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陆费逵教育论著选(精)/中国近代教育论著丛书
分类
作者 吕达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陆费逵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人,他从宣传革命救国专向教育救国,热心于开发民智,当过教师、校长,主编过教育刊物,主持编辑、出版了大量教育论著和中小学教材,写有许多宣传教育救国和改革、简化汉字、提倡国语的文章,其思想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本书收录陆费逵先生有关教育的文章近百篇,起自1905年,迄于1940年。书中,他对发展教育事业慷慨陈辞,除了涉及教育功能、宗旨、方针、学制改革、教学改革和教科书编辑出版外,在国语教育、女子教育、修养方法、语言文字改革等方面也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论述,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和继承。

内容推荐

本书开始选编于1991年7月,收录陆费逵先生有关教育的文章近百篇,起自1905年,迄于1940年。内容涉及教育方针、教育功能、学制建设、教学改革、教材编写与出版、职业道德教育、人格修养方法、女子教育、国语教育、语言文字改革等各个方面。就文体分,有宣言、发刊词、社论、序言、论文、演讲、计划、游记等。另编陆费逵先生主要著作年表等作为附录。本书文章的编排一般以首次发表的时间为序;凡作者已注明写作时间的,则以写作时间为序。

目录

1905

论群蠹(节选)

论改革当从社会始(节选)

1906

论设字母学堂

论日本废弃汉文

中国书业发达预算表

著作家之宗旨

同业注意

论国定教科书

1909

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

缩短在学年限

改用阳历

答沈君友卿论采用俗字

三种初等小学与高等小学衔接办法

附“学部奏请变通初等小学章程折

减少授课时间

小学堂章程改正私议

1910

论今日学堂之通弊

采用全日二部教授

教育普及至速需二百年

读《国风报》疑问(教科书及学堂日课)

论各国教科书制度

男女共学问题

1911

暑假中教育家之修养

论中央教育会

中国教育会章程

京津两月记

《世界教育状况》序

色欲与教育

1912

中华书局宣言书

教科书革命(节选)

敬告民国教育总长

中华民国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

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

民国普通学制议

民国教育方针当采实利主义

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蔡元培)

新学制之要求

1913

新学制之批评

论女学校当注重家事科

论近日风化之坏及其挽救之法

女子教育问题

1914

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当与国民教育并重

1915

敬告中等学生

实业家之修养

《中华大字典》序

《大中华杂志》创刊宣言书

1918

灵魂与教育

修养论

论学

论我国宜振兴佛教

除国民盗性论

小学校国语教授问题

“学而时习之”解

饮食男女与教育

孝道正义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解

“格物”解

1919

学界风潮感言

教育主义

中等教育之三大派别

基督教徒之罪恶

宁鲁燕晋教育之一瞥

1920

女子教育的急务

论教育本义当定为“培养国民人格,以发展民国精神”

欧美之女性研究

国民教育的疑问

港粤教育之一瞥

1921

我对于国音国语的意见

国语国音与京语京音

整理汉字的意见

我国书业之大概

1922

教育上一个大问题

《进德季刊》发刊词

工商界做人的条件

德是自利利他的

《中华书局月报》发刊词

为什么要勤俭

我为什么献身书业

书业商之修养

1923

万恶惰为首,百善忍为先

人的条件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最低限度当读之国学书

国学入门书

忠厚与君子

成功之三秘诀

学然后知不足,做然后知不能

店员须知

1924

滥设大学之罪恶

《人生哲学》序

《书业商会二十周年纪念册》序

观察力谈话

校印《四部备要》缘起

1925

国民教育之两大问题

与舒新城论中国教科书史书

经济之原素

1926

戴克敦先生诔文

《青年修养杂谈》自序

中小学算术教学之一个试验

1927

诚乎中而现乎外

1928

悼友人范源濂

1929

我对于商业人才之意见

1931

《中国教育建设方针》序

1934

《古今图书集成》影印缘起

我的青年时代

1936

《辞海》编印缘起

1940

我青年时代的自修

改良国语教育案

[附录]

陆费逵大事年表

陆费逵编著、校订的中小学教材一览表

陆费逵主编的报刊和著作年表

中华书局创业总经理陆费伯鸿先生任职二十五周(年)纪念辞(1937)

为重修陆费逵先生在港墓茔致陈国辉总经理电

试读章节

    论设字母学堂

东西各国文字,无不有字母。字母者,所以一语言之音声,便形体之辨别,而为文明之利器也。中土无字母,其文字也,一形一音,辨别难而记忆尤不易。故读书之效迟,识字之人少。有字母者则不然,熟记字母之形,及拼音之法,以之读书,迎刃而解;以之记载,为半功倍。字母之为用大矣哉。

