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本关于金融衍生产品的书,深入浅出。就像《股票操盘手回忆录》代表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金融市场,《骗术扑克》代表了80年代的美国金融市场,《诚信的背后》则是9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的代表,并且也将像前两本书一样成为经典之作。这也是一本难得的反面教材,它曾是轰动华尔街的全美畅销书,它将向你揭开摩根士丹利藏在道德、诚信、守法面具后面的真实面目,告诉你成功者赚钱的内幕,它也将向你说明一个道理:并非只有小骗子才是骗子,而大骗子就是正人君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诚信的背后(摩根士丹利圈钱游戏黑幕)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美)弗兰克·帕特诺伊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第一本关于金融衍生产品的书,深入浅出。就像《股票操盘手回忆录》代表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金融市场,《骗术扑克》代表了80年代的美国金融市场,《诚信的背后》则是9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的代表,并且也将像前两本书一样成为经典之作。这也是一本难得的反面教材,它曾是轰动华尔街的全美畅销书,它将向你揭开摩根士丹利藏在道德、诚信、守法面具后面的真实面目,告诉你成功者赚钱的内幕,它也将向你说明一个道理:并非只有小骗子才是骗子,而大骗子就是正人君子。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是怎样把一个耶鲁法学院的高才生,培养成了一名商场上的“射击手”。这些“射击手”,坐着飞机头等舱,出入豪华酒店,与世界各国的大公司交易着由世界顶级数学家、物理学家设计出来的金融产品。无数自以为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和企业职业经理们,在只理解了华尔街出产的金融产品的一些皮毛后,就将几十亿美金送进了摩根士丹利的口袋。 在华尔街,如果有人说你是个好人,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是个笨蛋。对于大多数金融产品(如期货、外汇、衍生物等)而言,买卖双方的盈亏之和等于零,也就是说一方的利润就是另一方的损失。本书作者所在的部门平均每人每年为公司赚1500万美元。书中提到的许多美国著名公司都是这些利润背后的牺牲品。 随着中国进入WTO,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在快速地与国际金融接轨。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本书几乎就是一本教科书。它教我们提高对金融产品的风险认识,防止华尔街银行家们利用我们对金融产品的无知来收“学费”。 前一时期发生的中航油事件和摩根士丹利在中国收购的第一笔银行不良资产。都应该让我们深深地叹口气:要是早点读读《诚信的背后》就好了。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一个更好的机会 第二章 纸牌房 第三章 掷骰子游戏 第四章 墨西哥银行的狂欢节 第五章 大灾难 第六章 RAVs女王 第七章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第八章 天生冤家 第九章 龙舌兰效应 第十章 MX 第十一章 沙扬那拉 尾声 后记 卷土重来 译跋 试读章节 我坐在电话旁,暗自希望它会响。那是1994年2月1日,离发年终奖金的日子还有两个星期。我在纽约的一家投资银行——第一波士顿——做衍生产品经纪。 我在等一个猎头的电话,最近几天他已经给我打过好几次电话了。他对时机掌握得无懈可击。发年终奖的日子越来越近,衍生产品正炙手可热,而且我还是最近一次新兴市场衍生产品研讨会上的特别主讲人。我有市场价值,也想跳槽。对于猎头来说我特别值钱:如果他把我安置到一家新公司,他就能拿到我第一年薪酬的三分之一。好的华尔街猎头都能赚几百万美元。我知道这个家伙打电话给我并不是想当好人,他是想“猎”我的“头”。 想遮掩这种电话并不容易。