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个人建筑游记。它区别于以往对莱特建筑的研究的最大点就在于,它不专业,通俗。因此,即使你是建筑业的行外人,本书也能让你轻易看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瀑布上的房子(追寻建筑大师莱特的脚印)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成寒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本个人建筑游记。它区别于以往对莱特建筑的研究的最大点就在于,它不专业,通俗。因此,即使你是建筑业的行外人,本书也能让你轻易看懂。 内容推荐 美国建筑家莱特可说是二十世纪最着名、影响最大的建筑师。他的作品遍及美国各地、日本,他针对日本地质特性特别设计的东京帝国大饭店历经关东大地震的考验仍屹立不摇,结果成为世界各地记者栖身的采访中心,莱特的声名一夕之间传遍世界。 但是真正让莱特如此受世人青睐的还是他的「草原风格」,莱特擅长以水平的线条,呈现出简洁乾净的风格,有如草原一望无际的辽阔,而他设计的、位於美国宾州的落水山庄巧妙地座落在瀑布之上,不但令身处屋中的人只闻瀑布之声而不见瀑布,而且视觉上极为协调,与周遭的自然景物随着季节、河川水量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令人击节赞赏。 本书作者成寒是极为痴迷莱特的作品,曾亲身走访莱特在各地的作品,透过文字与图像,把她对莱特建筑的体会化作优美的文字,加上丰富的照片、作者努力收集的建筑草图,让读者有如置身莱特作品之中。 目录 序 雅俗共赏的莱特 序 The houses not visited 序 莱特迷的建筑大师崇拜 自序 追寻建筑大师莱特的脚印 甘米奇音乐厅 第一章 莱特之所以成为莱特 第二章 玩一场叠积木的游戏 莫里斯店铺 普莱斯大楼 未竟的摩天楼之梦 一神教派会议厅,贝斯梭隆犹太教堂 昆利之家 帕尔默之家 西格尔之家 第三章 发迹芝加哥,练剑树园 橡树园自宅及事务所 穆尔之家,英戈尔斯之家 联合教堂 切尼之家 第四章 有机建筑,草原风格,美国风格 达纳之家 威利茨之家 马丁之家 罗比之家 雅各布之家,齐默尔曼之家 第五章 闪亮的眉尖,沙漠的帐篷 西塔里埃森 罗密欧与朱丽叶风车 塔里埃森 第六章 消失的莱特 帝国饭店 拉肯大楼 米德韦花园 第七章 花砖,马雅风,金字塔柱 亚利桑那州巴尔的摩饭店 蜀葵居 韦斯特霍普 安德顿购物商场 马林县政府中心 第一基督教堂 林霍尔姆加油站 第八章 瀑布上的房子 落水山座 抢救落水山庄 第九章 流线型,蘑菇与风车 约翰逊公司大楼 展翼 第十章 圆圈、回旋及贝壳 古根海姆美术馆 菲佛之家 希腊东正教堂 莫诺纳社区及会议中心 大卫·莱特之家 第十一章 校园里的大师建筑 佛罗里达南方学院 威奇托州立大学一教育学院 斯坦福大学一汉纳之家 第十二章 把建筑搬进博物馆里 考夫曼办公室一英国V&A博物馆 利托之家客厅一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利托之家书房一宾州阿伦敦艺术馆 帝国饭店大厅一日本明治村建筑博物馆 第十三章 过去、科幻、未来派 恩尼斯之家 马林县政府中心 第十四章 癫狂一如雾和雪 第十五章 再见,莱特 第十六章 收藏莱特 肯塔克诺布 斯托勒之家 奥柏瑞斯庄园 比萨大王收藏癖 蒂法尼与莱特 参观莱特建筑&网站 现存莱特建筑一览表 书中建筑人物及地名 试读章节 莱特如是说,在他出生以前,母亲就已经为他勾勒出未来梦想的蓝图,所以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做建筑师。 威斯康星州里奇兰中心(Ricmand Center),一八六七年六月八日,母亲生下了莱特。 “母亲从小灌输给我观念,那就是没有任何一种行业比建筑师来得至美、高尚和神圣。”莱特说。他相信自己一定会踏上这条路的。 而,父亲则带领他进入音乐的性灵世界,“所有的艺术皆与音乐有所牵连……”莱特说。 莱特依稀记得许多个夜晚,半醒半睡间,听见父亲弹奏巴赫的序曲和贝多芬的交响曲,以那扇窗半透明的光为背景,音符忽隐忽现,好似精灵们在那儿跳跃,交错旋舞,在入夜的黑暗氛围开启了憧憬。从此他也爱上了钢琴,认真练了好些年,修长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拨动,盘旋环绕,逸出,升高,重挫,坠落,然后旋律忽而奋起。 创出自己的风格 不管莱特的建筑有多少缺点,世人仍然必须承认莱特具有足够的勇气,他说,谁不欣赏哥特式大教堂?谁不欣赏仿罗马式建筑?谁能不被拜占庭风所迷惑?可是莱特能够摆脱传统形式的束缚,创造出自己的新风格。 