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依托,以毛泽东党的建设实践为中心,以毛泽东公开发表的著作、文稿、通信、电报等材料为依据,充分利用党的重要文献及同时代的中共其他重要领导人的著作等资料,全面地阐述了毛泽东的建党理论。本书由赵云献教授和党建界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这本书在收集和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本着原汁原味的精神,史论著相结合,立意新颖,体例独特,逻辑严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相信党员干部们,认真读一读《毛泽东建党学说论》定会有很大收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毛泽东建党学说论(上下) |
分类 | |
作者 | 赵云献编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依托,以毛泽东党的建设实践为中心,以毛泽东公开发表的著作、文稿、通信、电报等材料为依据,充分利用党的重要文献及同时代的中共其他重要领导人的著作等资料,全面地阐述了毛泽东的建党理论。本书由赵云献教授和党建界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这本书在收集和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本着原汁原味的精神,史论著相结合,立意新颖,体例独特,逻辑严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相信党员干部们,认真读一读《毛泽东建党学说论》定会有很大收获。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依托,以毛泽东党的建设实践为中心,以毛泽东公开发表的著作、文稿、通信、电报等材料为依据,充分利用党的重要文献及同时代的中共其他重要领导人的著作等资料,全面地阐述了毛泽东的建党理论。全书共分20章,包括基本理论、历史经验、经验教训等。其中“防止和反对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实行‘和平演变’的艰辛探索”、“以史为鉴,开拓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民主新路”、“正确认识和处理兄弟党关系的基本准则”等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 序 引论 第一章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一、无产阶级必须组成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 1.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 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 2.列宁关于建立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基本思想 二、中国人民要推翻“三大敌人”的压迫没有中国 共产党这样的革命党的坚强领导是不可能的 1.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 命问题的基本根据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就需要一个如 共产党这样的革命党领导人民闹革命 三、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是毛泽东总结近 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 经验的结论 1.太平天国运动 2.维新运动 3.义和团运动 4.辛亥革命运动 四、十月革命以后中国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1.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3.创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 五、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 一新 1.中国共产党实际领导了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 命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极光荣的一章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掀起土地革命风暴,开 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和日本帝国主义进 行一个决死的战争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独立和解放的中流砥柱 第二章 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一、工人阶级先锋队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1.党应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和 作战部” 2.依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党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 族的先锋队 4.党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防止“糖衣裹着的炮弹 的攻击” 5.“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不是“全民党” 二、先进的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 1.政治社会的第一类就是党派,党是阶级的组织,是 阶级的领袖和阶级斗争的工具 2.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工人阶级自己创 造了自己的党——中国共产党 3.党在重视工人运动和增加工人成分两方面应该有 进步 三、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是无产阶级里面 比较更觉悟的一部分人 1.共产党员是有严格的标准和条件的 2.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个自觉的 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 3.执政党的党员要成为懂经济的“内行” 四、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应该成为执政党的指 导思想 1.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 2.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各 方面工作中的领导作用 3.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职工 参与管理和群众监督问题 五、执政党要继续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本色 1.执政党要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2.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 福利 3.执政党更要增强群众观点,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4.执政党更要提高党员标准和条件 5.整党建党是保持党的先锋队本色的好形式 第三章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 基础的党 ………… 试读章节 2.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从团结和战略高度处理张国焘的分裂活动 就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后不久,长征途中,又发生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严重危机。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北懋功会师后,围绕红军的战略方向问题,张国焘与毛泽东产生尖锐分歧。张国焘拒不执行会师后中央确定的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主张向川康边境退却,与中央方针背道而驰。由于张国焘领导的四方面军拥有八万大军,而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不足两万人,因此,张国焘野心膨胀,傲慢不逊,不仅向中央伸手要权,还要挟中央,抗拒中央命令。这样一来,要处理好与张国焘的关系,并争取张国焘共同北上,就成了一件极为艰巨的工作。 毛泽东十分珍视两军的团结,强调一、四方面军都是党领导的红军队伍,大敌当前,没有内部的团结一致,便无法战胜敌人。博古等人出于对张国焘搞分裂的义愤,便指责、挖苦张国焘南下的主张为“麻雀飞进阴沟里”①,这引起张国焘极大反感。有的同志还将北上和南下的争论草率地过早定性为“两条路线的斗争”,在当时的特殊而微妙的气氛中却造成了很不好的后果。张国焘不仅暴跳如雷,更将这些引为口实,用来挑拨一、四方面军的关系。毛泽东则很注意方式方法,认为讲这种刺激的话是没有用的,只能坏事。他亲口对一、三军团的领导人说:“会师了,要讲团结,不要批评”②。对于张国焘伸手要权,要求改组军委的野心,政治局的同志都反对,气愤地说他想篡夺中央的大权。毛泽东也劝大家不要这样讲:“我们在北上的原则上是决不能让步的,但是张国焘手下有四个军的队伍,要团结他北上抗日,对他的职务应该有一定的安排。”①按照毛泽东的意见,中央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陈昌浩为政治局委员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徐向前为中央委员兼红军前敌总指挥。