假如你曾见过交易厅,你可能会奇怪一个经纪怎能和一个猎头通电话而不引起一米开外的其他经纪的怀疑。我知道若被发现就是致命的。已经有若干个经纪因为在工作时间与猎头谈判而遭到处罚或被解雇。为了安全起见,我们精心设计了详尽的方案来掩盖求职活动,包括说暗语和夜间会面。我的新方案是从一个同事那里学来的,很简单,但不是十分安全。这个猎头假借一个朋友的名字打来电话,我接听时装做在和朋友聊天,而猎头就介绍他手头的工作。如果我想讨论这份工作就挂断电话,离开交易厅,用大堂里的公用电话打给他。其他人也有用这种方法的,在发年终奖的时候,经纪每天都被这种电话包围。 那时我已经冒险地往大堂跑了若干次,冷静地听了很多工作机会。每次我都拒绝了。那些公司都是和第一波士顿同一水准的,也就是二流的。虽然第一波士顿在20世纪80年代初也曾是一家顶级公司,然而过去十年间它已经每况愈下,大批员工离职去了更好的公司。我对这二等地位已经感到厌倦,也想更上一层楼。有一家公司的衍生产品部是华尔街最热门的,我对那里的工作梦寐以求。我告诉这个猎头如果他能拿到那份工作,我就接受。他答应去找找看,然后告诉我他能找到什么。 电话终于响了。是那个猎头,他听起来很兴奋。 “弗兰克吗?”他小声问。 “是我。”我小声回答。旁边的一个同事怀疑地看了我一眼。在交易厅里是没人小声说话的。 “我找到了!” “找到什么了?” “那个,”他停了停,“你的工作,你想要的工作。给我回电话。” 现在轮到我兴奋了。我告诉同事我要出去一会儿,他似乎知道我在干什么。我几乎是冲到了大厅里的公用电话前。 我一边等着猎头接电话,一边摸出了笔和纸作记录。电话铃似乎响了整整一分钟。我四下张望,冲着公司的新徽标得意地冷笑——白底上蓝色的帆船,旁边是公司的新名字——瑞信第一波士顿。瑞信代表公司的新主人——一家大型的瑞士银行——瑞士信贷。可这个时髦的新徽标也不能改变现实:第一波士顿至今的航行既不是世界性的,也称不上一帆风顺。这只船看起来属于波士顿而不是伯尔尼,我的公司惟一具有世界性的东西就是亏损。 我想起一个例子。第一波士顿贷款4.5亿美元——公司40%的股权资本——给一家公司,俄亥俄床垫公司。这是一笔灾难性的交易,华尔街的幽默将其命名为“燃烧的床”。第一波士顿的利润是如此的可悲,以至于公司不得不卖掉部分衍生产品业务来发放奖金。与此同时,有谣言说公司的新任首席执行官艾伦·维特拿到了3000万的薪酬。后来报道澄清他的待遇只不过是区区900万美元。公司被叫做“小麦第一证券”①,隐喻境况窘迫的小规模经纪公司。难怪好的经纪人都结队而逃。我,也想跳槽。 那边,猎头终于说了声“喂”。 我再次耳语了起来,“你找到了什么?”我扫视着大堂,确保没人在听我说话。 他一定觉察到了我的兴奋,开始残酷地耍弄我。“这是一家非常有声望的投资银行,热门的衍生产品部。他们想找一个新兴市场经纪人,而你,正是他们最完美的人选!” “哪一家?告诉我是哪一家?”我打断他。新兴市场是我的领域,但是所谓“有声望”的投资银行也不少。 他又支支吾吾了几分钟。我努力保持着冷静,再一次追问。他终于吐露了名字:“摩根士丹利。” 我知道,出于谈判的考虑,我应该假扮只对这份工作有“温和”的兴趣,那样我的猎头就不会觉得我不顾一切地想跳槽,或是愿意为了微薄的待遇转换工作。我知道我应该保存我的谈判实力。谈判的关键是表示我喜欢这份工作,但又不是特别喜欢。我努力想要压抑住自己的兴奋。P5-7 序言 1993~1995年间,我在华尔街销售金融衍生产品。在此期间,我和另外七十来人在摩根士丹利的衍生产品部工作,在纽约、伦敦和东京一共赚了大约10亿美元——平均到每人大概是1500万美元。可以说我们是世界上最能赚钱的一群人了。 我的部门是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造钱机器。摩根士丹利是顶级投资银行中历史最悠久、声誉最显赫的一家,而衍生产品部则是推动它前进的发动机。我们赚的10亿美元支付公司全球一万多雇员的薪金绰绰有余,而且还给我们自己留下了不少。部门的中级经理一年挣到了几百万美元,哪怕是最低级的雇员也有六位数的收入。而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人那时都不过二十几岁而已。 我们是怎样赚到这么多钱的呢?部分归因于我们的精明。我曾和衍生产品这一行中最优秀的人共事过,我们掌握了现代金融种种复杂的精妙之处,难怪我们被称做“火箭科学家”。 摩根士丹利并非历来如此。早在20世纪20年代,这家显赫的投资银行就建立了很高的声誉,办公室的鲜花、精美的家具、优雅的合伙人餐厅和保守的业务作风都为人所称道。公司的信条是“第一流的业务,第一流的文化”。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银行业的全盛时期,公司面临来自其他银行的激烈竞争,从第一名的位置滑了下来。