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原本大学微言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南怀瑾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学》是儒家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是宋代以后士人学子必读的教科书。本书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大学》的讲记,书名中说的“原本大学”指的是《大学》的古本《小戴礼记·大学》,作者以渊博的学识,综罗大量的文史典故,对《大学》中的微言大义作了揭示,给人以知识的乐趣和人生的启悟。

目录

第一篇 开宗明义

一、原本《大学》的原貌

二、从教授来访说起

自幼诵读益处多

但开风气不为师

三、沉冤莫白的“四书”

被误用于考取功名

变本加厉的新八股

四、书生大半出农村

传统的农村生活

农村自动自发的教育

五、启蒙教育的审思

一夜发白《千字文》

先学做人,再谈政治

六、乌鸦式的读书法

但求能够写信记账

学童“齐放好喉咙”

七、先摆几个方块阵

“道”字的五个内涵

“德”字的内涵

“天”字的五个内涵

八、大人之学的探讨

怎样才算是“大人”? 

《乾卦文言》新解

还它的本来面目

九、中原文化的精品

北方与南方的文学风格

《大学》首文竟可以治病!

十、《大学》修养的次第

四纲、七证、八目

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

自觉觉他而觉行圆满

十一、朱晦翁昧改《大学》

“亲民”改作“新民”!

擅自改编《大学》次序

一字之差的故事

十二、“明明德”要“明”什么? 

宋儒理学兴起的背景

朱子“虚灵不昧”说的探究

第二篇七证的修养功夫

十三、千古难明唯自“知”

谢谢你没有说破

“浑沌”竟不得好报!

十四、沿流不“止”问如何

“知”与“止”的互动关系

吹毛用了急须磨

十五、实在难能说一“定”

“止”与“定”的因果关系

十四、九次第定的修证功夫

“觉”与“观”的四个层次

十六、宁“静”致远究如何

重点在“淡泊”上

“动”与“静”的现象

形而上之道的“静”

千斤之重的“能”字

十七、无处将心为汝“安”

须先做到身心“轻安”

彻底“安心”的故事

十八、众里寻他千百“度”

“虑”及“思”、“想”的意义

“虑而得”的道理

第三篇内明之学

十九、万古帝王师之学

曾子“内圣外王”的大手笔

庄子所见略同

“圣王”须德术兼备

二十、知所先后的知性

胎儿是否有“知”?

王阳明如何“致知”?

明辨“能知”与“所知”

“生而神灵”参《内经》

二一、致知与格物

从“知人”到“知物”之性

《易经系传》可旁通

穷理尽性,以济天下

二二、智知万物自知难

看万物如何分类

仁民爱物天下平

二三、物欲催人肯自怜一

反观人类发展史

东西方分野的关键

追逐消费的危机

二四、身心情智与物化

人身只有使用权

从《内经》看修身的内涵

心物一元防“物化”

二五、诚意正心修身与知至

从“性”到“性理”之学

自性如何“止于至善”?

由“意”衍生的各种心态

心、意、识(知性)的差别

从人身生命的形成说起

行为大半受情绪影响

二六、尧舜不来周孔远

尧舜周公的好榜样

孔子重视仁民爱物而尊王

第四篇外用之学

二七、三代以后的帝王与平民

“齐家”的妇女真伟大

帝王家庭问题多一

管仲与齐桓公的精彩对话

二八、帝王样板齐桓公

真正的政治家是什么?

齐桓公是什么样的人物?

管仲怎么报答鲍叔牙?

今天还须向管仲借镜

二九、身世堪怜一霸君

一统中国的历史背景

吕不韦的“奇货”投资计划

秦始皇从整顿宫闱着手

秦始皇的性格是如何形成?

秦始皇的一封亲笔信

灭六国者,六国也

三十、秦始皇治国之道评议

奉行秦孝公以来的法治

焚书坑儒事件的真相

郡县为中央的“分公司”

张良一席关键性的盘算

三一、历代帝王修身齐家有几人?

