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插图本中国诗词经典系列之一。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与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先生选取杜甫脍炙人口的一百首诗,作了详尽的注解,加以白话串讲和佳句点评此外,我们还为本书选配了一些前人创作的杜甫诗意图以及与杜甫相关的一些图文资料,使读者更容易深入领会杜甫诗歌的深厚内涵,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热忱、刚正的胸襟和气度以及光芒万丈的人格光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杜甫(插图本中国诗词经典)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杨义//郭晓鸿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插图本中国诗词经典系列之一。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与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先生选取杜甫脍炙人口的一百首诗,作了详尽的注解,加以白话串讲和佳句点评此外,我们还为本书选配了一些前人创作的杜甫诗意图以及与杜甫相关的一些图文资料,使读者更容易深入领会杜甫诗歌的深厚内涵,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热忱、刚正的胸襟和气度以及光芒万丈的人格光辉。 内容推荐 “杜甫”的伟大,不仅表现在形式上,内容上,更难能可贵的,是诗中含蕴着他高贵的人格。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审视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的一种险恶形式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他的诗篇当中处处流露着广博的同情和深刻的忧患,每一首诗都投射着作者自己的人生以及时代的影子。一部杜诗,就是一部用诗歌写成的有笑有颦、有血有泪的历史。 目录 【乐府】 兵车行 丽人行 贫交行 哀王孙 哀江头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饮中八仙歌 【五言古诗】 望岳 羌村三首其一 羌村三首其二 羌村三首其三 佳人 梦李白其一 梦李白其二 赠卫八处士 【七言古诗】 百忧集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丹青引 赠曹将军霸 寄韩谏议注 古柏行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五言绝句】 绝句 绝句 八阵图 归雁 【七言绝句】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赠花卿 赠李白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戏为六绝句选一 绝句 漫成一首 江南逢李龟年 【五言律诗】 房兵曹胡马 春日忆李白 春望 春宿左省 日暮 天末怀李白 月夜忆舍弟 后游 春夜喜雨 江亭 琴台 水槛遣心其一 登兖州城楼 送远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滟滪堆 旅夜书怀 孤雁 江汉 空囊 南征 发潭州 月 遣怀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 【七言律诗】 曲江二首其一 曲江二首其二 曲江对酒 九日蓝田崔氏庄 蜀相 南邻 狂夫 江村 野老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 梅相忆见寄 客至 宾至 登楼 登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宿府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九日 自帝 白帝城最高楼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一 咏怀古迹其二 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其四 咏怀古迹其五 阁夜 又呈吴郎 燕子来舟中作 小寒食舟中作 野望 夜 试读章节 秋兴八首 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注释:1 玉露:白露,秋霜。2 巫山巫峡:巫LLJ在今重庆市巫山县境,属巴山支脉,长江流经其问,称为巫峡。3 萧森:萧瑟阴森。4 江间:指巫峡。5 塞上:指巫山。6.丛菊两开:指作者在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离开成都,秋居云安,次年秋又滞留夔州,前后近两年。7.一系:紧系,永系。8 砧:捣锤衣服用的石具。串讲: 秋霜已使枫树林凋零败落,巫山和巫峡也萧瑟阴森。巫峡中波浪翻滚,势若从天而降,巫山上风云漫卷,阴霾由地而升。我在夔州已经过两个秋天,看菊花开落,让人伤心泪垂,一叶小舟永远系挂着我返回故里的希望。入秋已深,家家都在赶制寒衣,准备越冬,暮色斜阳下,高高的白帝城里传来捣洗衣服的急促声音。点评: 《秋兴》八首是杜甫寄居四川夔州(重庆市奉节县)时的作品,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这是其中第一首。全诗凶秋起兴,交织着深秋的冷落萧条、心情的寂寞凄楚,以及对国事的忧伤。首联点出秋景,用“凋伤”、“萧森”写出山峡之间的凛然秋气。三四句用“兼天涌”、“接地阴”形容江上波浪和山中云雾的满天彻底,把秋气铺排到整个天地之间,笔力可谓壮阔。五六两句抒发了作者对滞留他乡,不能回归故乡的忧郁情怀,最后两句借秋天到来,家家催制寒衣的情节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家国故园的迫切的思念之情。全诗读来荡气回肠,令人伤感。P197-198 序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诗的民族。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种自然和谐、优美精炼的特殊语言开始,国人便以诗、词、歌、赋各种姿态,悠游中国文坛,使其成为各个时代的文学主流。三千年来,诗心绵延,诗兴不减,前人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精彩绝伦的美丽篇章。在中国三千年的诗歌历史当中,像杜甫这样能够将个人姓氏冠在“诗”字上面,而成为一套专门学问,被后人不断地研究、注解的,是为数不多的。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上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盛唐诗坛,云蒸霞蔚,王维使诗清雅,李白使诗灵动,杜甫使诗凝重,都是旷世绝艺。杜甫的诗以丰富多彩、沉雄老成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情感深沉,意境豪阔。他讲究章法,锐意创新。任何题材,任何体制到了他的手中,一经点化就是不朽之作。“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他与李白等人一起,共同创造了诗歌的盛唐气象,使诗歌成为“一国之艺”。或如苏轼所说:“诗至于杜子美(甫),文至于韩退之(愈),书至于颜鲁公(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杜诗”的伟大,不仅表现在形式、内容上,更难能可贵的,是诗中含蕴着他高贵的人格。杜甫以积极的人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审视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杜甫生在唐朝由盛而衰的年代,一生都不得志。但是他并不滑稽玩世,也没有自艾自怜,反而用宽厚慈爱的胸怀包容民生,以忧郁的眼光谛视时弊,和全民族一道承担苦难。他的诗篇当中,处处流露着广博的同情和深刻的忧患,每一首诗中都投射着自己的人生以及时代的影子。一部杜诗,就是一部用诗歌写成的有笑有颦、有血有泪的历史。他的诗,是时代的实录,历史的见证。我们因此称他的诗作是“诗史”,也尊他为“诗圣”。 一代诗圣,已经在一千多年前走完他生命的全程,但是他那一千多首诗,惊天动地的好诗,却一路追随着不死的诗心翻山跨海来到今天,让人读后怦然心动,仍然可以感觉到杜甫当年多感的心情和天纵的才气。杜甫一生历经坎坷,穷愁潦倒,但是他心中有爱,笔下有诗,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学遗产和取之不尽的精神资源。这本诗集选取杜甫脍炙人口的一百首诗,作了详尽的注解,加以白话串讲和佳句点评,使读者更容易深入领会杜甫诗歌的深厚内涵。此外,我们还为本书选配了一些前人创作的杜甫诗意图以及与杜甫相关的一些图文资料,希望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热忱、刚正的胸襟和气度以及光芒万丈的人格光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