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毕加索格尔尼卡/名家名画故事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作者 程阳阳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如果说毕加索是现代艺术最重要的大师,应该不算武断,尤其是他的多才、多产和多变。他的绘画趋势主要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为抗议德国法西斯暴行而创作的具有鲜明政治倾向性的巨幅油画。

内容推荐

如果说毕加索是现代艺术最重要的大师,应该不算武断。在精深方面,也许有别的艺术家与他分庭抗礼,甚至超越他。可是在多才、多产、多变的方面,则除毕加索外不作第二人想。

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军为试验炸弹的威力轰炸了西班牙巴斯库的一座小镇格尔尼卡,使二千名无辜人民丧命。这一事件震撼全世界,也震动了画家毕加索,他创作了这幅巨画《格尔尼卡》,抗议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作品的表现手法完全是现代主义的,既有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影响,也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

目录

引子

漫长的人生 不竭的创作

天才少年

求学时光

“四猫酒吧”

初闯巴黎

“洗衣船”和《亚成农的少女》

立体主义的探索者

舞台设计

《三个音乐师))和《三个舞蹈者))

巨匠和情人

《格尔尼卡》和内心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师

加入法国共产党

陶艺家毕加索

两种打击

毕加索的奥秘

“糟蹋”名作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晚年的刨作

献给毁灭的纪念碑

名作诞生的前奏

序幕性作品

创作巨作

象征意义

在创作中发现

公众反应

巡回展览

趣事一二

毕加索年表

试读章节

          初闯巴黎

1900年的巴黎,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的大剧场,毕加索流连其中,乐不思蜀。

他整日遛大街,泡咖啡馆,参观卢浮宫和巴黎博览会,看戏剧,逛跳蚤市场,听街头演奏。虽然一句法语不懂,但他感到无比自由。

毕加索到巴黎不久,就幸运地遇到一位艺术经济人——皮尔·曼雅克,他也是加泰隆人,他被毕加索的天赋和自信所吸引,提出以每月150法郎收买他所有的画作。毕加索第一次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每月150法郎在当时是笔可观的收入,工作室和宿舍的月租金只需15法郎,一天的生活费2法郎便足够了。

毕加素在巴黎卖掉的第一幅画叫《烘饼磨坊》,这幅油画受劳特累克、雷诺阿等印象派画家影响很大,但仍有毕加索自己的风格。

1901年,曼雅克为毕加索在巴黎筹办了首次画展。65件作品在沃拉尔德画廊展出,有肖像、街头风景、室内静物等,象征主义诗人费利桑·法古斯在《白色评论》上发表评论文章,说毕加索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但同时指出了他的急躁和风格上的不成熟。

赞赏使毕加索很得意,别的他似乎听不进去,他给朋友的信中说:“得不到聪明人的赞赏是坏事,但受到傻瓜的喝采就更糟,所以,我很满足。”

一段时间以来,毕加素每天画一幅油画。这座城市到处是狂欢,到处是鲜花、舞蹈和时髦的男女,毕加索的作品表现着巴黎的种种浮华。表面上的绚烂多彩逐渐让他感到麻木和厌恶,他对曼雅克的操纵和控制也开始不满。这时,好朋友卡萨吉马斯的突然自杀使他受到极大震撼,这是毕加索精神上的转型期。

1901年,他开始用蓝色表现人的种种痛苦、孤独与寂寞,表现自己内心的混乱和抑郁。他用几个月的时间创作着一幅巨画:《卡萨吉马斯的葬礼》,创作这幅画时,他觉得葬礼就在画室进行着,所以一直沉浸在不安和恐慌中,一种虚无主义的精神状态支配着毕加的心境。

第二年1月,毕加素回到巴塞罗那,创造了一系列苦难的形象:乞丐、病人、老人、孤儿、饥饿的人与跛足的人等等,他本人也在他们的行列中。

毕加素的蓝色时期开始于巴黎,重要作品大部分完成十巴塞罗那。《两姐妹》描绘了一个妓女和一个修女,作品饱含着同情;而《人生》则是其蓝色时期最富象征意味的名作:被理想化了的卡萨吉马斯面对着一个年轻较大的妇女,她抱着熟睡的婴儿,另一个年轻裸女靠在他肩上,一种无意义的、对人间和自己的全部苦难茫然不解的感觉,笼罩在画面上。这一时期著名的作品还有:《穷人之家》、《弹吉它的老人》、《老人与孩子》、《海边的穷人》等。这些画中回荡着一个古老的问题:为什么人间到处是苦难和病痛?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悲伤、挨饿?到底有没有上帝?

