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书系的一种,是一部关于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专著,内容主要涵盖道德的社会与个体起源、卢梭的道德发展与教育思想、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观、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等方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道德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书系 |
分类 | |
作者 | 陈会昌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书系的一种,是一部关于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专著,内容主要涵盖道德的社会与个体起源、卢梭的道德发展与教育思想、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观、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等方面。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道德的社会与个体起源 第一节 道德与人类发展 第二节 道德的社会起源 第三节 道德的范畴 第四节 道德的个体起源 第二章 卢梭的道德发展与教育思想 第一节 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二节 童年早期和中期(两岁半至12岁)的道德发展与教育 一、尊重天性,关爱儿童 二、防止儿童自我中心膨胀 三、强调实践,反对抽象的“理性教育” 四、儿童德育中的循环论证 五、儿童不良行为的由来 六、儿童的诚实与欺骗 七、德育的开端——爱护财产 八、儿童不良行为的成因与矫正 第三节 童年晚期的道德发展和教育 第四节 青年期的道德发展和教育 一、从自爱到爱人 二、友谊和爱 三、培养青年同情心的三个原理 四、性道德教育 第五节 对卢梭道德发展与教育思想的评价 第三章 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观 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基本道德观和道德发展观 第二节 儿童的性欲 一、口欲期 二、肛欲期 三、性器期 四、潜伏期 五、生殖期 第三节 儿童期性欲的本质 第四节 儿童早期性对象的选择和放弃 第五节 儿童良心和内疚感的产生 第六节 对精神分析道德发展观的评价 第四章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第一节 皮亚杰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 一、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发展机制 三、对皮亚杰理论的验证性研究 第二节 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 一、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基础 二、个体道德推理能力发展的阶段 第三节 对科尔伯格理论的评价 一、支持科尔伯格理论的研究 二、对科尔伯格理论的批评 第五章 道德发展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一、人可以通过观察来学习 二、观察学习的机制 三、模仿和观察学习的发展趋势 四、观察学习的作用:通过自我生成的结果进行自我调节 五、自我效能感对人的发展的贡献 六、社会学习是双向决定过程 第二节 社会认知理论怎样看待道德发展 一、班杜拉对科尔伯格理论的批评 二、道德判断的社会化 三、道德标准的社会修正 四、道德判断中多维度规则的运用 五、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第三节 对道德发展的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第六章 道德发展的信息加工观 第一节 信息加工的一般模型 一、阿特金森和谢弗林的贮存模型 二、加工水平模型 第二节道德是社会学习和社会信息加工的产品 一、道德行为和道德品格是一致的吗 二、学会抵制诱惑 第三节信息加工研究者倡导的培养儿童道德行为的方式 一、霍夫曼的观点 二、对霍夫曼教养观点的讨论 三、儿童眼中的教养观 四、气质、教养和道德内化 第四节 对道德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的评价 第七章 吉利根的道德发展理论 第一节 吉利根简介 第二节 两种道德价值 第三节 公正为什么成为惟一取向 第四节 吉利根的实证研究 第五节 吉利根理论引起的讨论 一、是否存在两种道德取向 二、社会环境对道德判断和道德取向的影响 三、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对女性道德判断的影响 第八章 尤尼斯的青少年道德发展理论 第一节 青年参加政治一道德实践活动的作用 第二节 对二战时期犹太人营救者的研究 第三节 认识共同的人性 第四节 道德起源于人际关系 第五节 道德与自我认同感 第六节 对尤尼斯道德发展理论的评价 一、尤尼斯的理论倾向 二、尤尼斯理论对我们的启发 第九章对道德情感发展的研究 第一节 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第二节 由道德情感和道德习惯构成的道德敏感性 第三节 道德情感研究的一次转折 第四节 凯根的五种基本道德情感 第五节 霍夫曼的移情理论 第六节 进化和内化 第七节 良心与内化 第八节 影响道德发展的其他因素 第十章 关于利他性的研究 第一节 什么是利他和亲社会行为 一、利他的动机定义 二、利他的行为定义 第二节 利他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理论 一、生物学流派的解释 二、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以良心为向导 三、社会学习理论的解释, 四、利他的认知理论:成熟是中介 五、小结 第三节 利他的发展趋势 一、亲社会行为的起源 二、利他性随年龄发生的变化 第四节 认知和情感因素对利他性的影响 一、亲社会道德推理 二、移情:影响利他性发展的重要情感因素 三、利他的自我概念训练 第五节 影响利他性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一、文化因素 二、对利他行为的强化 三、榜样的影响 四、利他性的家庭教育 第六节对儿童分享行为的研究 一、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 二、儿童分享行为的心理机制 第十一章 对我国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 第一节 早期研究 第二节 “十七年时期”的研究 第三节 1977年以后的研究 一、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 二、对儿童社会关系发展的研究 三、关于道德发展的跨文化研究 四、关于独生子女道德发展的研究 五、对国外道德发展理论的介绍与评价 第四节 我国儿童道德观的发展 一、中小学生爱祖国观念的发展 二、中小学生爱劳动观念的发展 三、中小学生爱科学观念的发展 四、儿童公有观念的发展 五、儿童与青少年集体责任感的发展 第十二章 影响道德发展的文化因素 第一节 从强调个体认知发展到强调文化影响 第二节 文化与道德发展 一、文化整体和谐互动观 二、文化差异与文化偏见 三、社会交往和文化的一致性 四、社会行为与文化的和谐 五、情感形式、文化内容和快速加工 六、公正和人际责任 第三节 社会互动与道德发展 一、家庭与社会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 二、通过社会互动建构道德判断 三、童年早期及其以后的道德判断 四、分配公正性观念和社会行为公平性观念的发展 五、亲社会道德判断 第十三章 道德与社会常规 第一节 社会判断的两个领域 一、道德领域与社会常规领域的概念 二、儿童领域判断的社会经验 三、情感归属与社会判断 四、对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思考 五、信息、对现实的看法和道德决策 六、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 第二节 文化与环境改善 一、文化多元论与道德观多元论 二、文化与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三、传统、社会等级和异质性 第三节道德是生物性、情感与理性的共同产物 第十四章 道德发展研究方法 第一节 道德发展研究的一般方法 一、系统观察 二、自我报告:访谈和问卷 三、临床法 四、人种志法 第二节 道德发展研究设计 一、相关设计 二、实验设计 三、改进型实验设计 四、追踪设计 五、横断研究设计 六、改进型发展研究设计 七、小结 第三节教师行动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的产生背景 二、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三、行动研究的程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