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八路军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岳思平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全书以作战、建军为主线,适当反映了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及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指导方针、作战原则,以及八路军与抗日根据地建设和人民群众对八路军的支援等内容。书本以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为依据,同时利用有关的研究成果,力图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既充分记述八路军的光辉业绩、胜利经验和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群体、个人及其先进事迹,又真实反映部队曾经遭受的挫折、失利的教训和付出的代价。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 1

 第一节 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和共产党的抗战路线与战略方针 1

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实行全国性抗战 1

二、洛川会议,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 12

 第二节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彭德怀通电就职” 17

一、国共两党达成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17

二、八路军驻各地办事机构的设立 26

 第三节 实行军事战略转变,八路军成立后的任务和部署 31

一、适应全国抗战爆发的新形势,八路军实行军事战略转变 31

二、八路军的任务和战略部署 36

 第四节 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平型关首战告捷 39

一、日军展开战略进攻,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 39

二、八路军第115师发起平型关战役,首战告捷 47

 第五节 八路军在华北日军侧后作战,参加保卫忻口、

太原 53

一、配合国民党军进行忻口正面防御战,在雁门关、阳明堡等地连战皆捷 53

二、八路军第129师转战正太铁路沿线地区,配合国民党军进行娘子关争夺战 59

三、八路军第115、第129两师主力掩护娘子关方向国民党军撤退,保卫太原 60

第二章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华北抗日根据地 63

第一节 太原失守后的华北战局,八路军的任务和部署 63

第二节 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创建晋察冀军区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军的

围攻 67

一、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创建晋察冀军区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军“八路

围攻” 67

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成,晋察冀军区在第120师主力等部配合下粉碎日军空

前大规模围攻 7l

 第三节 八路军第120师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军首次围攻 77

一、八路军第120师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大力扩大主力部队 77

二、八路军第120师主力粉碎日军首次围攻,收复晋西北七城 80

三、八路军第120师一部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扩大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为

晋绥抗日根据地 84

 第四节 八路军第129师创建和发展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军首次围攻和“九

路围攻”  87

一、八路军第129师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晋冀豫军区成立87

二、进行正太、邯长路破袭战,粉碎日军对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首次围攻和

“九路围攻” 90

三、扩大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发展晋冀豫军区部队 97

 第五节 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创建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并与第120师配合后方留守

处保卫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 100

一、八路军第115师主力挺进晋西南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 100

二、八路军第115师主力与第120师配合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保卫陕甘宁边区抗

日根据地 103

 第六节 八路军一部挺进冀鲁豫平原,发展华北抗日根据地 106

一、八路军第115师一部、第129师主力创建冀南、冀鲁豫边平原抗日根据

地 107

二、八路军第115、第129师各一部发展冀鲁边平原抗日根据地 112

三、八路军第4纵队在中共冀热边特委配合下创建冀东抗日根据地 113

 第七节 山西、河北、山东等省地方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和地方人民武装的

建立 116

一、山西新军协同八路军开展地方抗日游击战争 116

二、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 12l

三、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成立,创建冀中抗日根据地 132

 第八节 加强共产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和八路军部队的全面建设 139

一、坚持共产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加强政治工作 139

二、适应敌后游击战争的需要,抓紧进行军事教育和训练 144

三、树立独立自给的思想,改进后勤保障工作 145

第三章 八路军发展成为华北抗战的主力军,华北 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战的

重要战场 150

 第一节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

方针和任务 150

一、日军侵占广州、武汉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50

二、广州、武汉失守后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方针

和任务 152

 第二节 八路军主力挺进冀鲁豫地区,完成在华北的战略展开任务 157

一、八路军第115师主力挺进山东,与山东纵队共同发展和巩固抗日根据

地 158

二、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帮助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巩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 164

三、八路军第129师主力挺进冀南、冀鲁豫地区,巩固平原抗日根据地 168

四、抗大总校迁至华北敌后办学,大力培养八路军干部队伍 171

 第三节 粉碎日伪军的连续“扫荡”,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 175

一、粉碎日伪军对华北山区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175

二、粉碎日伪军对冀中、冀鲁豫边平原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187

 第四节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一次反共高

潮 188

一、国民党顽固派重蹈反共覆辙,中共中央确立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

方针 188

二、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八路军和山西新军进行自卫还击

作战 191

三、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一次反共高潮,继续保持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局面 197