迩北洋有字母学堂之设,教成之学生,已有数万人,且将分设山东、河南等处,并以之出书报。其法极易,收效极速。即素不识字之人,课之旬月,慧者可秉笔记事,鲁者亦可见字而解其义,是诚中国造字母之嚆矢也。其造福国民,有功开化,岂浅鲜哉!然于此有不可不注意者二事,则文字改良,语言统一是也。所谓文字宜改良者,何也?中国文字趋重象形,虽有谐声,然其声亦由形而谐也。一字有一字之形,一字有一字之音,非识其形、记其音,不能识其字也。有字母者则不然,于字母既识,拼音既解之后,每见一字,先以法求其音,音得则义解矣。故有字母之文字,童子当牙牙能语之际,习之数月,即可知其大略,而读书作字,无纤微之困难。无字母者,则识此字,不能通之于彼,虽遍识应用数千字,尚难必读书无窒碍。此其难易,岂可以道里计耶?今既造字母矣,文字之改良,第一当研究也。效欧西之纯用字母乎,抑效日本假名(即字母)与汉字合用乎?此极难判断之问题也。记者于东西文言,研究方始,祖国声韵,津埃未窥。兹事体大,管蠡难测。然就愚见言之,似宜判为二种。其在小学则多用字母,酌夹汉字,而汉字之旁,仍注字母,以便记忆。将来社会日用文字准之,则辨认书写,便利倍蓰。识字之人必多,而字之为用亦必宏矣。至中学以上,文宜仍旧,而于生字之旁(小学校未习者)亦注字母,以便诵习。将来高尚文学,决不致以字母而失昔日之粹,是殆一举而两得者乎。

所谓语言宜统一者,何也?中国方言不一,言政治、言军事、言教育、言交通者,无不引为莫大之害。无论南北语音,杂然不同.即邻郡相接,而语言亦异。甚至同一县也,此乡与彼乡且判若二国焉。是以我国上下,知有乡谊而不知有国家观念,知有省界而不知有国家种界也,可不为大哀哉!平日政教不一,交通不便,以言统一难矣.’今当创造字母之际,若仍家自为政,乡自为俗,不择一地方适中语音,轻利而用行最多者为准,则语言之统一不可期矣.语言之统一不可期,即全国人心之统一不可期矣.全国人心之统一不可期,则竞生存于天壤之间,必不可得胜也。至语言统一,以何地为标准,则当取各省语言细较之,择善而用之。切不可因袭陈腐,而敷衍已事也。

文字语言当注意之点极多,而此二者,尤为重要.有改良社会之责者,盍留之意焉。

       选自《教育文存》,中华书局1922年版。

        P3-P4

序言

    编者的话

一、本书开始选编于1991年7月,收录陆费逵先生有关教育的文章近百篇,起自1905年,迄于1940年。内容涉及教育方针、教育功能、学制建设、教学改革、教材编写与出版、职业道德教育、人格修养方法、女子教育、国语教育、语言文字改革等各个方面。就文体分,有宣言、发刊词、社论、序言、论文、演讲、计划、游记等。另编陆费逵先生主要著作年表等作为附录。

二、本书文章的编排一般以首次发表的时间为序;凡作者已注明写作时间的,则以写作时间为序。

三、各篇一般采用原标题;编者对个别标题略有改动或根据文意另拟;原无标题的,现由编者酌加。有些篇目需酌加题解的,均以※号标明,置于页脚。篇末均注明出处。

四、原文一般为竖排,且只有断句(无正规标点)或无标点,今均改为横排,并改加新式标点。原文的繁体字,现已改为简体字;古体、异体、通假字,已改为现今通行字体。原稿及印本中有明显漏字、衛字、错别字的,经编者校勘后均一一订正。

五、本书选入的文章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写成的,请读者注意辨析。

六、本书由吕达主编,刘立德为常务副主编,李湘波参加后期选编工作后,增为副主编。陆费逵先生的女儿陆费铭璘对本书的选编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出版界老前辈、新闻出版署顾问王益先生,文物出版社编审俞筱尧先生审阅了本书前言和目录,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北京教育学院王书田教授及罗秀英同志参与核校清样,人民教育出版社审读室王存志同志惠予安排审读清样。本书还承蒙其他专家学者热情关注和支持,谨此一并深表谢意。

七、作者的教育论著恐未搜集齐全,选录或有不当,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吕达 刘立德

              1998年7月2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