作为反击,摩根士丹利的合伙人把注意的焦点从名转到了利,从此改变了这家公司。到1994年我加入公司的时候,摩根士丹利已经放弃了它的绅士风度,取而代之的是为赚钱而不择手段地销售金融产品。这一转变为摩根士丹利赚足了钱。 包括我加入摩根士丹利之前的雇主——第一波士顿在内的其他银行,无法匹敌摩根士丹利强制性的新销售策略。这家公司已经全方位的彻底改头换面。鲜花已不复存在,家具改成了板式的,交易厅的过道里塞进了油炸面圈架,忙碌的经理们就在那里匆匆吞下自己的午餐——假如他们还有时间吃午餐的话。这种强制性销售作风激发了新的信条——“第一流的业务,第二流的文化”。经过了数十年的和气生财,摩根士丹利的微笑背后开始露出了狰狞的杀气。 衍生产品部前进的号令来自公司的领导者约翰·麦克是从交易柜台奋斗上来的,在那里他现在还被称为“大刀麦克”。麦克的桌上放了一个金属的长钉子,有谣言说他会用它来恐吓无能的雇员。在完成了一笔银行业的交易后,麦克曾收到过一件特殊的纪念品——一部镶嵌在有机玻璃里面、已经摔烂了的电话听筒,那是他在交易厅工作时的遗留物。通常的纪念品都应该是一块刻着公司名字的墓碑形状的有机玻璃。显然,有麦克做舵手,风平浪静的J.P.摩根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麦克的带领下,我那些头脑敏锐的上司都变成了凶残的百万富翁——一半是小丑,一半是狼。他们不是在进行复杂的电脑运算,就是发誓要如何“撕破对手的脸皮”,或是“整死某客户”。工作之余,他们在不同的场合磨炼杀手的本能——在私人射击俱乐部,在非洲和南美狩猎,还有摩根士丹利中最重要、也是名字最贴切的竞争活动:固定收益部年度泥鸽靶射击比赛,简称F.I.A.S.C.O.(Fix Income Annual Sporting Clays Outing)。这一年一度的射击竞赛为公司毫不留情地从客户身上挣大钱奠定了精神上的基础。1994年4月后,当客户开始接受了摩根士丹利推销的衍生产品并开始亏钱时,约翰·麦克下达了他的指令:“我已闻到了血腥味,让我们去寻找自己的猎物吧!” 我们已经作好了杀戮的准备,而且也这么干了。在衍生产品的战场上,摩根士丹利的受害者到处都是。你可能已经在报纸上看到了,在奥兰治县,在霸菱银行、大和银行、住友银行,可能还有其他尚未为人所知的地方,在某个公司仅一个人就造成了超过10亿美元的亏损。在其他一些公司则是几个人赔掉了10亿美元。几十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包括宝洁公司和众多的共同基金,各自在衍生产品上损失了几亿美元,加在一起有几十亿。在损失500亿美元的墨西哥货币危机中也包含了衍生产品的牺牲者。就像已故参议员埃弗里特·德克森所说:“这里10亿,那里10亿,很快损失就是大规模的了。”如果你在过去几年中持有过股票或共同基金,损失在衍生产品上的钱很可能就有你的一份。 衍生产品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1996年,这一市场的规模据估计达55万亿美元,是美国所有股票价值的两倍,或美国全部债务的十倍还多。与此同时,衍生产品造成的损失还在成倍增长。 当然,通过衍生产品赚了钱的公司也为数不少,其中就包括摩根士丹利。就在衍生产品的买家舔着伤口的时候,摩根士丹利的衍生产品部却在发展壮大。有些客户厌倦了被人撕破脸皮或被人蚕食,因而业务在1995年和1996年有过短暂的下降。在此期间,我们中的许多人离了职,另外一些去了不那么残忍的公司。摩根士丹利也把衍生产品部中最擅长强制销售的几个经理转移到了公司其他更为“合适”的部门,但还是有些人留了下来。今天,这个部门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在重整后利润依旧,正准备着为下一场狩猎寻找目标。 后记 做文字工作是我多年的愿望,最后决定把《诚信的背后》(F.I.A.S.C.D.)译成中文,起因却纯属偶然。去年夏天读到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赵毅恒先生所著《对岸的诱惑》一书,赵先生的书与金融市场全然无关,写的是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人物。但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观点却是我国金融市场近年发展的写照:表面有来有往,实际是两个单向——中国人到西方当学生,西方人到中国当老师,一学一教,学的教的都是近代西方特产。