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关于怎样构建和评价模型的新思想,即我们在今后的建模中应当更多地考虑模型的经济意义上的显著性而非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更多地考虑模型的实用价值而非其本身的华丽性。在本书中,作者阐明了构建和评价经验模型的过程。书中广泛借鉴和引用了来自经济学、金融学、政治学和环境经济学,乃至艺术、文学和娱乐业的案例和小品,将精确性与累积的直觉融为一体,从而就这个主题为我们提供了独特且十分有趣的见解。
在本书中,格兰杰(Granger)阐明了构建和评价经验模型的过程。书中广泛借鉴和引用了来自经济学、金融学、政治学和环境经济学,乃至艺术、文学和娱乐业的案例和小品,将精确性与累积的直觉融为一体,从而就这个主题为我们提供了独特且十分有趣的见解。
本书的第一章分析模型的设定问题,以巴西亚马孙流域的森林垦伐为例,讨论了模型的设定过程。第二章考虑评价问题,指出了经济学家们对于评价的忽视,以及应该以模型的结果的质量为准绳来评价模型。第三章使用比前两章更为复杂和技术化的方法,进一步讨论如何评价预测的问题。
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关于怎样构建和评价模型的新思想,即我们在今后的建模中应当更多地考虑模型的经济意义上的显著性而非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更多地考虑模型的实用价值而非其本身的华丽性。
对于经济模型的构建,首先要考虑模型与经济理论的整合性,如果模型在统计上很有意义,而在经济上不具有合理性的话,那么模型对于经济的分析就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书中案例包罗万象,简单有趣,非专业人士,亦能理解经济模型的构建过程,从中获益匪浅。
——赵国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我们比较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时,总是觉得前者像科学,而后者更像一门艺术。确实如此。一项经验研究从计量模型的选取和设定开始,一直到模型的估计、模型的评价、预测和解释等等都由研究者“说了算”。因此,经验研究给人的感觉是不可信的,研究者可以找到“合适”的模型来支持所要的经济理论观点。但是,格兰杰在本书中 通过一些有趣的真实例子非常严谨地阐述了构建经验模型的整个过程。让我们看到了经验研究的科学性、可信性和趣味性。
——陈彦斌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