他在建筑上作了多项革新,例如悬臂梁、中央暖气、地板下暖气设备、空调、无接缝玻璃、开放式厨房及停车空间,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设计。 当时建筑界还出现了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格罗皮厄斯(Walter Gropius)、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等人所带动的新世纪,强调机械时代已经来临,大量生产,注重“简单”与“重复性”。格罗皮厄斯创导的包豪斯(Bauhaus),其理念在于扫除传统艺术的虚伪与矫饰,还艺术以本来面目,主张抽象无饰,因而盖出千篇一律的玻璃方盒子。 “倘若没有莱特,今日美国建筑将是何等光景?” 前纽约现代美术馆(New Y0rk Museum of M0dern Art)建筑馆主任,本身亦是著名建筑师的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说:“假使没有莱特,德派人侵将愈趋恶劣,布杂派也会做大……莱特,他是三四百年只会出现一次的天才典型。” 现代建筑四大师中,两个是德国人——格罗皮厄斯、密斯凡德罗,一个是法国人——勒·柯布西耶,只有莱特是美国土生土长的。 格罗皮厄斯和密斯提倡的国际式(international style),以钢铁和玻璃为建材,在莱特眼里,那些房子不过是一个个玻璃方盒子而已。莱特始终保留着对天然材料的感情:木头和砖块。造型简单、对材质忠实、环境与建筑互相密切配合,这是他一生提倡的“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 P13-15 序言 成寒女士写的一本关于美国建筑大师莱特的书《瀑布上的房子》,在国内出版了,这是一件好事,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莱特建筑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雅俗共赏,是业内业外共赏。当然,欣赏的人多了,各行各业的都有,欣赏的角度和方面不会一样,因此,共赏的同时不免有些批评。这种情况反映出莱特作品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欣赏和批评同样也一定会是复杂和矛盾的。每一种欣赏和批评都会帮助我们多一个角度、多一个方面去接近莱特,了解莱特。莱特是值得接近和了解的,我们需要各种各样关于莱特的书。可惜过去国内出版的一些介绍或研究他的书,都很专业,“闲话少叙、言归正传”,所谓正传,就是对着那一幢幢的房子本身,说些术语行话。 好了,我们终于有了“外行人”写建筑大师的书了。“这是一个喜欢看建筑的女子,自十八岁起展开的一场建筑之旅,以玩乐逗趣的心情,从一座房子到另一座房子,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看了至少四十座莱特的房子……看了以后还有些想法,记下笔记,如此而已。”当然,事实上并不是这么轻松简单,作者成寒女士还是读了很多书、找了很多资料的。 莱特是现代建筑的开拓者之一。开拓的本质就是创新,就是为适应新的潮流、满足新的需要而利用新的条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东西来。二十世纪初期西方社会就具备了这样的潮流、条件和需要,虽然“万事俱备”,但“还欠东风”。这东风就是需要天才、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现代建筑的几位主要的开拓者,几乎都经历过挫折,但都冲出了困境。莱特就真正有过“衣带渐宽”的日子,但他不改初衷,坚持追求的方向,终于在后半生大放异彩,达到他创新的高峰。 虽然说雅的、俗的、业内的、业外的共赏莱特,其实各有各的兴趣所在,但欣赏者必有一个共同的兴奋点,那就是莱特作品中的“新”,新的建筑观念、新的建筑技术、新的建筑空间、新的建筑艺术趣味等等。欣赏者从各自的角度、各自的方面,都感受到了这个前所未有的“新”,感受到了莱特坚定不移的创造。 成寒女士在本书一开头就写道:“莱特能摆脱传统形式的束缚,自创新风格。他在建筑上更做了多项革新,……都是前所未有的设计。”她又写道:莱特“不仅是一位设计家,也是改革家,理论家和教育家,……相形之下,其他建筑师的成就虽不凡,但并未提出新的建筑理念,充其量也只是个了不起的设计师罢了”。这两段话,就是成寒观察莱特并且写作这本书的“纲”,所以这本书有活力。 二00三年四月 (本文作者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