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的读者对象是一线的生物学教师、在校生物专业本科生和生物学教育及科学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教材的编写力图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在编写的过程中,作者参考并吸纳了近年来在教育研究方面有影响的一些专著、教科书和研究成果,旨在使本教材能够在适合读者群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反映本领域中新的观点和成果。在内容的选择上,作者还特别注意了生物学教师的需要,力求使本教材更有针对性,例如考虑到教师的工作环境,行动研究是教师最常用的研究方式,因而特别加强了行动研究部分的内容。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生物学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改变,教师将不仅仅是课程教材的阐释者,而且也是新课程教材的研究者和执行者。在教学工作中开展研究活动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和实现专业发展重要途径。为适应课程改革、生物学教师的工作需要和师范教育发展的需求,本书旨在为生物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全书共分为两篇,第一篇首先介绍了生物学教育研究的特性和内容以及研究的类型和步骤;接下来的章节重点介绍了开展生物学教育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取样要求、测量工具、统计分析技术以及研究工作的呈现方式等研究者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第二篇介绍了中外生物学教育研究的实际案例,并通过案例点评,对教育研究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加以展示和说明,以帮助读者理解第一篇中的内容。本书力图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读者对象是一线的生物学教师、在校生物专业本科生和生物学教育及科学教育专业的研究生。
第1篇 生物学教育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生物学教育研究概述
第一节 生物学教育研究的特性和内容
第二节 生物学教育研究的类型和基本步骤
第二章 生物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历史研究法
第二节 调查研究法
第三节 实验研究法
第四节 行动研究法
第三章 抽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抽样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 测量
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和量尺
第二节 测量的类型
第三节 信度与效度
第四节 难度与区分度
第五节 测量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 统计分析
第一节 数据资料的整理
第二节 常用统计量
第三节 正态分布
第四节 参数估计
第五节 假设检验
第六章 研究成果的表达
第一节 研究报告的类型及写作程序
第二节 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
第2篇 生物学教育研究案例
第七章 生物学教育研究案例之一
案例1 在观察中走近科学
案例2 由学生参与表演的生物课
案例3 改进生物组织中成分鉴定实验的行动研究
案例4 高中生对不同生物学主题的兴趣
案例5 生物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研究
案例6 对初中学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学习水平的研究
案例7 初中学生生物学质疑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第八章 生物学教育研究案例之二
案例1 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有关科学技术的问题决策
案例2 关于初一学生科学本质观的研究
案例3 在探究实验中提高学生的提问技能
案例4 小组共绘概念图的教学策略研究
案例5 在鸟类分类学技能的培养中比较不同的教学法
案例6 学生与科学学习有关的性别差异的研究
案例7 高中科学课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绩
案例8 关于学生科学学习中认知结构研究方法的回顾和比较
案例9 小学生和中学生心目中科学家形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