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环境之美/环境美学译丛
分类
作者 (芬)约·瑟帕玛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分为三部分:首先,介绍了美学中三个研究传统;其次,着重讨论了本体论及元批评。最后,通过使用一些实例来验证并阐明在对环境描述的审美分析中理论知识的使用。本书适用于:哲学、艺术和美学、景观建筑和规划、城市和环境设计、文化地理和环境研究的学者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及环境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内容推荐

本书勾勒了一个环境美学的理论模型。它是一个对审美环境文化的可操作模型的描述,但只是整个环境美学领域的一半。下一个问题是,哪里需要它?作者正在计划并写作一个应用部分。

本书的目标是从分析哲学的基础出发对环境美学领域进行一个系统化的勾勒。作者把环境定义为物质背景;对环境的一个基本的区分是处于自然状态的环境和经人改造的环境。书中只讨论精神性环境中调控人与物质环境的关系的那部分。

第一个问题组是关于本体论的:作为一个审美对象环境是什么样的。首先,作者把环境与审美对象的主要范式艺术相比较。从传统上看,艺术与环境在建筑中相互交织,但它们也在所谓环境艺术实验中共存。环境与艺术的根本相似性在于这个事实:在两者中都存在一个特有的调控创作,传播和接受的惯例机制。在艺术中,这个惯例机制是“艺术世界”。在环境中则是“环境世界”。由惯例机制所决定的典范事例在勾勒这个领域的任务中具有核心意义:艺术中的经典作品,与自然和文化中吸引人的去处是相似的。

第二个问题组是关于元批评的:环境如何被描述?出发点是对环境的描述,阐释和评价。描述的目标应该是基于恰当的和适用的自然和文化知识的批评。这种美学可以被称为生态学的和人类学的美学。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讨论了环境美学的实践和它所能带来的好处:环境教育、立法等能以何种方式从理论上的结论出发来构建行动的实践方案。因此,作者从基础研究转向应用研究,尝试证明与艺术不同讨论环境时存在伦理学上的限制。

本书面向不同类型的读者:哲学、艺术和美学、景观建筑和规划、城市和环境设计、文化地理和环境研究的学者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最重要的,是那些对环境问题感兴趣并且愿意换一种方式来思考其意义、困境的读者。

目录

前言

本书的目标与性质

Ⅰ.出发点

 A.三个研究传统

1.关的哲学

2.艺术哲学

3.批评哲学,即元批评

 B.在诸传统交叉点上的环境美学

1.研究领域

 a.环境

 b.美学

 c.环境美学

  2.中心问题

 a.属于美之哲学的诸问趣

 b.属于艺术哲学的诸问题

 c.属于批评哲学的诸问题

 3.环境美学研究的方法和材料

 a.哲学分析和它的材料

 b.经验分析和它的材料

 C.对出发点部分的总结

Ⅱ.核心领域

 A.本体论

 作为审美对象的环境一它的本质特征和与其他审美对象的关系

 1.作为环境哲学的一部分的环境美学

 2.环境中的对象、范畴和范式

  a.一般的对象、范畴和范式

  b.审美感知的习俗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审美对象、范畴和范式

 3.范式性:基本个例和模型

  a.第一个范式及其派生物:艺术品——从它与环境的关系的角度看

  b.第二个范式:环境

  c.从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其他范式

 4.本体论部分的总结

 B.元批评

 1.作为批评哲学的美学,作为环境批评哲学的环境美学

 2.环境批评

  a.什么是环境批评?

  b.谁是环境批评家?

  c.环境批评的组成部分和目标

 3.元批评部分的总结

Ⅲ.前景展望

 应用环境美学

 A.环境教育

 1.一般的环境教育与专门的审美环境教育

 2.教授描述、阐释和评价的方法

  a.环境批评作为模型的提供者

  b.艺术作为一个模型的提供者

 B.人对环境的影响

 1.环境理想的个人实现和公共实现

 2.立法

 3.积极美学和消极美学

 C.展望的具体化

后记

附言

补记二应用环境美学:一个预览

参考书目

索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