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靖是一位大量取材中国历史、特别是从中国史传文学为素材进行创作的当代著名作家。他在人物的选取、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题材的组织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在这类历史小说中,寄寓了作者对人生对历史的独特思索。本书收录了井上靖的《孔子》和《杨贵妃》。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和诗人。担任日本艺术院会员,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常任顾问,日本文化财保护委员会委员,日本文艺家协会前理事长,日中古代文化交流史和中国古代史研究家,日中友好社会活动家。在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出现过一大批以中国历史为题材而进行创作的作家。但是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这些人都无法与井上靖相比。像井上靖这样大量取材中国历史进行创作的作家,在整个世界文坛都是罕见的。本书收录了井上靖的《孔子》和《杨贵妃》。
“‘仁’字是单人旁加‘二’,无论是父子、主仆、或是旅途邂逅的陌生人,总而言之,只要两人相遇,两人之间就产生了必须相互遵守的约定,那约定就是‘仁’。换言之,就是‘体谅’,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仁’字,也是殷代的创造啊。”
夫子认为要使已经混乱得无以复加的天下恢复一点秩序,就得从匡正构成这个世界的根本做起,大概是出于这种考虑,才提倡“信”与“仁”的吧。
的确,如今中原一带的形势,已经混乱到任何政治力量都难以整治的地步,必须从最根本的人生态度来纠正了。很可能夫子就是根据这一观点,才把倡“仁”和笃“信”引为己任,并且恰恰要从他已经涉足的这个小小陈国做起的呀。
夫子晚年在天下英才云集的鲁都的学馆里,也讲过同样的问题,而且我也聆听过;但是,我总觉得夫子在陈都的学馆里所讲的闪烁着更强烈的火花,对听众产生了更大的感召力。
回想一下夹在楚吴两强之间,饱受欺压和侵犯之苦的胨国的形势,就觉得夫子在陈都的宣讲布“道”,就无异于在战场上厮杀了。所以,不论是站在讲坛上的夫子,还是洗耳恭听的我们,都有一种紧迫感。
特别是对于“仁”的阐述,虽然后来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听过多次夫子的讲解和几位高足们的高论,但是,他们每次都讲得那么深奥,难以理解。所以,我还是珍视在陈都听到的“仁”是两人之间的道德的指教,把一切都归之于仁,并且努力去实践一虽然很难,但我一直坚持不懈,直至今日。
总而言之,夫子认为“信”字与“仁”字,皆为殷人所造,并且刻在甲骨之上的这段话,至今还像当初听到时一样,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上。前面我说过,大概我身上也流淌着殷人的血,所以我侍奉高度赞扬殷文明的夫子,也不是偶然的了。
P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