 第五节 八路军进行整军,全面加强部队建设 199

一、八路军各部队分期分批进行整训 201

二、在整训的基础上,八路军进行整编 204

 第六节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216

一、百团大战的背景和战役决策 216

二、百团大战的战役意图和敌我双方的部署 220

三、百团大战的经过 223

四、百团大战的作用和影响 235

篥四章 战胜严重困难,坚持华北敌后抗战 239

 第一节 华北敌后抗战进入严重困难时期,中共中央及八路军的方针、任务 239

 第二节 1941年八路军的对敌斗争 242

一、八路军展开反“扫荡”作战 243

二、八路军开展反“蚕食”斗争 255

三、八路军反对敌第一、第二、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的斗争 258

 第三节 1942年八路军的对敌斗争 261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方针和

任务 26l

二、八路军反对日伪军春、夏季“扫荡”,打破敌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 262

三、八路军反对日伪军秋、冬季“扫荡”,打破敌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 277

四、八路军的反“蚕食”斗争 279

 第四节 1943年八路军的对敌斗争 282

一、进一步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和“蚕食” 285

二、八路军第129师和山东军区等部开始攻势作战,恢复和发展抗日根据地 294

 第五节 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三次反共高潮 298

 第六节 八路军部队深入贯彻党的“十大”政策,渡过难关 304

一、实现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发挥党政军民整体力量 305

二、实行精兵政策,提高部队质量 309

三、参加全党整风运动,增强全军团结统一 329

四、开展大生产运动,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332

五、开展拥政爱民运动,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336

第五章 参加战略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342

 第一节 八路军发动1944年攻势作战,开始局部反攻 346

一、晋察冀军区发动攻势作战 346

二、山东军区发动攻势作战 351

三、晋绥军区发动攻势作战 355

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359

五、晋冀鲁豫边区部队发动攻势作战 359

 第二节 八路军一部挺进河南,转战湘鄂赣边区、湘粤赣边区,开辟和扩大

抗日根据地 363

一、发展豫东、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成立河南军区 364

二、转战湘鄂赣边区、湘粤赣边区,成立湘鄂赣军区 369

 第三节 八路军进行军政大整训,准备全面反攻 373

一、中共中央关于军队整训的指示 373

二、八路军进行军政整训与加强后勤工作,全面提高部队素质 375

 第四节 八路军发动1945年春夏季攻势作战,扩大解放区 382

一、八路军发起大规模春季攻势 383

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八路军再次实行军事战略转变 389

三、八路军发动猛烈的夏季攻势 392

 第五节 八路军参加全面反攻,向敌占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进军 402

一、参加全面反攻时的形势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方针、

任务 402

二、适应新的军事战略转变需要,八路军大力扩建主力兵团 406

三、八路军大规模进攻华北交通要道和沿线大小城市 415

四、继续进逼敌占大城市和交通要道,重点夺取中小城市和控制广大乡村 420

 第六节 歼灭拒降之敌,八路军扩大全面反攻战果 422

一、继续夺取华北中小城市,破袭主要交通线 423

二、八路军一部挺进东北,配合苏军作战 426

八路军大事纪要 429

编后记 507

试读章节

洛川会议及其前后,由于蒋介石国民党的干扰和八路军内部一些同志习惯于国内正规战争,对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艰苦性理解不深,存在着轻视游击战争的思想苗头,因而影响了军事战略方针的贯彻执行和军事战略转变的顺利实施。

为取得国民党军的了解与同意,并使八路军指战员加深对军事战略方针的理解,顺利实行军事战略转变,毛泽东于1937年9月12日致电彭德怀,指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应包含依照情况使用兵力的自由;红军有发动群众创造根据地组织义勇军之自由,地方政权与邻近友军不得干涉;南京只作战略规定,红军有执行此战略之一切自由;坚持依傍山地与不打硬仗的原则。从而提出了军事战略转变中的四个具体原则,即:独立自主的指挥原则,分散作战的游击战原则,依照情况逐步使用兵力的原则和依托山地、不打硬仗的原则。

随后,毛泽东于9月17日、9月21日、9月25日和9月29日,连电发出指示,反复阐述了八路军的军事战略方针,指出:“红军此时是支队性质,”“但如部署得当,能起在华北(主要在山西)支持游击战争的决定作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4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要实行这样的方针,就要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翼侧,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集中打仗则不能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则不能集中打仗,二者不能并举。然而,只有分散做群众工作,才是决定地制胜敌人、援助友军的惟一无二的办法,集中打仗在目前是毫无结果可言的。”(《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53—5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惟一方向,一切工作例如民运,统一战线等等,应环绕于游击战争。华北抗[正规]战如失败,我们不负责任。但游击战争如失败,我们需负严重的责任。”“应令河北党注全力于游击战争,借着红军抗战的声威发动全华北党(包括山东在内)动员群众收编散兵散枪,普遍的但是有计划的组成游击队。”“要设想在敌整个占领华北后,我们能坚持广泛有力的游击战争。要告诉全党,今后没有别的工作,惟一的就是游击战P33争。为此目的,红军应给予一切可能的助力。”(《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353、354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山西将成为华北的特殊局面,这根本的是因为有红军,其次则是阎锡山与我们结合起来。由于这两个力量的结合,将造成数百万人民的游击战争。我们应坚持这一方针,布置全省的游击战,坚持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人民参政及改造晋军的根本方针。”(《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6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P34

