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启蒙的冒险(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对话)/当代西方学术对话译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德)君特·格拉斯等著//周惠译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君特·格拉斯这位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当代德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几乎每隔10年便有一部大作品问世,在全世界拥有数百万名的读者。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拍摄成电影和电视剧。然而,格拉斯作品的深刻含义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创作如此怪诞离奇的情节?格拉斯创作的内在驱动力和秘密是什么?在庞大复杂的叙述结构、多种叙述角度的背后,他想揭示什么?

本书试图通过坦诚的、真实的谈话,对这位德国作家身上的当今时代意义的平庸化以及扭曲提出异议。

内容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被誉为是“寄托马斯·曼指后的又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然而他的写作风格却让初读者望而却步。通过这本“对话”去解读格拉斯及其作品,则是一条极好的途径。

奥斯卡作为启蒙者,比目鱼作为艺术形象,霍夫塔勒尔的关爱,童话的现实性,时间顺序的交叠以及对具体事物的表白——君特·格拉斯还从未如此丰富多彩地谈论他的文学创作和他在文学游戏中的乐趣。

为什么是他,总是他,总是他的作品与言论成为人们的话题,引起评论界的敬意或拒绝。本书是阐述格拉斯作品的权威读物,它把大名鼎鼎的君特·格拉斯从幕后请到了台前。

目录

总序

译者序

前言

拒绝经典

——论美学与真实的获得

理性的扭曲

——纳粹独裁与新毕得麦耶尔

罪与赎罪

——对德国存在领域的猜想

反对左倾唯美主义

——忧思启示录

文明的躯壳

——探究现代主义之本性

幼稚与世界末日

——叙述作为对世界的尝试性讨论

非统一的意义游戏

——一位诗人爱国者的苛求

过去的真实

——论未来与美好的集体精神

忧思之光:君特·格拉斯与启蒙

试读章节

齐:格拉斯先生,您从事了40个春秋的艺术工作,您是作家、画家、雕塑家与插图作者。流年似水,在这40年里您在联邦德国的精神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如果没有您,联邦德国的文化、政治与文学的光辉将大为减色。然而在文学领域,您在德国竟没有找到后继者。为什么会这样呢?

格:这下我可被问倒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在德国会后继无人。也许我可以举两个与德国作家相反的例子来说明问题,这两个例子就是约翰·欧文与萨尔曼·鲁西迪。两人在散文和私下交谈中直言不讳:他们在青年时代曾经如痴如醉地阅读《铁皮鼓》与《狗年月》,读后大发感慨:作家就是应该如此贴近现实。两人都自称是我的学生,他们都写出了伟大的、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在德语文学界也有一些作家的风格类似于我,可惜他们仅仅是模仿者,他们照搬、甚至剽窃我的作品,缺乏创造性和个性。我不想在此提他们的名字,因为不值得这样做。然而,我的叙述方式不是在德国,而是在国外引起了共鸣,这当然使我感到欣慰。拉丁美洲作家与我也有共同点,因为这种对待现实的方式——即将整个幻想、童话乃至神话纳入到现实之中——适合拉美作家。与这些同行们促膝长谈之后,我发现,我们大家拥有共同的传统。这可以追溯到流浪汉小说,追溯到西班牙与摩尔人伟大的叙述传统。这一点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因为流浪汉小说并非只来源于欧洲。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塞万提斯的作品,注意其文学内在的暗示,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他的创作得益于他的摩洛哥之行与他在摩洛哥的囚徒生活,他吸收了东方的叙述方式,并将其发扬光大。德国作家自然会从巴罗克时代的作家那儿获益,尽管有三十年战争,巴罗克作家还是了解了来自西班牙的新文学。格里美豪森不仅谙熟塞万提斯,而且还熟悉塞万提斯的前辈作家。塞万提斯熟识流浪汉这个人物,他笔下的流浪女尤斯蒂娜是流浪汉的变种。格里美豪森综合了流浪汉与流浪女的特征,塑造了流浪者“大胆妈妈”的形象。这就是欧洲文学史。欧洲文学一开始就致力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后来由于我们的民族主义者坚决划清与各民族的界限,致使我们丢失了这种融合的传统。今天我们有了创造欧洲文化的良机。流浪汉小说正是欧洲文化的典范,它从一开始就打破了各民族文化的界限,栖居于各民族语言之中,具有各种变体,从这些变体中我们仍可以窥见其本源。

齐:德国评论界经常片面地、消极地评价您的作品,他们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德国文学评论界是否已擅自将您的创作确定为一种特殊的综合症,及迟到的古典主义综合症,以至于他们面对您的政治活动与艺术独立间的相互影响而茫然不知所措?

格:您的问题太有诱惑性了,您想让我阐述德国文学批评的源头与发展过程。我觉得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不太合适,因为我对某些领域缺乏了解。德国文学批评产生于古典主义晚期和浪漫派时代,它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法恩哈根·封·恩泽,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学评论家,他的著作我至今仍百读不厌。另一种类型就是诡谲的施莱格尔兄弟,他俩才华横溢,目空一切——他们有资格恃才放旷,其模仿者则毫无资格——竞狂妄地宣称:批评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种误解流传至今,它主要表现在卢卡奇的著作中,甚至在电视媒体中蔓延。电视界武断地宣称:德国作家不再具有叙述才能了。没有必要公开提出相反的证据。我可以随口报出一系列作家,他们都具有非凡的叙述才能。然而所有这一切都遭到了忽视,都未被接受。因为上述事实不符合这些批评家内部对话的准则。他们在某种判断上达成一致,并且坚决维护它。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经济领域,最近就有些坚持某种基本原理的人向我们推销新自由主义形态的资本主义。这些人酷似狂热传教的天主教徒,他们都固守某些神圣的原则,将其视为不容更改的信条,诸如“圣母玛利亚圣洁受孕”或“德国作家没有叙述才能”之类的论断。舆论界显然喜欢利用这类陈词滥调,部分是因为它们一直具有某种娱乐价值。面对舆论的污蔑,作家们几乎无可奈何。假如读者希望在这凌乱的荒野中找到一条路,他就必须摆脱假信息的迷惑。

P3-6

序言

对话作为一种知识语体,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许多伟大的哲人运用对话这种形式来展示其滔滔辩才和深邃的哲思。苏格拉底以及柏拉图托苏格拉底之名的睿智之思,大多是以对话的形式流传于世的。在这以后,西方学术界薪火相传,有许多名人大师用这种言说方式去追问真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下半叶,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卫星电视、英特网等大众传媒的迅速普及,人类社会进入了“图像世界”。社会问题的丛生以及传媒的快速和便捷,使得“脱口秀”、“对话”、“实话实说”等面对面的即时互动的节目类型应运而生。许多著名学者从幕后走到台前,从宁静的书斋走向热闹的电视演播大厅,直接面对发问的观众和主持人,直接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问题,侃侃而谈,与在场的和不在场的电视观众即时互动,反响强烈。相比其他形式的电视节目,这类对话节目最适宜于以书的形式再现,而本译丛就是从这类书中遴选出来的。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原作者所固有的文化背景、分析问题的视角和立场,使得书中的一些论点和对问题的分析,难免有偏颇之处。关于这一点,相信广大读者是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力,加以理性评判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只是给中国学术界、读者提供了解和认识西方当代思想发展的知识语境和文化资源,含英咀华,从而推动我们自己的学术进步。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20: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