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这部作品,从构思到最后出版,前后经历了近九年的时间,并且几经易稿,终于一九一五年三月的英国首次发表,当时就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当年四月的《观察家报》发表文章对吴尔夫表示祝贺,并对这部小说作了如下评价:“……书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幽默、讽刺,以及间或辛辣的笔触,其中的创作天赋,令人刮目相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远航/吴尔夫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
作者 | (英国)弗吉尼亚·吴尔夫著//黄宜思译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远航》这部作品,从构思到最后出版,前后经历了近九年的时间,并且几经易稿,终于一九一五年三月的英国首次发表,当时就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当年四月的《观察家报》发表文章对吴尔夫表示祝贺,并对这部小说作了如下评价:“……书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幽默、讽刺,以及间或辛辣的笔触,其中的创作天赋,令人刮目相看……” 内容推荐 《远航》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吴尔夫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她的一部以“较传统的风格”写成的小说,也是她的重要作品之一。 故事开始于伦敦街头。步入中年的安布罗斯夫妇前往搭乘一艘开往南美洲的航船“欧佛洛绪涅”号。船主是这对夫妇的亲戚。进而作者开始了对船上情况的描写。船主的女儿雷切尔·温雷克早年丧母,是一个单纯、不谙世故的姑娘,她自我封闭,已经成年后(小说开始时她已二十四岁)还对社会、政治、两性关系、爱情、婚姻等一无所知。对于雷切尔的无知,刚上船来的她的舅母海伦·安布罗斯开始很看不惯。作者在把雷切尔这个人物形象推进社会做了种种铺垫之后,插入了达洛维夫妇上船一段小插曲。达洛维夫人是一个上流社会保守妇女的典型代表。她人生的惟一目的似乎就是不停地忙碌于为家庭中的男性服务。从书中提到的一些对社会、政治等问题(例如妇女选举权的问题)的争论上,也可以看出她所持的满足现状和顺从的态度。相比之下,海伦·安布罗斯就显得更有个性和自己的主张。海伦希望雷切尔的单调的生活有所改变。于是,在征得船主同意后,他们夫妇带着雷切尔来到南美一个有不少英国人聚集的度假区。 这个度假区是全书的重点,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前来度假的众多人物。其中包括可敬的瑟恩伯里夫妇,学究气十足的剑桥先生胡格赫灵·埃利奥特以及他的太太,相互一见钟情的苏姗·瓦灵顿和阿瑟·文宁,行动不便的佩利太太,风流的伊夫林·默加特罗伊小姐,头脑聪明并十分自负的圣约翰·赫斯特等等,并描写了他们之间的一些情感纠葛。在这里,雷切尔就像进入了英国上流社会,开始了她新的人生体验。她结识了有志成为作家的英国男青年特伦斯·黑韦特。两人之间互有好感,进而产生了爱情,不久就订了婚。然而雷切尔后来在另一次旅行中染上流行病而去世,他们的恋情以悲剧告终…… 试读章节 从滨河马路到堤坝的街道本来很狭窄,所以在这里走路最好不要相互挽着胳膊。如果偏要这样,那些律师助理就得跨进路边的泥坑了,年轻的女打字员也会在你身后不知所措。在没人关注美貌的伦敦大街上,怪癖是要付出代价的,还最好别长得太高,别穿蓝色风衣,别在空中挥舞左手。 