梅西的祖母原是留在家里的。她大声号哭着来迎接她的孙儿和新妇,此外,所有那些同去参加婚礼的人的家里这时也全是一片哭声。没有人吹一声喇叭,也听不见一声惯常用来迎接新娘子的欢呼。没有人设宴邀请她;事实上,人们是连看也不愿看她一眼。 罗梅西早决定丧事了结后便同他的妻子离开家乡,但走之前,他却不能不把父亲的家事料理出一个头绪来。他本家的一些因这次灾难变成孤寡的太太们,都请求他让她们去进一次香,这件事也须他作一番安排。 他在料理这些悲惨事件的时候,偶有闲暇,也并非完全无心谈情说爱。新娘子并不像传闻所说,只是一个幼小的孩子——实在说,村子里的妇女们还直嘲笑她,说她已超过了习俗中的结婚年龄——但一接触到爱情问题,这位年轻的学士却苦于书本知识竟不能对他有任何帮助。冷静的理智坚决认为,他现在既不可能,也根本不应该留意于此,然而奇怪的是,尽管他的学识在这方面对他毫无帮助,他仍感到那小姑娘对他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他那学问渊博的头脑竟也无法抗拒。 在他的想象中,她已变成了他未来的贤内助。终日在他迷惘的眼睛前面展现的,是关于她的各种幻景——她作为他的年轻的新妇,作为他所十分敬爱的妻子以及作为他的孩子们的慈母时的情景。画家把他所想象的最完美的景色,诗人把他所想象的最完美的格调供奉在自己的心中,并对它们献出无限的热忱,现在罗梅西则把这个小姑娘在他的想象世界中供奉起来,认为她代表着他的真正的欢乐,她是给他家带来幸福和繁荣的神灵。 P8-11 序言 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和哲学家;而且在音乐和绘画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他于一八六一年生于孟加拉一婆罗门地主家庭,一八七七年到英国学习法律,但不久弃学归国,经营其父遗产,并开始从事文学和哲学创作活动。他一生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二十多部剧本,十二部中篇和长篇小说,一百余篇短篇小说及其它著作(包括哲学著作和各种论文集)达四十卷。哲学著作以《生之体现》最为重要,该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传统的印度哲学思想。诗集最著名的有《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等。泰戈尔曾于一九一三年,主要以其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戏剧较重要的有《邮局》、《红色夹竹桃》等。他的作品主要用孟加拉文写成,其中大部分由他本人译成英文。 泰戈尔在印度享有极高的声誉。 泰戈尔虽自幼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教育,但在宗教、哲学、社会思想等方面仍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他十分崇拜古印度诗人迦梨陀娑,对古印度梵文文献相当熟悉。对于西方文明,他一方面赞赏其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同时又颇恶其精神空虚。 他显然完全接受性善说观点,视幼小男女天真无邪的心灵至为可爱和可贵,切望人人都保有赤子之心。他主张恬静、淡泊的生活,反对激情;主张人与人和睦相处、彼此相爱相助,树立人类为一整体的观念,反对互相歧视、欺凌和使用暴力。在这样一些思想支配下,他一方面对印度特有的种姓制度等不合理现象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必然反对暴力革命,甚至对印度本身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持否定态度,提出了于人民有实惠的社会改革更重于空洞的政治自由一类口号。泰戈尔本人曾长期致力于和平运动。一九。一年他在圣谛尼克坦创办了“和平之家”(一九二一年易名为“国际大学”),招收世界各国学生,学习有关社会改革、国际团结及农村建设等方面课程,所获诺贝尔文学奖金全部用作学校经费,希望借此实现其世界和平理想。 泰戈尔于一九四一年去世。 《沉船》是泰戈尔较早的一部作品,写于一九○二年,先于一九。三年四至六月在孟加拉《班加·达逊日报》上连载发表,至一九○六年始以单行本出版。 《沉船》的整个故事写了纳里纳克夏和卡玛娜这对无比虔诚、无比善良的年轻夫妻的悲欢离合。从这点看,颇似我国的传奇。但《沉船》决非一个简简单单的、意在劝善儆恶的传奇故事。 《沉船》故事中的偶然际遇,在泰戈尔的笔下显然都表示一切为神的安排,或上帝的意旨。他有意以此来宣扬他的宗教思想。但更重要的,我们必须看到,泰戈尔实际通过这个故事全面地表达了上面所说他本人的那种人生观和世界观。 我们看到《沉船》里所描写的世界真可称之为好人世界。这里每一个人都随时全心全意在为别人着想,都不惜自我牺牲以谋求别人的幸福:安那达先生简直完全以女儿所感受的悲欢代替了自己的感受,纳里纳克夏和克西曼卡瑞母子彼此的关怀和体谅达到了全然忘我的地步;汉娜丽妮在和罗梅西真诚相爱之后,尽管出现了重重难以破除的因误会而产生的障碍,却始终对他一往情深、无法忘怀;罗梅西在发现自己意外得来美丽的新娘并非自己的妻子之后,既不肯苟且从事,以假作真,又决不肯不负责任地把她抛开了事,即使自己因而受尽种种误解和折磨亦在所不惜!更不用说还有那位“印西一带出名的‘卡克拉巴蒂大叔”’,他和罗梅西、卡玛娜真可谓萍水相逢,仅是在一条船上偶然相遇,但他以及他的全家马上把解决他们的困难看做了他们全家的头等大事!甚至连这里仅有的一个坏人阿克谢,读者也会觉得他可怜和可厌更多于可恶和可恨。 很显然,泰戈尔在这里宣扬的是一种以道德救世的思想,仿佛依靠人的善心,世间的种种苦难就可以解除了。 书中还有作者寄予深情的两个人物:幼小的乌梅希和卡玛娜。乌梅希这个从小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为了生存下去不可能不染上许多“不道德的”、“自私的”恶习,但当他一旦被人收留,感受到别人给予他的温暖的时候,他善良的天性立即充分显露出来,完全恢复了他的纯朴、可爱的本来面目。天真、憨厚、温柔而美丽的卡玛娜,在她认定罗梅西就是自己的丈夫时,她是那样逆来顺受,甘愿忍受一切痛苦以求得罗梅西的幸福。而当她获悉和她结婚的实际并非罗梅西,却另有其人时,她便决不肯再和他相处下去,而是毅然立即出走,到茫茫人海去寻找自己的丈夫。这无疑是泰戈尔心目中贤妻良母的形象。所有这些当然都未免掺杂过多理想成分。但泰戈尔以其善于刻画青年心灵的妙笔终给我们留下了两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青年形象。 这个译本于一九五七年由作家出版社第一次出版。后于一九六一年经过一次全面修订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泰戈尔作品集》第七卷印行,并于一九八一年由外国文学出版社再以单行本形式重印。此次重印仍以一九八一年版为据。 译文可能有不少谬误之处,希读者指正。 黄雨石 一九九八年十月重订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