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与实践
分类
作者 龚放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学教育的灵魂是什么?大学教育的重点在哪里?通过阅读本书,你将对大学教育有一个全新的理解。书中回答,大学教育要的是学生的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

内容推荐

大学教育的灵魂是什么?大学教育的重点在哪里?通过阅读本书,你将对大学教育有一个全新的理解。书中回答,大学教育要的是学生的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

目录

一 跨世纪思考:大学素质教育之缘起

1 跨世纪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

2 跨世纪人才培养与大学素质教育

3 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

二 解读与借鉴:大学素质教育之探讨

1 大学素顷教育之定位与内涵

2 大学通识教育之由来、使命与形式

3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与途径

4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成功经验之启示

三 思想素养与国际视野:大学素质教育之重点

1 追求21世纪的精神风貌

2 政治素质与未来人才

3 以德主己 进德修业

4 哲学智慧和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5 重视异惯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6 国际视野和大学课程国际化

四 科学与人文:大学素质教育之两翼

1 人文学科教育的十大关系

2 科学素养教育的意义及其本土化诠释

3 科技能力的获得与科学方法的教育

4 通才与专才平衡科学与人文并重

5 辩论:提高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五 激发创新:大学素质教育之难点

1 研究型大学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2 学术自由、科学批判与创新精神

3 大学创新精神的萎缩与激活

4 公共艺术教育与刨新素养的提高

六 陶冶情趣:大学素质教育之亮点

1 文化素质教育中的艺术教育

2 戏剧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

3 音乐审美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

4 舞蹈教育与大学素喷教育

七 实践与收获:南京大学素质教育巡礼

1 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南京大学的探索

2 打造精品课程提升文化素质教育品位

3 价值教育:南京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个案分析之一

4 综合性大学音乐舞蹈教育:南京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个案分析之二

5 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试读章节

尼采认为,德国教育中的功利主义,结果只是把人变成机器,变成知识和金钱的奴隶,以及盲目听命于国家的奴隶。他把这样的教育培养的人比作身披五颜六色的知识和信仰涂成的纸片,头上罩着面具的骷髅,讽刺这种教育教给人驳杂的知识,却使人失去了自我和生命本能。

20世纪以来,现代教育中的极端功利主义倾向更为突出,也引起了人们对它的更多批判。例如,英国学者罗素在他1915年至1916年所著的《社会改造原理》一书中就曾指出,“考试制度和教学主要是为谋生训练这一事实,引导青年人从一个纯粹功利的观点来看待知识,把它作为赚钱的门路,而不是智慧的门径。”他认为现代教育使学生“没有思想的时间,也没有时间使他们智能方面的爱好得以畅所欲为,从第一次进学校起一直到离开大学为止,从头到尾,没有别的,只有一个长时期的忙碌于考试的赏赐和课本上的事实。”“一切自发的愿望都受到伤害和挫折”。

P24

序言

大学的灵魂是什么?是它的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创新之意识,自由之思想,科学、人文之传统等,这些都是大学最重要的、共同的精神所在。缺少了这些,大学就失去了灵魂,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的“大学”。由于历史不同,以及地域文化与学科差异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大学之间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和精神,如北大之自由民主,清华之厚德载物,南大之诚朴坚毅,这是在共性之外的特色与个性。最能反映一所大学传统和特色的是那个学校的校训,因为校训是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目标的凝炼和概括。校训对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奋发向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百年来,南京大学历经沧桑,校名屡经更迭,校址一再搬迁,但诚朴坚毅、自强不息的学校传统精神和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在一代又一代南大人身上传承延续,发扬光大。且历久弥新。正是这种优良的传统和校风,使南京大学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沃土,形成了南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了南大人诚恳朴实、坚毅自强的品格,使学校始终保持青春活力,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与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窘灭的贡献!

最能展现南大传统精神的是学校在不同时期的校训和校风。早在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学堂监督李瑞清就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以“俭朴、勤奋、诚笃”为校风。“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是南大历史上最早的校训,奠定了质朴传统的基础,生动体现了南大人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风骨。南高师时江谦校长以“诚”为校训,希望全校师生为人、为学都要以诚为本,并在此基础上将校风确立为“民族、民主、科学的精神。诚朴、勤奋、求实的态度”。东南大学时期,郭秉文校长提出“三育并举”和“四个平衡”的办学方针,要求师生树立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兼顾文理、沟通中西,努力养成“钟山之崇高,玄武之深静,大江之雄毅”的“国士风范”。中央大学时期。罗家伦校长提出以“诚朴雄伟”四字为学校的学风和校训,希望中大学子承担起复兴民族的重任,埋头用功,不计名利,诚心向学,放开眼界,努力做出伟大事业。我认为,“诚朴雄伟”。四字立意高远,气势磅礴,对中央大学及其后来的南京大学的传统和校风产生了深远影响。南京大学另一个重要源头是金陵大学,金大以“诚、真、勤、仁”为校训,与中央大学的传统和校风在本质上有神似之处,都把“诚”作为精神内核。