十月初的一个下午,正当交通开始变得繁忙的时候,一个高个子男人手臂上挽着一位女士在人行道上比肩而行。愤怒的目光纷纷落在他们的背上。这些矮小、恼怒的人们——因为和这对夫妇比较起来,大多数都显得很矮小——身上别着自来水笔,拎着笨重的公文箱,他们忙着准时上班,领的是周工资,因此对安布罗斯先生的身高和安布罗斯太太的风衣投以不友好的目光也不无道理。然而某种魅力又使这对男女不至于被人厌恶。那男子呢,看他嘴角不停扭动,你也许会猜测他在思考;而那女子呢,看她的高于一般人视线的笔直冷冰的目光,你则会以为她在伤心。纯粹是对四周的一切不屑一顾才使她忍住眼泪,并且周围人和她的摩肩接踵显然使她很痛苦。在对堤上公路的交通情况观察了片刻以后,她扯了扯丈夫的袖子,两人穿过车流如潮的马路。安全到达马路对面以后,她轻轻地从丈夫腋下撤回手臂,同时听任她的嘴唇的抖动,眼泪随之扑簌簌滚落下来。她用胳膊肘倚在栏杆上,以躲避那些好奇的目光。安布罗斯先生试着安慰她,轻轻拍着她的肩膀,但是她没有表现出丝毫反应。站在这个比他更哀伤的人旁边,他感到几分尴尬,于是他把双手交叉在身后,沿着人行道漫步走去。 堤外面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延伸出的坝角,就像一个个布道的祭坛;但是占据它们的不是布道牧师,而是一些小男孩,正忙着往水里放绳,或丢卵石,或试航纸船。这些孩子眼睛尖,古怪的事情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他们都觉得安布罗斯先生不是好人;在他走近的时候,一个最机灵的孩子喊道:“蓝胡子!”安布罗斯先生担心他们继而去撩逗他的妻子,便冲他们挥了挥手杖。这使他们越发觉得可笑,四个一起喊起来,“蓝胡子!” 尽管安布罗斯太太一直站着不动,而且出乎意料地长久,可那些男孩们并没有去招惹她。时常有人在滑铁卢桥附近凝视水面。在晴朗的下午,一对夫妇可能站在那里闲谈半个小时;大多数漫游者在这里沉思不过三两分钟,把当时的场合与另外的场合作一番比较,或发几句感慨,也就继续走路了。有时候,西敏寺的房舍、教堂和旅馆就像薄雾中君士坦丁堡的轮廓一样,河水的颜色有时是深紫色,有时是泥色,有时又是波光粼粼的海蓝色。不论什么时候驻足俯视这里究竟在发生着什么都是值得的。然而这位女士却并不俯视,也不仰视,自从她站在那里,她只看着一个中间插着一根稻草的环形彩虹色的碎片在慢慢地漂游过去。那稻草和碎片紧跟着一滴巨大的泪珠,在它过后留下的水渍中不停地游泳,那泪滴升起来又落下去,掉进了河里。随之在她的耳旁响起—— 克卢斯姆的守护神波森纳—— 他以九个神的名义发誓 ——然后声音渐弱,就像说话的人在离她而去—— 塔尔昆的宅第决不再承受冤屈。 是的,她知道她应该明白这些,但目前她还是非得哭泣。她捂住脸哭得更厉害了,肩膀有规律地上下耸动,她的丈夫看到的正是她的这个样子。他在看到美丽的斯芬克斯,又被一个卖明信画片的商贩纠缠了半天之后转身返回。哭泣声戛然而止。他走到她身边,把手放在她的肩膀上说:“最亲爱的,”他的声音在祈求。但是她却转过脸去不看他,好像是说“你根本不懂。” 但他没有再离开她,她也就只好擦了擦眼泪,并抬起目光平视着河对岸工厂的烟囱。她同时也看到了滑铁卢桥的桥拱,汽车像射击廊中的动物一样成队经过桥拱。虽然这都是她在茫然中看到的,但是不管看到什么,都意味着要结束哭泣,继续动身。 “我宁愿走路,”她见丈夫招呼了一辆已经坐有两位市民的出租马车以后说。 P1-3 序言 《远航》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吴尔夫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她的一部以“较传统的风格”写成的小说,也是她的重要作品之一。 吴尔夫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生活富裕,受到了很好的文化熏陶,遍览家里的大量藏书。