“修身”从自我批评做起

大舜孝感天地平天下

三二、刘邦打天下而不能“齐家”

从刘邦的“龙颜”说起

“豁达”背后的身世和性格

“骄纵”的吕后实在不简单

史书给刘邦的短评

刘邦与吕后之间的钩心斗角

为刘汉后代的悲剧奏了序曲

三三、慈惠爱人的汉文帝

得力于母亲的教诲

两封信就化解了两场兵灾

贾谊堪问唯鬼神

汉武帝、元帝文化政策的流弊

第五篇内外兼修之道

三四、从自净其“意”做起

原本《大学》自释“诚意”的八正知

自欺、欺人、被人欺三步曲

“慎独”要慎什么样的“独”?

“诚于中,形于外”的深远道理

学养须从日常行事中过来

总结历史人物经验在“自明”

君子为什么“无所不用其极”?

“诚意”在外用上也须“知止”

三五、修身与正心

人身难得要珍惜

“心”能转“身”的道理

管子有关身心的学说

庄子特别为残障者加油!

中印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修身的重点在正其心

三六、中国文化传统的“家”

祠堂曾是社会安定的基石

“社会福利”工作由来已久

从“张公百忍”的故事说起:

尧可不愿多子多孙哪!

三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修身齐家的五个心理问题

由“亲爱”而产生心理偏差的故事

由“贱恶”而产生心理偏差的故事

从“畏敬”鬼神说到近代“人造神”

从史实中领悟“畏敬”的正反道理

从史实中体会“哀矜”的正反作用

从史实中了解“敖惰”的心理背景

给自己、父母、领导人的启示

第六篇齐家治国

三八、从治国必齐其家说起

中国上古社会以“礼治”为主

谈“民主”要从自己身上做起

三九、周室治国齐家的故事

“三太”的母仪

太伯推位让国的遗风

周末第一文化大使——季札

孝、弟、慈的道理

推位让国与统一江山

四十、治国当家的原则

自知与知人

出使西藏的禅宗大师

从清朝得到的历史教训

四一、法治与治法

为什么“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制定法令的基本原则

多做好事才是真修行、真学问

四二、先看《诗经》怎么说

“宜室宜家”的深意

温柔敦厚的诗教

四三、炼石补天靠母性

从“只知有母”到“女主内”的演变

“三从四德”的时代意义

四四、治国齐家须女宝

从“妇德”到“母仪天下”

“为政”不等于“政治”

第七篇治国平天下

四五、人世难能天下平

先了解“天下”的原义

什么叫“絮矩之道”?

四六、天秤不自作低昂

当政者“不中不正”的后果

先“立德”才能得民心

当政者特别要注意一言一行

“财”、“货”的原义

刘邦、李渊、朱元璋的老实话

四七、上台容易下台难

阿斗与孙皓的对比

刘毅的大胆直言

四八、魏晋南北朝的时代

要了解当时的三个关键问题

“胡”、“华”民族的混和

胡汉文化的另一面

石勒与佛图澄的故事

苻坚见不到鸠摩罗什

儒家沉寂、佛家昌盛的时代

四九、南朝权位戏连场

刘准、萧衍、萧绎、陈叔宝的故事

杨坚、杨广父子的故事

谁能逃避无形的因果定律?

五十、所治在法。能治在人

曾子从《秦誓》上发挥

秦穆公重用百里奚

“蹇叔哭师”的故事

由余论文化与文明之辨

怎样对待邻国的圣人

从三方面来看秦穆公

五一、义利之辨的财经学说

民富即国富,国富则民强

注重财政的名相、名臣

曾子处义利之间的故事

如果孔门弟子少了子贡,行吗? 