毛泽东用他的雄才大略,团结了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击败了张国焘的南下阴谋,完成了红军北上的战略方针。 对于张国焘顽固坚持南下一事,毛泽东也不是疾颜厉色地批评指责,而是以理服人,反复陈述北上之利和南下之弊,以期张国焘改变想法。但张国焘一意孤行,率军南下,甚至企图以武力威胁中央。在最危险的时刻,彭德怀对毛泽东说:“如果四方面军用武力解散我们,或挟持中央南进,怎么办?从防御出发,我们可以不可以扣押人质,以避免武装冲突?”毛泽东冷静表示:“不可。”②后来,毛泽东为摆脱险境,单独率红一、红三军团北上,四方面军则由张国焘率领南下。毛泽东对张国焘的规劝未能奏效。在中央红军北上后中央召开的俄界会议上,许多同志强烈要求开除张国焘党籍,但毛泽东心中顾念着争取四方面军的大局,仍不同意开除其党籍。他说:“不可开除张国焘党籍,此时提出这个问题不妥。”“这不是张国焘一个人的问题,它关系着几方面军的指战员的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很好的革命武装啊,我们要注意团结广大的红四方面军。此时开除张国焘党籍,会把问题复杂化、尖锐化,弄不好会走到问题的反面,不利于革命的大局。”③“还是希望他们回来。你们这样就做绝了,开除了张国焘的党籍,后面没有文章可做了。 P717-718 序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实现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状况,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就必须按照这个总体部署,毫不动摇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建党8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总是紧密围绕党的政治路线,遵循党的建设的自身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时代发展同步的;也是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继承和发扬好传统、好做法的过程。80多年来,在把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历程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经验。正确地认识、掌握和运用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意义重大。 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长期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党的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也是邓小平党建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在革命战争年代,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毛泽东同志作了开创性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探索一直没有停止,尽管在党的指导思想一度发生“左”的思想影响下,党的建设也曾偏离了正确轨道,但毛泽东建党思想中的精彩部分,至今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毛泽东建党学说中,以下一些思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把思想上建党放在第一位,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支部建在连上;坚持民主集中制,执行“四个服从”;“三大作风”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等等。 在纪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赵云献教授和党建界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的《毛泽东建党学说论》一书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书在收集和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本着原汁原味的精神,史论著相结合,立意新颖,体例独特,逻辑严密,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我热烈祝贺这本书的出版,并对赵云献教授及其他作者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敬意。我相信,党员干部挤出点时间,认真读一读《毛泽东建党学说论》,定会有很大收获。 是为序。 2003年春 后记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我们撰写了《毛泽东建党学说论》一书。本书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为依托,以毛泽东领导的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为中心,以他公开发表的著作、文稿、通信、电报等为根据。编写中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力争做到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再现毛泽东建党学说全貌。由于毛泽东建党学说是博大精深的理论宝库;由于毛泽东许多论著、书稿和文献还没有公开发表;由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才刚刚开始,理解和体会还不深,因此,仅就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进行了阐述,深入地研究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更多的时间,这也是党的理论工作者长期的任务。本书只能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初步成果,如能引起党员,特别是党务工作者和党建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哪怕是争论也是有益的。 历经三年的奋斗,在《毛泽东建党学说论》完稿即将出版之际,我们不能不想到对该书的撰写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各位领导。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刘海藩、杨春贵,现任常务副校长虞云耀,副校长张志新、王伟光和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研究院部长邵华予以大力支持;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现任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张全景欣然答应做该书顾问,多凑听取写作进展情况汇报,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局、中央企业工委组织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和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等单位有关同志的支持。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和朋友也给予了真诚帮助。他们是:许全兴教授、朱满良教授、萧一平教授、王仲清教授、宋心伟教授,以及吴廷勇、陈宝群、刘秀英、陈其光、祝树奎、殷亮等同志。这里,谨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参加本书编写人员是:本书主编、博士生导师赵云献教授.对全书进行总体设计,从主题选定到全书的基本框架,一直到每章的纲目,都作了精心的策划,并最后对全书进行统稿、审稿和定稿。杨杰副教授协同主编在统稿、定稿中兢兢业业地做了不少工作,付出了很大心血。姚植传博士也协助主编做了部分统稿工作。王仲清教授把自己长期积累的资料奉献出来,对成书很有帮助。张晓燕、曹铁汉、侯典明博士分别为本书的第八章、第十三章和第十六章的编写提供了草稿。特别是侯典明博士为草书的最后合成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庄杰、谢俊、蔡永飞、曹铁汉、纪伟昕、张伟、马哈木提江等同志参加了写作提纲的讨论和有关组织工作。本书各章写作的最后执笔人是:杨杰(引论),姚植传(第一章),刘淑阶、李映哲(第二章),赵云献、陈世奎(第三章),夏立忠(第四章),苗庆旺(第五章),刘淑阶(第六章),赵云献(第七章),姚植传(第八章),赵云献、唐桂阳(第九章),时煌军(第十章),李映哲(第十一章),朱修国(第十二章),赵云献(第十三章),时煌军(第十四章),朱修国(第十五章),赵云献(第十六章),于文发(第十七章),姚植传、王小平(第十八章),姚植传(第十九章),朱修国(第二十章),赵云献(主编的话)。需要指出的是,参加本书编写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专业的博士,平均年龄35岁左右。在编书过程中,他们认真负责,勤奋刻苦,一丝不苟和严谨的学风是值得称赞和学习的,反映了一代年轻理论家的美德。 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同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原副总编辑王乃庄同志以及冀良、王能雄同志,还有各部门不少的同志为本书的编审出版付出了辛劳,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赵云献 2002年12月26日于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主楼4061室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