父亲作为著名学者,经常鼓励她抒发自己的思想。父亲死后,她和姐姐及两个弟弟搬到了伦敦市中心的布卢姆斯伯里区。那里有一个文化沙龙“布卢姆斯伯里”;它是一些思想前卫的文人聚会的场所。这些人的共同的旨趣是,为探求真理而进行辩论,因而可以蔑视传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模式,蔑视传统的道德观念。吴尔夫经弟弟介绍加入了这个文艺圈,这对她后来的生活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她开始写一些小评论。一九0六年,年届二十四岁的吴尔夫在游历希腊归来以后,开始筹划《远航》的创作。书中的人物多以她在布卢姆斯伯里文艺圈结识的朋友为原型。 《远航》的故事开始于伦敦街头。步入中年的安布罗斯夫妇前往搭乘一艘开往南美洲的航船“欧佛洛绪涅”号。船主是这对夫妇的亲戚。进而作者开始了对船上情况的描写。船主的女儿雷切尔·温雷克早年丧母,是一个单纯、不谙世故的姑娘,她自我封闭,已经成年后(小说开始时她已二十四岁)还对社会、政治、两性关系、爱情、婚姻等一无所知。对于雷切尔的无知,刚上船来的她的舅母海伦·安布罗斯开始很看不惯。作者在把雷切尔这个人物形象推进社会做了种种铺垫之后,插入了达洛维夫妇上船一段小插曲。达洛维夫人是一个上流社会保守妇女的典型代表。她人生的惟一目的似乎就是不停地忙碌于为家庭中的男性服务。从书中提到的一些对社会、政治等问题(例如妇女选举权的问题)的争论上,也可以看出她所持的满足现状和顺从的态度。相比之下,海伦·安布罗斯就显得更有个性和自己的主张。海伦希望雷切尔的单调的生活有所改变。于是,在征得船主同意后,他们夫妇带着雷切尔来到南美一个有不少英国人聚集的度假区。 这个度假区是全书的重点,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前来度假的众多人物。其中包括可敬的瑟恩伯里夫妇,学究气十足的剑桥先生胡格赫灵·埃利奥特以及他的太太,相互一见钟情的苏姗·瓦灵顿和阿瑟·文宁,行动不便的佩利太太,风流的伊夫林·默加特罗伊小姐,头脑聪明并十分自负的圣约翰·赫斯特等等,并描写了他们之间的一些情感纠葛。在这里,雷切尔就像进入了英国上流社会,开始了她新的人生体验。她结识了有志成为作家的英国男青年特伦斯·黑韦特。两人之间互有好感,进而产生了爱情,不久就订了婚。然而雷切尔后来在另一次旅行中染上流行病而去世,他们的恋情以悲剧告终。 综观全书的结构,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是书中常见的大段犹如景物写生一般的绘画式的描写。这种描写并不是“静物”写生式的,而是静中有动;整部小说随处给人以动感,人在动,景物也在动。其中比较精彩的段落如第七章的开头两段对“欧佛洛绪涅”号在南美停靠的描写,以及第九章中的对黑夜的描写和随后的对旅馆大厅景物的描写等等。其次是,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由现实向非现实的推进。我们几乎可以明确地感觉到,小说开始部分的那种现实随着故事的发展而逐渐变得虚幻而意念化,写生式的叙述开始减少,而变成了一种意识的流动。这似乎也是对作者写作风格即将转型的某种预示。 《远航》这部作品,从构思到最后出版,前后经历了近九年的时间,并且几经易稿,终于一九一五年三月在英国首次发表,当时就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当年四月的《观察家报》发表文章对吴尔夫表示祝贺,并对这部小说作了如下评价:“……书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幽默、讽刺,以及间或辛辣的笔触,其中的创作天赋,令入刮目相看……” 英国的《时代文艺副刊》是作家所在时期的一本较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刊物(从一九。