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儿童孤独症,并通过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表现、正常儿童与孤独症儿童发育特点的比较,向父母们介绍孤独症的孩子有些什么特点,该如何早期预防及治疗。这里,为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的父母们找到了可走的路,并让父母们都充满信心和勇气,和孩子们一起走出孤独的世界。
二十多年前,儿童孤独症这一常常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国内正式报道以后,有成千上万个案例先后被诊断出来。由于孩子行为发育的障碍和由此给家庭带来的困扰使父母不知所措,面对这样的孩子,老师也不知教育从何着手。这些孩子从表面看来常常是可爱漂亮的,某些方面似乎是超常的,但到三四岁该上幼儿园时,往往因为听不懂老师的话或行为怪异,不几天便被要求其退园。要是想上学更是困难。在公共场所,他们不懂得要遵守什么规则而常遭白眼和呵斥,他们对周围的事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似乎与己无关。对于这部分儿童,来自医学方面的帮助和治疗固然重要,但仅有医学上的帮助是完全不够的。因为所有的儿童都要面临发育和发展,这些不是依靠药物就能完全解决的。因此,需要医学、行为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合作,共同帮助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使其潜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现、重视和挖掘,最终使其能力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这应当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如何帮助他们;帮助他们什么:谁来帮助?这些需要知识、特殊技能和信息。你将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或行之有效的帮助。
本书不仅从不同的方面介绍儿童孤独症及相关问题。儿童的表现和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行为活动中的特征,使广大读者对这类儿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还着重介绍了不同的行为矫正方法、认知训练、语言训练、感知觉训练、社交及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的方法。本书的作者都是从事多年医学、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士,有比较丰富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及实践经验,因此本书的出版对广大家长来说是个福音,对教育、医学、社会学方面的专业人士来说,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我们期待社会各方人士都来关心这一特殊困难的群体。他们和他们的家长是我们社会中的成员。这些孩子在生理或心理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或不足,或缺陷,他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可能在不同的时期有异常表现,只不过或轻或重而已。在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还不能完全认识自己和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疾病、缺陷就不可避免地落在正值发育中的孩子身上。认识到这一点,作为现代文明社会和文明人类的标志,应当是摒弃歧视,勇于关爱,积极关爱,为发育障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平等、尊重、和谐、宽松的气氛和空间。
及早发现,及时科学而有效地实施干预性教育训练,让孤独儿童及早走出孤独!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会长
杨晓玲
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