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中,还有不少的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
五十年代,中化书局修订重印了建国前由原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这套丛书汇集了清代学者整理子书的新成果,所收的子书种类不够多,断句、排印尚有不少错误,决定重编辑出版一套新编诸子集。新编诸子集成收入先秦到唐五代的子书,着重选收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的。个别不属于子部的书如班固的白虎通羲,因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也拟选入用肖陈产疏证。全书将分两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