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徐志摩--人和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凡尼//晓春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深信人生必须有爱、自由和美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失败英雄。 我们从不敢梦想他的梦想,我们也无法承载他那惨酷的失败。他的诗都是久经传诵的名篇,他的心永远是人间四月的天空——徐志摩,我们新时代的新诗人,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没有他的诗坛是寂寞的。本书作者以诗人之灵敏、学者之精思细绎徐氏人生历程的每一步履……

内容推荐

留在中国人记忆中的徐志摩,以其诗,以其情,点亮了那个灰蒙蒙的时代。关于徐志摩的文学人生,过往的论说多未能体贴入微,本书作者以诗人之灵敏、学者之精思细绎徐氏人生历程的每一步履,常发人之未发,于其诗文的涵咏则更见精切,是一部才学兼长的作品。

目录

引言/1

一 人之初/l

二 不称心的婚姻/14

三 “想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19

四 美与爱的寻觅:觉醒的诗心/30

五 康桥之恋/62

六 笑解烦恼结/81

七 灵的交流/88

八 惜别康桥/96

九 理想与爱情的破灭/104

十 天竺国的诗灵神鸟翩然而临/125

十一 美和爱的幻象/138

十二 神游翡冷翠/185

十三 “她在为你消瘦”/204

十四 拜谒哈代/213

十五 在爱的绝望里挣扎/221

十六 文学活动和诗歌创作/231

十七 蜜甜的忧愁/266

十八 迷惘的风/297

十九 再次寻求理想/306

二十 “万种风情无地着”/320

二十一 海市蜃楼:“绿色之梦”/325

二十二 “复活”/334

二十三 心向正义/342

二十四 在夹缝里苦斗/347

二十五 “云游”——命运的谶语/366

二十六 最后的日子/373

试读章节

徐志摩死后,公公徐申如曾给小曼一张字据,由胡适及徐家的人作证,每月给她二百元生活费。小曼把这张字据交给了志摩的表妹夫陈从周保管,而未去领过钱。

小曼请了贺天健教她习画,又请汪星伯教她作诗。

抗战胜利后,晨光出版公司编《无题集》,特邀女作家写短篇小说,小曼写了一篇19000余字的小说《皇家饭店》。

小说写日伪时期,一个名叫婉贞的少妇,因生活所迫,忍痛到“皇家饭店”做事,由于无法忍受所见到的许多无耻之事,不顾生活的窘迫,昂然走出了“皇家饭店”。

这是小曼唯一独自完成的作品,曾被人评介道:“描写细腻,技巧新颖,读之令人恍人其境,且富有戏剧意味。”

小曼的文笔婉约秀丽,自有清隽的风格,善于内心独白,这在她的日记中已显露地体现出来。遗憾的是她在宴会里,在众人的恭维-中浑浑噩噩地把时光打发了,百病缠身及鸦片的嗜好,又使她不能振奋起来,坚持不缀地做诗习画,成了“半死半活的人”,荒废了青春,唯一得到安慰的是她得到了志摩的爱,也算是不枉此一生。

经历了志摩遭难的巨大变故,小曼似已万念俱灰,每天供着志摩的遗像,给他摆上鲜花,而自己无意再粉饰仪容,有时经月不梳一次头,憔悴不堪已无往日的风流了。

她唯一的精神依托,便是出版志摩的文集书稿,以报答志摩的在天之灵。

志摩生前自己编了三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他死后,由朋友们收集、出版了他的第四本诗集《云游》,应邵洵美之约,陆小曼写了《云游》的序文。

经过小曼的努力和友人的协助,在志摩去世后的第五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爱国小札》,其内容为志摩日记与小曼日记。这两本日记得以出版面世也是一种天意,因志摩每次出门,都先把这两本日记放在小提包里,随时随地带着,惟有最后的一次出门仓促间把它们忘在家,才幸免于毁难,乃苍天不忍。P392-393