序言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继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来第二次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也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国革命史尤其是近现代史的重要转折点和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1931年至1945年长达14年的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过程。其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为中国局部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至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为中国全国抗战,即通常说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打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进而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正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值此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作为多年专门从事抗日战争研究尤其是我军历史研究的史学工作者,我们编写了这部《八路军》。

八路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直接领导的一支人民军队,是坚持华北抗战的主力军。记述这支军队的光辉战斗历程,总结和借鉴其历史经验与教训,对于在新形势下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教育意义。

近几年来,有关单位和部门已经或者正在分别编写、修订与出版《晋察冀军区抗日战争史》、《八路军山东纵队史》、《八路军第115师暨山东军区战史》、《第120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抗日战争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战史》(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革命史》及《牺盟会和决死队》等书籍,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基本上反映了八路军所辖部队和各有关战略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但至今尚未看到一部从整体上反映八路军史迹的学术性著作。

《八路军》一书,最鲜明的特点,是把八路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宏观上进行叙述、概括和综合。全书以作战、建军为主线,适当反映了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及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指导方针、作战原则,以及八路军与抗日根据地建设和人民群众对八路军的支援等内容。

本书的编写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为依据,同时利用有关的研究成果,力图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既充分记述八路军的光辉业绩、胜利经验和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群体、个人及其先进事迹,又真实反映部队曾经遭受的挫折、失利的教训和付出的代价。从而使本书成为一部信史,以飨广大读者。

1995年,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本书主编岳思平曾经编著一部《八路军抗战史》,填补了军史研究方面的一个重大空白。如今十年过去,关于八路军的研究在党史、军史界又出现了一些富有价值的新的学术观点,对很多重大史实进行了考订和修正,形成了若干新的学术成果。这部《八路军》,系在《八路军抗战史》的基础上,综合借鉴,吸收学术界新的研究、考证成果,编著而成的一部新的史书。

谨以本书作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献礼!

2005年5月

后记

中国全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的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坚决执行“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军事战略方针,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实行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自卫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英勇战斗,打击日本侵略者,成为抗日战争的一支生力军。

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积极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同时在战略和战役、战斗上,配合正面战场国民党军作战,发挥了战略支队的作用。在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与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共同抗击了58—75%的侵华日军和90—100%的伪军,成为中国抗战的主力军。八路军在抗战八年间共作战近10万次,以伤亡34万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700余人)的代价,消灭日伪军125万余人,占人民军队歼敌总数的73%,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八路军是坚持华北抗战的主力军。在抗日战争中,她依托陕甘宁边区这个战略总后方,创建、巩固、坚持、发展了包括晋察冀、山东、晋绥、晋冀鲁豫在内的广阔的华北敌后战场,解放了东北大片国土,粉碎了日伪军一次又一次空前规模的连续性的“扫荡”、“蚕食”、封锁和“治安强化运动”,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多次掀起的反共高潮。同时,以一部兵力挺进华中、华南和东北,有力地支援了这三大敌后战场的斗争。

八路军是由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部队改编而来的。她在抗日战争时期,继承和发扬了红军的光荣传统,坚持了共产党的绝对领导,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全面加强了军事、政治、后勤建设,经过发展、收缩、恢复和再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总兵员数由抗战之初改编时的近4.6万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102.8893万人,进而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历史犹如一条长河。中国的今天,是昨天的继续和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抚今追昔,哦们永远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艰苦斗争的岁月,永远不能忘记为了共和国的今天而牺牲的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也永远不能忘记要把昨天血的经验和教训作为今天加强共产党与人民军队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只有这样,才能在昨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建设今天和发展明天。

邓小平指出:“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编写这本《八路军史》,如果能为落实这些指示精神起到一点作用的话,那就是对编写者的最好报酬和极大安慰!

本书正文分为五章,外加一个大事纪要。参加本书撰写人员的分工是:岳思平,全书框架设计、统稿,第一、第五章和大事纪要;于虎,第二章;朱姝嫉,第三章;仇宝山,第四章;副主编童蕴河参加了部分书稿的修改。

2005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