《货殖列传》的妙论卓见

第八篇儒学演化与国家发展

五二、宋儒程明道《定性书》点滴

从佛教传入到理学的兴起

康熙善学《定性书》

五三、“四书”、“五经”和中国文化

五经博士的开始

玄学和玄谈的时代

唐代文艺辉煌的风韵:

儒佛道与唐代文化

百丈禅师与吕纯阳的深远影响

《原道》与《复性书》的出现

五四、儒家经学与李唐五代

五代是第二次南北朝的开始

李嗣源的向天祷祝

五五、两宋守文弱主的由来

杜太后“母仪可风”

“烛影斧声”的疑案

宋真宗神道设教的愚民政策

五六、宋初文运和宋儒理学

文运鼎盛的前因

钱若水一番有骨气的话

范仲淹是真正的儒宗儒行

栽培宋初一代大儒

北宋后期儒林道学的现象

苏东坡对神宗的建议

五七、南宋王朝和四书章句

宋高宗两道互相矛盾的诏书

评朱子所谓“帝王之学”

主张学以致用的名儒

五八、蒙古西征与西方人的误解

成吉思汗为何西征?

以藏密为主之下的儒家

五九、明清的科举与宋儒的理学

为朱元璋做个心理分析

科举取士的利弊

阳明学说的兴起

总结明朝的政治文化

六十、外示儒学内用佛老的清朝

清取天下几异数

勤于治学的康熙

中国之患重在边防

六一、从雍正说到乾隆

昼夜勤劳“办事定”

雍正如何“平天下”

大禅师整顿佛教

定鼎守成一奇才

十全老人的乾隆

第九篇西方文化与中国

六二、鸟瞰西方文化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

清初以来西方国家的重大变革

美国文化与美式霸主

六三、反思检讨三大问题

一、有关国际形势问题

二、西方的文化和文明

三、有关人文文化与政治社会

六四、结语:中国希望和平共存的世界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试读章节

农村自动自发的教育

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小乡村里,有几家的孩子们想读书,其实,也是大人们起哄,乡村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读书是怎么一回事,而且听说请来了先生,书读不好还要挨打手掌心,这对孩子们来说,实在没有兴趣。不过,大人们都还要说:“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总要读书才对。

话说中国人三干多年的教育,历来都是全国人民由农村开始,自动自发的教育。在二十世纪以前,所有当朝政府,掌管教育的权威,都是只顾读书人中已经学而有成的高层知识分子,所谓历朝的考试选举士子,都是当朝政府,拣现成的选拔民间的读书人,给他官做。事实上,做官是一种钓饵,当局者以此钓取天下英才收归己用。从来没有像现代政府,编有教育经费的预算,培养人民最起码义务教育的计划。

从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的初期,乡村家塾的教育,是由一家或几家热心子弟读书的家庭发起,请来了落第秀才,或是所谓“命薄不如趁早死,家贫无奈做先生”的老师,呼朋唤友,约了几个孩子或十几个儿童,开始读书。这种情形,让我引用一首清人的诗来概括它:

一群乌鸦噪晚风,诸生齐放好喉咙。

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

三字经完翻鉴略,千家诗毕念神童。

其中有个聪明者,一日三行读大中。

现在大家看了这首诗,一定觉得很有趣,但是不一定懂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首先要了解我们八九十年前儿童启蒙书本(读物)。最基本的有八本书,《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干家诗》、《神童》、《鉴略》。深入一点的,加上《大学》、《中庸》。P16-17

序言

自从1976年《论语别裁》出版后,《孟子旁通》也于1984年问世。有关南怀瑾教授对“四书”的讲解,引起了很大的回响,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读者反应最为热烈。

嗣后,读者们不断询问关心,渴望读到南著《大学》、《中庸》讲记,以完成对“四书”的整体了解。十余年来,南教授亦曾多次讲解《大学》,现经周勋男君根据多次讲演记录以及南教授部分手记,整编成册,出版了这本《原本大学微言》。

仅仅千余字的《大学》,讲述整编为40余万字的一本书,其讲解之详尽、涵盖有关学养之广阔不言而喻,为此,周勋男君为方便读者计,提纲挈领说明作为简单的导读。

本书在台湾和大陆同时出版。

老古编辑室 刘雨虹

1998年2月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