序言

二 徐志摩与林徽因

1931年,徐志摩在为他的第三本诗集《猛虎集》写序时谈到:“……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了我;这忧郁,我信,竞于渐渐的潜化了我的气质。……只有一个时期我的诗情真有些像山洪暴发,不分方向的乱冲。那就是我最早写诗那半年;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文中所说的“奇异的风”,“奇异的月色”,“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指的是什么呢?据胡适说:“他的一生是爱的象征,爱是他的宗教,他的上帝。”由此可见,开始激发他写诗的灵感的,必是爱情无疑了。所谓“整十年前”(即1921年)吹着他的“一阵奇异的风”,照着他的“奇异的月色”,震撼他生命的“一种伟大力量”,原来就是林徽因所激发起来的疯狂而又痴迷的爱恋之情。这年初,徐志摩结识了才貌双全的林徽因,双方过从甚密,情谊日渐深浓,据陈从周《徐志摩年谱》所披露,“是年林徽因在英,与志摩有论婚嫁之意,……他对于徽因倾倒之极”。林徽因也出身世家,其父林长民,名宗孟,福建人。她14岁时,即跟随父亲在伦敦求学,她跟徐志摩结识时是18岁。林长民在东京和梁启超相识,遂成莫逆之交,因之,早把林徽因许配给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著名的建筑家、教授),只是其时尚未过门。徐志摩的出现,扰乱了林徽因的芳心。两人同游康河,同逛书店,同上戏院,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如果不是在一次聚会中张幼仪那双幽怨的眼睛使林徽因动了侧隐之心,这“五百年风流孽冤”相遇到一起,什么力量也别想阻止他们相爱!1921年秋冬,林长民携女悄悄回国,中断了徐林之间与日俱增的恋情。但徐志摩仍穷追不舍,1922年3月与张幼仪离了婚,旋又赶回中国,继续进行对林徽因的疯狂而痴迷的追求。他们经常聚会于文艺沙龙,维系着不即不离的关系。1924年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华,徐志摩、林徽因常陪同活动,侧立两旁。当时曾有人作过生动记载:“林小姐(徽因)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徐氏在翻译泰戈尔的英语演说,用了中国语汇中最美的修辞,以硖石官话出之,便是一首首的小诗,飞瀑流泉,琮琮可听。”另外,当时为庆贺泰戈尔生辰,徐志摩和林徽因曾在协和联袂演出短剧《齐忒拉》。不久,林徽因偕梁思成双双出国深造,致使徐林婚恋关系彻底告吹。而后,在一个不短的时期内,徐志摩沉溺在一种苦闷伤感的心境中,整天出入交际和娱乐场所去寻求刺激和解脱。正是此时,他在社交场合里结识了陆小曼。这位北平的“交际名花”长得十分漂亮,仪态万方,能文、能舞、能画、能唱,能说一口很流利的英语、法语,很快地占据了徐志摩的心,于是,“志摩就转舵追求陆小曼,非初衷也”。徐志摩与陆小曼之间原就是缺乏思想和感情基础的。对徐志摩来说,只是一种“色”的迷醉,用来填补失恋的心的空虚,或者带着盲目性去追求他心目中的美的幻象。对陆小曼来说,是实现一种灵魂的冒险,从一个浪漫诗人怀里去寻找精神寄托。这里正应验了鲁迅借《伤逝》中的主人公说出的一番话:“只是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所以后来尽管“竭全力以斗”,经过千难万险实现了结合的目的,但很快地陷入了幻灭的境地,导致了哀惨的结局。倒是对林徽因,徐志摩一直保持痴恋的情怀。1926年初他在悼念林长民逝世的文章《伤双栝老人》里,情深意挚地写下了如下的文字:“最可怜是远在海外的徽徽,她,你曾经对我说,是你唯一的知己;你,她也曾对我说,是她唯一的知己。你们这父女不是寻常的父女。‘做一个有天才的女儿的父亲’,你曾说,‘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徽,不用说,一生崇拜的就只你,她一生理想的计划中,那件事离得了聪明不让她自己的老父?但如今,说也可怜,一切都成了梦幻,隔着这万里途程,她那弱小的心灵如何载得起这奇重的哀惨!这终天的缺陷,叫她问谁补去,佑着她吧,你不昧的阴灵,宗孟先生,给她健康,给她幸福,尤其给她艺术的灵术——同时提携她的弟妹,共同增荣雪池双栝的清名!”林徽因和梁思成于1927年结婚,但仍未忘旧情。徐志摩在和陆小曼结合后也渐渐尝到了“盲目的爱”的苦恼。于是,徐林之间仍维系着一种相当微妙的关系,双方不时通过诗作来互通情愫。徐志摩写了《偶然》、《云游》等诗,林徽因写了《仍然》、《深夜听到乐声》、《别丢掉》,都深深地表达出对失落的爱的眷恋和追怀。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急急从上海赶到北平,为了出席林徽因向外国朋友讲中国古代建筑的报告会,不幸,他所乘坐的济南号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附近遇雾失事,机毁人亡。这总算实现了他为追求一个美的幻象而“翩翩的在空际云游”的夙愿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6:17:34