诚然,金融市场本就起源于西方,在中国的历史尤其短暂,学习是顺理成章的;更何况有人教总比没人教好,有机会扬长避短;只要不做一边倒的好学生,不必句句当真理就是了。 所以有了中文版的《诚信的背后》。它以衍生产品为主线,范围几乎涵盖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所有重大事件:墨西哥比索贬值、拉美金融危机、美国衍生产品丑闻、霸菱银行破产、日本金融改革和亚洲金融风暴,以及国际金融服务业的若干重大收购兼并案。这不是一本主流的书,它更像是一本“黑幕”类的书,目标直指世界项级的投资银行,文笔也是举重若轻的漫画式写法。但这绝对是一本具有现实意义的书,它所涉及的两个主要方面,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都是我国金融市场目前面对的重要问题。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金融开放的大门业已打开。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金融市场的各类参与者都可以借鉴本书的内容。 投资银行可以借鉴国际顶级公司从客户,市场需要出发的业务方法的和创新精神,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升级,通过衍生产品解决我国金融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例如通过资产证券化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监管机构可以了解海外金融机构规避监管的手段,借鉴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对弈的得失,从而避免重蹈覆辙,使政策更加行之有效。至于投资者,可以了解“高等金融的全部真相”,避免在和海外精英投资银行的交易中因为处于信息劣势而遭受损失。实际上,国际投资银行向我国具有海外投资权的企业销售金融衍生产品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近期社保基金也将开始进行海外投资。正如古罗马人所言,“买家多加防范”。 作为长期在海外金融业求学的“学生”,数年来为稻粮谋,做的都是人生非做不可的事。但是这本书是我想翻译的书,所以一字一句地译了出来。本书作者帕特诺伊在《诚信的背后》出版后已经成为美国衍生产品投资者的维权志士,在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破产后曾作为专家证人在美国国会就衍生产品问题作证。作为译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起我国读者对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注,所谓抛砖引玉也。 《诚信的背后》是第一本关于金融衍生产品的书,深入浅出。就像《股票操盘手回忆录》(The Reminiscence of a Stock Operator)代表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金融市场,《骗术扑克》(Liar"s Poker)代表了80年代的美国金融市场,《诚信的背后》是9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的代表,并且也将像前两本书一样成为经典之作。 感谢北京读书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是他们的努力使更多的读者看到这本书。 邵琰 2004年6月 书评(媒体评论) “欧洲的每一个银行家都会想看这本书,摩根士丹利应该听从我们早些时候的建议,买下所有的书,举行一场大规模焰火晚会,甚至可以邀请帕特诺伊本人在上面热热身。” “相信我们,《诚信的背后》绝对会引起轰动……帕特诺伊下笔毫不留情……” ——《欧洲周刊》
“《诚信的背后》让你亲身体验当今华尔街最危险、最重要的游戏。衍生产品交易是一场血腥的游戏,猎物就是毫无防备的投资者。读读这本书吧,否则……” ——迈克尔·刘易斯《骗术扑克》作者
枪炮,酒精,嗜血成性——高等金融的全部真相。 ——《星期日晤士报》
无畏的揭露。 ——霍华德·戴维斯 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主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