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银屑病
分类
作者 王刚//张开明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银屑病的专著,内容涵盖银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反映了国内外对银屑病的最新认识,还特别注意介绍了在银屑病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尤其是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取得的最新成果。

目录

绪论1

上篇基础篇

第一章遗传学11

第一节银屑病的遗传特点1l

第二节染色体异常与基因突变13

第三节HLA与银屑病16

第四节银屑病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21

一、银屑病的易感基因位点21

二、银屑病候选基因的研究 24

第二章免疫学 29

 第一节细胞因子29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及共同特点29

二、细胞因子的种类及特点31

 第二节黏附分子52

一、概述52

二、细胞黏附分子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53

三、黏附分子与银屑病60

 第三节免疫细胞61

一、淋巴细胞61

二、中性粒细胞65

三、血管内皮细胞69

四、角质形成细胞75

 第四节角蛋白与抗角蛋白自身抗体79

一、角蛋白与银屑病79

二、抗角蛋白自身抗体83

第五节神经免疫学87

 一、银屑病与神经肽88

 二、神经肽与角质形成细胞的相互作用93

第六节其他免疫学异常 95

 一、免疫球蛋白95

 二、补体系统96

 三、循环免疫复合物97

 第七节银屑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97

 一、超抗原与银屑病97

 二、癌基因、抑癌基因与银屑病 105

 三、凋亡与银屑病110

 四、T淋巴细胞的活化及向表皮移行115

 五、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殖119

 六、骨髓,银屑病的发病"中枢"? 123

第三章银屑病常用研究技术和实验模型134

第一节细胞膜表面分子表达的检测134

 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134

 二、流式细胞术 137

第二节角质形成细胞培养技术138

 一、单细胞层培养法139

 二、皮肤器官型培养法145

 三、皮肤器官培养法147

第三节细胞凋亡研究技术151

 一、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152

 二、凋亡检测技术在银屑病研究中的应用155

第四节基因突变的检测技术157

 一、聚合酶链反应 158

二、Southelm Blot印迹杂交160

三、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161

四、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163

五、DNA序列分析 164

六、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167

七、变性梯度凝胶电泳167

八、RNA酶法及化学错配裂解法168

 第五节银屑病动物模型 169

一、银屑病皮损移植动物模型 169

二、普萘洛尔诱发银屑病样皮炎模型175

三、T细胞皮下注射构建银屑病动物模型实验176

四、银屑病转基因动物模型180

 第六节反义核酸和RNA干涉技术183

 一、反义核酸技术183

 二、RNA干涉(RNAi)技术187

下篇临床篇

第四章流行病学197

 第一节银屑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概况197

 一、银屑病发病概况 197

 二、银屑病流行特征198

 三、关节病型银屑病流行病学特征20l

 第二节中国国内银屑病流行现状202

 一、地域分布202

 二、时间分布203

 三、人群分布204

第五章病因学一-207

第一节感染与银屑病 207

 一、银屑病与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的关系208

 二、病毒感染与银屑病的关系210

 三、银屑病与表浅真菌感染2ll

第二节神经精神因素 213

第三节环境因素 218

第四节代谢异常 221

第五节内分泌及其他异常227

第六节与发病或复发相关的诱因230

第六章临床表现238

第一节寻常型银屑病238

 一、皮损形态分型 239

 二、皮损部位分型241

 三、特殊年龄类型 245

 四、病程经过246

 五、实验室检查247

 六、病情评价 248

 第二节脓疱型银屑病 252

一、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252

二、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257

 第三节关节病型银屑病259

 一、分型260

 二、实验室检查262

 三、影像学改变263

 第四节红皮病型银屑病263

 第五节银屑病的内脏改变及与其他疾病的关系267

一、银屑病伴发的器官损害267

二、银屑病伴发的疾病27l

第七章组织病理学28l

第一节银屑病的组织学发生281

第二节银屑病组织病理学表现283

第三节银屑病的超微结构 287

第四节银屑病皮损免疫病理表型特征288

第八章诊断与鉴别诊断 291

第一节寻常型银屑病29l

第二节红皮病型银屑病295

第三节脓疱型银屑病296

第四节关节病型银屑病297

第九章祖国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300

第一节传统中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300

第二节近代及现代中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302

第三节中医外治法和一些特殊疗法304

第十章治疗学308

第一节银屑病的治疗原则308

第二节内用药物 309

 一、抗感染药物309

 二、维A酸 310

 三、免疫调节剂3ll

 四、免疫抑制剂312

 五、皮质类固醇激素315

 六、维生素类药物 315

 七、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药物316

 八、其他 317

第三节外用药物318

 第四节中西医结合治疗328

一、中医治疗辅以现代医学实验研究329

二、中医及西医同时治疗334

三、关于单体中药的看法336

 第五节物理疗法336

一、紫外线光疗337

二、光化学疗法343

三、沐浴疗法354

 第六节银屑病治疗方面的一些新进展356

一、抗体疗法356

二、细胞因子治疗360

三、基因治疗361

第十一章银屑病的护理 368

 第一节银屑病的一般护理 368

 第二节银屑病的换药护理369

 第三节 银屑病光疗的护理370

一、紫外线疗法370

二、光化学疗法372

 第四节银屑病的饮食护理374

 第五节重症银屑病的护理374

 第六节银屑病的心理护理376

第十二章银屑病的转归379

 第一节银屑病的复发及预防379

 第二节预后与随访380

第十三章银屑病患者的健康教育383

 第一节认识银屑病 383

第二节正确对待银屑病392

第三节合理治疗预防复发396

附录1银屑病发病机制的可能模式图404

附录2银屑病相关网站 405

附录3主要缩写词408

序言

 银屑病是当前国内外皮肤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对银屑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我国皮肤科工作者在内的众多学者,近年在银屑病发病的分子遗传机理和现代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有些进展已经对指导临床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及时了解并掌握这些新信息,对于临床皮肤科医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刚医师、张开明医师等一批年轻人合作编写了《银屑病》一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当前银屑病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并展示了我国皮肤科工作者在银屑病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同时,我很高兴地看到这本书的作者是一支以博士为主的中青年队伍,他们有热情、有干劲、朝气蓬勃,他们使我相信在老一辈专家的扶持和指导下,中青年学者奋发图强、共同努力,我们的事业前景光明、大有希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名誉院长

陈洪铎教授

2004年元月

前言

银病在我国和全世界都是常见病、多发病,对人民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迄今尚缺乏非常满意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皮肤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受到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大量新理论、新技术的推动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顺利完成的影响,对银屑病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基础研究方面,寻找银屑病发病的易感基因、探讨银屑病的综合发病机制是当前关注的主要焦点;而在临床研究中,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人们对银屑病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肯定传统和经典的基础上也更新了许多陈旧和过时的观念,整体认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决定编写《银屑病》一书,就是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当前国内外银屑病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把有关银屑病最先进的观点、理论和实践经验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把它写成一本既带有"博览"性质又反映最新 进展的专著。为此,我们组织了国内几 所著名大学和医院从事银屑病研究的以博士为主的中青年作者,在充分的文献 调研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和实践经验反复讨论,合理分工,精心撰写,并得到了老一辈专家学者的肯定和支持,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奉献一本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参考书。 银屑病的研究进展非常迅速,可谓日新月异,在我们的书稿完成之际又不断会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因此本书的内容难 免有不完整和不全面的地方,加之受水平所限,也可能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承蒙陈洪铎院士为本书题写了序言,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在本书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刘玉峰教授和高天文教授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审阅了书稿并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王刚张开明

2003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