P15-17

序言

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巴斯克省小镇格尔尼卡。

晴空之下,一架架喷涂着十字机徽的轰炸机带着巨大的轰鸣出现在格尔尼卡的上空,小镇的宁静被打破了,一无所知的人们走上街头,驻足向空中观望。飞机飞得如此之低,人群开始骚动,似乎感觉到r一种恐怖的气氛,只有孩子们兴奋地指点着,叫喊着。这时,人类历史上的一出惨剧上演了,机群抖抖翅膀,舱盖打开,一串串黑压压的炸弹倾泄而下,向着地面同样黑压压的人群呼啸而去……

轰炸整整进行了3个小时,这座西班牙的历史文化名城几乎全部被毁灭。70%的建筑被炸毁,小镇7000多居民中有1654人被炸死,889人被炸伤。但是,格尔尼卡镇那棵著名的古橡树却奇迹般地挺立着,周围遍是断瓦残垣,巴斯克省的第一届议会在这棵树卜召开,现在成了西班牙人民对法西斯仇恨的象征了。

这次事件是西班牙大独裁者佛朗哥和其德国法西斯盟友联合策划的。在这之前,西班牙的形势已是一天比一天糟糕,联合阵线控制着马德里和东部、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但是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政权通过血腥暴力手段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西班牙内战不断,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巴勃罗·毕加索虽然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法国,但他是个地地道道的西班牙人,他一生都以此为荣。他多次拒绝法国政府授予他法国国籍的好意,直到去世都保持着西班牙的国籍。毕加索为他血管里流着西班牙人的血感到骄傲,他时时刻刻关心着他的祖国,关注着西班牙时局的变化。天性热爱自由,热爱和平的毕加索对佛朗哥的法西斯统治一直无比憎恶,1937年初,也就是格尔尼卡惨案发生前的儿个月,他写下了一首广为流传的诗——《佛朗哥的梦幻和谎言》:

矫揉造作的探戈舞。

凶险的 字旗下,

螃蟹与剑鱼的皮子光亮夺目;

人头上割取的毛发,

编织成一块抹桌子的破布。

 

灼热的火炉里战旗通红。

鲜血混和着死黑的墨水,

而那血滴一便是子弹!

儿童的哭号,妇女的哭号,鸟儿的哭号,

花儿的哭号,

柱子、石头、锅碗、窗帘、纸张和母猫的哭号,

臭气的哭号,呛人喉咙的硝烟的哭号,

在锅炉里沸腾翻滚着的哭号……

这首诗以画家独特的感受力,用饱和的色彩和强烈的意象,无情地鞭挞了扼杀西班牙共和国的法西斯独裁者佛朗哥。这首诗发表时,配有毕加索自己刻制的18幅铜版画,诗画相得益彰,在舆论界激起了强烈的共鸣。诗的原文是用西班牙文写成的,文体不受任何句法和语法规则的约束,是毕加索白创的,痛快淋漓。而在铜版画中,佛朗哥被塑造成一个可笑的、由一节节肉团堆起来的、长着长毛的鼻涕虫。它的眼睛长在肚子上,一手举着旗子,一手挥着剑,耀武扬威地向一头象征西班牙人民的公牛进攻。

诗中描写的惨象在4月26日这天的格尔尼卡成了现实,毕加索得到这个消息时惊呆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这令人发指的罪行发生在他的祖国,发生在那样一个美丽祥和的小镇。悲痛过后,他立刻投入了创作,到11日,已画出了大致轮廓。接着,他又画了大量草图,一笔一笔地刻画细部。很快,这幅长7.625米,高3.355米的巨幅油画诞生了,画名就叫《格尔尼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