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与金陵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在南京大学继续得以发扬光大。1978年,刚刚复职的匡亚明校长针对“文革”中南大校风、学风遭到破坏的状况。果断整顿校风、学风。提出南京大学的校风、学风应该具有“强烈的政治空气、浓厚的学术空气、高度的文明空气、活泼的文娱体育空气”。1991年,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总结南大办学传统的基础上,曲钦岳校长将“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确定为南大校风,体现了学校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可见,南大历史上确定的校训校风,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办学传统与特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锐意进取,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有用之材。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啄因,1949年以后的南京大学一直没有确立自己的校训。

2001年,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南大传统和大学精神”的讨论,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讨论,或撰写文章,或参加空谈,抒发自己对南大传统、精冲的理解和感受,许多人在讨论过程中建议学校在百年校庆之际能够确定南京大学新的校训。根据广大师生员工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弘扬南大优良传统与校风,学校决定在百年校庆前夕进行卡砭训的征集工作。学校对这一工作极为重视,我提出了校训三条基本原则:一是要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既要更映传统,又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二是要能概括南大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具有南大特色和个性;三是征集工作要广泛听取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见。根据这三条厚则,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遴选比较。学校决定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作为南京大学新的校训。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不仅言简意赅,琅琅上口,易于传记,且端庄大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诚朴雄伟”原是中央大学时期的学风和校训,“励学敦行”是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励学”二字在古文中常有出现,宋真宗写过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将“诚朴雄伟”与“励学敦行”两旬合二为一,作为今曰南京大学校训,既彰显我校百年的优良传统与特色,又能体现今日办学的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八字校训,既各自独立成章,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品格修养等各个方面。

“诚朴”是南大传统精神中最本色的东西,我校历史上大多数校训、校风中都有这两个字出现。“诚朴”是诚恳朴实的意思,其中“诚”是核心,是根本。“诚”是维系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诚者,真也。为人诚朴,就是讲诚心诚意,朴实无华,以诚相待。“诚朴”强调高尚的人格,得势不霸道,不仗势欺人,失意不媚俗,不趋炎附势。“诚”是个人和社会一切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基础,如果个人与社会都不讲“诚”,那么任何道德与行为规范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个人信誉乃至整个社会的基础就会动摇。大学绝不只是传授专门的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更应是教人诚实端正、求真求善的精神家园。做人比求知更为重要。我校校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学问“诚朴”。就是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不把学问当怍升官发财的途径和获取文凭的工具,诚心诚意,求真求实,下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不急功近利,只有这样,寸能获得真才实学,担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雄伟”的意思主要是讲:一是为人、为学要有远大志向。立志“做得大事”,养浩然之气,有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把个人奋斗的目标与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二是一定要有大雄无畏、下惧困难、坚毅自强、开拓进取、敢于争先的精神和气概。这样,志存高远,才会超越自我,实现个人的远大抱负。一百年来,南京大学之所以能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不断取得辉煌成就,靠的就是这种不屈不挠,坚毅自强的传统精神。毫无疑问,南京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更加需要发扬光大这种传统精神。

如果说“诚朴雄伟”体现的是办学理念与目标,那么“励学敦行”强调的则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与手段。“励”是勉励、激励的意思,“励学”就是勉励师生勤奋求学,刻苦磨砺,注重知识的学习。素质的提升,品格的塑造,精神的超越。心灵的净化,思维的创新。“敦”有多重释义,这里的“敦”是敦促、勉力的意思,“敦行”就是勉力去做,是实践作风和对道德的践履。坐而论道、光说不做,只能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为学一定要身体力行,远大抱负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实现,只有将知和行、理论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持之以恒,方能取得成功。

简言之,“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既继承和反映了南大百年办学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和更高追求,同时还阐明了实现远大目标的途径。我相信,学校确定“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对于激励全校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弘扬南大传统,增强南大人的荣誉感、使命感,为把南京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一定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3: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