四年开始,吴尔夫一直担任该刊的评论员)。这本杂志一九一五年的四月号上刊登了一篇对该小说的评论文章,其中说: ……这突如其来的悲剧,虽然看似不合生活的逻辑,但其强度之大却足以使人完全陷于对人生无益的感叹之中,从而忘却了小说的缺点。 吴尔夫对待创作的态度是十分认真的。她的求新意图使每部作品的创作都让她心瘁力竭。《远航》是她付出心血特别多的一部书。它的出版使她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情感危机,她曾几次试图自杀。小说中雷切尔这个她倾注了巨大精力写成的最主要人物虽然不是以她自己为原型,但她自己的婚姻经历却和我们所看到的雷切尔有几分相似。吴尔夫曾有过和利顿·斯特雷奇(小说中圣约翰·赫斯特的原型)短暂订婚的经历。她笔下人物的悲剧命运向读者展示着这样的潜台词:遥远的人生灾难会如何随着人们对日常问题的思考、期待、作为或不作为一步步来到人们身边。可见她对内心世界投注的精力和情感。狂躁型抑郁症使她认为雷切尔的死和自已有着某种联系。只是在丈夫莱昂纳多的多方帮助下她才逐渐恢复了理智,并重新开始创作。 另外,一般认为,小说中其他一些主要人物形象,如海伦·安布罗斯是以吴尔夫的姐姐瓦尼萨·斯蒂芬·贝尔为原型;雷德利·安布罗斯是以她的父亲莱斯利·斯蒂芬为原型;而特伦斯·黑韦特则是以她的丈夫伦纳德·吴尔夫和姐夫克莱夫·贝尔为原型。 对于这部小说的悲观情调以及不合情理之处,后人的评论更多地把原因归结在吴尔夫本人的心理失常上。少年时期的吴尔夫曾经长期受到年长她十六岁的同父异母哥哥的性骚扰,这种情况持续了近十年,一直到她二十一岁。有人认为这是后来她一直受到精神困扰的主要原因之一。她成年以后,乃至婚后,对异性交合不感到欢娱的事实以及她对人生的淡泊态度,都明显反映在这部小说中。有人甚至认为这部小说就像“势利的上层有闲人士的谵言妄语,不过是一个乱性受害者精神障碍的产物……” 新近更有评论认为,这部小说写的就是吴尔夫本人的经历。《远航》不过是一次神秘之旅的现代翻版,是对自我的发现。吴尔夫的影子隐约体现在女主人公身上,既是对社会的一大讽刺,也是对一位女性通过成人标志的抒情讴歌。 从写作手法上看,不论是写景还是心理刻画,《远航》都充分体现出一直左右着吴尔夫的艺术创作的一个核心观念。那就是,她认为人生的经历就是“头脑接受无数个印象——琐屑的、奇特的、稍现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镌刻的”。当然,这一点在她以后的作品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渐形成吴尔夫自己的创作观。 作为现代主义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吴尔夫的创作道路与她的生活优裕、衣食无愁有着一定的关系。不必为生活奔波使她可以潜心写作。她的丈夫伦纳德·吴尔夫就曾这样写道:“和《远航》截然相反的是,她(吴尔夫)每天连门都不出。她不用去办公室,不用去商店,甚至不用去托儿所……否则她可能根本不会开始写作。” 《远航》初版以后,又经过作者多次修改。仅从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看出,它也是作者本人十分偏爱的一本书。其中改动最大的一次是在一九二0年之前。这一年《远航》在美国首次发行。吴尔夫为此对全书做了一次全面的修订,改动最多的是第十六章。因此,《远航》这本书历来有“英国版(Draft B)”和“美国版(Draft A)”之分。目前这个译本是根据企鹅出版社出版的简·惠尔的注释本译出的。其中多处提到原书不同版本的差异。对此,译者在加注时多有参照。译本的其他注释也多参照此书,并做了适当补充。 黄宜思 二00二年七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